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科学巨擘——达•芬奇
摘要:在一般人眼里,达•芬奇只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但实际上,达•芬奇还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研究的领域涉及绘画、雕塑、工程学、建筑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哲学等方面,并在所有这些领域里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达•芬奇的关于艺术、科学方法论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为近代科学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达•芬奇;科学;科学思想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科学史家w•e•丹皮尔说,达•芬奇“是画家、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且在每个学科里都登峰造极”[1]。达•芬奇的卓越的科学和技术贡献以及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论述,不仅开创了新兴的自然科学,而且对于文艺复兴晚期的“自然哲学”思潮的出现以至整个近代新哲学思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达•芬奇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多才多艺在当时英才辈出、群星荟萃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出类拔萃,光彩照人,不愧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一、青少年时代
列奥那多•达•芬奇(leonavdo da vinci,1452~1519年)出生于意大利当时最大的工业和文化中心――佛罗伦萨附近圣巴伦特峰下的芬奇村。父亲塞尔•皮埃罗•达•芬奇是一位富有的法庭公证人,佛罗伦萨大行会的会员,母亲卡塔玲娜是当地一位贫苦的农家女子。wwW.11665.coM由于是私生子,达•芬奇降生不久,父亲就把他从母亲那里接走了,小芬奇是在祖父的田庄中长大的。幼年的达•芬奇是孤独的,没有母亲,没有兄弟,但他聪明睿智,敏而好学,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芬奇村是一个幽静的小山村,绿水环绕,青山相依,自然环境十分秀丽。童年时代的达•芬奇就非常喜爱大自然的景色,每天黎明即起,常常出没于山林溪涧之中,或欣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草;或观察鸟雀从山涧飞起,在蓝天翱翔;或攀登悬崖、征服险峰,饱览锦绣河山。绚丽多姿、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给小芬奇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为他开拓了艺术创作的源泉。后来达•芬奇在自己的手稿中留下了对大自然的热情赞美,提出要拜“大自然为师”,并把这作为艺术家的座右铭。小芬奇每次外出游玩,总是“满载而归”,带回一些奇形怪状的小动物或者花草,用来进一步观察或描绘。日子久了,他画的东西就渐渐有了一些画意,因而邻里们都叫他“小画家”了。
1466年,在达•芬奇14岁的时候,父亲把他送进了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安德烈•维罗奇奥的画室。在这里达•芬奇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和群星灿烂的宇宙。在维罗奇奥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大师的指导下,达•芬奇从画蛋开始,一步步走入了艺术的殿堂。在学习中,达•芬奇涉猎很广,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他刻苦钻研,善于独立思考,不仅掌握了高超的绘画技艺,而且也获得了大量数学和解剖学领域里的重要科学知识以及多种技艺,这为他后来取得辉煌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绘画技艺日臻完善,很快就超过了老师。大约在1476年的某一天,维罗奇奥正在画《基督受洗图》。他特别高兴,当全画快要画完时,维罗奇奥带着得意的微笑对达•芬奇说:“芬奇,你能在我这画上再画一个天使吗?”达•芬奇答应一声,接过画笔,经过认真构思,在老师的画稿上画了起来。画完成了,达•芬奇所画的天使形象紧扣主题,姿态自然活泼,表情生动柔和,同老师所画的呆板平淡的天使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维罗奇奥见达•芬奇有如此高超的艺术才华,惊叹不已,他自愧不如自己的学生,从此辍笔,不再绘画,终身从事雕刻去了。
在结束了这段重要的学习生涯之后,靠着永无休止的强烈的好奇心,达•芬奇在整整一生中对大自然进行了不懈地思索和探求,其研究领域涉及绘画、雕塑、数学、力学、物理、生物、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哲学等方方面面,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二、科学成就
