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对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思考
[摘要]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其评价模式改革滞后于教学改革整体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文章就我国当前高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剖析,考量课程考核与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关系,借用国外相关的考核形式进行对比,凸显课程考核形式改革的重要,并针对我国当前高校动画教育形态归纳几种考核方式的可能性。
  [关键词]高校 动画专业 课程考核
  [作者简介]邓进(1981- ),男,湖北通山人,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动画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化、影视艺术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34-02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和成就,也得到国际教育界同行的认可和关注,但是,我国社会舆论总的倾向是对中国大学的教育现状并不满意。准确地讲是对中国大学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人们的期望相比感到不满足,尤其是动画专业的教育与发展更为明显。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专业预警报告中,将动画专业列为红色警告。我国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暴露了更深层次的培养体系与体制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过于简单与放纵,专业教师在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压力下,加大了量化的评价性能而忽略了质性评价的影响,一味追求学生最终作品的效果而忽略对学生创作过程的正确评价,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潜能培养不够。正是因为这种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使得大学内部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已经渗透到政策和管理的文化理念之中,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导致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轨。wWW.11665.Com
  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整个教学起到导向、检验、鉴定、反馈等多种作用,是教学过程的“指挥棒”。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模式改革滞后于教学改革的整体进程,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考试、考核是检验专业教育质量的手段,只有客观、规范才能促进专业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动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涉及的学科内容广泛,我们不能以单一的考试来结束,更不能以艺术类专业一贯常用的专业考核、考查来进行。单一的考试只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或者是为了达到一个好的成绩而采用死记硬背。专业考核与考查,学生只需上交最后的成品,这种无创作过程的作品,教师无法考查其真实性,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也间接导致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故此,对高校动画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是每位动画教育者的职能与职责。
  一、我国目前动画专业的课程考核模式
  目前,我国动画专业的课程考试形式分有理论考试与专业考核、考查。
  (一)理论考试
  根据每个高校所开设的课程不同,一般有“动画史”“动画概论”“视听语言”等理论课的考试,并多以笔试的形式进行。试卷的考试形式优劣性非常明显,优势在于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记忆,劣势是无从考核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理论课的知识点。
  1.单一的理论考试促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受当前市场的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及学校教育管理层对动画专业的片面理解,导致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目的存在偏差,众多学生一味追求对计算机与软件的掌握能力,而忽视理论课的学习。加之高校理论课的圈题现象也直接导致学生无视理论课的学习。如果一个动画专业的学生不了解世界动画史以及一些动画流派与之相关的作品,不了解中国早期的动画形态与兴衰过程,不了解市场的需求与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社会文明的进程,那么他还能把握一个动画片的风格、角色造型的元素与时代性么?这是专业教育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2.试卷方便于教育者评阅但忽略了学生真正的掌握能力。动画专业是个时效性较强的专业,它因市场经济与文化范畴的影响而变化。当然,直接以教材出题,有规范的答案,对评阅者无疑是最大的方便,可是专业理论课更多的是要与专业学科、市场连接,结合理论课分析当前的因素,恰恰这些都是教材上没有的,也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串联的难点。而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从一份试卷去评定也过于草率。试卷内容的合理性有待商榷不说,考试内容从教材出发,一味地执行书本的内容,不能兼顾到适时性、时

性,那就失去理论课的意义,理论毕竟是用来指导实践环节的,以一张试卷也无法去评判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课程的知识点。
  3.国外考试模式的区别与借鉴。德国的大学都是宽进严出,德国人一向严谨,对任何的事都计算得非常精确,但德国人在课程考试的时间、形式上都存在多样性。比如学生可以自主掌握考试时间,在学期结束前可以向任课教师申请何时考试。教师采用师生交流的考试形式,脱离纸质试卷,考试由一到三位专业教师组成,任课教师提问,学生作答,考务成员随时补充作答,然后作为评定。美国的大学采用考试、指定作业、学期报告的形式。英国艺术类的学生考核形式采用小组作业形式,要求有完整的制作过程。
  德国的学生自主掌握考试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主学习能极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师生交流的考试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直接的了解与反馈,以最有效的途径快速纠正、补充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美国以学期报告的形式完成课程考核,也有其自身优势。学生必须进行相关调查,得出相关数据,并且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相关的分析,这对动画专业的学生帮助非常大。当前的动画市场以商业动画片为主,如果没有相关的资料搜集、统筹、分析能力,对一个动画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英国小组式的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能力,这对将来从事动画行业有着很大的帮助。动画片向来就是一个团队的活动,单一的力量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团队模式最大限度地将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加大动画作品的升值空间。而中国这种单一的理论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显得单薄无力,无法考证学生真正掌握与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相比国外的一些考试形式就相形见绌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讲授工作和考试命题评卷工作不能分开,谁授课谁出题,缺乏教学与考试之间的相互制约。教师、学生考前突击,不能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试题库的质量和数量不足以达到教考分离的要求,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保证体系。(二)专业考核、考查
  根据目前对我国高校的了解与调研,它们在艺术类的专业实践课中,大多采用专业考核、考查的形式,以课程最后的一个综合作业为考核、考查的评价点,学生不用单独的考试,只需完成作业录入光盘。这种考核、考查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1.学生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大多艺术类的院校都采用分段式的教学,任课教师在课程结束前指定时间和内容,最终由学生完成一部作品作为评判与考核的依据。自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的入学门槛被适量降低,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在艺术类的专业中较为突出。很多学生抱着混文凭的心态,在高中文化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转战艺术类的高考,加之各大高校对艺术类专业以吸金的成分扩大招生,生源质量难免下降。动画专业课程考核的作业大多是由学生私下单独完成,由于时间、空间跨度较大,容易造成学生作弊,以求该课程顺利拿到相关的学分,难以保证课程成绩的真实性。
  2.学生创造能力的抑制性。高校各自的评价体系与相关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课程作业一般为任课教师批改,教师以唯美的画面、绚丽的特效、符合逻辑的镜头组接等来评判学生的作业,原创与仿效他人作品评价标准、界限划分不具体,导致学生仿效他人作品以便拿到更好的分数,这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公平与竞争的评价标准。而在美国的教育中,只要学生的想法能通过自己的答辩自圆其说最终成立,学生就能拿到优。这是很多从事动画行业和动画教育者讨论的问题,即为什么美国很多电影放在中国做后期并且成为世界上票房最有利的竞争者,而为什么中国电影就走不国门在国际上形成有力的竞争,显而易见的就是人的创造力与原创性才是动画行业的立足之本。动画片是一个精神上的消费品,它不需要再次被模仿推广上市,被模仿推广上市的作品也得不到最大收益。而我们高校对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创造地开拓,抑制了他们的创造力。
  3.课程考核的互动性。“角色造型”“场景设计”“分镜头台本”“动画短片创作”等课程,大多采用个体、团体来完成一个综合作业,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教师无法认定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其中。课程结束以光盘的形式递交任课教师,学生最终在成绩表上得知课程考核的分数,而无法

