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改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 要】:学科审美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研究人地关系的地理学科,内容综合性强,包罗自然、人文、技术等学科,其中蕴涵的审美“基因”非常丰富,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取之不尽。本文试图对地理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教学 审美教育 教学过程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指出: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作为地理学科教师,应该结合本科教学特点,加强美育的渗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理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充分挖掘地理学科中蕴藏的“美”,引导学生确立追求真理的意向,并“导之以行”,通过地理中的美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努力发掘地理教材中的美育内容
  地理课程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 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主要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中蕴含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地理规律的和谐美,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美。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播撒美育的种子。
  1.地理的自然美。自然美是指客观自然界中自然生成的事物之美。地理学科中提到的各种地理景观,就蕴涵了许多美的“基因”,令人产生无限的美感。浩瀚的星空展现宇宙的神奇庄严;雄奇山脉书写大地千百美态;飞瀑流泉展现水泊万千丰姿;繁花秀林、演绎地球多样生态;风起云涌演奏气象变幻旋律等等。Www.11665.COM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自然景观中美的“基因”,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简洁生动的速写板画、鲜活准确的语言描述等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享受自然美。
  2.地理的人文美。人文美是指人类社会中,人类实践创造的有关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所表现的美。人文地理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美,如绚丽多彩的民族之美,虔诚信仰的宗教之美,各不相同的建筑之美,多种多样的风俗之美,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文化之美等。人文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就能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体悟人文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对美的鉴赏力。
  3.地理的和谐美。地理事物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发展变化的。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火山地震、地形的发育,大气的运行,河川的演变…地理事物的演变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各个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地理环境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各个地区又存在着地域分异。既要知“地”,又要了解这些地理事物本质的“理”,会使学生不仅感受到自然美的欢悦,还会使学生得到一种更为满足的和谐美的享受。
  4.地理的科学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整理出来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体现了合乎逻辑的科学美。地理学科以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将丰富多彩的地表环境清晰简明地展示出来,也给人一种逻辑的科学美。此外,古今中外地理科学家对未知世界执著探索的精神,也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其形成科学美的动力。审美化地理课堂教学就要充分挖掘其科学美感,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鉴赏科学之美。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和素质的方法
  1.创设友爱、融洽的学习环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要使学生乐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地理新知的欲望。审美是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能体验到愉悦的美感和心灵的满足,那地理学习本身就会成为内在需要,就能燃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对教师来说,上课时教师首先要进入“角度”,再以美的情感来感化学生,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使学生乐于受教,乐于学习。
  2.创设愉快、优美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就像一首乐曲,韵律与节奏是否悠扬,决定乐曲是否动听;同样,教学过程,能否精心设计引入、发展、高潮、过渡、低谷、尾声等各环节,使教学引人入胜,启思启智,具备韵律与节奏的美感,也决定了教学的成败。以悬念设计、新闻播报、情境表演、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引入课堂,能激发兴趣,迅速拉近与学生的情感,为课堂学习与地理审美作好心理准备;精心设计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教学过程逐步发展,其间有小组讨论,有学生提问,有教师的实时点拨,课堂气氛时而激越,时而舒缓,逐渐推向最高潮。然后教师的总结过渡,疏导学生情绪,巩固练习。最后是尾声设计,可板书小结、学生自主反思小结等等,使课堂留有余韵。总之,创设愉快、优美的教学过程,除了需要精心设计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是否具备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与口头表达能力。为此,地理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我素质,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3.充分利用地理教学媒体展示地理之美。地理教学媒体非常丰富。传统的地理挂图、地球仪、标本、地理模型、地理图片等等,制作精致、形象、直观,富有美感,充分利用这些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不但能提高教学效益,还可以增强地理教学的美育功能。现代化的教学媒介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课件,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件,优化综合各种现代化媒体,通过声音、画面,提供了大量学生无法直接观察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听觉和视觉的审美愉悦,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
  4.努力设计地理第二课堂的鉴赏美。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第二课堂的活动,这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活动中,除了要扩大和加深地理学习的内容,还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同时又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生动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把美育寓于地理教学中,其功能是不可低估的。因此,美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必须潜移默化的深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创设美育情景地理美育,加强美育的渗透教育,通过地理中的美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王月 [标签: 地理 中的 审美教育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新课程背景下转化数学后进生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浅谈初中思品教学中教师怎样贯彻新课标精神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之碰撞与融合
    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如何构建中学数学和谐课
    初中数学课改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化中学地理学科教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