在一般人眼里,达•芬奇只是一位伟大的画家。的确,达•芬奇在其绘画艺术中始终着眼于现实生活,歌颂人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创造了许多真实、生动而又健美的艺术形象。其艺术名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是举世公认的人类不朽之作。《最后的晚餐》通过对众多人物从外表到心灵的深刻而生动的塑造,热情地歌颂了耶稣的光明正大,门徒们的忠诚善良,猛烈地鞭挞了叛徒犹大的丑恶灵魂,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这幅杰作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口称颂,欧洲画坛对它做出了很高的评价:“这是所有伟大画卷中的最佳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2]《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后期创作的作品,被认为是世界美术史上最优秀的肖像画之一。蒙娜丽莎的形象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形象,她的内心充满着喜悦,毫不恐惧地凝视着世界。她对人类的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不愧为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蒙娜丽莎》的出世,彻底战胜了艺术领域内以神为中心的宗教观念,巩固地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艺术思想,成为划时代的作品,画家一直珍藏它到自己停止呼吸。该画现藏在法国巴黎卢佛尔博物馆,与希腊古典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起成为该馆镇馆之宝。完全可以说,仅此绘画一项就足以使达•芬奇流芳千古了,然而这远远不够,因为达•芬奇不仅是优异绝伦的画家,而且还是伟大的工程师,伟大的科学家。无论是在自然科学史上是在哲学史上,达•芬奇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只不过他在绘画方面的卓越成就长期掩盖了他在科学史、哲学史上应该占有的地位。
达•芬奇是个大数学家,对几何学和工程几何学都有一些贡献。在物理学方面,他认为杠杆是最基本的机械,其他机械都是由杠杆变化而来的,并推导出了杠杆原理;重新发现了阿基米德的液体压力概念;证明了在连通器中同一液体具有相同高度的液体面;他研究过自由落体,并接近发现自由落体定律,预示了后来由伽利略加以实验证明的惯性定律、加速定律等;他还观测过波浪运动,对声波和水波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且认识到光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因而波的理论也可以应用于光。在天文学方面,达•芬奇认为天体是一架服从于确定的自然规律的机器,他把地球看作是一颗普通星球,说它能像月球一样反射日光,这与当时流行的亚里士多德的认为天体不同于地球是神圣不朽的观点相比,大大前进了一步。他还在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之前,提出制造一架眼镜,将月球扩大来进行观察。在地质学方面,达•芬奇根据高山上有海中动物化石的事实推断出地壳有过变动,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迹是海陆变迁的证明,这个思想与300年后赫顿在地质学方面的发现颇为近似,并且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他就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为七千余英里。为了绘画,达•芬奇还对解剖学、生理学进行了实验研究,据说他亲手解剖过30多具尸体,绘制了各种各样的人体和动物的解剖图。他在人体解剖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同时代的医学家,绘制的多种人体解剖图不仅是精确的解剖挂图,而且也是绘画艺术中的珍品。达•芬奇还研究过心脏的肌肉,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心脏瓣膜图;制作过眼睛视觉模型,由此说明图像如何在视网膜上形成,并对眼睛的作用做出了正确的解释,抛弃了当时流行的错误观点,即眼睛发出的光线落在要看到的物体上时,人才能看见物体。达•芬奇还发现血液在运动中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血液把营养带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又把废物从各部分运走。并用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来说明血液在人体中的作用。这表明,在哈维发现血液循环100多年以前,达•芬奇就已经有了血液循环的概念。
