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壮族民歌艺术形式、特点与发展探讨

壮族民歌艺术形式、特点与发展探讨

一、马山壮族三声部论文联盟http://民歌艺术形式
  三声部是一种原生态民歌流传于广西马山壮族一带,民间俗称三顿欢,它是在二声部欢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专唱“哼”、“哪”衬词的低音声部而形成的。这种民歌现象极为珍稀,具有迥异的民族唱法、独特的演唱技巧及艺术魅力。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的口头文学,是壮族特有的传统音乐样式。所谓“三声部”,主要是同一首歌曲由三个声部构成,第一声部为歌曲主旋律,由主唱者演唱;第二声部是副旋律,第三声部为和声,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合唱。三个声部都能突出主旋律,第一、第二声部独立音调,演唱者全用支声复调合唱,具有三度合声风格。一直以来,当地群众称三声部民歌为“欢哈”(汉语意思为“合声”山歌),有很多种音调,常见的有蛮欢(用当地方言唱)、卜列欢(特点是要颠倒唱两次)、加方欢(类似于蛮欢,调子比蛮欢柔和)、结欢(特点是唱的时候,一字一音停顿,情调粗犷)等调。演唱的时候,时兴“哈”声。
  三声部民歌的歌词讲究押韵,结构主要有五言、七言、五三五、六言几种,复杂而又有规
  律。但从马山、上林这些有三声部民歌流传的地方来看,这一带的歌词基本上又是以五言四句式和五三五言六句式的结构为主。Www.11665.COm五言四句式的歌词符合壮歌的普遍押韵,如四句式的蛮欢《树木生山上》:
  树木生山上,小草长岭间,
  你莫嫌我小,日后见高低。
  这是一首二三押韵的四言歌,第二句的第二个词和第一句的末尾词押韵,第四句的第三个词和第三句的末尾词押韵,同时第二、第三句末尾词相互押韵。除了这四句式的押韵方式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押韵,它与壮族民歌的普通押韵规律一致,如五三五言六句式的歌词,通常称为“三顿欢”或“三跳欢”,以《辛苦歌》为例:
  好比斑鸠鸟,真孤独,在藤上啼哭;
  孤儿没有父,多辛苦,泪流如雨注。
  以上这首歌属于五三五结构,它的第一、第二句末尾词与第三句的第三个词相押韵,第三、第四句末尾词又相互另压一个韵,第四、第五句末尾词与第六句的第三个词相互押韵。这些句子虽简短,却都要求腰脚韵,是有严格的韵脚的。又如五三五言六句式的《喜酒歌》:
  金童配玉女,天地许,得佳偶天成;
  开处福气腾,受得贫,受得日号你。
  (歌词大意:金童和玉女相配,这是天地都赞许的,这对佳偶天赐姻缘,自此福星高照,能够一起忍受贫苦,吃苦耐劳,受到大家的称赞,以后会过上好日子的。)这首歌词的结构、押韵方式和上一首《辛苦歌》是一样的,壮族群众用这种结构形式的歌词来演唱三声部,抑扬顿挫、悠扬动听,蕴含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二、平果嘹歌艺术形式
  壮族嘹歌是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由壮族文人的加工和删改,用古壮字记录并在格式上作了适当规范的歌谣集。与其他口头传唱的民歌不同,它的内容相对固定,并且全部用古壮字传抄流行,是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内容的传统民歌。般认为,壮族嘹歌是因为其唱法,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这里的“嘹”有特定的含义。在壮语中“嘹”是“玩”、“玩耍”、“娱乐”、“玩乐”的意思。在许多壮族人的观念中,出去对唱山歌,是“玩”、“玩耍”的重要内容。青年男女去野外对唱山歌,谈情说爱,俗称“贝嘹坡”,即到岭坡上对唱山歌。由此可见,“嘹歌”一名,源于壮族“以歌为乐”,好唱“嘹嘹(辽辽)之歌”的习俗,其本意是“男女恋情之歌”。
  嘹歌是属于双声部的山歌,分高声部和低声部,以两两对唱的形式进行对歌。唱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韵律上都是腰脚韵或头脚韵互押,嘹歌唱词基本为五言四句,唱词由两句一联的两联组成,押韵方式与汉族诗歌不同,每联的韵律关系是:后句的腰(第二第三句)和前句的脚(最后一个字)互押。两联之间的关系是:前一联后句的脚和后一联前句的脚互押。壮族嘹歌曲调比较丰富,除了《船歌》有固定的曲调以外,一般不固定哪些歌词用哪个曲调,也可以用不同曲调唱同一首词,嘹歌通过千百年的传唱,与当地的方言(壮语)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哈嘹、嘶咯嘹、的客嘹、那海嘹、长嘹、酒嘹等各具特色的曲调。
  三、壮族民歌的特点
  (一)与壮族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民歌的产生和与当地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居住环境、劳动生产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壮族民歌的使用频率在婚嫁、丧葬等具有显著民族特征的活动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壮族民歌根据其歌唱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互问姓名歌、招呼问候歌、农事家常歌、表示爱慕歌、婚否试探歌、山盟海誓歌、共吃宵夜歌、知识问答歌、互赠礼物歌、送别歌等。一般情况下,壮族民歌都贯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整个活动中,以歌声来传达人们的思想及欢乐。
  (二)是壮族人民民族特征的显著体现形式
  壮族民歌不仅涵盖了本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成为壮族文化的知识宝库及百科全书,而且对人们日常行为及道德起着重要的约束规范,能够正确协调社会与壮族人民之间的关系。壮族民歌既传达了人民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各种劳动经验、常识、哲理、审美意识等,而且从本质上体现了壮族人民对人类、生产、农事、自然独特的看法及认识。壮族民歌来源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同时又高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是民族特征的显著体现形式。就像拉法格所说“这种出处不明,全凭口传的诗歌,乃是人民灵魂的忠实、率真和自然的表现的形式;是人民的知己朋友,人民向它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的显著代表,人们可以通过研究民歌来探究壮族人民的各方面信息。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四、壮族民歌的发展形式
  (一)坚持走论文联盟http://区域特色发展道路
