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看法
【摘  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现,思想政治课教学受制于各种原因,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重点从教学的片面性、教师和学生健康心态、师生关系、学生的积极性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  片面性  健康心态  师生关系  积极性

        笔者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发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心理存在的一些误区。师生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常常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失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在政治教师队伍中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未发现这一问题,或不重视这一问题,在不少政治课教学中还存在此类现象。本文试就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此类现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分析,并就此谈些粗浅之见。
        一 克服教学的“片面性”
        其现象之一就是作为施教主体的政治教师,在教学目标追求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分”,从而反映出教学目标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又表现为: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同化于社会上的错误认识——感到只要认真完成课堂45分钟,只要让学生的考试成绩理想就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教师”,就是一名“高水平的教师”。wWW.11665.CoM在教学设计与备课上只注重构思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在组织教学上仅敏感于学生知识理解掌握和成绩的差异;在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上认为成绩优秀的就是“好学生”,平时关心学生也大多是关心作业与成绩等。显然,教师如果只倾注实现这一目标,存在上述教学心态,势必同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相悖,同教育心理学相违,也会同自身的教学祈盼相反。从教学过程本身而言,它既是复杂的师生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奥妙的师生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完美的课堂教学整体目标,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仅限于智力开发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特殊的、具有多重任务的思想政治课更是如此。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目标上应注意“全面性”和“高要求”。政治教师要在每堂课教学中想方设法地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和心理素质水平。从而在“高要求和全面性”的压力下促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成熟、走向新的境界。
        二 保持教师和学生健康的心态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不仅存在于学生之中,还存在于政治教师中也。教师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其职业、专业的不顺心;对教材“多变性”的反感;对教材理论与实际“差距”的茫然;对高考教学难度提高的困惑;对政治教师言行特殊要求的潜在压力等。 
        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一些枯燥教材内容的乏味;对社会存在轻视政治学科现象的认同;对为应试而大量背诵的厌倦;对教师简单古板教学的失落感;对教师言行不合“理论要求”的不满等。上述师生逆反心理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成功的取得。为此,变师生对教学的“逆反性”为“相容性”就成为了政治教师自我提升的一个客观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克服自身的逆反心理,消除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立志于政治课教学事业,拿出勇气和信心排除心理障碍,“轻装”教学。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要不断努力学习锤炼,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以精辟的政治理论说服学生;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以良好的师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政治课教学可亲、可近、可信,有兴趣、有作用、有收获,从而缩短学生与政治教师、学生与政治教材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的抵触、不顺心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保证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顺利健康、稳步的发展。

      三 民主平等,和谐共处
        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没有真正落实“民主”、“平等”、“和谐”,师生教学的交往相当一部分处于“单向性”、“一言堂”。这种单向性突出的表现为两大方面:第一,课堂教学由教师一灌到底,学生应有的活动得不到真正的实施;第二,教师听不进学生独立的、有益的、新颖的思想认识和观点看法,表现出对教材内容理解的绝对权威,教师没有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学生成为被动的吸收器,这种教学,学生感到压抑,教师也十分疲倦,缺乏活力与生机。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做到师生交往的“多项性”。政治教师应明确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的重要性,放下架子,改进教法,彻底改变“一言堂”的家长式教学,不断探索出符合师生多项交流的好方法、好举措,大胆创新。认识上的一致、情感上的共鸣和意志信心方向的相鼓励都能更好地在教学上取得成功。
        四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对政治课教学 “冷漠”,缺乏应有的学习愉悦与激情,表现为情感的“消极性”。这种消极性导致了教师上课时感到“没劲”,学生学起来“乏力”,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学习欲望低落,教学效果差。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自身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理论的阐述,本身就较为枯燥,为此,如果不消除学生情感上的“消极性”,实现向“积极性”转化,必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情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自身对马列主义的笃信程度,对政治理论传授热情的高低,以及对政治课教学技巧的掌握驾驭水平直接牵动着学生的情感。政治教师若能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性,热情饱满地投入课堂,具有娴熟的艺术教学手段,就会激发学生对学习政治理论的强烈需求,产生对政治课教学的兴趣、满意、欢乐等积极的情感,这种情感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若能做到既有理智的增益,也有情趣、道德的熏陶,又有艺术的感染,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美的享受,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都得到升华,那么,这样的教学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效。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值得人们去深刻反思。政治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去克服这些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新的飞跃。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陈秀玉 [标签: 高中 政治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高中英语——统筹兼顾
    刍议谈话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幽默教育法在高中英语中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反思高中语文教研工作的误区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策略探讨
    利用教学空间建设高中数学优质教学资源库的…
    关于高中后进生的转化的探讨
    理解实词、虚词在高中文言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