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良好的数学情境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
        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一个好的数学情境,一定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内容和数学思想,不但要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要紧紧围绕着“数学”的核心问题。特定情境的创设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即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1、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1/2。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触使学生产生弄清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思维就得到了大大激活。WWw.11665.cOm学生只有对数学课堂感兴趣,才能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才能为学习数学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2、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将数学与儿童的生活、数学经验有效地整合,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分析、提炼、推理、探索和发现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锻炼,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是数学知识、方法、技能的建构,而且经历了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也获得了对数学的情感价值观体验。
        3、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以学生经历过的、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的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或有待形成的技能,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了解新的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4、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
        我们的每节数学课都有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必须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的教学情境必须为教学的内容服务,围绕教学内容来设计,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二、怎样创设好的数学情境
        在选择是否创设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时,应以该情境能很好地承载数学知识为标准,否则将是舍本求末。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创设好的数学情境,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以选取合理的情境素材为前提
        情境中的背景信息应符合现实生活场景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其蕴含的数学关系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情境素材选取得恰当与否,对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例如,在教学“游戏公平”这部分教材的“实践活动”中,某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掷瓶盖”的情境:掷出瓶盖后,盖面朝上,甲胜;盖面朝下,乙胜。并让学生思考:这个游戏对甲乙双方公平吗?学生分成甲、乙两队进行激烈的游戏比赛:时而甲队“屡试屡胜”,乙队“怨声载道”;时而乙队“一胜再胜”,甲队“高喊不公”。课堂上,不断有连续取胜后的激动和欢呼,也经常有继续败北的无奈和沮丧……半节课过去了,孩子们却没有得出“游戏公平”的结论。然而,不少老师认为这个游戏是公平的,因为瓶盖有不同的两个面,投掷后的结果应该只有“盖面朝上”和“盖面朝下”两种情况。可在试验中学生却无法体会“游戏是否公平”。也许上课老师并没有思考用瓶盖作素材,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进行实验,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因此,瓶盖整体结构的不匀称、周边的形状及其盖面不一定垂直所导致的重心偏向,游戏的不公平性就不可忽视。可见,游戏中“盖面朝上或朝下”出现可能性的差异是不争的事实。正如对“形状是否匀称、结构是否均匀、操作的条件是否相同”等因素的忽视,导致掩盖了事实的真相,那么又怎么能出现“平等可能性”的局面?结果使教学在“等”中走向了“无奈”,使学生在“无奈”中感受到了“不公”。
        2、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导向
        所谓“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在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等心理状态。由于“问题意识”反映了学生基于自发与主动的求知欲,产生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因此,作为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活动平台,情境就不仅应给学生营造一种宜于学习的场景,而且还应提供一个能够原创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谁知道,自行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稍加思考,就有学生马上提出:“车轮做成其他形状的,如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行吗?”这一质疑激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学生想弄懂其中的原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举例验证,明白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有关的概念及性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情境的现实性、基础性、思考性、趣味性这四个维度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要以“点燃有效兴趣”为起点,以“激活知识原型”为支点、以“激扬数学思考”为重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精心设计情境过程,智慧把控情境走向,如此,课堂情境定能走出“浮华”、收获“实效”!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项慧玲 [标签: 小学 数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艺术的探讨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浅谈甲方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内容
    浅谈做好大型建筑工程全面项目管理
    对小学教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
    浅谈银行事权和财权划分及对策建议
    浅谈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的开放管理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的写作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
    浅谈托福阅读事实信息题的解法
    对小学数学考试评价的几点看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