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当代中国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当代中国城市形态问题的人文反思

当代中国城市形态问题的人文反思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建设发展规模与速度空前,城市在推土机与挖掘机的轰鸣中,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在繁荣与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有的问题对构建人性化的城市而言是致命的打击。若我们不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反省并扭转“以物为本”、“以资本为本”和效率至上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代价将是城市的不宜居住和人文断裂的严峻后果。从人文视角审视,体现在城市形态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城市空间破碎化导致的城市文脉淡化现象
  城市文脉是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和独特气质的文化遗产脉络,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正如一代又一代的生命需要祖先的血脉得以延续,城市的延续也离不开其历史铸成的独有“血脉”。因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一方面要避免毁掉那些与城市文脉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建筑与街区,另一方面,在城市更新中更要强调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尤其是与城市传统特质的和谐。然而,这些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包括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在大规模、无章法的城市开发建设下,使原先比较连续的城市肌理被分解割裂,城市文脉持续不断的淡化。
  在许多城市,大量的新建筑,尤其是一些所谓的标志性建筑或“偶像建筑”,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失去平衡,城市景观的连续性被一些位置随意、毫无特色的高层建筑肆意切割,城市原有的整体风貌显得支离破碎、杂乱无章。WWw.11665.coM曾长期参与中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美国注册规划师苏解放(jeffrey l.soule)认为,好的城市应该以绝大多数建筑作背景,由此界定城市的公共属性,就如同一支军队需要成千上万名优秀士兵排成整齐威严的队列,却只有几个将军一样。而现在的北京,几乎被变为一个充满了“建筑将军”的城市,每个将军统领只有一个士兵的军队。一处处“震撼效应”迭加起来,结果就是城市形态的自我“休克”[1]。被誉为“新加坡规划之父”的刘太格认为:“一座城市是由很多建筑组合而成的,就像一个建筑的合唱团,大多数建筑都是谐音,只有一两个是领唱,那合唱团的歌声听着才能入耳。城市也是这样,如果每幢建筑都想领唱,都标新立异,那肯定就全乱了。”[2]建筑学家郑时龄则针对当下中国城市建设“地标情结”盛行的现状,认为那些求“高”、求“奇”、求“怪”的建筑只能瞬间闯入人们的视线,惊诧后却是美感的缺失,地标多了也就没有了地标,靠“突兀”争做地标,只能把城市建设引入一个无序、杂乱的境况[3]。
  以有着85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并没有处理好城市更新与保护城市文脉的关系,不仅迅速扩张的城市不断淹没传统的城市形态,而且许多新建筑完全放弃了对传统建筑精神的传承,或者无视其是否与传统城市风貌相和谐。例如,颇受争议的国家大剧院位于充满传统皇家建筑符号的天安门广场附近,几乎与周围的环境没有关系。梁思成和陈占祥曾指出,“在专门建筑与都市计划工作者和许多历史文艺工作者眼中,民族形式不单指一个建筑单位而说,北京的正中线布局,从寻常地面上看,到了天安门一带‘千步廊广场’的豁然开朗,实是登峰造极的杰作;从景山或高处远望,整个中枢布局的秩序,颜色和形体是一个完整的结构。那么单纯壮丽,饱含我民族在技术及艺术上的特质,只要明白这点,绝没有一个人舍得或敢去剧烈地改变它原来的面目的。”[4]遗憾的是,现在倘若我们从景山上远望体积庞大、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的国家大剧院,可以明显看出,由于它的“高傲”与“突兀”性的存在,使北京古都风貌景观的连续性、协调性遭到破坏,与作为古都北京的建筑风格、空间尺度、传统肌理和城市形态并不和谐。
   除此之外,城市形态的基本结构、城市肌理与交通形态也密切相关。随着机动车交通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拓越宽的马路在城市内恣意纵横,城市的快速机动车干道、高架道路,以及立交桥的大量增加和不当设计也对原有的形态造成冲击,撕裂了城市的整体结构,切断了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城市空间被切割成一块块的“孤岛”,加剧了城市空间破碎化趋势。在世界很多城市,即便一些特大城市,都没有像北京、上海这样拥有众多的立交桥、高架桥和过街天桥,肆意切割着城市的轮廓线。城市中是不是立交桥建得越多就越好,建得越多交通就顺畅,这是一个值得城市规划者认真反思的问题。
  2城市形态趋同化导致的城市特色危机现象
  只有具有独特的城市个性,才会拥有迷人的论文联盟http://城市魅力。当今,有些大城市虽然也涌现了不少设计独特、吸引眼球的地标式建筑,但城市总体特色的丧失仍是一个普遍的趋势。
  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相像,越来越没有识别性。无论走到哪个城市,全是一样的宽马路、一样的立交桥、一样的中心广场、一样的商业街、一样的住宅小区、一样标识的星级酒店和百货商场,一样的马赛克和玻璃幕墙包裹着的高层建筑,甚至一样的绿化风格、城市雕塑和霓虹灯……一位市民带着新婚妻子开始了蜜月旅行,精心选择了上海—南京—天津—北京—西安这五个历史悠久的名城,期望能够感受中国古老的文化和各地的城市风貌。二十天的旅行让他们得出的结论却是:“太相像了,哪里都差不多,如果不到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走在普通的大街小巷,或者从宾馆的房间望出去,你甚至会在某一瞬间有些恍惚,不知道自己身在哪里。”[5]