获得作品的评价信息。我国教育者一直在强调课堂的互动环节,而忽略了课程考核的互动环节。课程考核的双边互动才是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与反馈的最佳时机。德国人在这方面做得最好,他们在课程考试或者是考核的环节,由教务组的任课教师对课程相关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对制作的过程进行相关的询问,并在必要的时候,由教务组的成员进行相关补充,使得学生的课程与知识面再次升华。
  二、动画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探索
  (一)理论课考试
  1.口头报告。中国大学生需要增强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这不仅要教师言传身教,也要使学生在实践中训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重视对学生应有权利的尊重,包括师生之间、学校和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意识,都能够反映学校是否真正“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权利。口头报告的考试形式,以课程知识为考核点,学生阐述课程的核心知识与内容及自己的见解,教师随时可以打断学生的阐述进行相关的提问。这种口头报告的形式在美国的大学教育中被经常采用,可以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难度相对比较大。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既能考查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反应能力与表达能力,这对将来在动画行业的业务交流有着极大的帮助。
  2.学期书面报告。学期报告的形式取代试卷有着独特的优势,学生不仅要理解课程内容与知识点,还要关注课程以外的动画市场形态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才能将理论课程的知识结合到当前的社会实践中来。学期报告的形式在国内有部分高校采用,但大多都是2000~3000字的论文。网络的畅通与可视性强,难免出现借用他人的资料来完成相关的作业。如果要求学生在学期报告注明每处引用资料的来源,教师对学生的学期报告与课程的理论学习认真评阅并反馈相关的评阅信息,那么肯定比死记硬背的试卷考试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3.笔试加市场调研。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的笔试工作,还要做与理论课程相关的市场调研。动画市场受经济、文化、区域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各种差异性,因此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与考核中,教师锻炼学生的调研与分析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学生的调研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为日后在动画行业的调研与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实践课考核、考查
  1.个体答辩。学生单独完成相关作品,并提交相关的创作过程的制作方案与草图,课程考核时由一到三位专业教师组成教务组,进行评述与提问。个体答辩的形式,首先可以确保学生对实践课在创作过程中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在教师提问的环节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将来从事动画行业及在设计创作中阐述自己的观点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避免学生作品作弊的嫌疑,确保每个学生在相关的课程学习中是扎实、有收获的。最后,教师与学生可以及时得到课程学习效果与教师评价的反馈信息。
  2.团队答辩。动画片是一个团队协作的结晶,动画专业的部分课程采用团队的作业形式,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团队的答辩形式作为考核形式,挑战了中国传统的考核模式。动画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团队的答辩形式给考核的场面注入新的元素。首先,有利于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这在将来动画行业的创作中极为重要,动画公司需要所有成员都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其次,教师的问题如果团队中某一位成员无法回答,可由团队成员补充,继而答辩组的教师补充,如此一来,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快速实现交流,扩充学习的知识。最后,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的成员可以按各自的特长组合,制作优秀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课程考核作为评价教学环节的重点,也是考查人才质量的关键,如何加强考核与教学环节的关联性,在考试、考核环节最大限度评阅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是每一位从事动画教育者必须思考的一个课题。随着教育国际化的推进,青年学生更加贴近世界,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更加自主、更加开放,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更强,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年青一代的培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绝不是一门课程、一个专业或一所学校的努力就能达到,关键是要从“大教育”和“系统工程”角度

,由国家、社会、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不同方面共同构建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家国.中国动漫产业结构优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肖永亮.中国动画教育启示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赵宏,王春,朱春红.东西方大学考试方式的对比及对中国的借鉴[j].未来与发展,2007(3).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上海 动画 上海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探讨我国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如何改革…
    着力推进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浅议
    孔子“仁学”的人权思想对我国法治构建的积…
    我国中小企业伦理道德建设问题探析
    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缺失的探讨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视角的我国当前失业…
    浅谈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营销
    浅论新形势下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我国连锁超市联合配送策略探析
    论述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市场营销问题探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