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电影中肖邦钢琴音乐的诠释作用

电影中肖邦钢琴音乐的诠释作用

  电影是一种音画艺术,从最开始的无声电影发展到现代的有声电影,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声音的需求,期望能有除了美术摄影之外的表达形式。因此每一部电影中除了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美妙画面和精彩的故事情节之外,剩下的就是音乐了。音乐对电影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是对电影诠释的纽带。电影音乐的选用对整部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与电影的题材、风格、人物个性相结合,一部好的电影要用好的音乐来衬托表现内容才能更好地突出剧情的戏剧化,加强影片的情感,使整部影片达到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完美统一。
  钢琴诞生已有300多年,到今天,钢琴艺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能够表现出多彩的音色、宏伟的气魄,优美的旋律、丰富的乐思和细腻的情感,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在多元化的电影音乐中,钢琴音乐以它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被经常使用在各种电影中,不仅为电影增添了无限魅力,同时也更让人难以忘怀。肖邦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也是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被誉为“钢琴诗人”的肖邦所创作的钢琴音乐成就了钢琴这一乐器的黄金时代,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崭新的钢琴音乐世界,为后来的钢琴艺术发展确立了方向。肖邦有着多种多样的音乐创作形式: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的夜曲,反映浪漫生活情趣的圆舞曲,庄严肃穆的波罗乃兹舞曲,展示演奏技巧的练习曲,幽默诙谐的谐谑曲,史诗般的叙事曲,波兰民族气息浓郁的玛祖卡舞曲和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钢琴协奏曲,这些作品无论是优美悠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扬富有诗意还是气势磅礴振奋人心,都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深切的民族正义感,不懈的理想追求和崇高的思想境界。www.11665.coM由此可见,肖邦及其钢琴音乐具有无人可比的独特魅力,正是这种魅力,很多国家都拍摄了讲述肖邦传奇一生的电影,在这些电影中,肖邦的钢琴音乐被巧妙地和谐运用,体现出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一、 贯穿影片情节,推动剧情发展
  电影大多以故事的形式出现,故事情节戏剧化的矛盾冲突需要音乐强大的感染力来推动它向前发展。音乐和画面的完美配合,能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的同时补充和深化对影片剧情的理解和期待。
  1954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摄制、获得当年最佳奥斯卡男主角奖提名的康奈尔·威尔德主演的根据恩斯特·阿里西卡的小说改编的肖邦传记电影《一曲难忘》。在这部不到两小时的影片中,讲述了肖邦从11岁开始便初显音乐才华,因为国破家亡不得不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巴黎为了事业与爱情、个人与国家而历经着爱与恨的洗礼,之后毅然决定以巡回演出来募捐资金援助浴血奋战在家乡的爱国志士们,最终积劳成疾,在心爱的钢琴前面献出了自己伟大而短暂的生命。
  这部电影《一曲难忘》中的点题之作,那难忘的一曲就是肖邦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这首编号53号的作品是所有戏剧性波罗乃兹舞曲中最宏伟的一首,也是最受大家欢迎和喜爱的一首。音乐充满激情地歌颂了伟大的波兰人民,表达了肖邦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和热爱之情。这首《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在影片中被简称为“波兰舞曲”并先后6次出现。[2]影片开头,便是弦乐改编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第一段甜美、抒情的曲调。第二次出现是肖邦在出版商普雷耶尔那里邂逅李斯特并听到有李斯特的演奏从而激发他的兴致和李斯特一起合奏这首《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正是这场合奏的剧情凸显了这首曲子在影片中的地位。虽然之后这首曲子第一次在巴黎的音乐会上公演并获得成功,但是肖邦在与乔治·桑共同生活的日子里还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这首曲子。后来在是否投入革命和乔治·桑争议的时候,肖邦又反复在琴上弹奏这首《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的主题,终于他决定为家乡的爱国志士募捐而到处巡演,在最后一次弹起这首气势磅礴的“波兰舞曲”时却血洒琴键,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影片中,导演就是通过这样一首“波兰舞曲”把整个故事情节贯穿起来,是用来表达追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人物思想的变化,对电影情节的承上启下、推动剧情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
  二、 深化影片主题,揭示思想内涵
  电影中的音乐往往是为了烘托影片的主题思想而产生的,因此电影音乐的性格和影片表达的思想内涵必须形成高度的统一,使人聆听到这样的音乐之后,能在观影的同时感受到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和思绪。
  在2003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大奖的由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指导的德、法、波兰联合制作的电影《钢琴家》备受瞩目。这部电影的原型是波兰钢琴家斯兹皮尔曼,根据他的回忆录改编的影片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部电影描写了一位波兰籍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时期历经了无数个艰难痛苦的日子最后终于获得重生的故事,影片整整两个半小时全在华沙的废墟上徘徊,从头至尾的悲剧色彩,呈现了二战时期的犹太人颠沛流离的痛苦生活,反映了犹太人对法西斯的痛恨和顽强抗争到底获得胜利的坚定信念。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波兰斯基也是一名波兰籍犹太人,曾因和自己的经历太过相似不敢面对而拒绝拍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他终于在十年后有了面对那段痛苦生活的勇气,并用这部《钢琴家》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可以说这部影片就是他的个人感悟。
  这部电影的音乐导演基本上全部选用了肖邦的钢琴音乐。同样的国家,同样的职业,同样的痛苦生活,肖邦的钢琴音乐成为片中人物与观众交流的直接表述,同时肖邦音乐中所特有的波兰民族情结和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加深了电影主题的感染力,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那种凄凉、悲愤的情绪。影片中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的运用可谓是导演的神来之笔。[3]这首作品是肖邦最粗犷而又最富有独创性的作品。整首作品音乐悲壮,表达了肖邦深深的悲痛和愤恨之情。影片中,德国军官在阁楼中发现了为寻找食物的钢琴家,在知道其身份后命令他为自己弹点什么,钢琴家便演奏起肖邦的这首《g小调叙事曲》,作品本身具有的震撼力和钢琴家满怀沧桑的人生体验以及长期积蓄在心中的悲愤、痛苦之情感动了这位德国军官,[4]使他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钢琴家,最终让钢琴家等到了胜利的那一天。这首《g小调叙事曲》的音乐形象极具英雄气概,每个重音和弦如革命的炮火声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那种渴望自由和对敌宣战的呐喊声中所表达的愤恨和坚持抗争到底取得胜利的决心就是二战时期所有犹太人的心声,也是电影的主题思想所在。

