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社会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浅谈古典摄影技法 回归摄影的原点
    摘要:古典摄影技法主要指的是数码技术及现代银盐技术出现之前,用于摄影创作的手段,这些技法大多数需要自己配制化学药品、涂抹感光剂等一些复杂的工序,并可以成像于多种物质和材质的表面,从而得到与众不同的成像效果。古典摄影像魔术一样,它把我们带回到那几乎使我们置身于只有心灵才能看见的远景中,去捕捉那梦幻般的永恒世界。然而,影像是一种幻觉,时至今日,在21世纪数字技术时代的世界里,幻觉的产生如同敲一下键盘那么近,在那里影像可以重复和精确地无限复制。随之而来的是胶片和有毒化学品被逐步淘汰。当今还有多少摄影家们会采用最初的工艺煞费苦心地寻求影像的制作?
  关键词:古典 摄影针孔涂布
  
  导言
  “摄影”“photography”一词源于拉丁语“photo”(光)和”graphy”(描绘)两个词的重新组合,字面意思是“用光描绘”。最早关于“暗房”的记载来自于公元前5世纪,当时中国的思想家墨子对光的本性和光的反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记录了光通过小孔在成像平面上倒立的图像。在西方,亚里士多德目睹了日食现象,并在其授课的课本中提出了暗房的概念。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艺术家,科学家都在各自领域发现了小孔成像原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望远镜的发明,以及具有放大功能的玻璃片制作水平的提高,科学家们开始在暗房的小孔内放置多块不同形状透镜。他们还注意到,通过焦距的大小,可以改变图像的聚焦效果。
  当1816年,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利用一张托幼氯化银的纸负片。wwW.11665.cOM第一次得到了基于暗房技术的照片,第一个成功的正像照片是尼埃普斯在826年在沥青上拍摄完成的《勒·格拉斯家的窗外一景》,他的合伙人路易·雅克·达盖尔在其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银板摄影法,并于1839年8月由法国政府宣布获得摄影术专利,把他的这种工艺称为“达盖尔法”(daguerreotype),至此,摄影史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一章:针对古典摄影的一些看法
  
  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提到“有一天,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偶然看到拿破仑最小的弟弟热罗姆的一张照片(摄于1852年)。我当时十分震惊,想道:我看到了一双曾经看到过拿破仑皇帝的眼睛!这种震惊的感觉我日后再也不曾有过。”古典的摄影手法,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是对逝去的保留,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时间停止,也让时间流动,并且保存消逝的事物。照片总是让人感到有点伤感,每当拍摄一张照片,而那瞬间正在消失并变成过去的一部分,有时候觉得摄影和写作非常的相似,都在讲述一个故事,只不过一个是用语言,另一个用影像。我相信所有的摄影家和作家都想把他们的所见,所想告诉其他人,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或者他们愿意怎样看待世界。
  现今数码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数码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面面,数码摄影更是现在最为流行最为方便的技术之一,数字技术代替摄影的原有标准而称为新的标准。然而,有另外一群艺术家们组成的新的集体也在日渐兴起,他们反其道行之,重拾20世纪以前的“古董”摄影方法,被称为复古先锋派。比如:针孔摄影;盐纸工艺;蓝晒法;铁银印相法;铂/■转印工艺;齐亚工艺;花汁印相法;树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蛋白印相法;手工涂抹感光乳剂;媒染工艺;图像转移工艺;直接显影工艺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摄影称为当时最重要的影像创作手段。1965年,一本很重要的描写19世纪摄影工艺的书《银色的阳光》(the sliver sumbeam)被一版再版。1980年关于早期摄影工艺以及如何重新利用的第一本综合概要的书《光线守护者》(thekeepsoflight)出版。几乎同时,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发行了一套摄影丛书,其中在《光线与胶片》分卷中也对如何从达盖尔银板照相法到相纸负像给予了说明。这一切的摄影出版物为先锋复古派提供了理论以及技术上的依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被注入到艺术市场,所谓的老工艺摄影又被再次看做是艺术品,从而拥有自己的权威,而且私人收藏也开始吸引公众的眼球。老照片的价格和被展出的频率都开始迅速猛涨。同时,1981年,日本sony推出了作为数码相机的前身“mavica”磁录相机,标志着数字影像时代的来临,这也让许多艺术家,摄影家开始思考和寻找摄影古典工艺中不可取代的影像因素,古典摄影成为他们在物质世界里对事物本质的怀念。我们在被影像数字化进程不断推动的同时,也身处于古典摄影工艺复兴的浪潮中。让我们来看看当前几位活跃的古典摄影家:


