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按产生兴趣的对象来分,学习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两种.前者是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后者是对学习活动的目的或者结果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并不感兴趣,但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从而对数学学习的目的和过程感兴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时是直接兴趣发挥作用,有时又是间接兴趣产生效果,生动有趣的数学内容会使学生产生直接兴趣,一旦遇到枯燥乏味的知识又需要间接兴趣的参与支持.同时,由于间接兴趣的激励,通过顽强的学习,克服了困难,便又会使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所以,两者是交替作用、相互转化的.按兴趣的不同发展水平,可分为“无趣”、“有趣”、“乐趣”和“志趣”四个阶段.
        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教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使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创造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培养、保持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兴趣越浓,他的主动探索精神就越强,越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答案。wwW.11665.cOM在数学中常以下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从学生渴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新的知识课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从实际出发,要求学生解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就会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例如,在讲解“三点决定一个圆”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解决以下的问题:机器上一个圆盘破碎后剩下一块残片,现在要配置一个新的圆盘,有没有办法配置?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圆的知识,知道要配置圆盘,需要知道圆盘半径的大小,但从这块残片怎样来确定半径的大小呢?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从此着手,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三、通过指出学生知识上的片面性或不完整性从而引进新的知识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识出发,指出他们原有知识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学生就会迫切要求获得较为完整的,全面的知识。例如,讲“角的概念”的发展和深化时,教师先要求学生举出一些生活生产中常见的角的形象的事例,然后问什么叫角呢?学生以前虽然有对角的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一般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时学生会感到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也许有的学生会对锐角、钝角做出比较粗糙的几何描述,那么教师便可紧接着问平角是不是角?另外向学生提出顺时针与逆时针旋转所展开的角,这是怎样规定正角和负角以及周角等更全面的角的概念.在角的概念深化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原来对角的认识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这就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四、揭露矛盾,让学生引起争论
        要证明大象与苍蝇一样重,在推理过程中,设大象重u,苍蝇重v,如果用2w表示大象与苍蝇的重量和,那么: 
        
        这是利用数学上诡辩引起争论,揭露矛盾,发动学生认真观察,找出问题所在,增加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探求其根源的兴趣.

       五、启发思考,发现规律
        数学教学中,只有对解决问题进行紧张思考的人,才能发现问题与规律,并利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进行思考,将思维引向深入,从中感到乐趣.比如要学生发现下列式子运算的结果:  
        先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进行观察,猜想: 
         
        接着给学生讲古印度发不出奖品的故事.传说古印度有人发明了一种棋类游戏,太子打算奖励这位发明者,让他自己选择奖品.发明者请求:按棋盘上的格数,奖给他米粒,但须第一格给他一粒米,第二格给他两粒米,以下各格的米粒数是它前一格米粒数的两倍.太子答应了他的请求,就按棋盘上的64个方格计算应发给发明者的米粒数,计算结果使太子目瞪口呆,因为全国的存米还不够数!
    最后要求学生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般性.这比一开始就让学生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要好的多.这样的教法既有趣味性的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能给学生造成比较深刻的印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诱导对学生进行实验----归纳---猜想—证明的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六、对数学中一些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应先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然后再给予理论上的证明
        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规律,不论在他们的思想情感上,还是在学习兴趣上,都比教师给的现成的命题或结论要强烈的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凡是条件和时间允许时,都应事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去发现规律,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证明.例如,讲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以在画出三角形后进行剪拼来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这个性质.然后,再指导学生观察四边形,五边形……它们都是由几个三角形组成的?它们的内角和怎么求?当引导学生发现n边形的内角和的求法时,指出这个结论是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到的,这就会激发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孟庆丰 [标签: 数学 学习 方法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对策
    高职环境艺术专业教学中空间创意思维培养的…
    媒体人要培养和树立敬畏意识
    从学生困惑入手 构建探索大空间
    从iPhone热现象中反思大学生自我价值观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关于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及分析
    提高食品专业大学生就业质量水平的教学新思…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