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关于焦墨法对当代东北山水笔墨语言探索的价值意义

  论文摘要:焦墨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焦墨法专指水分极少的浓墨,下笔老辣苍劲,视觉效果极强,其古已有之。广义焦墨法主张用墨无论浓淡深浅,只要用水极少,下笔焦涩干枯即可,其是传统焦墨法语言表现力的现代拓展。东北山水也称关东山水,其历史悠久但传承不盛且起步相对较晚,尚无独立的笔墨语言系统。题材的特殊性决定了东北山水笔墨语言对传统的吸收和借鉴多有困难,唯焦墨法较为适宜。焦墨法从艺术形象塑造、对景写生实践、艺术精神构建等方面对当代东北山水笔墨语言探索的贡献与其它传统笔墨语言相比较更为突出。

  论文关键词:中国画;艺术创作;焦墨法;东北山水;笔墨语言;审美;艺术形象;艺术精神
  
  一、东北山水笔墨语言探索的当代目标

  “东北山水”也称“关东山水”,是以东北地域题材为对象的山水画艺术。有实物证明的东北山水最早可上溯到五代,但因远离文化中心而在整个传统时期都发展缓慢。东北山水笔墨语言的现代发展及全面探索是在建国后。传统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研究以内地题材为核心。笔墨语言是题材内容和文化理念的结晶。东北山水的题材与内地迥异,这使得许多传统笔墨语言的表现力与东北山水缺乏对应关系。同属后起之秀的“太行”、“长安”、“桂林”、“岭南”等流派或因对传统笔墨语言的有效继承;或因对舶来艺术语言的成功借鉴而都发展迅猛。可东北山水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探索却走了许多弯路,“一味套用传统笔墨而无视题材现实性”是脱离生活;“盲目移植西方艺术语言而无视传统审美”是邯郸学步;“以‘是否符合传统笔墨语言规范’作为选题的唯一标准”是削足适履;“为突出冰雪形象而沉迷于技术性制作”是舍本逐末。wWW.11665.CoM提高表现力和审美承载能力是东北山水笔墨语言探索的当务之急。其研究应做到“以艺术形象塑造为直接目标”、“以对景写生实践为具体切入点”、“以艺术精神构建为最终目的”等三方面。在此背景下,作为传统山水画笔墨语言之一的焦墨法可为东北山水笔墨语言这三方面的探索发挥巨大作用。

  二、焦墨法在艺术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一)焦墨法对东北独特地质地貌的表现
  东北以平原和低山为主。其山地多分布在本地区的西北和东南。西、北部的山地实则为蒙古高原的东部边缘,如大小兴安岭;东、南部的山体多是火成岩,如长白山系。二者皆海拔较低且森林覆盖率极高,多为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传统山水笔墨语言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原和江南等内地山水进行而对东北山水少有研究。内地山水与东北最大的不同就是树石分离,传统笔墨语言对其的研究和表现也以此为根据而分别进行,形成了树法和石法两套相对独立的笔墨语言系统。但东北山体几乎全由植被覆盖,少有岩石外露,所以对岩石树木的刻画能一体为之而不是分别描述的笔墨语言才是研究的重点。火成岩多光秃硬滑少有裂缝,因而不易夹生树木。纵观传统,东北山地似用董源《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一路笔墨较为适合,但东北多风干燥的气候又使董源笔墨的水分运用出师无名。粗糙干燥的岩石刻画也不能过多用水,因此焦墨法较为适合。客观而言,东北夏季并不缺雨,雨过天晴远望苍山也是云蒸霞蔚、含烟带露,若湿笔淡墨淋漓挥洒想必也成佳作。但夏季空气湿度较低、温度较高及日照较长等因素决定了此类润泽之象只雨后出现且转瞬即逝,不宜作为东北山水题材的主体。偶尔为之可令人眼前一亮,但若长久如此则是舍长就短,不但丢弃了地域特色还会令满纸烟云的江南山水嗤鼻莞尔。
  东北的平原常与湿地相伴,可谓水草丰美,“北大仓”之誉言之不虚。若描写其夏景,焦墨法确有不适,但表现其它季节便如鱼得水。如冬季覆雪的田埂就很有形式感,焦墨法很是适合,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春风将至》就是代表。其画面把白雪、黑土及金黄秸秆的色彩搭配与田垄的横纵穿插走势相结合,运用了浓淡相间的广义焦墨法,对蕴含巨大生机的“冬装如睡”作了生动的视觉诠释。东北山水题材也包括呼伦贝尔等高原,但与长安画派笔下的黄土高原大有不同。其落差很小、土质黝黑且密布河流植被。干燥的气候使得能见度极佳,甚至地平线上的远树也可计数。这种一望千里清晰明净的景象可作平远法,但与内地的平远景色那种幽阔迷离、天地不辨相比则意趣不同。内地平远景色用淡墨法或浓淡结合的笔墨语言较为适合,而东北的平原及高原似用焦墨法更为贴切。

