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从传播学角度谈微博的传播

从传播学角度谈微博的传播

微博概述

 

“微博”又称为“微型博客”或“一句话博客”,也被网友昵称为“围脖”,它是即时信息的一个变种。微博传播的内容精而简,虽然最多只能发表140个字,但是传播内容却相当丰富。同时,微博网站以互联网web2.0技术为依托,支持api(开放的应用数据接口)技术,由此实现了网络和手机的短信连接以及与其他社会媒体(如及时通信工具qq、msn等)的超级链接。[1]

 

微博是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一种实时讯息系统,和传统博客一样,微博用户同样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心情和体会。在匆忙的生活中,人们可能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心情去洋洋洒洒地发表一篇博客,但却可以随手抒发自己的感慨以及所见所闻。微博这种只言片语的“语录体”即时表述方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让大家都成为这个时代的关注者和记录者。而新技术的运用使得用户更容易对访问者的留言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微博起源于美国,它的开山鼻祖是abvious公司于2006年推出的twitter服务,由博客技术的先驱埃文·威廉姆斯创建。twitter网站的宗旨是为用户提供一种相互交流的途径,正如埃文·威廉姆斯自己所说的:“微博好比是一堵墙,所有用户都可以在这堵墙上随意涂鸦,这些涂鸦所有人都可以看见。wWW.11665.Com”[2]

 

从2009年年末开始,“微博”这个词语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广大网民的视线。第一个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网站的是类似于twitter的饭否网站,由人人网(校内网)的创始人王兴于2007年5月建立。后来陆续出现了叽歪、嘀咕等网站。新浪微博于20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国内大部分知名的影视明星、文化名人、企业高管等均在新浪开通了微博。新浪微博成功利用明星效应吸引人气,仅在数月的时间里就成为目前中国用户数最多的微博产品。截至2010年10月底,其用户数量已达5000万。

 

当前,国内的微博网站发展速度和数量是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相当惊人的,微博用户也从草根阶层发展到包括明星、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在内的庞大群体,一种简单而快捷的全新沟通方式正在“潜入”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据艾瑞咨询统计的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3月到10月,中国微博月访问规模增长明显。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达到12521.7万人,较2010年3月增长1.4倍;2010年,用户渗透率从3月的14.7%增长到10月的36.9%。所以,2010年也被网民们冠以“中国微博元年”之称。[3]

 

微博传播特点分析

 

传播主体草根化。无论你是农民兄弟、学校老师还是文体明星、国家政要,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只要你会发短信,都不妨碍你在微博上随便写上一两句话。所以,大多数人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需要完整的内容体系,可以随意写作,也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需要的只是简单而惬意的表达,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这些零零碎碎的内容用简短的文字发布出去即可,因而显得更加灵活,也降低了大众的心理门槛,得到心灵的释放。这样一来,更加突出了微博平民化和草根化的特点,因为微博的用户不需要在乎自己是什么阶层,也不需要在乎自己有什么文化水平。

 

在现在这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太多的价值断层导致不同的利益群体渴望各自的价值诉求。现如今社会加强和谐的倡导,导致人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话语表达权越来越需要被强烈尊重,在每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和情感的表达都渴望能够拥有一个顺畅而公平的通道。所以,作为自媒体的一种,微博彻底实现了话语权的下放,宣告了草根话语时代的到来。与高度垄断话语权的精英文化相比,微博的低门槛,也使更多的人拥有了话语表达的便利,削弱了博客传播中精英话语的统治地位。

 

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是指每篇微博的内容一般都是闲言碎语式的,缺乏系统性。由于受到用微博140个字符描述用户最新状态这一基本功能的限制,才导致在狭小简短的篇幅下用户很难将系统的、复杂的思想完整地表述出来,从而使微博上的信息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无连贯性,甚至毫无逻辑可言。发布的大多内容都是脑子里面偶尔闪过的念头、琐碎的生活细节、日程安排,每一条单独的内容,都只能是有限的信息表达,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特征。[4]

 

“‘碎片化’也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说法。而传播语境碎片化的直接产物就是微博”。[5]可以说,微博全方位地体现了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碎片化传播方式的特征。正是因为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评论、转发微博,因而又催生了更多的微博用户。

 

传播速度即时化。web2.0技术下发展起来的微博,通过这一技术架构提供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互通、共享、双向的传播方式,微博用户既可以通过互联网、msn、客户端发布新闻信息,也可以通过联网手机发布新闻消息,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都可接收和发布新闻消息。微博的传播模式基本采用的是人际传播,并不需要采访、编辑、发布等多个环节。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在及时、快速发布意见和信息这方面,微博无疑是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在时效性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报道时,微博的时效性甚至连新闻网站都无法媲美。微博的手机客户端不仅可以实现阅读、发布、评论等功能,还可以很好地支持本地相机里图片和视频的即拍即传。通过联网手机,微博便可以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新闻发言人的在线直播,使得现场感更为突出,能更加生动地再现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情景。反观传统媒体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派出强大的采编队伍甚至动用sng设备才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同时,由于手机等移动终端对于微博应用的支持,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微博的使用频率。打开微博,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的更新速度达到了惊人的每秒十几条。微博让“每日新闻”变成了“每秒新闻”。正是这种便利保证了微博的时效性,从而使微博逐渐成为一些重要消息的第一发布平台,加速了信息的传播。

