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社会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及其他
   【内容提要】从“小姐”称呼语使用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它泛化的趋势。通过对它泛化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学成因、言语交际功能以及它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的特点,说明“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并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交称呼语。
    【关 键 词】称呼语/小姐/“小姐”的泛化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用来打招呼的表示彼此关系的词语。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指称同一对象的称呼语不同。近年来,社交场合中表示面称的称呼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曾经一度占主导地位的“同志”、“师傅”逐渐被“小姐”、“先生”等取而代之,并在全社会流行开来。这不仅仅涉及语言学问题,也涉及到社会文化等因素。本文试对“小姐”称呼语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小姐”称呼语的历史演变
    “小姐”称呼语并不是一个很陌生的东西,也不是改革开放从国外进口的舶来品。“小姐”称呼语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时期。在苏东坡《成伯席上赠妓人杨小姐》里,“小姐”并非美称。作为深闺女子的称呼是在明人写了“窗前三寸弓鞋露,知是腰腰小姐来”诗句后才流传开来的。在近代中国,“小姐”称呼语是指称年轻女子或者有钱人家里仆人称主人的女儿。[1]
    (1)“哦,也还有做官做厌了的人。WWw.11665.com老张,这也算你也是同志罢。坐下来谈谈。你大概不记得这几位的名字,我替你介绍。”
    “密司章,你向来认识的,其余的三位也都很面熟。”
    (2)章秋柳还要开口,却被龙飞拦住:“漂亮的小姐,不许你再演说了,时间宝贵。仲昭,你问社的事业吗?我们有过详细的讨论,老曹都记下在那里。”
                  ——茅盾《追求》(第268页)
    这部作品描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小姐”可能由密司(miss)翻译而来,但可看出“小姐”称呼语已进入言语交际。如果说这是孤立的,作家曹禹的作品也可为证。
    (3)露:(抱住她)你怎么啦?
    小东西:(痛苦地)腿上扎的也是,小姐。
    露:天(不敢看她的臂膊),你这只胳膊怎样会这样……(露用手帕揩去自己的眼泪)
    小东西:不要紧的,小姐,您不要哭。(盖上自己的臂膊)他们怕我跑,不给我衣服,叫我睡在床上……
                   ——曹禺《日出》(第183页)
    这里,陈白露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女人。不管怎样,能住旅馆,在当时肯定是一个非等闲之辈的女子。而小东西是一个“刚到城里不久的女孩子,十五六岁”,并非有钱人家的女儿,因而未被称做“小姐”,这说明“小姐”在建国前已被使用,但多用来指有钱人家的年轻女子或至少看起来是“有钱人家的女儿”。穷人家或普通老百姓的女孩子显然没有这个福分。
    建国后直到“文革”结束,随着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出于阶级感情或政治上的敏感性,人们忌讳使用“小姐”这一称呼语,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小姐”意味着“娇生惯养,好逸恶劳”,是“寄生虫”的代名词,成为包含贬义的称呼语,一提“小姐”便是“资产阶级的臭小姐”。于是在各种社交中,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同志”、“师傅”等称呼语便成为了人们交际用语的口头禅。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90年代,随着人们对政治色彩的日趋淡化,人情色彩的渐渐变浓,以及社交场合中人们越来越崇尚礼貌,讲究“语言美”,加之“小姐”称呼语既顺口又文雅,于是它迅速成为全社会交际的领衔称呼语。坐机关的、拿文件的被称为“小姐”,端盘子的、卖东西的也一样被称为“小姐”。一时间,“小姐”作为带有褒义的雅称迅速传遍神州大地,意义之广,范围之宽,空前少有。
二、“小姐”称呼语泛化的社会文化背景
    当代社会中,“小姐”称呼语成为高雅而带有一定敬意的贵称并迅速泛化,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决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显然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语言学成因。
    (一)改革开放20年来,新一代的年轻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活跃、更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并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真正称为“半边天”,日渐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型社会群体,迫使人们不得不使用一种合适而恰当的称呼语去指称他们。
    (4)“几位,抱歉抱歉,过来晚了。”进来一位高个子大眼睛的年轻女人,左手里拎瓶法国白兰地,右手上托盏高脚玻璃杯,跟在她后面的小姐捧着一盘水果,笑盈盈地说:“这是我们酒店的徐经理,给几位先生敬酒来了。这个果盘是我们徐经理送给几位先生的。”贾晓抢先搭话:“不敢不敢,徐小姐您太客气。”
            ——于卓《望京》《当代作家》1998年第6期
    (二)新时期党和政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语言美”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在这样的背景下,带有政治色彩的“同志”、“师傅”等称呼语既欠准确,又单调、陈旧;如果仍然用它们去指称新一代的年轻女性,未免显得过分严肃而拘谨,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随着国际交往的日渐增多,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以及中外文明的相互渗透,外交场合中的通用称呼语“miss(小姐)”、“mr.(先生)”及“mrs.(夫人)”和“ms.(女士)”渐渐深入到国人的言语交际中,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审美情趣日趋雅致。[3]于是启用雅称,迫使土里土气的“同志”、“师傅”退居二线,让位给听起来高雅脱俗的“小姐”、“先生”等称呼语。
    (5)白小姐是绝顶聪明的,她肯定详知我的心理。她把目光收到我的身上,做恳谈的样子,问:“画家先生,你怎么看模特儿?”
