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当代中国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范式转换及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模式

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范式转换及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模式

 一、适时对本领域“常言”进行反思是学术进步的要求
  
  在关于我国修辞研究和发展的当代学术话语中,有一个相关学者耳熟能详的“常言”(commonplace/koinos topos),即修辞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多科性的学科。这一说法最早应该是出自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者陈望道先生。早在上一世纪60年代,他就充满远见卓识地提出“修辞学是介于语言学和文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和其他学科也有密切联系。望老的灼见迅即成为修辞学界的共识,得到不间断的传承、发展与再表述。远如张志公、宗廷虎先生于1984年进一步丰富望老的提法,主张修辞应该是“介于多门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其研究必须体现出修辞学与逻辑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结合与交融”(谭学纯、林大津,2007:7);近如陆俭明先生(2008:2)在2008年复旦大学举办的首届望道修辞学论坛上强调“修辞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因为它要调动的知识,不止是某一分支学科领域内的,而涉及语言学、美学、文学、心理学等等。语言学领域当中又要涉及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以及篇章研究等多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你必须在这些方面都要有一些功底有一定水平”。
  这些重要表述在跟修辞研究相关的当代话语中广为流通,已经成为毫无争议、不言自明的常识。wWw.11665.cOM它们对于修辞学界克服在单一学科领域内经营自己的一小块“自留地”甚或“关起门来当大王”的狭隘倾向,鼓励相关学者将目光投向广阔的话语和理论空间,可以说是功莫大焉。然而,正如国际、国内学术发展的历史经验一再揭示的那样,任何学科要想获得真正的活力、取得长足乃至突破性的发展,都必须适时地对赖以构筑本领域学术话语的现有基础观念和实践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而审视和诘问论文联盟http://那些被不假思索地接受为正确表述的“常言”就是这一反思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辞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具有交叉学科、多学科的性质”的提法虽然像其他“常言”一样,充满了智慧并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过巨大功用,然而它近半个世纪如一日,稳稳当当地保持着其“常识”地位,从来没有受到认真的诘问和挑战,这一事实本身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修辞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提示了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其实,对修辞学科的上述定位不无其认识上的片面性,所存在的问题也相当明显。
  
