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关于中职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思考
论文摘要:课堂创新教学,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作秀。语文教师要不拘一格去创新,在课堂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努力构建人文课堂,提高自身素质,关注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论文关键词:中职语文;创新教学;课堂教学  
    
  目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是在课堂上不举手回答问题,不积极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走进文本的内质,个别学生甚至趴下睡觉;课后,对要背诵的名家名篇不理不睬。这样的语文教学无疑是悲哀的。究其原因,除了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差以外,教师也存在不足,教师把教学看作是自己的表演,霸占了整个教学舞台,让学生成了“昏睡的观众”。  
  中等职业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师生都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适当补充教学内容,能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笔者谈谈在课堂创新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旁征博引,规划人生  
  “教语文就是教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在课堂上教师应教育学生关注时代,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人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让他们真正从健康成长的需要、文化知识的需要、祖国人民利益的需要去规划人生,实现理想。Www.11665.coM笔者在课堂上就注意教学与时代相联系,引用鲜活的事例,加强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例如,结合课本中《〈士兵突击〉节选》钢七连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教育学生明白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意义。结合电影《亮剑》中李云龙的名言“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让他们树立民族的自豪感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学生只有热爱祖国、热爱生命,才能真正喜欢语文。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是创新的灵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科学史的考察,充分挖掘科学家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奉献精神。挖掘科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例如,把钟南山院士学习语文的观点介绍给学生:他认为一个科学家首先要掌握的基本功是语文,“学好语文实际上是学会抓住最主要的东西”。适时地为学生点拨学语文的重要性,唤起他们热爱语文的欲望,从而走进创新的天地。  
  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只有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才能播下学生创新的火种,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合理恰当的情境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这其中,创设问题情境不失为一种主要的手段。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特别是要重视在新课的导入过程中,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警察与赞美诗》时设计了一个故事式的导语:一天深夜,在小巷的尽头,两个人走了个对面。其中一人问另一人:“这儿有警察吗?”另一人回答“没有”。“那么,能不能在附近很快找到一个?”“恐怕不可能。”“那好吧,把你的手表和钱包给我。”故事讲完,学生大笑。然后教师及时发问,“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出人意料。”“它反映了坏人什么样的心理?”学生回答:“害怕警察。”“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写到了警察,结尾也出人意料,但主人公苏比不但不害怕警察,反而还要当着警察的面做坏事,这是为什么呢?”教师的发问,让学生产生弄清事物本原的强烈愿望。这样,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创设情境不单只有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布置相应的创意教室,配置或制作有关教具,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出与创新教学情境相适应的气氛与情调。另外,还可以靠教师的情绪感染、教态影响、语言调适等加以烘托和营造。  
  合作探究,加强训练  
  当代创新活动需要个体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合作沟通能力,开放的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认知活动、情意活动和信息交流综合影响,相辅相成的过程。课堂创新教学就是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从而促进人际交流中的开放与协作。学生在合作中参与活动,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动机,同时还可以避免教师把现存的知识生吞活剥地照搬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质疑,鼓励学生去主动求知,并在求知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要开展学生的合作探究,首先教师的备课要较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探讨之中,再次,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大胆打破原定的教学流程。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士兵突击〉(节选)》一文时,他打破原定的教学程序,采用读编演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该篇小说。第一步:要求学生作好课前读写准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观看该电视剧18~20集。之后,分别写出自己对许三多、成才和伍六一三人的评价。第二步:分组自主讨论,选取文中情节,按教师范文,编写简短剧本。第三步:小组讨论,人人参与,自主分工,确定导演、演员,进行合作排练。第四步:学生分组分别表演,由学生代表和教师组成的评委打分点评。第五步:由胜出小组自荐学生作获奖感言,另外场外学生谈观后感。第六步:教师对整堂课学生读编演评作总体点评。这节公开课,虽说学生在表演作品时场面有点乱,但正是有点“乱”的时候,是学生思维最活跃之时,该教师运用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很成功,让学生在合作中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思考、不断质疑,主动学习、主动求知、学会创新,同时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合作精神和学习习惯。  
  与时俱进,展示个性  
  创新教学要体现时代性的特征。一方面,教师自身应跟上迅速发展的朝代潮流,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应洋溢时代气息,展示时代元素。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课外的信息,比如说引导学生关注网络专用名词——“躲猫猫”、“楼歪歪”、“范跑跑”,了解两会关键词“和谐”、“民主”、“开放”、“民生”、“低碳”。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与教材总是相对滞后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自己的思考,而不能囿于传统的教材和传统的认识。只有努力创设富有时代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参与,并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借上海办世博会的契机,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资料,了解世博会的相关知识和举办的意义。  
  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学生发挥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随着科技的发展,课堂中的电化教育已经频繁使用,可遗憾的是,目前的课堂中多媒体更多地(甚至全部)属于教师所有,教师根据预先制作的课件按部就班地点击鼠标,学生只看和听,其实,学生制作多媒体能力很强,可以把多媒体大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围绕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知识,制作课件,甚至可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素材进行再创造。这样做的效果将远远超出多媒体只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效果。例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学生以“快乐端午节”为主题,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渠道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学生自由分组展示的课件内容丰富,从一只只美味可口的粽子谈到了屈原的诗文;从赛龙舟的对联说到了纪念伍子胥的故事;从端午节的谚语讲到了鲁迅的小说《端午节》。课件制作也十分精致,对象与背景对比鲜明,选择的图片赏心悦目,插入的音乐清新悦耳。因为学生对贴近生活的传统节日十分关注,对课件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敢于大胆展示个性,秀出自我。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参与,多方位表现。课堂创新教学,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作秀。语文教师要不拘一格去创新,在课堂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努力构建人文课堂,提高自身素质,关注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单靠每天课堂上的45分钟肯定是不够的,还必须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学生创新的校园环境。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张金娣 [标签: 语文 创新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大别山山地浅变质岩层地质成因的探究
    关于家庭清扫装置的创新研究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应用问题的探讨
    构建中职语文人性化课堂
    关于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及分析
    中职语文教学应渗透企业文化
    关于校园女生篮球教育的思考
    关于降低高压输电线路跳闸次数的讨论
    消费的产物:一种关于设计新概念的分析
    澳中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对比分析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中后进生的转化的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