  有众多城市,包括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怀着所谓“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雄心壮志,摈弃传统城市肌理,对旧城和历史街区大拆大建,致使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撕裂了城市发展中珍贵的时空延续感及文化自明性。例如,根据2007年的统计,北京旧城仅占规划市区面积的5.76%。这其中,传统建筑风貌区及传统与现代混合区的面积占43.7%,已呈现完全现代化风貌的区域占36.67%,已成为道路、现代广场的面积占19.63%。可见,偌大的北京所保留的历史风貌空间已经相当有限,甚至严格说来一条完整具备明清建筑风格和形制的胡同也没有了。尽管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面,北京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与法规,但老城区仍在“保护”中不断地遭到“建设性破坏”,历史遗存变得支离破碎,传统空间秩序逐渐丧失,城市形态走向趋同。
  还有的城市陷入一面毁掉真正的历史古迹,一面却热衷于大造仿古赝品的怪圈之中。这种“建设性破坏”带来的是地方文化与传统空间秩序的丧失,伴随的是城市的无特色性和无识别性。我国自古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城市风貌,已经变成一种文化乡愁式的回忆,一个又一个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城市,在全球化和所谓国际化的浪潮下,争相“与国际接轨”或建设成“国际大都市”,逐渐沦为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所称的“平庸城市”(generic city)。这种平庸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其特点就是像人们在世界各地看到的飞机场一样毫无个性、毫无身份可言。它像是计算机的桌面或者一张软盘一样,是同一简单结构的无限重复。看上去有相同的街区,街道也主要供行车之用;每个区域都是独立的整体,包括马路、住宅区和绿化带;高楼大厦遍地皆是,互相也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家园感和历史感,也没有所谓地方特色,保存一些地方文物和古迹符号不过是为了供旅游和凭吊之需。难怪著名作家冯骥才这样感叹:“我们600多个城市已经基本失去了个性,文脉模糊,记忆依稀,历史遗存支离破碎,文化符号完全混乱。”[6]
  因此,面对日益突出的城市形态趋同化、无个性化现象,尤其需要我们每一个城市挖掘、传承和创新作为城市之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本土化的城市元素,为建设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中国城市形态而努力。
  3城市形态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的表面化和浅薄化现象
  城市形态虽然首先表现为一种物质实体,但构成城市之魂的却是物质实体背后所表现出的各种历史的、文化的和精神的内涵。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曾提出过一个重要思想:城市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创新地和大“容器”,是人类至今创造的最好的文化记忆的器官。城市的贡献和作用在于它能保存、留传和发展社会历史文化,“城市通过它的许多储存设施(建筑物、保管库、档案、纪念性建筑、石碑、书籍),能够把它复杂的文化一代一代地往下传” [7],这是城市独特的功能之一。因此,对城市传统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既包括它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它的文化环境和生活形态;既包括历史建筑和街区的物质要素,也包括历史建筑遗产背后蕴含的精神、情感、故事等人文内容。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当人们谈起对一座陌生城市的第一印象时,除了城市建筑、街道、市政设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施、自然景观、经济发展程度之外,经常会用文化、历史这样的“滤镜”来评判这座城市是否有底蕴。的确如此,文化是人类的情感表达,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符号。城市的各种建筑与街道,倘若没有“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的或凄婉、或沧海桑田般的故事与景象,是无法完整体现出一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意味的。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说:“我可以告诉你,高低起伏的街道有多少级台阶,拱廊的弧形有多少度,屋顶上铺的是怎样的锌片;但是,这其实等于什么都没有告诉你。构成这个城市的不是这些,而是她的空间量度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灯柱的高度,被吊死的篡位者来回摆动着的双脚与地面的距离;系在灯柱与对面栅栏之间的绳索,在女王大婚仪仗队行经时如何披红结彩……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8]
  近几十年来的城市开发与建设,并非不重视城市形态的文化内涵的提升。然而,在几乎全盘推倒重来的旧城改造模式下,在开发商利益最大化与政府政绩冲动的双重催化下,在城市建设普遍浮躁和相互模仿、盲目攀比的大背景下,许多城市不是深化自己的文化内涵,而是在城市景观上做表面文章,城市形态更多呈现出的只是一种能够短时间见效果的布景化的文化表象,或“面子工程”,就如同一位只知道涂脂抹粉,却没有内涵和品位的俗气大姑娘一样。即便是继承和恢复传统的城市文化和建筑文化,大多也是简单模仿传统建筑和城市风貌的“显性”文化符号,忽略建筑与周边人文环境的有机关系,不能很好地将其“隐性”的观念与文化气息表达出来。例如,在产业化开发中建设的若干仿古建筑或仿古一条街,虽可在有限的范围内营造表面的传统气氛或地域风格,但无法保护全部历史信息,其本身只是无生命力的抄袭与复制(图1)。
  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城市在历史变迁中慢慢积淀起来的,不可能短期速成。遗憾的是,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城市物质形态与城市文化“神态”的辩证关系,在城市大规模改造中失去的不仅仅是古老的建筑,还包括城市特有的人文景观、文化气息和历史记忆。这样的现象反衬了真正体现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魂”的烟消云散。这种“魂”是唤起市民归属感、认同感和眷恋感的东西;是赋予城市以个性化的鲜活生命力的东西;是慢慢生成、浑然天成、凝聚着生活点滴、浸透着历史记忆的东西。
  4城市形态发展中市民视角和人性空间的缺失现象