  二、“修辞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提法存在的几个问题
  
  例如,有关修辞学“介于”某两门或几门学科之间的表述包含了一个地理空间隐喻。这一认知隐喻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学科如同国度或行政区划,是由明晰的边界圈绕而成、互不重合、自成一体的独立单位。“文学”和“语言学”等“核心”学科各有其界限清晰的领域,在这些领域的边境地区存在着其解释能力鞭长莫及的“无主地带”,这些地带由“修辞学”等“边缘学科”认领,构成了这些学科的专属领地。这一隐喻所具有的误导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学科意义上的范围和地理意义上的范围尤其是政治意义上的领土完全是两码事。学科意义上的范围指的无非是以该学科名义从事学术话语实践的各种可能性的总和,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和模糊概念。由于以修辞的名义从事学术话语实践的可能性大而且多样,与语言学、美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兴趣往往互相交叉重叠,它与其说是“介于”不如说是“介入”这些学科。
  又如,强调修辞是一个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学科,这对希望在这一领域耕耘的学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高不可攀的要求。如果这是一个借助语言学和文学的“结合与交融”而形成的学科,则严格地说,其实践者必须对语言学和文学都内行。如果是一个介于语言、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之间的学科,则任何人只要不是对所有这些学科特有的话语都有专业性的把握,就谈不上可以从容自在地从事修辞学研究,以修辞学家自命。但是在学科高度专业化、学科话语之问分野日益森严的今天,一个人一般只接受过一门学科的系统训练,除了少数天才之外,要想同时在两个领域都达到专业水平殊不容易,同时在好几个专业都是内行更不可能。
  对每一学科专门知识的真正把握都具有垂直、水平、历史三个基本维度。其垂直维度指的是熟悉学科话语的各个层面:从处于表层的各种日常应用的概念、范畴、术语、基本表达方式等等,一直到由深埋不露的基本预设和认定构成的那个观念底蕴。其水平维度要求学者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可以从单独或“孤立”表述的某一命题、观点、结论推及它所处的那个无形话语网络中跟该话点“盘根错节”、“勾心斗角”、“相映成趣”、“藕断丝连”的其他相关命题、观点、结论。其历史维度指的则是对所应用的概念、范畴、方法、结论的来龙去脉一即它们的缘起、发展、演变过程——有清楚的了解。这三个维度决定了对一门学科的把握并非看几本相关书籍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投身于该学科的话语生产过程,通过对其实践的长期参与、亲密接触和切身体认才能获得。一般地说,我们无论怎样努力,在本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都无法超越一种业余兴趣。将修辞定位为具有“边缘性和多科性的学科”容易使它沦为各方面都不讨好的“四不像”,使其实践者在各相关核心学科成员看来都只不过是冒充内行的“票友”,使得“以平等的身份与其他学科互动交融”流于一种美好的愿望。
  再如,“修辞应该是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学科”的说法表现出对现代大学这一修辞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总体框架机构(framing institution)缺乏应有的了解。现代大学以生产专门化的知识为自己的使命,并按照完成这一使命的要求确定了以严格意义上的学科或专业为单位的基本组织形式。虽然对日益深入的专门化的追求导致了大学这一知识生产机构内部“高墙”林立、“方言”充耳,不同专业的学者之间难以沟通,但是不管人们如何喷有烦言、离经叛道,任何希望在其中安身立命、发展壮大的学术追求都只能服从专门化这一“硬”规则,起码在人文社科领域,“综合性学科”的理念不管如何吸引人,都终归难以逃脱“镜花水月”的宿命。
  以西方的修辞研究为例,这是一门传统上涵盖整个人文学科的超级综合领域。然而,为了在现代大学组织架构中赢得一席之地,它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实行组织上的自我断裂(fragmen-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tmion),将自己一分为几,分别以交际、哲学、文学、典籍研究等不同学科为“研究根据地”或“学术家园”,从不同出发点沿着不同方向按照不同评价标准探讨生成及有效应用话语的规律。在“学不厌专、科不厌细”这一不容置疑的现代学术研究组织原则的沉重压力下,不仅“言语修辞”和“书面修辞”研究分道扬镳、自立门庭,甚至连“书面修辞”这一已经非常专门化的领域都被迫进一步细分为作文、科技写作、商业写作、法律文书写作等小学科,各自有其独立的“话语社群”、方法规范、评价标准和出版阵地。(liu & young,1998:483-484)
  以上提及的种种情况使我们意识到“修辞是一门具有突出多科性和综合性特征的学科”的说法虽然广为接受,却是一个“未加审视的认定”(unexamined assumption),貌似顺理成章,其实未必经得起认真推敲。那么,意识到这一点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放弃本文讨论的那个“常言”?是否意味着修辞学家必须收缩战线,按照专业分工的要求和学科建设的常规调整自我定位?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专注于研究如何通过选词用句及选用辞格等手段,使表达适应题旨情境,产生清晰、生动、有力等文本效果?这些相互关联的问题关乎修辞学的发展方向,涉及到的因素既多,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回答清楚的。但是,我们的西方同事为了应对类似情况而采取的方略也许对我们解答上述难题不无启发。
  
