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在新课程理念下谈高考数学复习
【摘  要】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考察并分析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不少试题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反映了高考对高中课标的有力支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采取题海战术、猜题押题等手段来应付高考已经行不通,其结果只会步入“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恶性循环怪圈。为了达到高考的要求,使学生顺利的通过升学考试,适应大学的学习,我认为应该在高考数学复习中渗透波利亚怎样解题的思想。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解题方法与思维;创新与动手能力
        早在国家考试中心发布的《2002年高考数学试题评价报告》中就建议:“更加关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展,了解使用新课程考生的实际情况;汲取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理念,使高考数学科考查更加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现在由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已经于2003年颁布,对应的课程教材也已经在广东省高中实行两年,所以在2006年高考数学复习中更应关注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下: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wwW.11665.COM 
        我们考察2003—2005 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广东卷),不难发现,不少试题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反映了高考对高中课标的有力支持.
        例:(2003年广东卷第11题)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0,0)、b(2,0)、c(2,1)和d(0,1),一质点从ab的中点p0沿与ab夹角为 的方向射到bc上的点p1后,依次反射到cd、da和ab上的点p2、p3和 p4(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设p4的坐标为( ).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分析: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 并主张在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学习活动, 03年数学试题反映了这方面的学习要求. 如右图,本题需要求质点运动的入射角的正切的范围。先作实验尝试,选定特殊值tg?= 1/2, 则p0, p1, p2, p3分别为ab, bc, cd, da的中点, p4与p 0重合, 此时x4=1;如果tg? 略小于1/2, 则p4的横坐标为x4?1,如图5的虚线所示.可见tg? ? 1/2.符合题目所给的条件中, 只有(c)满足条件1? x4?2, 故应该选择(c). 经过计算可以知道, 当tg? =2/5时, x4=2, 可见 tg? ? (2/5,1/2), 从而可知选择(c)是正确的.由上题可见, 03年试题强调实验尝试, 探索猜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这也是选择题的应有特点。
        从近三年的试题变化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采取题海战术、猜题押题等手段来应付高考已经行不通,其结果只会步入“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恶性循环怪圈。为了达到高考的要求,使学生顺利的通过升学考试,适应大学的学习,我认为应该在高考数学复习中渗透波利亚怎样解题的思想。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李海静 [标签: 数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影响社会课课程编写的因素及原则的思考
    基于实验与分析教学方法的艺术设计课程改革…
    书籍设计课程的扩展
    界面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探讨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
    新课程背景下转化数学后进生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图学课程体系改革
    《商务沟通》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
    提高师范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