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社会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试论普洱茶市场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前景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运用历史文献、调查文献,对历史上中国云南名茶“普洱茶”的栽培、采摘、制作与贸易情况进行了考证与论述,认为普洱茶始栽于蜀汉,交易兴于唐,宋元需求扩大,明时闻名遐迩,清前期达到鼎盛时代,清末逐渐衰落,抗战时又一度兴盛,50年代以后则呈总体衰退状态。进入80年代以后,地方政府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通过文化宣传、科学管理、传统优势品种开发等途径,使普洱茶市场日益呈现出复兴的趋势。作者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保留传统的优质高贵品种,适应不同层次的饮茶者需求,以促进普洱茶市场多样性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普洱茶;历史变迁;市场多样性

 

一、普洱茶的栽培与制作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南部的澜沧江流域,这一带历史上曾为普洱府管辖之地,今则属于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茶叶是典型的亚热带作物,性喜湿润,茶树之垂直分布多在海拔1000至2000米的山地和丘陵。历史上普洱府管辖之地群山叠翠,山间温热多雾,光热资源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微酸,土质肥厚,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大叶种茶的生长。据一些地方史志记载,在澜沧江中游两岸,古代曾有相当数量的大叶种野生茶树群落。1951年,在勐海南糯山发现的野生大茶树,高40米,树干需二人合抱,据专家测定树龄在千年以上。野生大叶种茶及其具备的优良品质,为当地各族人民认识茶的功能、引种栽培和制作销售提供了丰厚的自然资源。

据《滇海虞衡志》、《滇略》、《普洱府志》等史料的记载,蜀汉时期澜沧江中游两岸即有茶树的人工栽培,距今已有1750多年的历史。WWW.11665.COM其时正值蜀相武侯诸葛亮征云南,于是民间流传有关于孔明插手杖而成南糯山的大茶树,以及为防瘴气煮茶叶为战士治病的传说。清光绪年间编著的《普洱府志稿》也提到:“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晋、南北朝、隋这几个时代,澜沧江两岸的人工种植茶树渐多,据《勐腊县志》载:“曼洒茶山茶树龄在55代以上”,应为此期间所栽培。以后各山逐渐引种,扩种成数山的万亩茶园,遂成为后来的“六大茶山”。

关于 “六大茶山”,向被认为是“普洱茶”的主要源地。唐时,普洱府地属银生节度管辖,唐人樊绰所著《蛮书》中所说的:“茶出银生(今景东县)城界诸山,”指的就是后来的六大茶山。清代方志学家檀萃所著《滇海虞衡志》介绍说:“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耑、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光绪《普洱府志稿》则说:“茶有六山,倚邦、架布、嶍崆、蛮砖、革登、易武。”1957年,云南农科院专家新定六大茶山为:“曼撒、易武、曼砖、倚邦、革登、攸乐。”除攸乐属于今天的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今日之勐腊县境内。

宋元时期,普洱茶的栽种更为普遍。据《澜沧县志》称:“班崴大茶树为北宋栽种”。又称:“有景迈、勐本、芒埂、糯岗、芒景、翁居、翁洼、芒洪等茶园为元代栽种”。明朝万历年间,“普洱”一词首用做为这一带的地名,“普洱茶”这一名称也在民间茶叶交易中逐渐地通行起来。明人谢肇涮所著《滇略》一书提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说明明代“普洱茶”已普遍受到云南各族人士的喜爱。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说:“普洱茶出云南普洱”。清雍正七年(1729年),普洱府正式设立,下辖六大茶山、橄榄坝及江内六版纳(即普洱、思茅、普腾、整董、勐乌、乌得)等地。清代《新纂云南通志》载:“普洱(茶)之名在华茶中占特殊位置,远非安徽、闽浙(茶)可比。”清人阮福的专著《普洱茶记》则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清道光《普洱府志》也说:“普洱茶名重京师。”由此可见,明清时期“普洱茶”已闻名遐迩,且大量运入北京,受到京城人士的广泛喜爱。

