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军校学员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的思考
                            作者:施书赟 吴晓宇 胡德琼 

【摘  要】提高军校学员队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效果是培养合格军校大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当前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的一些问题,提出通过传递真情感动学员、运用逻辑说服学员、强化信念鼓舞学员、营造氛围感化学员、联系实际吸引学员五个方面,提高学员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传递真情  运用逻辑  强化信念  营造氛围  联系实际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把大锁锁住了成功的大门,有人找来一根木头,使劲撬锁,木头断了,门没有打开;有人搬来一块大石头,拼命砸锁,石头碎了,门还是没有打开;有人拿来一把钥匙,轻轻地插入锁眼里,再轻轻地一拧,锁开了!木头和石头很不服气地问:“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劲都没有打开,为什么你只轻轻一拧,就打开了呢?”钥匙看了它们一眼,再看看那把锁,轻轻地说:“因为我最懂它的心(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掌握它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wwW.11665.com与此同理,在学员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要想深入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学员头脑,一定要注重运用教育方法,以便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前段时间,不少学员开始看红书、听红歌,这就证明了老一辈的故事不是落伍,社会主义理论不是缺乏吸引力,而是我们的表达方式太单一、不入耳,难以入脑。如何让政治理论入学员的脑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同样需要抓住学员的心。
        一 传递真情感动学员
        过去我们常讲在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只用朴素的情感,还要结合理论的引导。然而,当前的政治理论教育者很容易把政治理论教育变成空洞的理论说教,缺乏真情实感,很难与接收者产生思想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依据传播学的观点,受教育者在接受信息时有一个符号解读过程,在符号解读过程中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第一,接受信息者的解读能力;第二,接受信息者当时的情绪状态,即是否有接受该方面信息的兴趣;第三,信息传递双方之间的关系,即两者在心理和感情上相互接近和融洽的程度。显然,作为当代的军校学员,学习知识的能力较强,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解读能力也应是毫无疑问的。他们学习政治理论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第二、第三方面因素,即情感因素。因此,作为政治理论教育者,倘若能激发学员对某一理论的情感,不仅有助于学员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而且也能使之内化为学习动机,进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重点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1.以“情”导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在政治理论课教育中,以“情”导入是非常必要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政治教导员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目的。在当前对学习政治理论课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授课政治教导员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着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授课之始,须在导入的技巧上仔细琢磨,注意挖掘教材中最贴近学员情绪和情感的积极因素,再用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为课程做好感情的铺垫,使学员建立起对课程的情感基础,这样,他们才会认真听课、积极思考问题,理论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2.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员情感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为学员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并把学员带入特定的情境,使人印象深刻、记忆持久,起到其他教育手段不能达到的作用。同时,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听觉与视觉有机结合起来,对学员的感官进行综合的强烈刺激,有助于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激发学员的兴趣,促进学员的认知,使学员对政治教导员所讲内容能更好地理解与感悟。
        3.发挥教育语言艺术,激发学员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政治教导员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讲授教育内容,能使学员听起来轻松愉快,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性,且基于语言负载大量的情感信息,政治教导员的真情实感融入对教育内容的理性分析之中,从而创造出一个情理交融的氛围,这将引导学员产生相应的思考和联想,促进学员思想的升华。
        总之,政治理想教育,要富有感情,要注重教化和熏陶的统一,使我们的教育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 运用逻辑说服学员
        长期以来,政治理论教育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教育的重点也主要放在怎样把有关理论知识进行详细介绍,而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则较少。一些政治教导员在理论讲解时总是停留在告诉学员“是什么”,至于“为什么”往往浅尝辄止,不太令学员信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政治教导员,如果不结合相应的国际国内背景向学员讲清楚理论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会提出这个理论,这个理论的意义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个理论如何和在座学员的实际结合起来,那么教育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学员很可能就会一听就忘,这样构筑的思想防线往往经不住实践检验。只有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把宏大的主题转化为易懂的逻辑,才能让理想教育回归生活,才能使学员真正信服。
        此外,作为一门学科,政治理论课教育提供的不仅是系统的理论知识,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历史经验不断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习方法的掌握对学员的成长更具有长远效应。因此,在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员淡化文凭意识,强化能力意识,使在校学习真正成为能力提高的重要机遇,从“学会知识”上升到“会学知识”。反之,则易使学员形成思想上的依赖性,只知道“多快好省”地记住大量现成的结论,付出的代价是思维的钝化、想象力的贫乏、创新精神的丧失。
      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逻辑性,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政治教导员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不同专题梳理课程各章节、各知识小点相互的联系,有意识地在课程教育中运用逻辑说服学员,真正为提高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服务。