  三、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是电影作品的最重要的组成因素,是叙事以及剧情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演员要塑造出鲜活的、有性格的角色形象,除了要靠自身的外形条件和内容丰富的台词来演绎,更需要搭配完美的音乐来烘托人物的造型,[5]抒发其内心情感,使影片中的角色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1953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一部由波兰导演亚历山大·福特拍摄的电影《肖邦的青年时代》获得金狮奖的提名,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青年时代的肖邦。1825~1831年正是当时还是一名音乐学院学生的肖邦人格的形成时期,整个欧洲社会都处在动荡不安中,民族主义的不断高涨和人们呼吁社会变革的强烈声音都激励着肖邦,他内心充满了对沙皇的愤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用音乐来抒发这种情怀,举办了一系列深受人们喜欢和欢迎的音乐会,从此肖邦成为波兰民族的代言人。影片中大量运用肖邦不同时期的钢琴作品,这些独具匠心的安排极大地帮助了肖邦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揭示了肖邦的内心世界,让观众深切感受到肖邦特有的民族主义情怀。
  在肖邦即将要离开波兰离开祖国前往巴黎的告别音乐会场面中,我们看到舞台上的肖邦演奏的是作品11号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这首肖邦19岁便完成的作品中透出的浪漫以及略带忧郁之情非常符合影片中当时的肖邦形象,从他脸上表现的兴奋和转瞬即逝的悲哀可以感受到肖邦对未知的异乡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同时又对祖国波兰以及心爱的姑娘康斯坦莎有着深深的不舍之情。影片中的另一个场景,在维也纳的一个音乐沙龙上,肖邦正在弹奏他一生中所创作的最美的旋律《降e大调离别练习曲》。这首作品风格缠绵幽怨,美丽的主题音乐充满了倾诉和悲戚之情,正如影片中的背井离乡身在维也纳的肖邦坐在钢琴前,沉浸在深深的回忆里,修长的手指抚摸琴键,流淌出纯净如歌的旋律,让人感受到其中蕴涵着肖邦对祖国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影片最后波兰还是没有逃脱被瓜分的命运,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传来,肖邦在一场有着许多波兰同胞的音乐会上,演奏起《革命练习曲》。舞台上的肖邦身体微微颤抖,眼中满含热泪,用难以遏制的激情演奏来倾泻自己的痛苦和愤怒,那振奋人心的旋律同时也呐喊出全场波兰同胞抗争到底的坚定信念,那一刻,肖邦坚强、刚毅、顽强不屈的性格被深深刻在观众心中。
  四、 结 语
  电影是由一个个抽象的画面组合而成的有着特殊魅力的艺术形式。而肖邦的钢琴音乐是艺术性和思想性完美统一的结晶。在这些电影中,肖邦钢琴音乐无一例外地表达了同样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样的再次解读和诠释可以让人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肖邦钢琴音乐所蕴藏的震撼力,使其绽放出更为耀眼的光芒。同时在肖邦钢琴音乐的衬托下,电影所表现的世界比现实世界更具魅力和诱惑力,为影片增添了情趣,使影片更具有观赏价值。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作者:姚岚 [标签: 肖邦 音乐 肖邦 肖邦 肖邦 肖邦 肖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电影《不准掉头》声音处理的艺术魅力
    翻译伦理视角下电影《V字仇杀队》的字幕翻译
    以电影《搜索》为例解析网络传播的伦理危机
    香港电影《桃姐》的人情伦理评介
    电影《翻译风波》中的译者伦理解读
    通过电影浅析韩国女性的家庭伦理观
    中国家庭伦理电影TOP10
    红色元素在中国伦理电影中的应用与诠释
    叙事媒介与伦理表达:由动画电影《阿凡达》引…
    以电影分级制度改进影视传播中的低俗文化
    论美术设计与电影艺术的内在关联性
    网络电影艺术特征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