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课中的创作艺术
        初中美术创造课包括绘画创作课、图案创作课和立体造型创作课等多种课业。创作课是实施美育、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型。新时期的美术教学有必要加强创作课的设计与研究,重视形象思维的开拓和智能的开发,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创作课不仅是“命题创作”、“记忆画创作”和“想象画创作”,还有很多种创作课型。
        一、联想创作课
        联想创作课是借助图象或实物,引发学生的联想,并经过加添、改编,创造出一种类似而不相同的形象和情节。借助图象的联想创作课:这种课不让学生死板地临摹范图,要求学生借助范图,进行联想创造。例如,面对一辆汽车的临摹图,提出两种作业要求:第一种,临摹加添创作课。让学生先临摹汽车图,再根据自己的联想加添出汽车上的装饰、乘客及汽车周围的公路、行人和环境;第二种,临摹联想创作课。让学生先临摹汽车,再根据自己的联想创造一种或几种新型的汽车图形。
        借助实物的联想创作课:这种课要求学生面对写生对象进行联想创作。例如,进行校园写生联想创作课:第一种,设计成写生加添创作课。要求学生先如实写生校园建筑,再通过联想添画上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飞翔着和平鸽、教室前盛开着鲜花、操场上竖立着五星红旗和师生们做着各种课间活动。WWw.11665.cOm通过联想把校园画的更美好;第二种,校园联想创作课,要求学生面对校园,通过联想,画一座新的校园,或理想的校园、未来的校园。
        联想创作课的设计,目的是增加临摹课与写生课的趣味性
和创作因素,既训练了学生的临摹与写生能力,又训练学生的
形象思维能力。
        二、发散思维创作课
        发散思维创作课是以某种图形或实物为发散点,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扩散出与图形或实物有关的近似而不相同的很多种新形象。
        图形发散思维创作课是以某种图形为发散点,引发学生的联想并描绘出与这种图形有关的近似而不相同的很多新形象。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或贴上一张圆形纸片,然后启发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物象是圆形,画在作业纸上。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形物体多。这种课称为圆形的发散思维创作课。
        三、自由想象创作课
        启发学生打破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去自由的想象,随意的表现,任意的组合,创作出独特、离奇的新形象。可以创作人到外星球生活,飞行走路,遥控干活;可以创作植物、动物像人一样会说话、有生活、有情感。要教育学生明白,在想象中一切界限都消失了,一切都有可能性,现实生活的经验、逻辑思维的规律、时空的限制、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等,一切都不存在了。幻觉、梦境、神话、传奇、现实、理想在这里都融为一体,想象获得了无限的自由性和广阔的驰骋天地。

       四、梦幻创作课
        让学生把记在脑海里的梦,或甜蜜的梦,或痛苦的梦,或真或假,都可以把梦中的形象或故事情节画创作成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的愿望,崇高的理想或虚妙的幻想,无论是否能实现,都可画成画展示出来。
        五、猜想创作课
        教师设计一些问答题,谜语或画谜,要求学生不用口答,不用笔答,而是用绘画的形式解答。这种课型更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创作兴趣。例如,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谁也说不清,谁也不用说,画在纸上给教师看。这样每个学生都创造一种外星人的形象。
        美术欣赏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应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例如,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包括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展览;请专家来校讲学;带领学生去美术馆参观画展等,都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意识,笔者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多用讨论式和问答式。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例如,在立体派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中,笔者把两课时集中为一次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有关资料,包括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绍、毕加索及立体派的作品等。教师也做了充分的教具准备,包括毕加索的大幅作品、自动幻灯机及立体派作品幻灯片等。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作品及学生搜集到的作品都挂出来,并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立体派美术作品有什么特征?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虽然这种讨论非常不成熟,但是却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机进行小结:①立体派产生和主要活动的时间:1906 年~1920 年;②立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毕加索;③产生地点:法国;④表现形式和产生的思想来源:把物像分解成几何形体切面再互相重叠。它的产生和后期印象派塞尚热衷于表现客观对象的体面结构的创作思想密切相关。
        创作课的设计,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的新思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创作课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不但开辟了丰富多彩的创作内容,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其它各学科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常立业 [标签: 初中 中的 创作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基础美术如何开展个性化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导入模式探究
    刍议文化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刍议谈话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写作有效性初探
    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之阅读理解的教学技巧
    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反思方法
    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
    美术史的基础与土壤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