在工程设计方面,达•芬奇也无愧于工程师的称号,他的科学技术兴趣和设计的范围几乎是漫无边际的。在他的手稿中有许多建筑设计图,如教堂和其它建筑的草图。他研究过拱的匀称性,桥和楼梯的构筑,房屋的起吊移动等等。达•芬奇还提出过许多城市规划方面的方案。比如,1484~1486年米兰发生了瘟疫,死亡率很高,人心惶惶,达•芬奇没有像宗教教徒那样只是祷告,祈求上帝保佑,而是提出了一个改善公共卫生的双街道系统方案,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把城市的污水引到江里去,由此预防疫病。这个宏伟的计划方案在当时未能付诸实施,但对于后来的城市建设却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水利工程方面,达•芬奇制出了工程技术史上第一批带有可开闸门的运河设计图,研制了使水利工程设施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的设计方案。他曾向政府建议更改亚诺河的河道,以便形成一条沟通比萨与佛罗伦萨的运河。在机械设计方面,达•芬奇的发明设计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几乎设计了当时所能想到的各种用途的机械。他的大量笔记本里有许多剪毛机、纺纱机、擀毡机、织布机以及其它机器的素描图和图解。此外,他还设计了各种车床、自动剪切机、碾扎机、挖河机、潜水机、起重机、水车、自动锯、测风器、照明机、漂布机、加热机、温度计、闹钟、拔丝机……等等,等等。在军事方面,达•芬奇设计过降落伞、云梯、攻城武器、野炮、臼炮、散弹炮、装甲车、战舰、潜水艇等。其设计种类之多、范围之广,不得不令人惊异。其中他根据鸟类飞翔设计出的飞行器可以说是最早的飞机设计图。在米兰,达•芬奇作为宫廷设计师为宫廷设计过许多巧妙的东西,如宫廷大厅、化妆室、沐浴室、喷泉以及自动供应饮料的三层马厩等,以供宫廷生活的日常之需和娱乐表演。1490年元月,米兰年轻的大公赞•格莱佐•斯福查和新娘伊萨培拉•阿拉贡举行婚礼时,达•芬奇为他们表演了“天堂”的节目。根据达•芬奇的设计,制成了一座七星可以旋转的天空模拟机械。在演出中,每当一个星像接近新娘时,一个以该星像命名的“神仙”(由隐藏着的演员装扮)便从这个星体中跨步而出,口里还唱着赞美的诗歌。这是多么精巧美妙的设计啊!如果没有一个由丰富的天文知识和机械知识武装起来的头脑,这样巧妙的机械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
在达•芬奇发明的这些机械中,有的几乎一直延续到了我们的时代。并且难能可贵的是达•芬奇从不满足于发明设计本身,他还要弄清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透过现象深入到本质,接触到了和机械有关的科学问题。因此,在他的手稿中还可以见到诸如结构稳定性、材料强度等课题最早期的系统研究。
总之,达•芬奇的多才多艺的确令人惊叹瞩目,正如美国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所说过的那样,即使对达•芬奇做过的全部科学技术研究只作粗浅的描述也是不可能的。他那七千多页的手稿(现存约五千多页)如果系统整理出来的话,将无疑是一部15世纪科学技术的真正百科全书。他涉猎的科学领域是如此之广,简直是无所不包,犹如一座科学的迷宫,并且由于达•芬奇在研究时常常从一个题目很快地跃到另一个题目,以至于在同一张手稿上往往可能既有关于动力学、天文学的札记,又有解剖学的素描和机械设计的草图与运算。为了提防教会的迫害,达•芬奇的手稿字迹非常潦草,而且是从右到左用左手写成,要借助镜子才能够辨认阅读。晚年,达•芬奇到了法国,本想把手稿分门别类整理成书,不幸因年老多病而死,这一工作没有完成,成为人类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件憾事。
三、科学思想
诚然,尽管达•芬奇的设计和发明对于他那个时代是如此光彩夺目,令人起敬,但是他之所以在科学史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显然并不是由这些设计和发明本身决定的,而是在于达•芬奇不仅进行了这些卓有建树的科学艺术活动,而且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阐述了有关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思想。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他那个时代各种技术、发明的哲学方法论基础。正因为如此,达•芬奇才被人们看作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
当我们沿着达•芬奇的足迹探求他的思想方法时,我们将会看到达•芬奇在进步的道路上比他的同时代者前进了多么远。一个半世纪以后弗兰西斯•培根所系统阐述的那些归纳哲学的方法,达•芬奇凭着天才的直觉都已经付诸实践了。
作为哲学家,达•芬奇坚决反对经院哲学家迷信权威、闭目塞听而又狂妄无知的态度,讥讽道:“那些背诵旁人作品而又大肆吹嘘的人……只是碰巧具有人形,否则他们就大可列在畜牲一类。”[3](要知道,在黑暗残酷的中世纪,达•芬奇的这些话是何等勇敢又何等正确啊!)并且,这位艺术家与当时绝大多数科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以敌视的态度对待占星术、降神术和炼金术,他毫不掩饰地嘲讽了那些梦想炼出金子的炼金术士们。达•芬奇要求人们把视线转向对大自然的研究,做“自然和人类之间的翻译”。他坚信自然是可以认识的,“太阳底下藏不住秘密”,真理也是一定可以得到的,“真理只是时间的女儿”。[4]达•芬奇认为,要认识自然,必须“拜大自然为师”,必须探求自然界本身的因果必然性。他认为以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为内容的科学才是真理,以信仰为内容的宗教教条根本不是真理。天主教会只是“一个贩卖欺骗的店铺”,“假仁假义者就是圣父”,“真理只有一个,它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5]达•芬奇意识到,人们要想认识自然,要想在科学技术上取得进步,从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那里是得不到什么东西的,靠古老的哲学或者神学去演绎也发现不了科学真理。