  美国摄影家莎莉·蔓在2003年出版了《所留为何》一书,其中的作品多使用湿版火棉胶工艺,拍摄的题材不仅包括宠物狗的骨骼残骸,还有在自然界中正在消解的死者,还有自己女儿的肖像,那种阴沉而恍惚的影像正好充分表达了摄影家对生命与死亡的深思。
  纽约当代摄影艺术家亚当·法斯早起是从事记录摄影,用35mm相机拍摄了大量废弃建筑物内部场景。之后听从他老师的建议,改用8×10英寸针孔相机拍摄藏于各个博物馆内的雕塑。随后,使用物影成像法创做出一系列作品,从我们最常见的一些物品身上创造出如同白日梦的场景,在诱导我们挖掘出灵魂深处的东西。
  英国艺术家苏珊·德吉斯,她追溯摄影本源,收集光线最纯粹最直接的元素。她所创作的是英国的泰晤士河的物影照片,方法是把一张感光相纸放进一个不透光的容器里,夜晚时把这个容器直接放入河水中,然后移开容器的顶部,再用预置好的闪光灯使感相纸曝光,这样,河面上所有的东西,水波纹、小植物、树木、甚至是艺术家本人和助手的投影也都直接印在了相纸上,完全自由于表达世界、时间的责任和限制,从而可能同样自由地进入到与观众的新关系。
  正像马赛尔·杜尚在1957年的一个关于创造行为的谈话时所讲:“艺术家的行为就像是一个巫师,在时间和空间之外寻求一条通往空旷地的出路。而观众在艺术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观众通过解释作品的内在资质,使其与外在世界相连。空旷地是指光线在此处自由的洒落,而世间景物不断地更新,这样的空旷地在摄影诞生的那一天被开发出来,而先锋派艺术家们正在探索着一条通往它的新路。
  这些影像更多地被当做艺术品,但是他们的的确确又包含着来自摄影的最原始的力量。
  
  第二章:古典摄影问题和魅力之所在
  
  古典摄影存在的问题:
  古典工艺的摄影在当今时代肯定不是主流。因为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胶片以及相纸工业面临困境,会逐渐减少产量,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以后的银盐摄影师只能去选择转印法,而且所必须的化学药品还是要买得到,才能继续进行创作。
  古典摄影的魅力:
  针孔作为最古老最原始的摄影技术本身就充满了无穷的神秘魅力,它的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偏斜的视角,长时间的曝光,让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重新思考,也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针孔梦幻般的特质与生俱来的永恒感,让创作者在创作时间空间主题的选择上比使用单反相机感觉更贴近本质。同时,传统的手工涂布工艺在19世纪被称为转印处理方法,这些材料在现在的照相机市场里并不能随意得到,化学药品和颜料是通过手工混合使用,许多这种印相方法是体验性的,它变化无常和无法预知的,其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无数的变量。经常不恒定却带来大量的意外。正是因为这样,如此恒定的匮乏却吸引了我。其实意外的碰撞,欣慰的偶然和体验参与正是其魅力所在,其实,转印工艺在工程中会发生一些错误,但是,正是这些所谓的错误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会令影像更完美,更加不可预测。
  
  结论
  古典和非银盐转印工艺在某种程度上是让人琢磨不透的,充满着惊奇和机遇。有时候你抱着玩的态度去面对它,反而会有更大的收获,这就好比是孩子们学习事物的过程一样。当今社会人们以为那些采用过去古典工艺呈现当代影像的人是在反叛当今数字时代,其实,如果你停下来仔细想一下,就会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们许多人愉快地走进计算机的世界中,也有些人热衷于传统的古典,针孔成像和转印工艺,也有很多人把19世纪工艺融入了数字的未来,我觉得只要是能为创作的主题服务,能更好地表达主题,任何摄影形式的参与都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明室》 罗兰.巴特 / 赵克非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03-1-1
  [2] 《走向灵光消逝的年代》瓦尔特?本雅明 / 许绮玲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4-8


  [3] 《世界摄影史》 顾铮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2005-01-01 /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李玲 [标签: 摄影技法 回归 摄影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历史情境教学中的语言再现法
    浅谈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异同
    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的完美结合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浅谈改革创新精神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
    浅谈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浅谈民族音乐在钢琴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室内设计与中国文化
    浅谈新形势下的中国语言文化国际推广战略
    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
    浅谈日本设计美学对当代中国设计发展的启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