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交际活动,诸如学习活动、劳动活动、社会活动等,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存在着语文教育活动,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学习渗透在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可是,不知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最重要的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为其爱学语文注入无限的活力。 以下的几点做法不妨一试:
  一、借用课本中的佳作美文,陶冶学生情操
  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我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美文,我都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教学中我一般都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的读: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时,首先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然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我再请同学进行比赛读;分节读完,请学生将全文配乐诵读。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真正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七年级《安塞腰鼓》《山中访友》《济南的冬天》等都是美文,很适合反复诵读。
  二、借助课外阅读,开阔学习视野
  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只是些最基本的方法,俗话说:“见多识广”,面对广泛的书籍,只有做到博览群书,才能使课堂学到的知识得到练习、巩固,并从中开阔眼界,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Www.11665.CoM如《三顾茅庐》这一课,当学生知道了故事中的人物时,教师启发学生:“哪个同学看过《三国演义》?谁能把文中的人物性格向大家介绍一下?”此时,看过《三国演义》的学生兴趣极高,争先恐后地介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忠心耿耿,心思细密,张飞性情耿直,快言快语,刘备任人唯贤,求才若渴。通过同学的介绍,这些人物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之后,带领大家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深刻了解刘备尊重人才,三顾茅庐的诚心。很多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也准备读一读这本书。这种课外阅读的扩展,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课堂教学在课外得到补充和延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是学生兴趣浓厚的一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讲故事、演故事,并且请同学回家看《西游记》这本名著,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背下来,在班级里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离学生的生活遥远,对当时的一些社会情况不了解,可以让他们去通过阅读有关的图书资料,对司马迁这个人有个全面的了解,以此加深对文中人物精神的理解。

   三、用教学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让学生在情境中“乐”语文 在上《狼》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我设计了一个答记者问的小环节,让我班两位同学扮演记者,像模像样,她们设计的问题尖锐,在采访的时候很快进入角色,又是和被采访的对象握手又是说再见的,她们落落大方,面带笑容,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课前我只是稍微点拨了一下,创意的部分据她们自己说是从电视上学来的。在教学《童趣》时我给了学生5分钟的时间盯着教室里的电扇,让他们切实的体会到“项为之僵”的感受。教师创设了情境,使课堂由“平面”变得“立体”,使课堂成五光十色、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把语文联系生活,让学生参于其中
  走向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 学生的学习,大多必须以其生活体验为基础,因而应该强调在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如: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记录自己最关注的新闻;观察大自然中的某种现象,写观察日记;了解某种产品的性能、用途,学写产品说明书、广告语;阅读课外读物,做读书笔记,写手抄报;背诵经典古诗文,在班上举办诗文朗诵会;练习书法,在班上举办书法展览;收集名人名言、歇后语、谚语、春联、民间故事,在班上交流;走上街头,查找纠正街道两旁的错别字;搜集本地文化、资源,关注家乡历史及发展……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研究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动态,做在生活中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外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我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语文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外的学习时空,教育者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中,我们的语文课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赵聚芳 [标签: 语文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对策
    从学生困惑入手 构建探索大空间
    从“教学”走向“让学”
    从iPhone热现象中反思大学生自我价值观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关于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及分析
    提高食品专业大学生就业质量水平的教学新思…
    《商务沟通》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
    基于阿莱悖论的内蒙古大学生投资创业心理研…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