“普洱茶”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成为独具特色的名茶,其主要原因,一是产地均在高海拔云雾山中,系无污染的纯天然茶叶,滋味醇厚,经久耐泡;二是采摘和制作方法独特。光绪《普洱府志稿》云:其茶“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二月间开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采而蒸之,揉为茶饼。其叶少,放而犹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穀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将揉时预择其内之劲黄而不卷者,名金月天;其固结而不解者名疙瘩茶。味极厚难得。种茶之家芟锄备至,旁生草木则味劣难售。或与他物同器,即染其气而不堪饮。”

普洱茶的茶质优良,具有茶叶肥壮、叶质柔软、浓绿,芽头壮实、白毫显露等特点,冲泡饮用时色泽乌润、香气馥郁、汤色明亮、醇厚回甘,毛尖清香如荷、新绿可爱,内质外形兼优,不仅具有一般茶叶解渴、提神、明目、解油腻的作用,还有消食、化痰、利尿、解毒、减肥等功效。清代学者赵学敏著《本草拾遗》中提出普洱茶的药性及功能为:“普洱茶清香独绝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又具性温味甘,解油腻、牛羊(肉)毒,下气通泄。”历史上,由于普洱一带交通不便,运输主要靠马帮。为了便于运输,“普洱茶”多制成团、砖、饼等形状的紧茶。紧茶千里之遥运输,途中经热湿及至寒冷各地段,茶内茶多酚促氧化自然发酵,茶叶变成黑色,味有陈香,有别于其它茶叶之味道,别具特色。此外,这一区域栽植的茶树由于是大叶种茶,嫩芽有显著的白色细毛,故所制毛尖,略呈银白色的光泽,所制红茶色浓味厚,无印度、锡兰茶之辛涩味,颇合欧美人之饮茶习惯。在一些地区的茶树还因与樟树混作,故在品质上又另具特点,即与酥油极易混合,因而又特别受到藏民的欢迎。

在普洱茶已普遍受到大众欢迎的基础上,清初被朝廷列为贡茶,沿贡直至宣统年间。清张泓的《滇南新语》中记有:“普茶珍品,有毛尖、芽茶和女儿之号。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妆资故名。制抚例用三者充贡。”女儿茶在此时随贡入京。清阮福所著《贡茶案例》中记述普洱贡茶的采摘情况为:“于二月采蕊极细而白者,谓之毛尖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采办情况为:“每年进贡之茶,例于布政司库银息项下,动支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置办收茶锡瓶、缎匣、木箱等费,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解茶时,须以三四斤鲜茶,方能折成一斤干茶。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领银承办。”普洱贡茶从采摘、加工到包装,都极为精良,故深得皇室的喜爱,并广泛在士大夫阶层流传品尝。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亦有对 “普洱茶”、“女儿茶”的描述。其第六十一回中写道:“……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着说:‘该闷些普洱茶喝。’袭人、晴雯二人忙说:‘闷了一大缸子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可见普洱茶在雍正、乾隆等年间的风采和鼎盛名气。

关于“普洱茶”的栽种、采摘和制作,20世纪50年代在西双版纳所做的民族调查中有十分详细的记载,可以作为史志之补充。据调查,当地不少县份都产茶,茶山多为村社公有或私有,由其地各族民众栽种,如勐海坝子四周山区的茶山属傣族,南糯山属阿卡人,攸乐山则全为攸乐人所栽种。所产之茶具有色浓、味厚、嫩度高的优点,而这主要是与其地春季气温迅速升高,夏秋之季雨水多,白天温度高,夜晚气温低,全年又多雾露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的。每年采茶的时间开始于清明前半月,历时二个半月,所采之茶为春茶。因采茶时间先后与叶的嫩老不同,春茶又可分为四等,即:毛尖、细黑条、粗黑条与老茶,亦有将春茶分为雨前春茶与雨后春茶,或将老茶称为夏茶者。秋季7月底又为一采茶季节,是为谷花茶,亦有毛尖、细黑条、粗黑条与老叶茶之分,先后历时二个多月。春茶味佳,谷花茶色好,前者产量多,约占全年产量的三分之二。毛尖茶产量少,每人每天不过采得5斤左右,其它各种茶,尤其是老叶茶则可采到30斤。但在南糯山的阿卡人,每天工作不过6小时,所采茶叶至多不超过12斤。