  (二)焦墨法对东北独特植被物种的表现
  东北植物中最具特色的是松、杉等针叶树木,红松、樟松及落叶松是其代表。松树本是传统山水笔墨表现的重点之一,但其完全是为内地松树代言。将其用来表现东北松树则仅适用于刻画辽宁中、南部的樟松,对东北其它地区的松树皆不合适。因为,内地松树松针相对较大较长,传统笔墨对其可用线条进行一对一的具体刻画。而东北松针多十分细小,单颗松针是无法用线条一一刻画的,除非把树整体放大。但若如此,中小尺幅便很难处理,且大幅作品也会出现高度较小的中远景松树。东北阔叶树木有榆、杨、桦、栎等乔木和腊梅、丁香等灌木,虽名为阔叶但因气候原因叶片也都相对较小。蒙古栎(柞木)叶片相对最大,但与内地的桐、枇、竹等树种相比也纯属小巫见大巫。因此,刻画东北树木无论针叶阔叶应多用散锋碎笔。散锋碎笔的淡墨、破墨等墨法常带水泽之气,这与东北气候不符,不适合表现春秋及冬景。而焦墨法的散锋碎笔在贴切表现东北树木的同时还可确保不失苍劲坚挺,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三、焦墨法在对景写生实践中的优势

  (一)焦墨法所需工具材料最为便捷
  焦墨法对工具材料的要求最为简单。对景写生常爬山涉水,工具材料的携带无疑以轻便为宜。水在所携带的物品中所占的重量比例最大。焦墨法因用水极少而无需专门准备,只需从饮用水中倒出少许即可。淡墨、破墨等其它墨法对墨汁的质量要求较高,为了墨色层次丰富最好当场研墨,瓶装墨汁或旧墨皆不佳。东北气候寒冷、干燥且多风沙,户外当场研墨显然不妥。焦墨法对墨的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其便捷程度为其它墨法所不能比。

  (二)焦墨法对东北的季节气候最为适应
  焦墨法最利于应对东北的寒冷天气。东北冬季无法对景写生,春秋两季尚可,但其温度对于数小时的户外工作也十分不利。在户外若常取水洗笔很容易生冻疮,内地一些画家那种作画时喷壶不离手的做法在东北更为不可。此外,东北气候干燥且多劲风,对水分要求较多的淡墨、破墨等墨法在对景写生时很不适用。即使喷水也会迅速蒸发,喷水次数过多纸质会变脆、变迟钝而影响画面。焦墨法本身用水极少,毛笔所过之处迅速变干,而这恰恰是焦墨法所要的效果。户外写生对物象的客观把握和细致刻画是主要目的之一,但东北天气温度决定了户外写生作品完成时间要尽量简短。积墨法是针对深入刻画的主要笔墨语言,但其制作时间较长,不太适合东北的对景写生。相对而言,焦墨法的完成时间最短。

  四、焦墨法在艺术精神构建中的价值

  (一)焦墨法便于彰显东北山水的审美特色
  中国传统审美有阳刚、阴柔之别,东北山水无疑属于阳刚一路。莽原沃土、黑水白山处处彰显阳刚之美。西方传统美学对“美”的划分有优美、壮美、崇高、甚至丑美等取向,东北山水与内地的三山五岳相比显然壮美不足但不失内在的崇高。宏观而言,笔墨语言与审美取向并无特定的对应关系,关键在于手法、经验及综合修养。但从微观的技术层面而言,用焦墨法尤其是狭义焦墨法来体现东北山水的审美内涵最为自然。其下笔浓黑厚重、老辣苍劲,无一笔不透露出强悍劲霸的阳刚之气。东北无高山巨峰,景物多作平远,宽阔的视野加强了地貌结构的节奏韵律感,植被也因形态相互差异较小而呈现“单纯齐一”的形式感。这是东北山水的题材特色并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平远”与传统山水的“平远”有别。传统山水的平远法画面或平静舒展或旷远清奇或葱茏迷阔,其如圣者夜听江流,淡墨、浓墨诸法正由此而生。而东北山水所展现出的“平远”多热烈淳厚、雄奇刚劲,其如王者枕戈待旦,正适合用焦墨法。