她是模特儿?这也不可小瞧,你知道她给多大的画家当模特儿?我得说点道理给她听听,免得她真心以为我是个傻瓜。我说:“小姐,模特儿是画家的艺术之母。模特儿是活的艺术,画家是对模特儿的主动模仿和表现,以艺术手段达到与模特儿的生命底蕴与自然美的情态相契合,就创造出艺术品。”
           ——宋清海《鸟的背景是天空》《广州文艺》1998年第2期
    显然,在90年代的言语交际中,“小姐”称呼语已普遍使用。
    (四)从语言系统本身来看,汉语面称中,年龄常常为人们所看重。男性喜欢以年长自居,而女性渴望青春貌美,“小姐”的语义特征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在性别标志上,“小姐”可与“先生”、“男士”配对;在年龄特征上,它没有“女士”年龄上的模糊性,又比“夫人”显得年轻、活泼而轻快。因此,“小姐”是称呼女性的其他词语所望尘莫及的。
    (6)四位佳丽早已等候在那里了,向他俩鞠躬道好,有位小姐还说宋先生好,朱怀镜就看了这小姐一眼。
             ——王跃文《国画》《当代》1999年第1期
    这里,“小姐”是“佳丽”,你能说不年轻貌美吗?女性不喜欢这样的称呼还喜欢什么呢?说者体面,听者悦耳,既高雅又脱俗,全社会自然会接受它。

三、“小姐”称呼语的言语交际功能
    “汉语的精神,从本质上讲,不是西方语言那种执着于知性理性的精神,而是充满感受和体验精神。”[3]作为汉语称呼语系统组成部分之一的“小姐”同样也包含着这种人文感受和体验精神;它是社交中人际关系亲疏程度的标志,也是交际中对年轻女性的具体表现,而且正是基于这一特点,人们的言语交际才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适当的效果。
    (一)在相当陌生的场合,使用表示亲属关系的“小姐”去称呼无亲属关系的年轻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缩小人际间的社会距离,以利于言语交际的顺利展开。
    (7)“小姐,你擦皮鞋吗?你这是从意大利进口的皮鞋,国内市场上极少,要经常擦油保养,才能延长寿命!”
    今天,司马汉青还没有揽着一个生意,看见石菁这么有钱的女人过来,肯定不愿放弃这笔生意。
    石菁没有坐,站在司马汉青面前,故意调皮地说:“先生对皮鞋的研究还挺深刻的!”
    司马汉青苦笑了一下说:“小姐过奖了。不过,以一个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来擦皮鞋还是绰绰有余的!”
    石菁瞥了一眼司马汉青旁边的求职广告,淡淡一笑,心里竟泛出一种莫名其妙的同情,也就在司马汉青面前的小马扎上坐下。……
              ——杜光辉《白椰子》《鸭绿江》2000年第1期
    这里,司马汉青与石菁刚相逢,显然互不认识。出于礼貌,司马汉青客套地称石菁“小姐”,文雅体面,为俩人后来的对话减少了障碍。最后,石菁“在小马扎上坐下”,交际目的显然已成功地达到了。
    (二)在相对熟悉的背景下,运用“小姐”称呼语可进一步模糊彼此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减少双方心理情感上的差距,使谈话显得随便、轻松、自然、和谐。
    (8)“白小姐,你去南边几年了?”
    “我是个不记得时间的人。”
    “您对广东美术界还有新了解吗?”我问。如果他了解,必是模特儿无疑。
    她说:“先生,请允许我问问您去广东的目的,是谋生,发展,还是感受什么?”
    她又说:“先生,我猜您去广东与那三条都无关。”她不往下说了,只盯着我。
    我忙说:“小姐,我要去广州认识几个一流的模特儿,如今是广州名模甲天下。这回轮到我盯她了。意思很明白,“小姐愿做我的模特儿吗?”……
           ——朱清海《鸟的背景是天空》《广州文艺》1998年第2期
    白小姐与“我”之间最初是陌生人,虽然经过接触,彼此熟悉,但画家与模特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我”使用“小姐”称呼语可以减少她对“我”心理上的戒备(紧张感),双方的谈话也随便多了,仿佛成了有共同语言的朋友。
    (三)有些情况下,使用“小姐”称呼语,不仅仅是出于礼貌,更可能是为了含蓄委婉表达他自己的观点、想法,以便达到交际目的而又不失身份,不失为一种发话技巧。
    (9)“夏小姐,今天我没心思与你玩,我有件事想问问你?”
    “你有什么事这么急,玩玩再说嘛!”
