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三环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1.三环教学的产生
  中学生物学课本对于知识的安排大部分呈现出这样一种模式:概念———内容———总结。如按课本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一种结论式教学,其教学方法总摆脱不了注入式,填鸭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培养。我摸索应用了问题型的三环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三环教学的应用
  三环教学的课堂教学有二方面:其一是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它通过学生对教师设计问题的分析、研究、总结,最后获得相关知识。其二是学生前面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问题,它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有主见地学习。
  2.1教师设问
  要使学生准确迅速学好新内容,必须从全体出发,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设问,问题设置的难度控制是教师提出问题成功于否的关键因素,具体做法如下。
  在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设计了下述问题,要求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讨论。
  (1)倒伏了的植物茎会如何生长?
  (2)茎为什么会这样生长?
  第一个问题,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很快就能回答出来,茎是背地生长;学生在分析第二个问题时,遇到了困难,教师及时地补充一问,给学生一个台阶。同学生们在排队跑弯道时,是如何跑的?这一问题表面虽与课本知识无关,但学生很快由跑道外侧的同学跑的快,内侧的同学跑的慢,就可转弯而推理分析得到,茎背地生长是由于近地面一侧长得快,远离地面一侧长得慢所致。
  课堂上学生讨论热烈,气氛活跃,学得轻松,教师讲的也很少,应该说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Www.11665.COm
  2.2学生设问
  通过教师设问这个环节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此时,让学生把固定内容活化到实际中去,激发学生去探索,去主动地提出问题,随后又自己讨论解决问题。教师的及时引导是这一环节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十分地活跃,整个过程都在积极探索知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2.3及时反馈
  前二个环节着重于课堂,这一环节重视的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前二个环节获得的知识能否正确灵活的运用于实践,取决于这一环节的成功与否。
  经常进行这类自我反馈,或相互反馈,有助于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及时改进和调整学习策略中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3.三环教学的启示
  通过这样的教学得到了如下的启示:
  3.1三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才有获得独特思路的可能,才有创新的可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贯穿问题型的教学思想,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回答问题,要求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一个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大小是创新能力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尽可能注意开放性。爱因思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指出问题是一个积极求异的结果,也是一个具有创新潜能的重要标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
  3.2三环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由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分析、讨论的总结得出。这样学生有一个充满激情的学习过程,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必要地、有效地指导,起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3.3在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教师要这种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只是一个参加者,不能包办代替。但当学生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你还得充当点拨者的角色,对有的问题加以适当的说明,在问题讨论形成结论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放手让学生进行,但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和经验有限,对问题的总结往往不全面,用词不当,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形成科学的概念,以免给学生留下模糊不清的或者错误的概念。
  3.4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的气氛
  在民主的环境与气氛中学生感到宽松、融洽、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学生才能自由与民主地思考,大胆提出假设,无顾忌地发表见解。教师可以通过微笑,欣赏、认可的目光,委婉或激励的语言等方法营造氛围。
  3.5这种教学过程,能培养学生观察、阅读、分析、讨论、判断推理能力;能使学生接受到潜移默化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久而久之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郭见峰 [标签: 高中生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初中生物教学导入模式探究
    高中英语——统筹兼顾
    幽默教育法在高中英语中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从生命教育观照生物学教学
    反思高中语文教研工作的误区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策略探讨
    高校生物实验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利用教学空间建设高中数学优质教学资源库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