  对城市形态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与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城市社会秩序的重建。这种重建所应遵循的根本价值原则,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国大多数城市一直倡导的一个口号:“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建设为人民”。然而,由于城市政府片面的政绩取向、城市开发的过度市场化、市民社会发育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公众参与的“精英主义”的规划模式等因素的制约,真正以普通人日常生活为导向的“市民城市”建设非但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反而是城市的大规模更新开发、城市的公共空间和景观建设往往不照顾当地居民生活模式和社区网络,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普通的城市居民与城市的血脉联系,并以人性化的市民生活环境破坏为代价。
  且不说许多城市中心传统街区和街巷生活正在消失,如上海的石库门弄堂、北京的胡同,以前街区的老房子在“旧城改造”的幌子下被高价卖给有钱的商人,开发为所谓的cbd(中心商务区)或高档消费娱乐场所,抹平了这些空间原有的生活印痕和人文价值,脱胎为新富裕阶层或所谓精英阶层消费主义生活模式的各种时尚场所,渐渐跟原住民和大多数普通市民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就连街道、广场等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设施和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也往往体现的是“以物为本”。例如,现在许多城市随着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机动车道路所占的面积越来越大,甚至将自行车道挤压到人行道,人行空间越来越窄。还有的城市为车辆快速通过而在市区大搞封闭式干道,让行人爬天桥下地道,街道景观和设施建设也多考虑行车方便。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各地还兴起规模巨大的城市景观建设运动,使城市形象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景观建设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即见物不见人,不能充分认识到景观规划与建设是为了生活在物质环境中的人,而不是物质环境本身,不能很好地将景观规划、物质环境改善与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如有的地方官员不顾自身财力和群众反对,脱离实际需要、贪大求洋,修建大型城市广场、景观大道、城市亮化照明工程、标志性建筑等所谓“形象工程”,结果劳民伤财,没有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还有的城市,为了修建体现所谓城市形象的景观大道,不惜牺牲城市街道原有的合理尺度和绿化格局,粗暴地割裂原有的城市肌理,将原本尺度宜人、热热闹闹的街道变成光秃秃、冷清清的宽马路。最近几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在城市局部区域兴建了一些大型开放式的公园,城市绿化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城市把主要服务于市民休闲生活的公园当成展示舞台和旅游景点来建设,还有许多城市公共绿地分布不合理,且以展示性为主。其实,若以普通市民的需求为本,就应该让公共绿地和街心公园镶嵌在市民生活的日常区域周边,实行“大小适度,近便分布”的原则,使公共绿地和公园所发挥的效益直接惠及居民日常生活。此外,真正以市民为本的城市,不应只注重一些形象性、展示性的“大空间”规划,还要用心地设计与管理城市中一些常常被忽略的“小空间”,例如街道的转角、小巷、角落、过街天桥、地下通道、交通换乘空间、室内外过渡空间等。

总之,城市中绝大多数的街道、景观和开敞空间当是为市民的真实生活而设,而非为城市的虚妄形象而设。看上去很美、很壮观,但市民利用率很低的空间,不是好空间。城市形态的发展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城市空间更好地为市民生活服务。
  5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现象
  城市决非远离自然的纯粹人工构筑物,而是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形态的好坏与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一个健康的城市形态,一定是生态良好的城市。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多年来城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和城市设施高强度建设,发达国家近百年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内集中爆发,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世界银行2001年发展报告中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主要在空气质量方面),我国就占了16个。我国污染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多数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537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428万吨,居世界第一。在2002~2007年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翻了一番,2008年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城市总体上空气质量较差,在检测的500个城市中,只有38.6%的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际通行的衡量空气污染的标准是测量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悬浮微细粒子,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20微克。中国只有1%的城市居民生活在40微克的标准以下,有58%的城市居民生活在100微克标准以上的空气中。大气污染的代价仅从以下这组数字便可见一斑:2008年中国113个重点城市中,有48个城市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灰霾和臭氧污染已成为东部城市空气污染的突出问题。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等城市的灰霾天数已占全年总天数的三成到五成。