             ——刘明恒《人事变动》《当代作家》1998年第4期
    发话人称呼对方“夏小姐”时,内心实际上烦躁不安,因为“那件事”关系到他能否在仕途上提升。再急也没有用,于是只好通过称呼对方“夏小姐”来委婉地说出自己的事情。
    (四)更多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娱乐场所,在不清楚对方的姓名、年龄、职业、身份等特征时,又要询问对方,此刻不称呼又显得无礼,仅仅用“喂”、“哎”等用语也显得缺少涵养甚至有失身份,于是用“小姐”称呼语不仅会引起对方的注意,还可能赢得对方(年轻女性)的好感,至少可减少女性对发话人的反感。
    (10)戴月慢腾腾地停车,下车,锁车。她很希望庞大伟出来时能看见她自己开车来的,而不是打什么出租。但是等了半天,出来迎接她的却是一个小姐。小姐走过来问,请问你是戴小姐吗?戴月点点头,她知道娱乐场所的人喜欢叫女人小姐。小姐说,庞先生要我来接你,请跟我来。戴月就进去了。
          ——裘山山《和月亮无关》《青年文学》2000年第2期
    (11)“小姐哇,有没有毛片luo@①?”马鳖学着广东腔。
    “没有。就算有,现在是严打时期,哪个敢放luo@①!”
          ——谭纯武《同在屋檐下》都市三部曲之一《芙蓉》1997年第1期
    显然,例(10)中,像戴月这样“自己开车来的”又该如何招呼她更合适呢?称“小姐”再合适不过,不然的话,戴月也就不会“就进去了”。例(11)中是典型的娱乐场所流行的称呼语,不叫“小姐”,后面的回答绝对是不会热情而详细的。
    “小姐”称呼语的言语交际功能,体现了称呼语的社会化用法的泛化。这也正是“小姐”生命力如此强,能死而复活的原因。
四、“小姐”称呼语使用的语境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称呼语更是如此。它是人们打开社交大门的金钥匙。但“小姐”称呼语不同于一般的称呼语,在具体的语境中有自己的特点。
    (一)“小姐”称呼语的使用场合相当广泛,在公共场所几乎都能听到,但它更多地用于娱乐场所。
    (二)使用“小姐”称呼语与称呼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特征关系不甚密切;年长者可用,小孩也可以用;但以年轻人以及经常出入社交场合的人使用居多。
    (三)使用“小姐”称呼语与交际双方熟悉程度关系不大。彼此熟悉的人可称对方为“小姐”,(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在“小姐”前加上姓或姓名)彼此陌生的人也一样可以称对方为“小姐”。
    (四)“小姐”称呼语在使用中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与“先生”、“女士”、“夫人”并称,作为相互配对的交际用语贯穿于言语交际中,体现着称呼语的系统性和互补性。
    (五)“小姐”称呼语无论如何使用,在使用中或从发话人口中表达出来都是带有褒义的高雅脱俗的敬称(无论发话人的言语内容与交际目的如何,也不改变这一特点)从这点上讲,“小姐”称呼语是典型的礼貌用语。
    (六)“小姐”通常用来称呼年轻未婚的女子,但现在还用来指称看起来相当年轻的中年女性,有时明显已婚的妇女也这样被人称呼。这也说明“小姐”称呼语的语义及使用范围正在泛化,但无论如何切不可用“小姐”来称呼明显年长的妇女。
    (七)作为称谓语的“小姐”的含义现在已经具有贬义,常用来当作“妓女”、“三陪女”的委婉说法,这与作为称呼语的“小姐”是有质的差别的。
    (12)胡小姐当然不是什么“小姐”。她以前的丈夫或是离了,或是死了,反正不止一个。……她已到了“小姐”之称听来不是滋味的年龄。
                 ——杨绛《洗澡》(第214页)
    例(12)中,杨绛先生已经为我们淋漓尽致地说明(描述)了“小姐”称呼语的语用特点。可见,作为称呼语的“小姐”与作为称谓语的“小姐”在语用上完全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称呼语的“小姐”既不再具有辈分、亲属、老幼等意义,也正在失去权势关系(上下、主仆关系)的象征,而向人际间的平等关系发展。

结束语
    “小姐”称呼语的流行与泛化,实际上是“小姐”一词的旧词新用。它的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反映了语言发展变化的特点,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社会现状。既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不会增加言语交际者及语言学习者的负担,同时,“小姐”称呼语的泛化还深刻地反映了几千年来人们传统伦理观念的突破、新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解放,真实地折射出了语言与社会文化和政治历史背景之间的密切关系。“小姐”作为言语交际中称呼对方的礼貌用语,顺应了时代发展,满足了交际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它在人们交际中仍然是占绝对优势的领衔社会的称呼语。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 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3] 陈建民.现代汉语称谓的缺环与泛化问题[j].汉语学习,1991,(1).
    [4] 申小龙.汉语人文精神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口加罗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李成军 [标签: 小姐 泛化 其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小传统”的生存逻辑:华北乡村婚嫁习俗的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