茶叶的制造,除茶农自行初步制成散茶外,在佛海又设有私营茶庄,收购散茶复制成紧茶、圆茶、砖茶等,佛海茶厂与思普茶厂还利用新鲜茶叶制成红茶和绿茶。“散茶”的制作程序是:白天茶农采茶,当晚抄拌至叶萎后,置簸箕内用手揉搓至出汁液为度,便成条索,再行抖散,继以日晒,达半干时再揉搓,晾干后即成散茶,一般均置竹筐内。“紧茶”则是在茶庄收购散茶后,以等量的细黑条做包被——俗称面茶或梭边,以粗黑条做底——俗称高品茶或二届茶,以老茶做心子,此种老茶多为老叶,需由人工用大刀剁细后,始能应用。制时依次将三者放入铜制筒子,待蒸热后,用布揉制成锥形,名为“锭”,然后堆置使其发汗即可出售。“圆茶”的原料较紧茶为高,用粗黑条做心子,细黑条做面茶,而且以毛尖做为盖面,经两次加盖,用布袋揉制成圆饼。“砖茶”则是取原料较好的春茶,制成砖形。“红茶”与“绿茶”均取新鲜毛尖做为原料,设备与技术亦较制紧茶、圆茶等为复杂。

“普洱茶”所具有的这些优良特性以及独特的制作方法,是其在历史上名扬海内外,成为中国六大名茶之一的重要因素。

      

二、历史上的普洱茶贸易

 

关于“普洱茶”最早的贸易时间,由于年代久远,从史籍中已无法进行确切的考证。据清乾隆时檀萃所著《滇海虞衡志》说:“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专,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普茶不知显于何时,宋自南渡后于桂林之静江军以茶易西蕃之马,是谓滇南无茶也。......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人不知,犹于桂林以茶易马,宜滇马之不出也。”根据这一说法,可知唐代普洱茶已经行销到西藏。

另据当代普洱县一些文史工作者的考证,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政权于六大茶山所在地易武一带设置“利润城”,从茶叶贸易中获取利润。到了唐乾符六年(879年),南诏政权又在六大茶山至大理的途中设置睑治,取名“步日睑”。澜沧江内大片地方为其辖地,包括江内的利润城及六大茶山。当时,外界已对“普洱茶”有着大量的需求,特别是居住在藏区的民众。由于“普洱茶”所具有的优异品质和适应了以肉类与乳制品为食的藏民的生活习俗,藏民们不惜翻越雪山,漂流金沙江,跋涉丛林,行程数千里,以藏区的马匹、乳制品、藏药等换取普洱茶。普洱茶使藏民日常所需的酥油茶更具风味。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条经步日、下关、丽江而至西藏,靠人背马驮“以马易茶”的“茶马古道”。这条“茶马古道”沿走至20世纪50年代初,此后随着公路的出现而消失。至今,普洱县还有一些老人称呼这条路线为“后路”。 

宋代,大理政权将南诏时期所设的“步日睑”改为“步日部”。此时宋国与北方的金国连年征战不止,急需战马,大理政权便在“步日部”开设“茶马市场”,以当地的茶叶换取西藏马匹,再将马匹转与宋,以换取其锦缎与珠玩饰品。茶叶的种植随之扩大。