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发布的《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指出:中国1/3的河流和1/4近岸海域遭到严重污染,主要城市中近半城市饮用水源不合格,有相当数量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置率严重不足,企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全国有3.2亿人用水不安全。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普遍遭遇水体富营养化的“绿”、气候热岛效应的“红”、沙尘暴或酸雨的“黄”、城市灰霾的“灰”四色效应的现实生态尴尬,以及水资源枯竭、化石能源短缺、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长期生态威胁[9]。还有不少数据表明,在经济发展和硬件设施方面,我国许多大城市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然而,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却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差距十分明显,甚至这种差距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总之,城市的扩展与蔓延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在我国这样的快速发展国家,城市化的演进与有限的资源承载力、脆弱的生态环境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6城市形态存在一定程度的效率与公平失衡现象
  好的城市形态既有效率又要体现公平。在我国,由于城市建设一直有一种重效率、轻公平的片面化倾向,往往为了保经济发展而忽视兼顾公平,社会公平原则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城市规划也被认为应当为各类建设项目的快速推进服务,有意无意忽略了城市规划维护社会公平和谐的公共政策功能。表现在城市形态方面,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和令人担忧的两极化趋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许多城市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城市形态的和谐发展。以北京为例,2009年3月11日,北京市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中指出,北京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全部集中在中心区域和东、北部,使得这些区域的要素过于密集,房价高涨,交通成本高,不利于产业发展和环境优化。而京西南区域面积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四分之一,发展却相对缓慢,其gdp仅占全市的八分之一,财政收入占全市的十六分之一。此外,北京城区还存在优质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城市公共产品配置不均衡的问题[10] 。
  其二,许多城市存在城市新区、中心区与城乡结合部及“城市角落”(如“城中村”、一些特殊人群聚居地),在城市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出现较大反差与不和谐现象。这些区域的规划、建设和社会管理长期处于混乱和低水平状态,造成房屋布局杂乱无章、建筑密度过高、环境卫生差、生活和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消防隐患严重以及治安状况堪忧等问题。为了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为了使城市建设的成就惠及更多的民众,今后,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中,要特别注意旧城及旧城区的危旧房集中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这些地方,不能由于规划与建设管理的相对薄弱,以及财力不足、难度较大和经济效益低下等因素的制约,让这些区域成为城市建设中被人遗忘的“孤岛”。
  7结语
  自20世纪80年代起,伴随中国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引发了城市传统风貌消失、城市文脉断裂、人居环境污染、市民视角缺失、公平与效率失衡等若干问题,城市发展也愈来愈显露出它非人性化的一面。这些问题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思考,我们的城市该往何处去,如何重构我们的城市理想,如何寻找我们的城市之魂?而对于城市形态理论而言,要解决城市形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应当首先从讨论好的城市形态“应该是什么”的价值标准入手,反思并调整以往城市建设和发展目标的价值取向。因为,“对城市价值的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今天的某些价值观念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城市的困境,即我们真正缺失的是什么。”[11]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秦红岭 [标签: 中国 中国 问题 中国人 中国经济 问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媒体在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及对…
    文化自觉:通往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历史嬗变
    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当代中国法官的定位、思维与追求
    当代中国的家具设计
    转型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
    中国建筑:打造文化引领型的社会责任模式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方法探讨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现今高等美术教育中思辨地延承中国传统文…
    从国际文化发展战略看中国文化安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