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论历史教学中引问策略
 创造性提问的主体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学生,我们历史老师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他们提问的技能?这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或简单的指导便可以完成的。其功夫不仅在课内,而且在课外,需要老师利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切有利因素进行引导,具体来说,不妨试试以下的策略。
   一、创设宽松、民主、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促使学生有自我表达的勇气,是学生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前提,因此,一方面有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提问时间,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思想放松,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够展开多向思维,自由地联想、探索。在此,我们可以借鉴天津市一特级教师对学生提出课堂教学中的“七个允许”,即“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提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不同的意见允许补充;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争论到炽热化的时候,允许学生自由接话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老师的批准”。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探索欲望自然会被激发。与此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难是易,或深或浅,老师都要表示足够的尊重。比如有个学生问历史老师“老师,为什么清政府总是打败仗?”还有的学生问我:“怎么共产党的会议这么多?”对这样的问题老师都应认真加以回答,不好搪塞过去。事实上,在美国,教师们非常乐意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堂上,亦或是教师正在讲授中,即使学生提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教师也乐于回答。而当学生畅所欲言地提出问题时,他的思考能力和创造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和发展。WWw.11665.CoM
   二、告诉学生“疑”与“问”的价值
   明代教育家陈献章有段名言:“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历史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这些话,使他们明白我们的学科中一样需要问,有问才有知的道理,如可向学生举例子,我们的历史书上的字人人都认识,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学它呢?只有这样问我们才会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自觉地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另外一方面,教师要使学生明白“疑”与“问”的价值,从而不断得提升自我和超越自我的重要性,正如陶行知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只有学生自己懂得了疑与问的价值,才能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去从问题中获得提高,才会真正接受书上所说和老师所讲的,也才能使老师的引问成功。否则,他会认为都是空的,假的。
   三、对学生的提问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
   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需要经过反复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历史老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
   1、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提问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晶,是思维成果的一种外显形式,而非教学任务。避免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提问是课堂发言的必须形式,每节课都得有所表示。否则提问就失去了价值,变得形式化。
   2、不要一疑就问,每疑必问。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后再提问,那些能通过自身努力,或借助工具书,或通过相邻同学互相咨询、讨论得以解决的问题,则不必提出。如此,可避免学生的问题流于肤浅和表面化。
   3、问题的表述要尽可能地清楚明白。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再善良的思维火花如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一旦熄灭,便会不留痕迹。清晰的表达不仅可使问题明朗化,还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解决提供契机。常常会遇到有的学生在提问时很罗嗦,但是讲了半天也不知道他究竟要问什么,这时,我们不妨直截了当地问他,“你究竟想问什么?”。
   四、以问引问
   即教师以某个问题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矛盾之处注意,使其产生疑问的策略。如果教师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进行引问,往往容易为学生所忽略或者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机。但是,如果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引问的话,可使学生进入一种疑难情境,使得他必须集中精力来进行思考,并调动自己的所有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例如,在学习《古代亚非文明古国》一章时,可先提问“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之处在哪里?”这时,同学们脑海里自然会产生疑问,“四大古国各分东西,怎么可能有共同点?究竟是什么共同点?为什么?”从而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地去寻找答案。


   五、提供高质量问题的范例
   对学生而言,教师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他的作用可体现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国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学生提问时也喜欢模仿老师,甚至老师的神态和动作。如果老师倾向于提出高质量的范例时,学生也会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学会这些问题的发现以及思考的方式,从而缩短自己产生有创造性的问题的时间。如在初二年级的历史教学中,老师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有关清政府软弱无能的问题,很快学生都会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
   六、对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加以肯定
   肯定的方式有很多。如教师可对他们的问题立即加以表扬并请全体同学参加讨论。如曾经有学生问我:“为什么西罗马帝国灭亡了,而东罗马帝国能继续存在一千年?”我就让学生们自己去分析,有的谈到了东罗马帝国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的讲到了经济特点,分析得头头是到。但是不管怎么样老师都要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表示重视和赞赏,这样他们会更加勤学好问。
   总之,老师要转变观念,认可学生也是提问的主体,还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性提问的思维,历史课上一样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许这样,学生就不把老师所讲的当成说教。因此,不但老师自己要创造地提问,还要引导学生在历史课上创造性提问。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吴天明 [标签: 历史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例谈历史与社会“依标施教”应注意的三个方…
    试论编辑惯习的历史建构及其生产
    对历史嬗递过程中苦难的解读——论《古船》
    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初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之我见
    利用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中美高等教育研究取向之历史比较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历史逻辑与实践路…
    浅论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浅议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解读课改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问题
    历史教学中美的因素及其运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