到了元代,蒙古军队占领了云南,将“步日”改为“普日”,普洱茶已成为边疆各族民间交换的主要商品。元代中期,普洱茶随同以食肉、乳制品为主食的蒙古人进入俄国。

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普日”改称为“普耳”。万历年间,“普耳”又正式改为“普洱”,明朝廷还在其地设官吏管理普洱茶的贸易。

清顺治十六年(1619年),吴三桂平定云南,将普洱、思茅、普藤、茶山、猛养、猛暖、猛棒、猛葛、整歇、猛万、上猛乌、下猛乌、整董编为十三个版纳,统归元江府管辖。这一时期普洱茶的生产和销路较好,据《思茅县志》载:“顺治十八年(1621年),思茅年加工茶叶十万担,经普洱过丽江销往西藏茶叶三万驮之多”。雍正二年(1724年),茶商和工匠大量涌入茶山,达“数十万”之众,因而不断出现事端。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后,即在思茅城内设普洱茶局管理茶叶的种植、加工制作及销售,并将原思茅城内私营茶商一律赶走,不得经营茶叶生意。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茶引”购茶,茶商复入茶山作茶,主要茶品种为园饼茶,又称为“园宝茶”,因七饼为一筒出售,又称“七子饼茶”或“七子园”茶。茶山大量供思茅用茶外,所生产的“园宝茶”经易武销至缅甸、泰国、香港,再转南洋及至欧洲、美洲,进入国际茶叶市场。乾隆年间,清廷对普洱府茶业情况进行调查后,将六大茶山所产的普洱茶列为贡品,年解贡茶660担,贡后方允许民间私商进行交易。康雍乾期间,清政府还在普洱一带开采铜矿和盐矿,这对当地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商贾旅人聚集,也带动了普洱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一年一度春末夏初的“花茶市”,南北商人来往如织,城内摊点遍布,店铺林立,城外帐篷如云。马帮出入,土特产品及日用生活文化用品的交换日益发展,饮食业和人马旅店应运而生。普洱天天为街,日日为市,甚至还出现了夜市市场,成为滇南商业活动中心。磨黑、石膏井、勐先、满磨街等集市亦随之形成,并日益兴隆,据清道光《普洱府志 》记载,出现了“蛮民杂居,以茶为市......衣食仰给茶山......夷汉杂居,男女交易,士农乐业,盐茶通商”的繁荣景象。道光年间,普洱一带的商业达到了鼎盛,且有行商、坐商和货郎之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随贡茶和大众茶的用量日增,茶山年产茶增至十万担,运量随之增大,遂由茶商、士绅出钱,铺建易武至思茅的茶马驿道,全长211公里,全为青石板铺成,避免了道路的泥泞。

明清两代,在“茶马古道”之外,还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四条“茶马大道”。一是由普洱至昆明的“官马大道”,历史上的普洱贡茶经此道运往昆明,然后转运京城。从长江下游而来的客商,以及滇中、滇东地区的客商和本省的官员到普洱,均走此道。二是由普洱至澜沧的“旱季茶马大道”,自普洱起运茶叶,经思茅糯扎至澜沧县,再至勐连县而后到达缅甸。三是由普洱至越南莱州的“茶马大道”,由普洱起运茶叶,经江城县至越南莱州,然后转运至欧洲。四是普洱至打洛的“茶马大道”,此系“官马大道”的延伸,自普洱经思茅、车里、佛海至打洛,然后到达缅甸的景栋。在今天的普洱县境内,还保留有三处较为完整的“茶马大道”的遗址,见证着普洱茶贸易在历史上曾经的繁荣与辉煌。

