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影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十年曲折路:贺岁电影全景透析

十年曲折路:贺岁电影全景透析

  贺岁片的曲折路
  
  1997年,在中国电影市场陷入低潮的大背景下,贺岁片概念从香港借用到内地。“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许多观众至今清楚的记得13年前,葛优在《甲方乙方》结尾说出的这句煽情的台词。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贺岁片构成了相当一部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所有记忆。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也以贺岁的名义杀入电影市场,以其2.5亿元票房超过了此前贺岁档票房总和。自那以后,言情、古装、玄幻、灾难、战争、动画等各种类型的电影都使出浑身招数挤入贺岁档“分一杯羹”。中国贺岁片、贺岁档电影真正成规模是在2007年底的贺岁档,《投名状》、《集结号》、《长江七号》、《大灌篮》几部贺岁大片点燃了那个冬天里的一把火。2008年底的贺岁档,《梅兰芳》、《叶问》、《非诚勿扰》、《赤壁(下)》等贺岁大片同样所向披靡,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更是以3.2亿元创下了中国电影当时的票房纪录。
  2009年的贺岁档票房总收入30亿元,但是《阿凡达》抢走了高达13亿,加上《2012》4.7亿,掠走了贺岁档全部收入中一半以上的票房收入。《三枪拍案惊奇》、《风云2》、《刺陵》等国产片虽取得不错的票房收入,但其剧情都惨遭观众诟病。一时间,围绕贺岁片、贺岁大片的水准、品质乃至生产者和创作者的艺术诚意、创意,掀起了一场空前的争论。有网友甚至戏称:2009年的贺岁片就是“烂片集中营”。Www.11665.com2010年贺岁档相对于前几年而言,从总体上看相对比较理性、均衡。12月的贺岁档里《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三部大导演、大制作、大宣传的“超级大片”形成了“三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足鼎立”之势。但在2011年的春节档里,却有《武林外传》、《最强喜事》等十多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电影先后上映,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贺岁片带动电影产业繁荣发展
  
  贺岁大片的出现,给贺岁档带来了高额票房的市场效应、示范效应,极大地调动了更多国产大片像“逐鹿中原”那样逐鹿贺岁档。客观地说,中国贺岁档的扩展和延伸时间长有其独特的原因:中国的元旦和春节相隔时间只有—个多月,元旦期间电影票房的热度还没有减,春节期间的火爆就接上了。这让中国贺岁档的档期—般从11月20日前后开始,之后圣诞、元旦、春节、元宵节、情人节等都被它一网打尽,形成了“大一统”的贺岁档,事实上到现在更升级为“贺岁季”。贺岁档创造了近三分之一的国产电影全年的票房收入,其市场规模、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贺岁档、贺岁片是中国电影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的一个产物,同时也会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不断变化和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有效市场的形成都是由赚钱效应推动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贺岁片、贺岁档的形成和建构也不例外。
  自从有了贺岁片这个概念,中国的电影市场真的火了,一部国产电影的票房也可以高达6亿以上。连电影行业外的人士都认为,贺岁片把观众重新拉回到票价日益高涨的电影院,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再次崛起功不可没!贺岁片、贺岁档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界,对其它行业、尤其是文化行业的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的显现出来。
  贺岁片的成功,引发了中国电影行业的档期自觉,大大强化了电影生产者和创作者的观众意识、品牌意识。可以说,贺岁片经过十来年的培育,已经像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期待。任何对贺岁片、贺岁档的低估都会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
  
  贺岁档过度拥挤,造成市场混乱
  
  贺岁片疯狂吸金也让众多电影制片不惜成本挤进“贺岁档”,形成了“千军万马闯贺岁”的现象。由于大片扎堆,电影市场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是“恒定”的,制片方相互诋毁、相互内耗,也致使不少制作精良的影片没有充分实现其应有的市场潜能,在某种意义上说成了贺岁档的“牺牲品”。过度的竞争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在电影圈中,无论是投资方还是发行方,都认为“票房好是因为档期好”是一条不二法门。事实上,档期对于电影来说极其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更不是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影片的高艺术品质及其口碑才是影片取得高票房收入的不二法门,另外就是影片是否适合观众的口味。贺岁档绝对不是万能的。《十全九美》、《画皮》、《疯狂的赛车》、《非常完美》等影片的市场成功都说明,并非只有贺岁档才是黄金档。《盗梦空间》在9月初这样一个冷清的档期上映,依旧取得4.56亿元人民币票房。电影要有票房保证归根结底还在于影片的艺术品质。最终取得高票房的电影,都是