        三 强化信念鼓舞学员
        政治理论教育的重大任务就是使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学,就是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来学习,紧密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自觉主动地学,认真踏实地学,带着问题学,持之以恒地学。真懂,就是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真正把握这一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关系。真信,就要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真理,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自觉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终身奋斗目标。真用,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政治理论课更像一门中学课程,有些政治教导员把艰深难懂的政治理论分割为一个个知识小点,这和我们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我们要着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学员由考试的机器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者,让学员们知道我们靠马克思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念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战胜千难万险夺取了革命的胜利。
        四 营造氛围感化学员
        氛围,作为一种文化,是一定实践的产物,又给一定实践以巨大反作用。一堂课有了精神层面的文化积淀,每个学员学习理论就会由认真成习惯,由习惯成自然,由自然成风气。良好氛围对学员的思想起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有人说,“三流单位靠人管,二流单位靠制度管,一流单位靠文化管”,道理就在这里。“靠文化”就是不用管的管,一种“处于都在管又处处不见管”的境界。那么,如何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呢?笔者建议可采取多种方式:
        1.灵活教育方法
        针对青年学员喜欢思辨、论争的心理,教育中注意选取一些较典型、学员又较感兴趣的难点、热点话题进行辩论等,这样一来,就易使严肃、枯燥的理论内容变得“活灵活现”,也易激发学员的兴奋点和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育中还可以使用如讲授、讨论、辩论、演讲、答问、导读、材料分析、自学总结等方法。
        2.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伟大的时代孕育出伟大的作品,当代中国涌现出一批影视文化精品,这对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通过影视作用的强大感染力对学员进行教育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花几分钟观看一个小片段,无需多言,就可使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3.营造轻松、民主的气氛
        政治教导员作为教育氛围的营造者,应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完成由教育权威者向学员引导者的角色转变,确立平等观念和民主的作风,强化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平等参与。同时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中,消除人际屏障,拉近师生心理空间,使教育活动在宽松、愉快、活泼、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这样,不仅使学员心情愉快,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感、自尊感,使学员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五 联系实际吸引学员
        “真佛只说家常话。”科学的理论必然是大众的理论,也必须是大众乐于接受的理论。理论只有为大众所掌握,才能化为力量、凝聚共识。因此,在政治理论教学中,如果政治教导员能更好地贴近学员,在走近大众中不停留在理论灌输上,而是要把理论化为方法,更多关注学员的学习生活以及发展,那么科学的理论就会永葆生机和活力。
        第一,在实践过程中,不少学员常说:“想听的他们没讲”,“所讲的都是听腻了的”,是“文人编的、报上抄的、屋里憋的、应付会的”,是名副其实的“空洞无物,言之乏味”,既没有错处,也没有用处,并讽刺为“不是高棋,不是臭棋,而是废棋”。针对这一情况,政治教导员要将理论讲透,一定要坚持在真理的基础上,立足于学员特点,满足学员需求、回应学员关切、解答学员困惑,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学员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科学理论更好地进入学员思想。
        第二,在开展教育活动中,政治教导员可尝试教育员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例如,在向学员讲解科学发展观时,告诉学员骨干如何把“以人为本”运用到日常的行政管理中,让他们明白以人为本既不是实践中机械地当“传声筒”,也不是争着去“老好人”,而是把管理和感情有效地结合起来,既尊重学员之间深厚的感情,替他们多着想,也要依据条令条例对一些不好的现象大胆管理,于情于理都要做到无可辩驳。总之,理论一经为学员所掌握,就会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理论也只有被学员所掌握,才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学会充分挖掘理论的应用价值,把理论和学员实际紧紧结合起来。
        第三,在课堂教育之外,政治教导员可尝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如果不与实际相结合便是空头理论。现在的学员不是不喜欢政治理论课,也不是不关心理论,只是他们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政治理论课政治教导员在注重课堂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现在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政治理论课教育不能游离于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员进行课堂教育的同时,注重引导他们深入社会、深入农村,全面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有将课堂教育牢牢扎根于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让它折射出时代的光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贾凤姿.上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五个结合[j].求是,2010(10)
[2]章国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状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7(12)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施书赟 [标签: 高军 政治 理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大别山山地浅变质岩层地质成因的探究
    关于家庭清扫装置的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水利施工企业资金集约化管理措施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应用问题的探讨
    关于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及分析
    关于校园女生篮球教育的思考
    关于降低高压输电线路跳闸次数的讨论
    消费的产物:一种关于设计新概念的分析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后进生的转化的探讨
    关于混凝土碳化的探索与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