同治年间,普洱各地因遭受“白旗下坝”五年争战,茶市不兴,各地茶商渐撤,茶园荒芜,茶业一度衰落。清末,普洱的茶业渐渐衰落。光绪年间,茶市又复活跃,私商恢复,宁洱县城有秦晋、两广、四川、江西、两湖及玉溪、建水、石屏、盱江、通河等会馆十余处,商号180余家,其中较大商号有“协太昌、同心昌、荣和昌”等20余家,这些商号多数经营并加工茶叶。在宁洱加工的普洱茶有毛尖、芽茶、小满茶、紧团茶、改造茶、金月天等品牌,外型为团饼、方砖、牛心和人头团茶等。思茅厅内,设有茶叶总店,除专制“八色贡茶”外,还加工各种紧团茶、园饼茶和毛尖茶。民间专业加工销售茶叶的较大商号有“恒和园”、“裕泰丰”、“雷永丰”等10余家,生产园饼、方砖、紧团茶和双喜牌茶。较大商号有“鼎光恒”、“同仁利”、“裕泰丰”、“信仁和”、“广益祥”等数家。汉族商人、地主还以客户身份进入易武产茶区,利用“夷民难以撑持门户”的时机,典进茶林,在易武、勐海开设茶庄,收购茶叶。

辛亥革命以后,汉族商人在西双版纳一带,特别是在勐海从事制茶的商号如雨后春笋,相继开业,傣族商人也建立起自己的茶庄。民国二年(1923年),普洱府撤销。民国三年(1924年),将迤南道(驻普洱)改为普洱道,辖宁洱、思茅、墨江、元江、新平、景东、镇沅、景谷、澜沧、缅宁10个县及普思沿边行政区(车里)。民国八年(1919年),思茅县城流行鼠疫、疟疾,茶商渐撤,思茅茶业长期停顿,茶商转入易武,故易武茶业又一度兴旺,延至民国26年(1937年)。此后因法国重新封锁老、越边界,南下茶路堵塞,茶商关门,易武茶业走向萧条。

抗战时期(1937--1945),外省人大量进入普洱,不少人从事商业,普洱商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商旅路线主要为南、北两途。北路即由普洱直往昆明,主要输出茶叶、食盐、地产中草药材,输入布匹、香烟、瓶酒、罐头及其它日用生活文化用品等,称为“省货”;南路由普洱输出食盐、银饰等,经思茅、车里至佛海,销售后又转运茶叶至缅甸,输入象牙、煤油、洋靛、棉花、棉纱、布匹、西药、鹿茸、虎骨及杂货等,称为“坝子货”。此外,另有西北路经景谷、镇沅、景东等“后路地”至大理乃至西藏,输出茶叶、棉花等,输入菜油、白糖、冰糖、面粉、乳扇、核桃、干柿饼等,称为“后路货”;东北路由普洱经墨江、元江至石屏,输出食盐,输入豆腐皮、豆腐干、松子等,称为“石屏货”;东南路经江城出越南莱州至海防,输出紫胶、樟脑(冰片)、茶叶等,输入工业品、生猪、牛、粮食;西南路经思茅、六顺至澜沧,输出食盐、土布、银饰、黄烟,输入棉花等。此时的普洱茶不仅行销国内四川、西藏、湖南、湖北等省区,而且远销港澳、缅甸、越南、泰国、印尼、日本乃至欧洲,尤在日本和西欧享有盛名。普洱成为滇南重镇和商业活动中心。

    抗战初期,佛海的普洱茶也是畅销无阻,国外至缅甸、印度、暹罗、南洋、香港一带,内地则遍及云南、贵州、康藏等地的商业市镇。日军南进时,由于战祸侵袭到佛海一带,国外交通受阻,内地交通不便,因而产销情况大不如前。紧茶主要销往西藏,大部分须经缅甸、印度转道而入。圆茶经缅甸、泰国,以仰光、曼谷两地为集散地,销往南洋、香港,北至土耳其。1942年,日本占领缅甸之后,则销路中断。由于茶叶滞销,茶农苦于无法,遂对茶园不加整枝刈草,任其荒芜。