  三、西方学术界为践行“跨学科”理念而推出的观念更新和机构创新
  
  当代西方社会面临的所有重大问题,例如种族关系、性别关系、不同文化间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等等,以及当代西方的所有重大智力议题,包括对语言、话语和修辞的再认识,都具有诸多层面和复杂结构成分,因而不是任何常规意义上的单一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或社会学)可以独自认领并在其固有理论框架内予以全面分析、透彻解读和清楚梳理的。对这些核心问题的详尽观察和充分讨论,无不要求一个超越单一学科界线、整合相关领域资源的综合视角。对于我们所处时代提出的这一迫切要求,当代西方学术界迅即作出回应,大力提倡“跨学科研究”。这一新理念虽然听起来与本文所质疑的“常言”如出一辙,究其实质却有橘枳之分。将二者详加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西方的立场少了“学科”这个关键词。也就是说,我们的西方同事并不是在“学科建设”这一大前提下践行“跨学科”理念。这一结论尽管听起来有悖常识,却不无事实依据。“跨学科”作为一个关键词在西方广为流行虽然已经有几十年的功夫了,欧美的人文社科领域却始终没有出现一个“边缘”或“交叉学科”不断形成并发展壮大、传统系科竞相将自己改造为“多科性与综合性”学科的局面。真正出现的变化是西方学术界在对“学科”这一概念本身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推出的三项相辅相成的观念更新和机构创新:第一,使“理论”和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脱钩;第二,在一个超越了“学科”的大框架内重新思考“知识”的本质及其生成机制;第三,形成了与具有内在同一性的“学科”大不相同、或许可以称为“研究体”(studies)的一种松散且具有异质结构的新学术组织形式。
  西方人文社科学者对“学科”和“跨学科”的涵义进行了认真审视,意识到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化其实意味着一场观念上的革命。著名学者stephen greenblatt和giles gunn对这一思想变化作了精辟的表述:
  人们总以为只要跨越了某一“学科”的边界,就自动进入被称为“跨学科”的一个
  新境界。但是该信念把从同一条边界的内、外侧观察问题和重新考虑不同边界问的
  关系混为一谈。其实,只有当解读框架的变换促成了整个研究视野的变化,当对于
  “什么是问题”的新思维导致了对于“什么可以被看成是答案”的新理解,“学科”才真
  正让位于“跨学科”。(greenblatt and gunn,1992:4-5)
  “跨学科”理念引发的这一场观念革命的最突出表现是对“理论”的再认识。“理论”历来与“学科”密不可分。它既是一个学科的观念基础设施,又是其“主打产品”。学科属性(如“文学理论”、“哲学理论”、“社会学理论”)是其最基本属性之一。随着“跨学科”思潮而萌发的新认识则认为不应该把“理论”看成是隶属于某一学科、对该学科性质和方法加以说明的一种系统表述,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超然于具体学科之外,融智力史、伦理原则、社会预言和评价标准等为一体的一种特殊话语体裁。正如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所归纳的,任何可以被称为“理论”的话语都应具有四大定义特征:a. 理论首先应该是“跨学科的话语”,其影响和应用不能局限于某一领域.b. 任何理论都应该同时带有“分析性和思辨性”;c. 理论应该是“对常识的批判,对理所当然概念的盘诘”;d. 理论具有内在的反思倾向,是“有关思想的思想,是对我们借以产生意义的那些范畴的探究”(culler,1997:14-15)。一旦理论与学科脱钩,不同学科的学者在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大理论框架内共同从事某一项跨学科研究就具有实实在在的可行性。
  跟对理论的再认识同步兴起的是对知识的新理解。与理论一样,知识一向也被认定为专门化研究的产物,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严格遵循该领域的独特规范和统一标准,通过潜心研究而发现的“真知”。按照这一理解,参与知识生产过程的门槛很高,除了直接相关的学科专业或专家学者之外,其他专业或个人严格地说并不具备加入研究者行列的资格。不仅如此,多学科研究产生的“知识”如何得到认证、经由哪个学术部门“终审”,也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对传统知识观的再思考导致了对“知识”本体特征的再认识和诸如“构筑”、“意见”、“策略”等替代概念的时兴。新观点不断涌现并日益深人人心:“知识是一种构筑或意见”,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是旨在确立“意义”因而免不了受各种机构、兴趣和利益影响的“集体行动”等等。通过学术界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参与、互动、交流和辩论达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共识——而非依赖某一专业领域学者的个人“钻研”发现知识和真理——已经被广泛接受为学术话语以及“知识”的生成手段。(goodman and fisher,1995)这一新知识观降低了知识生产的准入门槛,授权隶属于不同学科而又对同一研究课题有兴趣的学者从各自的视角、带着各自的目的、运用各自的方法,参与共同的跨学科研究项目。
  这些新认识相应地促成了学术研究方式乃至组织形式的嬗变。例如,在文学领域,如果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任何一个专业都是以一组确定而稳定的范本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如今许多高校的文学研究则是围绕着“文学兴趣本身首先是如何造就的”这个问题进行一系列开放式的探索。“文学兴趣”是如何产生、传播和吸收的?在每一个时期这种兴趣最主要体现于哪些文学形式?在任何鼓励人们研究这些形式的社会中,这类研究究竟服务于哪些目的?文学研究中发生的重大变化是如何促成的?在文学研究机构内部或社会上,这些变化如何遭到抵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抗?这些变化对“领域”这一概念,对于跟不同领域相关联的职业精神,甚至是对“领域”、“专业”、“文学”这些概念都造成了哪些效果?(greenblatt and gunn,1992:8-9)
  就文学而言,当代西方社会形态和智力秩序的变化造成的一个重大效果是一种被称为“cultural studies”(“文化研究”)的组织形式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的取代。cultural studies和其他许多与之相似的学术研究组织,如"gender studies"(“性别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科技研究”)等一样,都以"studies"而不是“discipline”(“学科”)或specialty(“专业”)自居。一般地说,“studies"是围绕着某一个或某一组核心议题而形成的一种开放包容的学术平台。它将对该议题感兴趣而又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身份的学者聚集在一起,在超越具体学科的“大理论”所提供的一个宽松智力框架内,就共同的关注进行多学科、多视角的商议、讨论和辩论。通过互相启发和观点交锋所产生的“学术意见”,一方面构成跟该核心议题相关的一种异质多相的总体“话语”,另一方面则完全可以面向学科身份不一致的学者们各自所属的学术群体,在各自学科的刊物上发表,丰富和促进本学科的研究。
  以“科技研究”即“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为例,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生活各方面发挥的巨大功用以及享有的崇高地位使得它与各种人类实践,或者说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这一全面相关性使科技理所当然地引起了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之外各界学者的极大关注,形成了包括“科学哲学”、“科技社会学”、“科幻小说影视研究”、“科学修辞”等许许多多不同的研究兴趣。而一旦从各自学科不同视角探索科技的学者意识到他们理应围绕着共同的学术关注加强交流,密切彼此间的联系,最好使这种交流和联系体制化(insti-tutionalized),“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就应运而生了。
  上文的简单介绍表明这种被称为"studies"的学术组织形式与我们所理解的“学科”或“专业”大异其趣,因为它不仅没有统一的方法和范本,其成员还往往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并保留各自的专业身份。促使这些成员走到一起的是对某一关键社会实践或重大智力问题的共同关切与兴趣。有鉴于此,我们权且将它翻译为“研究体”。“研究体”及其代表的机构改革方向在西方人文社科领域已经蔚为潮流。这一潮流不仅体现于以之命名的各种新学术组织,而且还对不少领域似乎牢不可破的传统学科结构产生了重大冲击。以我们比较熟悉的语言学为例。虽然它的名称还没有改变,但就其实际组织结构而言已经谈不上是一个经典意义上的学科。在“语言学”总的名义下不仅相互对立的学术理念和理论立场(如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纷陈,彼此鲜有往来的学派(如认知语言学和整合语言学)林立,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学家等异己领域的成员得到接纳甚至被吸收为骨干成员,连内部不少自成一体的小“山头”也都逐渐显露出“研究体”的突出特征。
  “研究体”是西方学术界为了应对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对其提出的挑战,为了在以“专业化”为宗旨的现代学术体制内开展“跨学科研究”而作出的一种务实安排。它在当代西方学术实践中的出现,提醒我们“学科”只不过是19世纪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产生而被发明出来的一种组织机构。跟人类发明的其他任何机构一样,“学科”必然随着社会文化需求和话语生产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必然有其消长盛衰,从长远看必然逐步为其他学术组织形式所取代。既然如此,“学科建设”也就谈不上是任何研究领域理所当然、恒定不变的追求目标。是否以“学科建设”为纲,“学科建设”的成效如何,与学术生产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
  