必须以经验为依据,必须采取实验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得到科学真理。在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和技术成就的基础上,达•芬奇提出了许多深刻的科学思想观点,其中最主要的是他提出的科学方法论,这也是达•芬奇对后人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第一,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感觉和经验,经验是科学的基础。达•芬奇认为,研究自然,绝不能靠纯粹的思辨和抄袭前人,而必须从感觉、经验出发。他说:“我们的一切知识,全都来自我们的感觉能力。”[6]“经验是一切可靠知识的母亲,那些不是从经验里产生,也不受经验检定的学问,那些无论在开头、中间或末尾都不通过任何感官的学问,是虚妄无实、充满谬误的。”[7] 达•芬奇不赞成绝大多数人文主义者醉心于研究和过于繁琐地注释古代文献和手稿。他认为,自己之所以从事的工作比那些只知道引经据典的人所从事的工作的价值要大得多,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依据的是经验,而“经验是没有错误的;犯错误的只是我们的判断”,因为“它会让经验去办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8] 达•芬奇指出,凡是不由经验而来,未经经验验证的知识都是错误的、无益的。只有从感觉出发,始终根据那些真实的、人所共知的根本原理循序渐进,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认识。显而易见,这是对经院哲学长期以来所推崇的亚里士多德的思辨方法的否定,也是对经院哲学纯思辨方法的否定。

第二,只有实践经验和理性相结合,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达•芬奇的许多同时代人已经认识到经验在研究大自然的事业中的决定性作用,但达•芬奇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既认识到了经验的巨大作用,同时又认识到必须进行理论上的说明与概括,并把二者结合起来。他指出,只有经验,单凭实践本身是不能揭示真理的。要想有效地揭示真理,必须有经验同理论、同科学的紧密结合。他在谈到自己的实验研究方法时说:“我的目的是首先向经验征询,然后以推论指出为什么此一经验必须依此方法来活动。这是在分析自然的结果时必须使用的规则。”[9] 达•芬奇还主张人类不应该局限于消极地感知自然,而应当通过实验去主动地认识自然。实验、实验、再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这就是达•芬奇科学研究的公式。他认为,必须从实验开始并借助实验以寻求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理论指导是极为重要的。这说明,达•芬奇在重视经验的同时,也强调理性的重要作用,反对狭隘的经验主义。他就此指出:“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哪里航行。实践应当永远建立在正确的理论上。”[10] 接着,他用形象的语言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学是统帅,实践是士兵。”[11] 另一方面,作为工程师,达•芬奇还十分注意理论的实际应用问题。他告诫那些“搞纯理论的人们”不要“妄自夸耀”,只有认识到理论会带来什么实际的结果时,才值得“吹呼庆祝”。他认为,像数学这样的学科不能只停留在本身的抽象领域内,而必须用来解决实际的力学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力学“是数学科学的乐园,通过力学才能得到数学的果实”。[12]
第三,数学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达•芬奇对阿基米德十分佩服,当古希腊文化重新呈现在人们面前时,他收集阿基米德的著作抄本比搜集任何别的希腊哲学家的著作抄本都更积极热情。他把阿基米德看成是近代物理的真正始祖,认为阿基米德的贡献绝不仅限于物理学方面,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一种科学精神,即通过实验和定量研究去解决实际问题。达•芬奇非常重视数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在他看来,只有从量的方面对自然现象加以精确的规定,才谈得上对事物的深入分析,否则,“凡是数学用不上,和数学有关的科学也用不上去的那些领域,都没有确定的知识”。[13] 达•芬奇认为,整个自然界的事物,都具有量的规定性,并且服从于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和数学规律。因此,只有进行定量分析,把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建立在精确的把握之上,才能够真正地认识事物。他由此进一步指出:“人类的任何探讨,如果不是通过数学的证明进行的,就不能说是真正的科学。”[14] 实际上,达•芬奇在科学上的许多重要发现和发明,就是运用数学方法取得的。从他的这些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达•芬奇已经和近代科学是多么地接近了。