五十年代,人民政府曾大力宣传工商业政策,鼓励茶农加工栽培,增产出口,提出“恢复老茶园,开展新茶园”的号召,茶园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茶叶产量比抗战后增长了许多,私商也纷纷收购,外销马来亚、香港、仰光等地。但由于总体来看茶价低贱,茶农采摘茶叶不足维持正常生活,且若由内地入藏,耗时久、运费高,因而产量销量都不高。六十年代,也曾号召“大搞茶园建设”,在思茅坝、曼歇坝、景东县文井大街、澜沧县的惠民、勐滨开垦新式茶园。1975年,新建普洱茶厂,先后加工制作的青茶、红茶、花茶、沱茶、特制普洱茶等六大类40多个精致茶叶品种规格,国内国外均有销售。

 

三、普洱茶市场的发展前景
 
如前文所述,就现有材料来看,总括普洱茶的栽种和贸易历史,笔者将其大致概括为:始栽于蜀汉,交易兴于唐,宋元需求扩大,明时闻名遐迩,清前期达到鼎盛时代,清末逐渐衰落,抗战时又一度兴盛,50年代以后呈总体衰退状态。
进入80年代以后,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地方政府在思茅县的倚象、普洱县板山、江城县牛洛河、澜沧县惠民和富班,建成连片的上万亩高标准集约型商品茶生产基地。1988年,建成投产的思茅柏枝寺茶树良种场,种植茶树60个品种,其中大叶种茶种29个,并向本省和贵州省的一些地区提供种苗,推广经国家鉴定的优良茶树品种。90年代以后,普洱茶市场逐渐走向复兴之路。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和2001年,在普洱茶产地和集散地的思茅地区已成功地举办了五届“普洱茶文化节”,对于普洱茶的研究和交易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此外,位于普洱县宁洱镇的占地面积3330平方米的普洱交易中心市场正在建设之中。当地的有识之士也在积极挖掘和建构普洱茶文化,志在“以茶广交天下、以茶联谊、以茶促文、以茶促贸、以茶兴农、以茶致富”,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建设以及勤劳淳朴之民风民俗的重新确立。由此可以看到普洱茶市场日渐复兴的趋势。
虽然普洱茶市场逐渐走上复兴之路,但在历史上与现实发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交通问题。普洱在清代及民国时期虽一直是边陲重镇,滇南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但因其地山高箐深,地形复杂,给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经各族人民世代开辟,逐渐形成了多条步道、驿道。清光绪八年(1882年),曾于奎阁旁修了把边江铁索桥,并修建了多处石拱桥和木桥,但普洱仍为交通闭塞之区。这些驿道大多为土路,至昆明部分地段为石镶路。往返以步行为主,富户官商则以骑骡马或乘滑竿取代步行,运输则靠骡马牛驮运或人工挑背。马帮驿道多为窄险坎坷的小道,沿途崇山峻岭,江河纵横,森林茂盛,甚至在山峦陡壁中穿行,艰辛困难。地霸商贾以“锅头”带领马帮驮运货物,日行最多30余公里。天亮起程,日薄歇宿于山野路旁。沿途常遇土匪抢劫,野兽出没,危害人畜,故马帮常带枪支武器自卫。雨季瘴疠流行,旅途病亡者屡见不鲜。真是“重重青山望不断,马帮行路难”。交通的闭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普洱市场的发展。清代末期以后,茶园面积逐渐减少,茶叶产量降低。加之道途不畅,旅途艰辛,茶叶产销逐渐衰落。
西双版纳一带在历史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其地多山,交通不便,50年代以后虽然弥宁、昆洛公路通车,但是新修的公路,路面不好,对汽车磨损很大。景洪至勐往,勐遮至澜沧,勐遮至打洛等各县集市之间仅有便道,主要依靠黄牛和骡马驮运。若遇雨季路烂,马帮也不易行走,对物资的运送和交换影响很大,导致物资调运不灵。水路澜沧江有舟楫之利,但船少而小,由景洪至官累可通船。景洪至橄榄坝陆路仅可行人,骡马则不能通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滇南的交通条件依然不好,特别是普洱通往外界的公路条件依然较差。2001年春,笔者曾从普洱县城去下关,一路上尘土飞扬、颠簸难行,汽车行驶缓慢,且走走停停,到下关花费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沿途望去,村庄疏落,土地贫瘠,民众生活颇为贫困。茶叶的生产和销售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关系密切,茶业的发展,为他们的经济生活带来很大的好处。如果能够在整修公路的同时,于沿途山丘开辟茶园,发展茶叶种植,不仅会促进普洱茶市场的兴旺,也将会带动当地集市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改善民众的生活。
    另外,茶叶品种栽培的多样性也非常重要,20世纪60年代以前,普洱茶多为稀株种植,虽经济效益较低,但因茶树多与樟树、柏树混种,茶叶质量较好。6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密植茶园。现在主要是走集约化经营和规范化密植速生茶园的发展道路。当然这对普洱茶生产的大规模发展是有利的,但如果在此同时,在一些地方继承过去稀株种植,并与樟树、柏树混种的方法,保留传统的优质高贵品种,将有利于适应不同层次的饮茶者的需求,促进普洱茶市场的多样性发展。目前,在国内,尤其是北方茶叶市场多被安徽、闽浙茶叶占领,普洱茶主要行销藏地、东南亚(例如,2003年2月,笔者在马来西亚考察市场时,看到华人开的茶叶店里就有云南产的普洱茶出售。)、港澳、日本和法国等市场。如果普洱茶能够通过文化宣传、科学管理、传统优势品种开发,打开国内北方市场,特别是北京茶叶市场的销路,则昔日普洱贡茶的辉煌时代的重现将不会太久远了。
 
