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浅析

  内容摘要:数学教学应该是师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无疑成为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为了使学生思有所获,悟有所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建构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保证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轨道”可循,并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自我发现数学规律和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形成能力。
  关键词:学生 数学思维 建构
  
  数学被成为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也要求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无疑就是数学的灵魂。笔者从教十余载,积聚了大量的听课记录,结合自己教学的反思,发现有很多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因素,其直接后果是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数学”应该成为学生的“生活”
  数学很长时间几乎被人们盖棺为枯燥、单调的代名词,随着数学教育研究的深入,现在已慢慢使数学有了人间烟火味。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体现这一点。
  如一位教师在数学归纳法之前引入“多米诺骨牌”问题,多米诺骨牌中,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使所有的骨牌都倒下?学生或多或少接触过多米诺骨牌,因此不难得出结论:①列牌时前面一块倒下能保证后面一块倒下,②推倒第一块。后面数学归纳法与多米诺骨牌何其相似,教学因为有了多米诺骨牌作为参照,有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理解水到渠成。
  二、建构起“主体”教学观
  有人说教师是“主持人”,我则认为教师是“后勤部”,是学生思维缺少原料时的“供给站”。www.11665.CoM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展现自我思维真实世界的平台,是学生从自己的一个思维平台借助教师及时供给的“梯子”跳跃到另一个思维平台的过程。“主体”教学的核心其实是学生思维活动、思维提升的过程。“主体”教学必须注意两个方面:
  1、教师教学的切入点应选择在学生的“最近思维区”内,如学习对数函数时,学生的“最近思维区”是指数函数。教学切入点应该是指数函数(包括定义、图象、性质),通过指数函数的图象要求学生画出其反函数的图象,再由反函数的性质引导学生结合对数函数的图象,对照指数函数来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能保持高速度地运转,同时也为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结”点间的迁移,为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提供了极好的示范作用。
  2、“主体”教学观并不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思维应该具有方向性,不能一盘散沙而没有中心。倘若听任学生完全“自由”地思维,那么容易使课堂教学没有重点,缺乏目的,不仅达不到教学要求,而且也达不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标。课堂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但学生必须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思维。

  三、构建“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思维有相对的“轨道”
  “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由教育家杜威首创,其实质是寻找问题应具备的条件,类似于数学中的分析法,即问题——寻找条件——再寻找前面条件需要的条件——……——已知。
  有些教师喜爱“综合法”——由因导果,可是我总觉得学生最不懂的应该是为什么要从“这一步”开始,我认为数学教师的教学应该要填补上教材中例题题干与解题过程中间寻找解题思路的空白。如果仅仅是从“因为”到“所以”,那等于是在“复制”教材上的解题过程,学生只能就一个题而做一个题,达不到“由点及面”的教学效果,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很不利的。
  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究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思维结构
  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问题的这种精神,在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适时鼓励学生共勉:自己发现问题,并试着去探究它的一般规律,这是数学的魅力,也是你们自己的魅力,这种求学的精神是数学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牛顿、欧拉、欧几里德、祖冲之、陈景润等数学家都是这样建立起他们的数学王朝,也是具有发现与探究精神,使得他们成为一代数学宗师。学生“自己的知识”必须靠学生自己努力才能获得,教师的说教还是要通过学生去内化,去反思,去印证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因此,引导学生去发现与探究远比纯粹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另外,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一定会遇到很多“挫折”,我们不应该成为保姆型的教师,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挫折,出现缺漏时,我们且慢说破,等到学生非常需要时再道破“天机”。学生品尝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的滋味后,其思维碰撞是刻骨铭心的,当然也正是教师的教学希望之所在。不过,教师也不能不闻不问,应当确保学生体验“挫折”是在其思维活动中,而结果则是体验“成功”,否则学生南墙撞多了,不仅难以完成教学目的,而且直接损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感,完全产生反作用。
  只有抓住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这根主线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感悟天地造化的数学之巧妙,数学家创造数学之深邃,数学学习领悟之欢乐。也只有使学生思维从横向与纵向上都有发展,学生才能被数学所吸引而渐渐喜爱数学,主动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木振武数学美与课堂教学数学教育年报 2001.4
  2、宁连华数学教学中的“滑过”现象及其启示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4
  3、孙国富中学数学的难点成因分析及其教学对策中学数学2003.3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王建峰 [标签: 高中生 数学 能力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初中生物教学导入模式探究
    高中英语——统筹兼顾
    幽默教育法在高中英语中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反思高中语文教研工作的误区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策略探讨
    利用教学空间建设高中数学优质教学资源库的…
    关于高中后进生的转化的探讨
    理解实词、虚词在高中文言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