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关于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论文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转移 研究
  [论文摘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乡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改变我国现存的二元结构的巨大动力源,是一个融理念、追求,需要经过几十年才能完成的社会变移,因此它具有必然性、特殊性和长期性。借鉴国外经验,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实现地方经济长期增长。

  城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国家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标志和必然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本质并不单单是因为“剩余”,还因为“不足”,这种“不足”也不单单是因为劳动力的不足,它还包括我国城乡体制、政府职能和现存的“二元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任何一个领域,都涉及到科学发展和和谐共处的问题。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我国经济暂时不均衡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研究和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合理的导向,关系到城乡建设和协调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我省工业化、现代化以及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正确与否。
   
  一、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比较研究
   
  (一)规模的比较。劳动力转移,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著名的有山西洪洞人口的转移、清朝末年的山东人口的转移等。wWw.11665.COm这些劳动人口的转移现象与现今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许多不同,一个是以农村、农耕为主,商贾为辅;一个是以城市务工为主,工商并举。这与英国历史上劳动力转移有相似之处。英国被专家认为是世界上劳动力转移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国家,11-12世纪,英国就开始了第一次农村人口迁移的浪潮,16世纪开始又出现第二次,但两次规模都不大,第一次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生存问题,第二次转移则主要是商人。18世纪60年代,尽管经历了两次农民劳动力转移,英国的农业人口仍占80%。直到100年后的英国工业革命,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了第三次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经过这次迁移,英国的农村人口仅剩不到全国人口的25%,城镇化的进程初步完成。
  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gdp得到迅速提升,20年的时间我国gdp翻了两番,2006-2007年国民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超过了英、法、意等发达国家。和英国一样,产业的发展同样加快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1997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 2007年仅上半年增加1.16亿人,增幅达到8.1%。目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超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个规模以总量计算,超过了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中叶农业人口转移总量比例水平。 
  河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经济强省。2005-2006年,河北省总人口为6800-6900万人,gdp全国排名第5位,经济规模的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无论在转移规模还是转移工商领域的广泛程度都呈现飞速发展的势头。
  (二)成因的比较。促进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1.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与英国土地长子继承制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与土地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历史上,世界许多国家实行长子继承制,这无疑给日益增长的人口带来困窘,土地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摆脱长子继承制的唯一出路便是背井离乡;
  2.圈地运动引发了农村经济变革。圈地运动是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这种情况在英、德、法、荷、丹等国都出现过,而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壕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农牧场。丧失土地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雇佣劳动者不稳定因素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3.工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化。英国的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制造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家庭作坊。制造业、运输业、采矿业、商业以及家庭服务业等大批产业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劳动力转移速度越来越快; 
  4.人口流动制度障碍得到消除。任何一个国家人口流动制度建立的初始,是为了“有序”,“时”和“空”的控制是实现“有序”的重要手段。英国人口流动制度的时空表现经历了一个摧残--歧视—融合的过程。消除人口流动制度障碍是统治者的需要,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
  我国长期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长期受到制约。只有新中国成立,只有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以工业为主的产业不仅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引发了产业结构的根本变化。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英国前两次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我国历史上“山西洪洞”、“闯关东”一样,围绕的主题是“土地”,解决的手段也是“土地”。只有工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引发的城镇化发展才能够让人们虽然摆脱了土地也能存活,才让人们尝试了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产业结构变化是引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这不是哪个国家和哪个国家发展中的巧合,而是一场革命,是人类发展到某一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二、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启示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中指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国民经济增长推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带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主要表现为: 
  (一)城镇化建设得到了发展。就河北省目前而言,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2006年,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劳动力比例为65%,县级市吸纳农村劳动力比例为12.4%,建制镇吸纳农村劳动力比例为6.6%。农民工在城镇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06-2007年度,我省进入全国百强县就有三个,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大幅增长。远距离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河北省并不广泛。这说明,河北省与经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无论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经济结构上存在差距,沿海和发达地区的经济有他们的特点,我们的经济发展必须遵循我们的规律。
  (二)经济发展迅速,结构合理。河北省经济正在以“环渤海”经济为布局,以沿海省经济为特点实现着快速发展。以唐山经济、石家庄经济为重点的经济圈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样一个大经济格局发展下,河北城镇化建设、现代化建设都将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朝着更正确的道路前进,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1.第三产业成为了吸纳农民工的主体。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吸纳农民工约60%,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劳动力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劳动力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劳动力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劳动力占56%; 
  2.四成以上成为第二产业相对稳定的技术工人。河北石家庄是全国建国以来著名的纺织基地,国家建立的大型纺织企业十余个,数十万纺织工人曾占据这个新兴城市的半壁江山。走进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令人惊愕地发现,这里的年轻人几乎都是农民工。她们有的工作了一两年、有的三五年,更有长达七八年,每月1000余元的工资令她们满意。集团领导表示她们都是先培训后上岗,他不愿意离开她们,她们也不愿意离开企业。 
  (三)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与指导。有资料显示,已实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只有不足20%的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因找不到工作返乡的占16%,转移进城的农民工大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我省农民工转移不仅成本大,而且不利于城镇化建设的有序发展。近几年来,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财政厅等联合下发文件,以专项资金补助形式实施了阳光工程。 
   2007年河北省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达到800000人。其中118人领衔创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2007年,河北省示范性培训达20.5万人,引导性培训57万人,农业科技培训2万人,创业培训0.5万人。农民进城“转产转岗”技能就业成为了现实。 
  (四)农民工为我国gdp值增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河北省gdp连续增长,2006年全国gdp排名第5,其中,建筑业、服务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就证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gdp值的拉动力量。 
  毋庸置疑,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乡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改变我国现存的二元结构的巨大动力源,是一个融理念、追求,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的社会迁移,城乡收入水平不实现均衡、劳动力供给峰值不变,这个现象就不会停止。因此它具有必然性、特殊性和长期性。 

