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建构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语文 建构 学习能力

  [论文摘 要]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a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西方建构主义理论,培养学生的建构性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从阅读、写作和德育三个方面着手。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语文教育核心思想历久弥新,几十年后,依然是语文教育的至理箴言。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这种主张,与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相吻合,也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理想目标。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构性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阅读——建构起良好的语文基础
  1.文化信息的自主扩充。让学生走进阅览室、图书馆和网络,凭自己的意愿广泛阅读感知,使之产生一种知识的“饥饿感”。而贴近现实的全新信息,又符合青少年的好奇求新的阅读心理。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接受主体认识结构是读解文本的起点,它决定着读解文本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看的都是自己想看的内容,这就意味着他的认知结构与客体差距不大,文本内容就会激活主体认知结构中已存的“相似块”信息,两者发生偶合,于是,这些书刊所载的文化信息就容易被化解,被吸收,成为学生认知能力的一部分,从而为建构起较好的语文能力打下基础。WWW.11665.cOM
  2.语文素质的自然吸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提到: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边插着一个标语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 慢慢地去欣赏,意味着耐下心来,学会咀嚼赏鉴。皮亚杰的认识“建构”学说启示我们:当主客体不相适应或差距很大时,便存在着“结构差”,这时接受主体就必须调整改变自己的认识,使他们相互“同化”或“非顺应”。面对众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大多数学生都与之存在着一个“结构差”,这时,只要静心品味,就能消除其“结构差”,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欣赏。于是,在教师有的放矢的指导下,使美质成为学生情感的组成部分。
  二、写作——建构起良好的写作能力
  如果说读是汲取、蓄积,那么写作则是给予、输出、创造。
  纵观中外文学史,可以发现,任何一篇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文章,莫不是用强烈的情感铸就的。叶老一再告诫我们:“语言的发生本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鸣出自心的感兴。”因此,必须让学生用心诉说,用情塑造:讲身边的人,叙身边的事,述身边的物,评身边的理。事实证明,学生可以迅速地把这些耳闻目睹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写出事能感人、情能动人、理能服人的优秀作品来。
  同时,在作文教学中,应对学生的作文采取赏识行为。在评比作文时,只要发现学生有闪光点就加以赞许。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欣喜,从而增强写作的内驱力。在多种作文竞赛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争胜心理,让他们以积极心态去构思、写作、品味,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作文水平。
  当然,由于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完成一篇文质兼美的作文,还应该取决于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不遗余力、誓死报国的民族英雄,心系百姓、不计私利的忠良贤士,变法图强、矢志不渝的改革先锋,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共和国元勋等等,都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丰碑,从而提高认识,砥砺意志,陶冶情操。
  三、德育——建构起良好的语文人格
  语文教育的核心就是语文人格教育。那么,进行恰当的德育引导,使学生建构起良好的语文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人格的教育目标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一是终极目标,一是具体目标。终极目标就是人格完善,只有人格完善,才能统一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本质价值。语文人格教育目标永远是终极与具体的统一、永恒与流动的统一。


  1.认知品质的自觉培养。从心理特性层面看,认知品质主要包括认知的客观性、批判性、条理性和创造性。人格健康的人具有较强、较广的客观性,能迅速把握语文事物的本质、语文现象的规律以及事物、人物之间的关系。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能够对各种文章及生活中的人、物、事,做出自己正确的评判,并且能够尊重并容纳他人的价值观。学生还应该能够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和规律发现并解决问题,既讲条理,又不墨守成规。创造性则帮助一个人从多角度提出各种新假设和新答案。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具有很强的能力,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意志能力的不断强化。意志具有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比一般人更能自觉地确定自己行动的目的,并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行为目的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往往表现出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盲目性。具有自制性的人能够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调节、控制自己情绪与观念。具有健康人格的人,遇事当机立断,敢作敢为,行止自若,干脆利落。
  终身学习是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为自己的生存打下基础。建构性学习正是一把利斧,学生拥有了它,能够劈开语文学习的重重困难,开拓出一片语文学习的崭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瑞士]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原理[m]. 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7.
  [2]李杏保,顾黄初. 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 [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3]钟启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 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
  [4]朱光潜.谈美书简[m]. 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2001.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 . 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孙井彦 [标签: 语文 建构 学习能力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艺术的探讨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浅谈甲方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内容
    浅谈做好大型建筑工程全面项目管理
    点亮“对话”,引导语文教学走向自由
    浅谈银行事权和财权划分及对策建议
    反思高中语文教研工作的误区
    构建大语文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语文自主课堂的建构与效能评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