达•芬奇无论是从事艺术创作还是从事科学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生活的自由和幸福,即使从事军事科学方面的研究也是如此。他从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发明被残暴的统治阶级利用来屠杀人类。他在手稿中曾经这样写道:“如果人民被贪婪的暴君攻击时,……我便拿出攻和守的兵器来保卫自由”。[15] 当他得知统治阶级打算利用他的军事发明来镇压人民的时候,他便保守秘密,使统治阶级无法利用。例如潜水艇的设计快要完成时,他说道:“我不愿意发表和泄露这些事情,以免恶劣的人们用它来从海底杀人。”[16] 达•芬奇不仅反对封建主之间的混战,对于统治阶级发动的对其他民族的侵略战争更是深恶痛绝。当欧洲殖民者为了掠夺美洲大陆的黄金,正在准备武力征服墨西哥的时候,他表示了极为强烈的反对。他在《论贵重的金属》一文中指出:殖民掠夺政策“会使整个人类遭受巨大的痛苦、危机和死亡,……它将招致无数人的罪恶,它将助长并鼓舞无耻的人去暗杀、去盗窃、去奴役别人。”[17] 这是对殖民主义者野蛮侵略行为的有力控诉。1952年,在达•芬奇诞辰500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曾举行隆重的纪念会,以纪念这位为人类进步奋斗了整整一生的伟大艺术家和科学家。
达•芬奇是从文艺复兴到科学革命的过渡性人物,他所强调的向自然学习,通过感觉吸取材料,加以概括提高,最后经过实验检验的理论,反映了当时进步思想家反对经院哲学的繁琐论证,要求探索自然奥秘的愿望,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原则,无论是在哲学史上还是在自然科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达•芬奇的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缺点主要是把实践和实验的范围都理解得比较狭隘,主要指的是个人的实践。此外,他所阐述的理论原则也并没有贯彻始终地运用于自己的具体科学研究之中。以遗留的手稿来看,达•芬奇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工匠和技师的痕迹,长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大习惯于逻辑推理和严格的证明。其科学著作没有系统化,一些观点也是错误的。这位科学家有时也陷入虚幻的类推,有时甚至滑到了虚构和神话的境地。
四、尾声
1512年,达•芬奇创作了素描《自画像》,这可能是这位画家最后一幅作品了(现藏于都灵图书馆)。我国著名艺术家许幸之说:“人们从这幅自画像里,可以看出巨匠的思考力、智慧和性格的特征。人们可以看到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的鼻梁和嘴,洞察一切事物的敏锐而深刻的眼睛。波浪式的长发连结着长须,掩盖着深思而庄严的脸。给人留下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伟大师匠的印象。”[18]
生活在政治动乱的意大利,达•芬奇一生中充满着动荡和不幸。许多时候生活无着、漂泊不定,经常被不信任、抱怨、不公正和恶毒攻击所包围,其解剖学研究也遭到无耻的诽谤。他的一个心爱的徒弟愤世嫉俗,以自杀表示反抗。达•芬奇所受雇于的那些王公贵族也仅仅把他当作一个工具来对待,对他的超人才华根本不予重视。可以说,达•芬奇的整个一生都是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心情中度过的。他因此写道:“铁如果找不到自己的用处就会生锈,水如果静止了就会腐败或者在寒冷中结冰,而人的智慧如果找不到自己的用途就会衰萎。”[19] 死神终于降临了,1519年5月2日,列奥那多•达•芬奇,这位人类智慧的精英、科学巨匠、艺术大师在法国安姆布瓦斯附近的克鲁克斯庄园因病与世长辞了,享年67岁,对大自然奥秘的不懈探索以及一生中异常的贫困和苦难终于将这位老人的生命耗尽了。他的学生梅尔兹•沙莱在他死后悲痛地说道:“列奥那多的逝世是每个人的损失……大自然没有能力重造这样一位伟人了。”他留下的那些珍贵的手稿,其中有很多科学上的设想超出了当时人们能理解的范围,也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埋没了几个世纪,直到18世纪末才由意大利科学家汶杜里收集整理出来。也只是到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在这位艺术大师的大量创作之外,还有这么一份宝贵的科学理论财富。毫无疑问,如果这些科学上的发明设计和思想能够早为人们所了解的话,那么人类科学一定会得到更大的促进而发展得更为迅速。
达•芬奇之所以能成为巨人首先是与他所处的时代分不开的。达•芬奇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但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德国人称它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意大利则把它叫做五百年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这是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是一个需要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想能力上、热情上和性格上、在多才多艺上和常识广博上的巨人的时代。”