  (二)焦墨法便于抒发东北山水的人文情怀
  若人文情怀有细腻、粗犷之分,崇文、尚武之别,东北山水无疑属于粗犷质朴、崇尚武功一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黑土地孕育了淳厚朴拙、直率天真的性格,其人文情怀皆由此而出。民俗风情是人文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在此方面对东北馈赠颇丰。东北有49个民族,几乎囊括我国民族的全部,仅世居少数民族就多达十余个,风情习俗十分丰富。世居者多为游牧民族,其特有的热情奔放、粗犷豪迈及崇尚骑射、能征惯战等特点想必是轻柔恬淡的淡墨诸法表现力的弱项。而这正是焦墨法表现的强项。
  东北与国内其它地区本是同时晋身为中华文明发展舞台。已知我国境内50余种新石器文化代表类型就有东北的查海、新乐、红山、赵宝沟、新开流、昂昂溪等多个,标志着在华夏文明的启动时期东北也是“一方诸侯”,可自进入封建社会后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文化视野。传统山水笔墨语言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相一致,围绕内地的中原和江南两个中心展开。而在此二者眼中,东北不是文化交流的伙伴,而是军事防御的对象。回首封建历史,东北的名片多是耶律阿保机的弯刀、完颜阿骨打的海东青或努尔哈赤的八旗铁骑。封建社会后期东北常做发配之地,犯人在此活着为了屯边赎罪,死了就是罪有应得。历史赋予东北山水以战天斗地、自强不息的人文情怀,同时也烙上了一记被放逐感。如此,若谈笔墨语言,无论是米芾的落茄阔笔、倪瓒的细笔淡墨还是子久的披麻混点都不适于表达东北山水独特的人文情怀。唯焦墨法最适合,既可热情抒发也可纵泪倾诉,在可悲、可喜、可兴、可怨的同时始终未丢弃“贫贱不能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豪情和斗志。
  此外,中国近现代特殊的历史还造就了东北山水那强烈的革命传统和牺牲精神。20世纪的中国或内忧外患或奋斗安身,可以说是东北填饱了国人的肚子。伪满十三年东北这位母亲最为苦不堪言,前胸正被众多饥儿贪婪地吮吸着乳汁,后背还在被豺狼疯狂地舔食着血肉。然“威武不能屈”,艰苦的条件和恶劣的气候都不能阻挡对自由的追求。长征中红军尚有草根树皮果腹,可当日寇剖开杨靖宇的胃却只找到了棉絮。一夜秋霜,山林五彩,尽是烈士鲜血的化身。所以,东北山水笔墨语言的探索绝不能停留在表现“野马秋风塞北”与“杏花春雨江南”视觉形象的差异上,而是要通过笔墨语言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来作为人文载体,去铭记历史、修善人文、开创未来。笔墨语言固然要追求丰富多样,但凡事皆有主次本末。人文情怀的表现,焦墨法无疑会扮演重要角色。

  五、焦墨法的局限性及其表现力的再挖掘

  东北山水的题材范围北到黑龙江,东到乌苏里江、图门江和鸭绿江流域,西到呼伦贝尔高原,南到辽东半岛。此范围内地质地貌、植被物种、风土人情等各方面都特色鲜明。任何一种单独的笔墨语言都绝对无法囊括其全部。但焦墨法的表现力和可塑性都很强,再开发的空间很大。中国画笔墨语言向来以融汇贯通为宗旨反对泾渭分明式的条块分割。狭义焦墨法略微加水即为浓墨法,广义焦墨法本身就包含淡墨法的因素。焦墨法也可与破墨法结合,融“干裂秋风”与“润含春雨”于一炉,令画面且干且湿,且苍且润。对此,前有宾虹、可染诸师成果可做宏观指导,后有东北的孙恩同、宋雨桂、卢禹舜诸家各具视角的不断努力。
  总之,当下之所以大力倡导焦墨法,或是为了图真物象的客观特征;或是考虑操作的方便快捷;或是出于强化地域情结的情感目的。在东北山水艺术尚属起步的当代,这些主张一定意义上带有权宜之计的意味。东北山水笔墨语言无论如何发展,“道中庸,至广大,尽精微,极高明”的艺术态度及规律都永远适用。相信经过历史的积淀,东北山水笔墨语言定是争奇斗艳五彩纷呈,而不是某一种笔墨语言的一枝独秀。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作者:崔 昊 [标签: 焦墨 北山 笔墨 语言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杂技的市场化发展与艺术传承
    关于杂技的市场化发展与艺术传承
    关于行为艺术合法化问题的论争
    关于行为艺术合法化问题的论争
    关于高校艺术教育与和谐文化建设的研究
    关于高校艺术教育与和谐文化建设的研究
    关于插画与电影的跨界思考
    关于数字电影的发展的几点思考
    章丘方言中关于L和R的发音现象
    关于日语アクセント和汉语声调的对比研究
    关于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几点评析
    关于对电视连续剧《水浒》新旧两版音乐的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