具有高艺术品质的电影,都是具有良好口碑的电影。口碑是硬道理,影片的艺术品质是硬道理。
  
  票房并不是唯一的标准
  
  对贺岁片的指认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票房”联系在一起的,电影制片商们也完全是从“票房”来衡量贺岁片的价值。从传播的角度考量,票房无疑是检验影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从艺术创造的角度考量,票房也只能是一个参照系,不是最重要、更不是唯一的标准。导演作为一个艺术家不能完全把自己等同于一个电影制片商,他应该尊重市场逻辑、商业逻辑,但更应该尊重艺术创造逻辑,应该有起码的艺术诚意、文化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电影艺术家甘愿与电影制片商“平起平坐”,在贺岁片的创作中把大众文化的某些负面元素如消遣性、平面性、包装性、低幼性、快餐性统统放大,完全趋从附和大众趣味。媚俗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文化策略,把观众获得感官上的满足作为追求目标,把本该是审美活动的电影蜕变为赤裸裸的商品,其结果必然是艺术创造精神的缺失、艺术创造能力的降低、艺术想象能力的丧失。没有对艺术和生活的起码的真诚,没有起码的艺术创造精神和艺术良心,以至于有识之士发出了不要把贺岁档变成“弱智档”的警告。
  电影作为大众化的艺术,要实现其应有的商业和市场潜能,大规模的宣传、乃至一定的炒作都是必要的。但过度的商业化炒作,使得影片的艺术品质与其赢得的高票房收入并不相称,很多观众走出电影院的时候都有被“忽悠”的愤怒,“叫座不叫好”甚至成为了贺岁片难以走出的一个怪圈。观众不满情绪的滋生,负面的舆论不断增多,关注度增加的同时美誉度却在不断下降,这些都应该视为对贺岁片、贺岁档亮出的“黄牌警告”。
  
  人才、产业链制约贺岁电影发展
  
  今年贺岁片贺岁档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葛优一人独揽贺岁档三部大片,贺岁档变成“葛优档”,“贺岁帝”葛优也成为国内第一个进入“10亿票房俱乐部”男演员。另外还将出现两个“刘德华”、两个“黄晓明”、两个“姚晨”以及两个“冯小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当红演员被过度消费”似乎也成了某些人眼中的“规律”。2008年,甄子丹凭借一部《叶问》,成为华语电影圈的“香饽饽”。他主演的影片《锦衣卫》、《十月围城》、《叶问2》、《精武风云》轮番轰炸过后,在不远的将来,人们还将看到他出演的《关云长》、《武侠》、《大闹天宫》、《卫斯理》等电影。以至于香港电影人泰迪罗宾呼吁:“请不要疯狂消费甄子丹”!“贺岁帝”葛优的诞生,暴露了中国电影产业链上后继乏人的窘状,虽说是市场选择,但确实给未来亮起了“红灯”。
  2010年的贺岁档,贺岁大片不断遭遇上映3天即出清晰盗版的命运,盗版犹如洪水猛兽吞噬着电影的合法权益和利益。相比于盗版的产业链,正版电影产业链却始终无法形成。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影业、尤其是制片方的投资主要靠电影院的票房收入来实现,过度使用赤裸裸的商业手段似乎不可避免。银幕数不足、院线发展滞后也将贺岁大片带来的负面效应无形中放大。2010年,中国内地银幕数以每天4.2块的速度增长,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达到6200块,但与美国将近4万块的银幕数相比,银幕资源仍然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贺岁片的“能见度”,造成了大量影片对有限银幕资源的争夺,电影院也不得不向“巨无霸”式的贺岁大片倾斜。
  贺岁片、贺岁档确实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且与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和环境分不开。可以说,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到今天,依然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建构阶段,发展水平跟美国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一些深层次矛盾更加显性的凸现出来,中国电影的制度性建设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包括贺岁片、贺岁档在内中国电影存在的所有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需要以发展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去面对,去解决。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作者:汤曙光 [标签: 全景 全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高速噪音严重扰民 十年未果群众闹心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歌曲研究
    浅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民族声乐经典作品的人…
    身份叙事:边缘状态的自我倾诉——二十世纪…
    影视动画改革开放三十年变迁与探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