  广西具有现在的地域优势,沿边、沿海、沿江,周围环绕东盟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及华南经济圈,为壮族民歌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相关部门应该把握壮族民歌鲜明的文化特色,整合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利用自身位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文化旅游业的带动下,深入挖掘并持续拓展壮族民歌的影响力。给予培育文化产业足够的重视力度,走出具有显著区域特色的壮族民歌发展道路;以多种类型、精彩纷呈的对外文化交流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锦绣八桂”的独特内涵及魅力,树立良好形象。坚持走区域特色发展道路能够从本质上将壮族民歌与其他类型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在展现其独特魅力的同时,也能让观赏者深刻领会到壮族民歌丰富的内涵。
  (二)壮族民歌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近几年时间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带动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及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广西被赋予“歌海”的美称,其中民歌的种类和表现形式都非常多,在保护这些原生民歌的同时,应该将其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广西丰富的民歌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显著优势,可以将壮族民歌贯穿在节庆文化活动中,在融合基础上带动壮族民歌的全面发展,不断探索研制新型壮族民歌文化发展方案。例如在每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为壮族民歌提供一个发挥的平台,利用南宁艺术节的号召力及影响力迅速提升壮族民歌的认知度。与此同时,在深入挖掘壮族民歌文化内涵,推动其获得更大发展的同时还应该给予保护壮族民歌文化资源足够的关注。壮族民歌的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及需要,但是在这过程中应该注重壮族民歌本身特点的保护,避免在发展过程中同于大众。总而言之,无论从文化或者经济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具有丰富资源且特征显著的壮族民歌文化不仅完全能够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而且具备支撑文化产业良性运行的条件。
  (三)深入改革文化发展体制
  大力发展广西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的原则,实行企业运作的新机制。在当下广西壮族民歌艺术产业化的运作中,政府无疑居于主导性地位,其正确的指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并使壮族民歌在新的层面上展开。因此,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强有力的组织和引导作用,用前瞻性的引导和超前的促进功效作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成型,使文化产业基地走向规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加快国有经营性机构改制,加快发展壮族民歌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重点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壮族民歌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壮族民歌文化产业群;鼓励民间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壮族民歌文化产品,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壮族民歌文化产品和服务,繁荣城乡文化市场;推动壮族民歌文化产业升级,为规划和实施壮族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做好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市场管理,改变仅靠行政手段推动产业发展的传统方式,实行企业运作的新机制,大力扶持壮族民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正确引导民众,同时还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壮族传统民歌文化因素,以使更多的人能更好地理解壮族的传统民歌文化。
  五、结束语
  壮族民歌在未来几年时间内以何种形式寻觅发展空间,在当下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没有人可以给予确切的回答。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随着人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相关单位、部门或个人在结合现代高科技媒介技术的协助下,全面了解并掌握市场环境中隐藏的机遇,契合全球化发展趋势,引领壮族民歌在赞新时代领域中寻觅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壮族民歌能够在各方引导及支持下焕发出更绚烂的生命力,为文化产业贡献上一份微薄的力量。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壮族 民歌 的艺术 艺术形式 七大 艺术形式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以“民族新兴音乐”为鉴,论陕北民歌的发展
    从陕北民歌的历史演变看传统音乐的文化变迁
    浅谈民族民间音乐在二胡曲创作中的应用
    民族民间音乐在钢琴教学中的传承
    浅析瑶族民间舞蹈“跳盘王”的音乐特点
    论满族民间舞蹈音乐历史文化的演变及发展
    傈僳族民间舞蹈音乐探微
    基督教文化对黔西北彝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渗透
    广西壮族民间艺术色彩视觉符号分析
    从“美”字原始意识探寻羌族民间艺术的审美…
    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体系中《广西壮族民间音…
    浅析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