  三、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借鉴与对策 
   
  历史上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当今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圈地运动和腐朽的私有制,一个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别和生机勃勃的体制改革。尽管如此,一些有益的经验还是值得借鉴: 
  (一)消除制度障碍。英国早期的一些法律和抵押、担保、罚金制度曾限制了农民的流动。但是,工业革命后,英国当局修订了人口流动的法律限制,调动了进城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使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得以加快。这是一种敏锐的经济嗅觉。我们河北省在当今以科技发展为龙头的时代更应以国家法律为基础,从制度上取消农民的歧视内容,逐步提升他们的地位,使其与城市人群同工同酬。 
  (二)发展生产力。城镇化进程快慢,是由工业化程度决定的。英国由80%农业人口转变为80%城市人口,用了100年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化将生产、服务各个环节集中到了城市,表面看,城市规模膨胀了,实际上工业化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城市的人多了,农产品需求量大了,农村人少了,市场需求却大了,城市农村相互之间地位逐渐牢固了。由此可见,发展生产力是通过自然规律解决社会现象的唯一途径,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三)就业准备教育。我们将就业准备教育称为职业教育,其实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都应该办成就业准备教育,只是就业的领域、层次不同罢了。英国很早就注重就业准备教育,他的职业教育非常成熟,任何制度的国家都在这个国度里学到了他们需要的东西。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大城市成为了工业革命的基地,不是完全的技术工人是进不去的。因此,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便成为新“流民”栖息之地,他们在那里接受初等的技能训练,这既缓解了大城市的人员压力,又可以使农民通过低层次工业技术实现“脱农”教育,为技术人员筛选提供了机会。 
  河北省正在逐步加强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体系建设,目前不仅建立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而且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问题上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河北省每年拿出每人270元、150元、1000元不等的专项培训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负责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年培训量超过100万人,这充分体现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正确认识,我们有理由相信,河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走在全国的前列。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趋势 
   
  (一)关于提法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提法笔者是不赞成的。正如前文提到的所谓“剩余”并不是因为单单一个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更重要的是城市建设缺口大。的确,在考察全国范围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四川、安徽、陕西等省份开始确有因各种原因使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但是有更多的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因为“剩余”,甚至由于劳动力转移使当地出现了人荒、地荒。就今天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看,物质的追求已不能再掩饰了,追求劳动的更大价值理想大于劳动力剩余问题,低年龄、高学历和技能的人群比例逐步大于传统转移人群比例。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分析看应当视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甚至是劳动力转移。 
  (二)关于迁徙地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南沿海迅速崛起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由西北向东南的大规模迁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民工的身影在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出现。2008年底,美国次贷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东南沿海经济遭受了冲击,农民工的需求急减。2008年11月,作者去广州、深圳、珠海考察,当地的农民工已经开始返乡。这些都从经济的角度阐明了劳动力迁徙的规律。 
  (三)城镇化建设问题。我国有13亿人口,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不可能等同于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建国以来,我国不少以产业带动城镇化建设的例子,如汽车城、石油城、煤城、钢城、化工城等等。这些城市的建设也带动社会巨大的就业生机,一些没有土地的农民进了城,走上了生产线,住进了职工公寓。只是他们的迁徙没有今天这么远。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随着我国西部大规模工业项目落实,随着我国大规模拉动内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会不断丰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会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会让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转移。 
   
  参考文献: 
  1.《河北省2006年阳光工程总结》。 
  2.《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工程研讨班研讨资料》。 
  3.“今年全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将大幅度增长”,eb/ol].2008-04-22 
  4.“公文之家.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eb/ol].2008-03-08 
  5.《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冀劳社(2007)10号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王清华 王祎 [标签: 于城镇 河北省 劳动力 转移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建立深圳房地产经纪行业执业责任保险制…
    关于科学看待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研究
    城镇化大潮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和…
    关于党内民主集中制和三权制衡的思考
    关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
    关于后勤装备备件筹措方式研究
    关于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探讨
    城镇化进程中贵州省流动人口极化问题研究
    关于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研究
    关于高校建筑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关于“十二五”时期公路事业精神文明建设工…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几点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