 
参考文献:
1、(唐)樊绰著:《蛮书》。
2、(明)谢肇涮著:《滇略》。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4、(清)《新纂云南通志》。
5、(清)道光《普洱府志 》。
6、(清)光绪《普洱府志稿》。
7、(清)阮福著:《普洱茶记》。
8、(清)阮福著:《贡茶案例》。
9、(清)赵学敏著:《本草拾遗》。
10、(清)张泓著:《滇南新语》。
11、(清)檀萃著:《滇海虞衡志》。
12、《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
13、《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综合调查》(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月。
14、《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十),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月。
15、《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概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16、《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志》,三联书店,1993月。
17、牛鸿斌主编、王文成副主编:《云南集镇》,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18、钟亚玲:《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发展“普洱茶”特色支柱产业》,《创造》,2000,第8期。
19、王平盛、梁名志:《普洱茶古今漫谈》,《云南热作科技》,2001,4期。
20、尹霖霞、张育勤:《近代普洱茶在西南地区的传播》,《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期。
 
on th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the prospects of
pu’er tea mark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lanting, plucking, making and trading of pu’er tea by us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data of investigation. with its cultivation being started in shu han dynasty and its transaction in tang dynasty, pu’er tea was needed largely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nd well-known far and near in ming dynasty.in early qing dynasty, its cultivation and transaction came to a period of great prosperity, then declined gradually. in 1980s, the local government revived pu’er tea market by conducting cultural publicity,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exploiting traditional high-quality tea to sui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some ideas of promoting a variety of pu’er tea market by conducting some fieldwork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pu’er tea,historical changes,market diversification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万 红 [标签: 普洱茶 的历史 变迁 发展前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试论西方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中国近现代文化价值观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试论清朝文字狱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文化的…
    试论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
    试论中国文化支撑对外汉语传播的可能性
    试论当今社会文化生产力的的构成和要素
    试论感生母题在中西方文化中运用的异同
    试论五四白话文运动对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影…
    试论中国文化与现代装潢艺术设计
    试论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试论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战略
    试论文化意识对文学研究的作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