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精心设“导” 引人“入”胜
摘要:在中职学校,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普遍不受学生的重视,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面对的是一批昏昏欲睡的学生。如何走出这种难堪的境地,给沉闷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一潭活水?笔者认为应该从导入开始。成功的导入,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为教学创造最佳的时机。在此,在总结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体会,本文谈论了语文教学怎样创设导入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是教师设计导语的目标之一。很多教师在导入时往往会从“趣”字下手,狠下工夫,可是收到的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学生的兴趣是激发出来了,可并非是学习兴趣。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兴奋异常,难以控制,讨论跑题,偏离教学目的的现象。要想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必须解决如何有效运用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疑难问题。
  一、利用课文题目引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又有俗语说:题好一半文。这些话足以说明题目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了。我们的教材中有一部分文章题目新颖有趣。因此,如果我们在新课教学时能抓住题目进行有效的导入,那将不但会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可以这样开讲: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六月指农历六月,也就是荔枝的成熟期在农历六月,荔枝是这篇课文的说明对象,丹是红色,也就是荔枝的颜色。wwW.11665.cOm标题是明代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虽只有七个字,却从三个方面概括了荔枝的生态特征:荔枝的产地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成熟期在夏历六月(公历七月),成熟时的颜色为红色。学生了解题目之后,对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大有裨益。?
  二、以篇中名句典故引发学习兴趣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可以接触并学习到很多相关知识,如成语、故事、名言、谚语……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学生们往往是很喜欢展示的,和它们相关的知识,学生也会表现出超常的兴趣。
  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师可先让学生对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的理解,然后点出“此名句便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那么它在词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以此问题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对作品的学习。
  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通过名言“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来导入:我们知道这句话确实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行,然而,现在有一种药,并不苦,叫“糖衣片”,那么,有没有不逆耳却又利于行的忠言呢?难道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古人是如何做的。
  三、抓住文章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文的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把握文中的“情”,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动情、入情、移情、冶情。

  讲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时,用电脑显示《二泉映月》的画面及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 在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中,教师导入:作为一位身体健康的人,是很难体会残疾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对于一位盲人,他的世界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从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中听出了什么?(坎坷的经历,悲惨的命运,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这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女作家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在教《念如娇·赤壁怀古》时,对词的背景和苏轼生平作必要的简介后,提示:“写词时,作者47岁,谪居黄洲已经两年多了,他游览赤壁,深感年华渐逝,功业无成,壮志难酬,借周瑜在赤壁之战建立大功的这一往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怀。”随即朗读这首词。
  一声“大江东去”,即把人带到波涛滚滚、奔流不息的长江边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使人感叹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让人脱口惊叹:这就是人们所称道的周郎打败曹操的古战场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展现无比壮丽的景色:向上看,陡峭的石堆直插高空;向下看,巨浪拍着江岸;视线由远而近,波涛起伏,汹涌推进,到岸边如堆堆的白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至此,教师的动情诵读带领学生自然进入诗人描绘的艺术境界,使他们自然地被吸引到诗歌的学习与领悟中。
  四、通过背景介绍引发学习兴趣
  有些文章其中心之所以较难理解,关键就在于背景的复杂或年代的久远,因此,在授课之始介绍背景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就有些文章而言,其背景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绝佳材料。
  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以先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何种情况下写成文章的: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的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本文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hyperlink "/politics/" 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这样介绍写作背景,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以外的事件有个大致的了解,对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好处。但是,所有关于背景的介绍,都必须紧密结合课文,切忌喧宾夺主。
        总之,导入绝非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在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在有些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仔细一听学生的许多活动都游离与教学重点和难点之外。这样的课,表面看起来学生活动量不少,但是,学生从中获得的语文素养却不多,查找原因,主要是教师的导入语设计有问题。好的导语,是一块磁石,能牢牢吸引住学生,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笔者遵循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围绕教材进行教学的原则,精心设计了以上几套导语,既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职学生能对教学内容保持浓厚的兴趣,又使学生的活动始终不偏离教学内容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王宝大.导入技能结束技能(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蔡伟.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祝秋霞 [标签: 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的意思 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启…
    师专开设“数学史数学方法论”课的反思 李福…
    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打造文化校园
    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打造文化校园
    浅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打造文化校园
    精心设计课堂板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精心预设生成 构建和谐课堂
    精心设计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试论中职学校开设 平面版式设计 课的实践与…
    精心预设 动态生成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