[20] 由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汇成的一股强大潮流,冲掉了宗教和封建的污泥浊水,为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文艺复兴运动的灵魂――人文主义文学艺术的伟大启蒙下,人们透过天国的虚幻的帷幕看到了尘世的真正的世界,透过神的朦胧的迷雾看到了人的真实的自身。达•芬奇正是适应了这种时代的需要而成为一位“巨人”的。他的艺术创作和绘画理论直接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和宗教神学统治的精神武器。为了绘画,他学习和研究了光学、解剖学、生物学和力学等与绘画有关的科学。他研究机械设计、冶金技术、水利及建筑工程,是为了发展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当时的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达•芬奇取得上述成就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并且,如乔治•萨顿所说,达•芬奇“出生在一个相当宽容的时代。如果他在一个世纪以后出生,那时宗教狂热又复苏,那么这种多方面的好奇心肯定会径直把他送上火刑柱的。”[21] 其次,达•芬奇所取得的成就与其自身的经历也是分不开的。达•芬奇自称“没有受过书本教育”,大自然是他的真正老师,正是由于这种“自学成才”,才使达•芬奇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很少受到学识、偏见和习俗、教条的种种限制,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也才使他的创造灵感似清泉般不断涌出,五光十色,异彩纷呈。

在世界历史上,像达•芬奇这样在如此众多的领域里都能游刃有余,一身兼具有艺术和各种科学才能的人是不多的。达•芬奇以其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内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仅为欧洲近代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人是社会的积极创造者,人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战胜落后愚昧,科学一定能够战胜迷信,人一定能够战胜“神”。在中世纪的漫漫长夜行将过去之时,在仍是一片黑暗的夜空中终于出现了一束明亮的星光,达•芬奇,这位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像一颗启明星,预示着近代科学的日出,在这颗耀眼的启明星的指引下,一轮科学的新日已经喷薄欲出了。

参考文献
[1] w•c•丹皮尔著,科学史,李珩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63页。
[2]、[5]、[18] 转引自吴泽义等编著,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142,140~141页。
[3]  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21页。
[4]、[9]、[12]、[13] 伊尔玛•利希特编注,列奥那多•达•芬奇札记选,牛津1953年版,第284,6,9,7页。
[6]、[7]、[8]、[10]、[11]、[14]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8,309,309,311,310~311页。
[15]、[16]、[17] 转引自贺熙煦著,达•芬奇,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6,27,27页。
[19] maccurdy: the note-books of leonardo da vinci, 1938, vol.1, p.96.
[20] 恩格斯著,于光远译,自然辩证法, 1984年版,第6页。
[21] 乔治•萨顿著,刘珺珺译,科学的生命,商务印书馆,1987版,第65页。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朱效民 [标签: 密码 密码 密码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老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对科学技术产生的影响
    谈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
    论科学教育发展观的要务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
    中国哲学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影响探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外科学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当代科技背景下重新解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
    贡布里希对现代艺术的态度及科学哲学视野
    达尔文主义对当代科学哲学的挑战
    浅析费耶阿本德的非理性科学哲学思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