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兴趣教学的几种方法
【摘  要】语文本应是广大学生喜爱的一门课,而当前在不少语文课堂上,由于教师一言堂方法陈旧,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他们见识不多,视野不宽,学习观念浅薄,求知欲望不高,再加上语文教学过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得原本充满情趣的语文课丧失了应有的活力和魅力。结果造成许多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甚至厌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的动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表达能力;教学质量
        语文本应是广大学生喜爱的一门课,而当前在不少语文课堂上,由于教师一言堂方法陈旧,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他们见识不多,视野不宽,学习观念浅薄,求知欲望不高,再加上语文教学过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得原本充满情趣的语文课丧失了应有的活力和魅力。结果造成许多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甚至厌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的动力。”这句话准确而又深刻地揭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基于这种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新的课程观念,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抓住了“学习兴趣”,在语文课上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种种形式,寓教于乐,增强了课堂教学效益,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将“做”游戏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把知识融入到令学生喜爱的活动中去,主动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wWW.11665.CoM
        小学生有好玩、好动的特点,把阅读教学与做游戏结合起来,可以让他们在读读做做中理解教材,感悟语言。如学习人教版《影子》一文,师生事先一起在太阳下做“找影子”游戏。并在游戏中提醒学生,看自己在活动中发现了什么。孩子们在兴高采烈的做游戏中会发现影子与太阳的位置正好相反的现象,以及树荫、房荫下有影子,从而进一步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联想月光,灯光下边也有影子等,这样的做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让儿童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而对于乡村小学生,可玩乐的东西甚少,大多教学。对游戏进行了如下改造: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后生字和拼音分别做成带字的和带拼音的纸卡,一组拿生字,另一组拿拼音对玩。在游戏过程中融入识字一次,每组选出一个参赛选手,在打纸片前首先要为自己准备打的纸片上的生字或拼音选择正确的配对,选错了,扣5分,同组的其他学生可为其指点,如果指点错误,就失去了这一局参打的资格。另外,实行打分制:每赢一个纸片为10分。设计一个文字精美的纸片加5分(主要用于激励学生们的写字和设计兴趣。)小组团结协作好的加5分。比赛结束后,以得分最多组为胜利者。以一篇课文为一场游戏,把全册的游戏集中整理,还可以为全册识字的总复习之用。也可以利用生字带词语,词语联课文的语文复习之用。在识字过程中引入兴趣和竞赛机制。使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识字的效果非常显著。
        2.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歌声”中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儿童大多喜欢音乐,课堂上恰当地引入背景音乐,有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情境,增强教学效果。如教《骄傲的孔雀》一文,可以先唱《金孔雀》这首歌,在歌声中学生很可能对孔雀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再相机导入新课,就可以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完全成教学任务。
        3.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表演”中,获得知识、形成记忆。
        现在的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许多课文的人物形象鲜明,场面生动有趣,如果把课文编成课文剧,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主动探索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情感投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如在一节“古诗诵读课,,中,学生捧着学校自编的古诗文教材,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有的哼唱起来,见此情景我弓i导他们能否一边作“表演,,一边记诵,只见她们一边诵读古诗,一边做不同的手势。“头上红冠不用裁”,她们左手举过头顶表示“头上红冠”,右手左右摇摆表示“不用裁”,一边读着“满身雪白走将来”,一边摆出非常威武的样子向前走着。“平生不敢轻言语”,.她停下脚步作摇手状;。“一叫千门万户开”,双手打开门的样子……,就这样一堂诵读课下来,背得最多的同学竟然能背十二首!同学们都兴奋地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做着各自的动作,教室仿佛成了梨园的晨练。我只要稍作讲解,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那是得益于孩子们这“手舞足蹈,,的表演吧!又如在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果》一文中,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花生在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知识,而且能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熏陶。这样的表演,不仅激发了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4.让学生在学习中“说”,既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新鲜有趣,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也更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说”是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帮助记忆加深理解的又一方法,有的文章中的一些重点段落,通过说来教学,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小蝌蚪——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学生兴趣十足的在边说边学中会很快地弄清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从而轻松掌握本课的重、难点。

        5.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画”来表王见,发展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小学生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将语言情境还原到画面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用简单的画直观、形象地画出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如学习拼音“i”的教学中,怎样才能把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在学生头脑中变得具体可感让学生易学,爱学,乐学呢?在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发音后,便让他们尝试:“i像什么呀?你能把它的样子画出来吗?”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忙开了“一根吸管”、“一支笔”、“一根棍子”、“一根球棒”等五花八门的图案让人记忆深刻,我想这个“i”学生将终佳难忑。在学完所有韵母后,为加强记忆,我让学生挑四种自己最喜爱的颜色,分别涂在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上,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既巩固认识了这些字母的形状,又分清它们的细微差别。
        6.让学生在“比赛”活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增强学习的热情。
        争强好胜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应在课堂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把竞争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成语接龙、朗读比赛、改错别字比赛时,为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可采取学生同位互说、小组说、点名说等方法,使学生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促使学生善学、爱学。并提出“看谁说得好”的要求,对说得好的学生记上“五角星,予以表扬。在竞赛活动中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动笔,积极思维兴趣盎然。这样积极地营造一种比、学、赶、超的学习气氛,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7.营造“朗读”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朗读的乐趣。
        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借助色彩鲜明的画面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让朗读伴随着对画面的想象。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春笋》时,我先让学生在教师的配乐朗读中观赏春笋生长景象,再让学生画一画“穿着浅褐色的外衣”的春笋。一个个可爱的春笋娃娃就诞生了,有沐浴阳光的、有迎着风雨的,还有春笋娃娃长大成竹的连环画。有了第一次观赏留下的真实表象作基础,再加上自己独特地理解、想象后创作的画面形象,每一个孩子对春笋都有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此时让学生随着朗读让自己的春笋娃娃动起来,再度想象自己创作的主角上演的动画片,一个个静止的文字便活了起来,一张张笑脸,也随之露了出来,学生个个读得摇头晃脑起来……特别是读到“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学生自然而然地加重了语气,因为此时他们的脑海里闪烁着“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的画面。恰当地运用想象给文字配“画",在图画与文本的巧妙联系中,文字变得有声有色,朗读变得有声有滋有味。在朗读中,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对比朗读的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在学完了《墨梅》之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尝试一下轻而舒缓和重而激昂两种读法,比较出哪种语调更适合。经比较,学生豁然开朗,有的说“朵朵花开淡墨痕,不宜读的太重,否则就不谈了。”有的说:“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它不图虚名,默默奉献自己的清香。如果读的太重,与诗的意境就有点儿不符了。”由于有了自己的感悟,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因此,学生再读时韵味十足。可见,对比朗读的方法起了作用。学生尝到了阅读发现的快乐,收获了独特的体验,从而在朗读时投入了情感,读出了诗的韵味。总之营造“朗读”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会朗读的乐趣,学生主动地朗读才是他们最得心应手的朗读,朗读也就成了一种快乐。
        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其兴趣的影响,主动性学习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而不是外面加强的。主动性学习是建立在学习兴趣之上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主动。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面对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我们更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观念。采用生动活泼的、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方法施教,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在“享受语文、快乐语文”的学习中成长。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李善林 [标签: 语文 方法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艺术的探讨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浅谈甲方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内容
    浅谈做好大型建筑工程全面项目管理
    点亮“对话”,引导语文教学走向自由
    浅谈银行事权和财权划分及对策建议
    反思高中语文教研工作的误区
    构建大语文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语文自主课堂的建构与效能评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