  四、借鉴与创新是中国修辞学实现“跨学科研究”理念的途径
  
  这一认识对于中国学术界不无启发。就我国的修辞研究而言,只要相关学者意识到“学科建设”并非是这一领域继续发展的唯一方向,则历来广为接受的“多学科、多视角”理念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中国修辞研究是在当前常规认识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愿景,以“发展中学科”自居,力争有朝一日将自己建设成类似哲学或语言学那样自成一体的显要学术部门,还是出于对未来变化的前瞻和预见,在尚未获得传统意义上完全的学科地位之前就毅然放弃对这一地位的全力追求,转而注重将自己建成一个开放包容的学术平台,一场围绕着“修辞”这一核心议题进行的多元讨论和辩论?这个问题虽然因为稍微超前而显得不着边际,却因为是源于西方实践经验的“它山之石”而至少值得我们认真想一想、议一议。
  对这个问题的认真思考必然使我们注意到一个事实,即上文提及的“观念更新和机构创新”是西方学术界作为一个整体在特定历史条件的推动下进行改革的结果,绝非任何一个学科或领域单枪匹马能够实现的。考虑到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历史和当代定位迥异于其西方对等学科,即便我们把它打造成一个真正海纳百川的论坛,有多少不同学科的学者会加入到围绕着“修辞”这一核心概念的论证和论争还很难说。不难想象,其他领域的学者对修辞发生兴趣的一个主要条件是他们意识到它与他们各自从事的学术研究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或者与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关系甚大。所以,要想在我国修辞学当前所处的语境中逐步创造条件使其得以实现“跨学科”的远大理想,我们该做的第一件事或许是对修辞的社会功用和学术价值作出富有吸引力的再表述。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刘亚猛 [标签: 西方 文学 文学 西方 文学 方法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媒体在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及对…
    文化自觉:通往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历史嬗变
    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当代中国法官的定位、思维与追求
    当代中国的家具设计
    转型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方法探讨
    创造让中西方文化更深层次互动的作品
    义和团对西方文化的仇视
    浅谈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异同
    论教育生态视阈下的西方文化选修课教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