传播渠道多元化。除了使用电脑登录微博网站之外,移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统统都可以成为用户发布微博消息的工具,而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结合为微博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尤其现在3g手机的普遍使用更是为微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众所周知,3g技术与2g相比,在通信容量、速度方面更有优势,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手机等移动介质对于微博应用的支持,以及多元化的发布渠道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发布或者收看任何信息成为可能。据统计,高达39.0%的用户通过手机方式登录微博,这样便极大地增加了潜在用户群。

传受双方互动性强。微博能够发挥广大网民的力量,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利用便捷的发布工具迅速、及时地进行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6]微博的强互动性为信息受众提供了自由参与的平台。一方面,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人们还可以展开即时或延时的互动,可以通过评论功能,自由地选择和他人进行新闻信息的交互式沟通,还可以利用转发功能,把某一事件变成关注焦点,并被网站设置成热门议题。此外,“脖友”之间还可以建立长期的稳定的人际关系。

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不同的是,微博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在传播手段上更加多样。而在“点对点”的人际交流当中,对等传播理念成为主导,这也就加强了各个用户间的沟通和交流。互动性是传播过程与生俱来的特性,网络传播双方的互动可以是一种“多元动态”的互动。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式”交流,能真正全面地体现出网络特色动态的交流系统。[7]

微博用户在自主跟随或订阅信息源的同时,也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本来没有订阅的无效信息源。这样一来,没有订阅的信息源就不会给你“送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货上门”,所以能更贴近受众的需求。比电视、广播、报纸等那些传统媒体硬塞给用户信息消息的传受方式,更具有人性化以及互动性。[8]

“使用与满足”理论与微博传播

“使用与满足”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于70年代的受众研究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的使用是由个人特性和社会条件决定的,当一个人手中有一定信息的需求时,他会通过自身以前对媒介的印象来选择通过什么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媒介满足了他的需要,他会继续使用这种媒介并且加深对其的媒介印象;如果媒介满足不了他的需要,他便会使用其他的手段来满足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受众是否能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心理满足,会直接影响他对媒介的期待。

“使用与满足”理论同时还认为,使用的过程指的是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大量免费资源、方便实用的搜索引擎等一些与内容无关的媒介接触行为,而这些满足并不是来自其特定的内容,而是来自使用过程的体验。[9]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是传播真正的意义。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传播开始向人权回归也就是其向本性回归。受众之所以主动选择微博这一媒介,并且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就是因为微博是一种能够很好满足普通受众传播愿望的载体,并且强调了个人的主体性,受众能在这种新型媒介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满足人际交往互动的需要。在微博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加关注来构建自己的朋友圈子。在这个网络圈里,用户可以搜索到自己熟悉的朋友,也可以关注与自己地域、性格标签或观点相近的朋友,这样更能满足受众社会交际的需求。有些大家可能彼此素不相识,但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却能建立全新的、与现实生活不同的人际关系。同时,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第一时间看到好友的最新动态,并和他们进行沟通,即时信息共享的特色进一步满足了好友间彼此交往的需求,所以能更好地改变信息时代中人际关系淡漠的现状。大家可以对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只是简单地分享日常生活当中的快乐。即时的互动、坦诚的交流,能让受众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个人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体现。

满足舒缓压力的需要。在快节奏的生活里,现实的种种压力令受众需要通过虚拟世界寻找释放的方式,但很多人也许不乐于过多地去思考和长篇大论,这样一来,微博恰好提供了很好的虚拟交流空间,可以不需要深思熟虑,只需要直接将所见所闻以短消息的形式同步发出来,然后与朋友们畅所欲言,这样就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烦恼。所以微博比博客能在短时间内更好地减压。

满足社会认同感的需要。在物质越来越发达的当今社会,人的心灵却是越发孤独,其实很多人并不缺少金钱,但是在内心深处最需要得到的满足是一种社会认同感。因此,微博主和他们的追随者们通过微博自然组成一个社会群体,然后通过主动展示自己的生活细节与琐碎事情来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去获得社会认同感。

微博传播的缺陷

“把关人”缺失,虚假信息难以辨认。“把关人”担负着信息的检查、加工、评价、向导以及桥梁功能。事实上,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中,记者、编辑乃至媒体负责人,发挥着重要的“把关人”作用。

而在微博的传播中基本上没有“把关人”角色对内容进行层层过滤。由于“把关人”的缺失,随之就产生了大量的不实新闻。

另外,现在还有不少人和个别团体恶意地抢注其他个人、团体和企业乃至政府部门的微博id,用来发布一些虚假的消息,令人防不胜防。如谷歌原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就曾遭遇到“李鬼”,他的英文名“kaifulee”在twitter上被人捷足先登,早一步开了账号,并且还用这个账号发布了许多消息,有些甚至被部分传统媒体引用,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信息泛滥失控,容易沦为网络垃圾。微博的诞生使得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无障碍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知识架构的人都可能成为记者。这就意味着微博所涵盖的主题是包罗万象的,信息也是非常丰富而多元的。但这就使得微博网站上每天都会发布超量的信息内容,从而使各个网站几乎成为汇聚信息的垃圾场,面临信息严重失控的危机。微博文本的琐碎性导致信息泛滥成灾,人们几乎被淹没在庞大的信息海洋中。[10]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微博信息的重复率相当严重,甚至是混乱不堪,从而过度的信息轰炸就会使得用户产生疲劳感与无聊感。受众的微博往往更新很频繁,但却没有一些真正灵感闪现的语句,有深刻思想的见地也比较少,更多的只是些满足广大用户倾诉与发泄欲望的话语。当微博给广大用户带来的新鲜感消失时,当我们淹没于汪洋的信息网络时,如此多毫无价值的网络垃圾无疑将成为我们精神当中的一大困扰。

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加速了思维的碎片化。字数的限制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为用户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但同时也产生了些许负面效应。因为微博发布传播内容的碎片性,就导致它很难体现出汉语深厚的文化精髓,更无法像报纸那样去深入挖掘事物的内涵,使受众去思考新闻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意义。虽然微博和手机的融合促使用户可以利用任何的碎片时间来发送信息,也正因为传播时间的碎片化致使传播内容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弱化了文字启迪人类智慧的作用。另外,当海量信息向受众袭来的时候,受众一直处于一种不停地接受状态,从而不能进行深入思考,减弱了受众思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其思维呈现出跳跃性发展的趋势。

如何改善微博传播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用户媒介素养。在微博的传播方式下,对信息控制和检测的难度加大,传者和受者的地位平等,因而把握和考证信息准确性的任务从“把关人”落到了每一个网民头上。大家都是信息的发布者,非常开放和自由,所以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应首先当自己的把关人,在微博传播中提高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理性地使用媒介,对没有事实根据或不确切的信息不随便转发,不主动传播违法、有害信息,从而避免谣言等恶意行为的出现。

微博是一个新生事物,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所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极为重要,同时网站有义务加大对信息的监管力度,除了及时删除、屏蔽有害信息以外,还应该积极主动建立系统管理办法。只有这样,微博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

丰富议题设置,整合公共信息环境。国内大部分微博网站的角色多是仅仅充当用户发言的展示平台而已,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设置也不丰富。微博若要使用户产生持久的关注度,丰富网站的议题设置是极其重要的。在丰富内容过程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过程,寻求贴近时事的关键词,引导用户加入讨论,通过话题兴趣点的吸引,使各说各话的孤立发言形式得以合理归拢,公共发言环境的有序性更加明显。

构建意见领袖加以影响。微博就像一个意见超市,众声喧哗显得较为杂乱。由于受众的受教育水平、信仰、生活环境的差异,有些评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缺乏水准。在各种事件当中,也会有一定的相关利益和评论者所关联,这样就会出现一些比较情绪化的评论,对某人或某种现象一味地赞美或中伤,不仅会破坏公平公正,更有可能将舆论导向引向偏颇的一方。所以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评论聚集地,就需要注意舆论的引导。微博网站需要推荐一些具有意见领袖气质的微博作为典范,对受众关注的问题进行正确全面的评述,将众多用户向良性话语环境引导,使舆论最终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 语

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习惯。140字的内容,字数少、信息含量高,但简单的意见表达却让沉默的大多数找到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释放了现实生活中巨大的压力。微博有着不同于论坛、博客等传播形式的独特传播优势,传播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即时性、互动性、多向性等特点,也正是因为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微博才得以迅速地成长和发展。

但在感受微博给我们带来的这些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它在传播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缺陷。我国网民数量庞大,已达4亿人之多,其中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捏造失实信息来博眼球、引关注,以实现商业利益或达到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如何对微博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管,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网络传播秩序不仅要依靠网民的自律,微博网站还得认真担起“把关人”的责任,维护信息传播的良好秩序。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传播 传播 传播 传播 传播 传播 传播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媒介融合背景下微传播研究
    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流新闻网站的“移动化传播”初探
    构建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传播格局
    未成年人暴力伤害事件中新闻传播媒介的伦理…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
    央企新闻传播与舆情应对能力的相对滞后及对…
    “中国梦”的新闻传播学把握与思考
    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
    大众传媒法治传播的社会功能考察
    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积极作用研究
    我国农村新闻传播现状探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