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再看思想政治课
[摘要]公民的道德素质与国家兴衰、民族的存亡息息相关。作为道德教育的固定基地——思想品德课,也正顺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本思想的传播、实践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也正还归其应有的意义和使命。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道德素质 道德教育
  
  从教25年,还依稀记得当年拿到师范学院政治系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人们的议论:当政治老师有什么意思?政治“骗子”;政治课就是理论套理论,还要经常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哪有什么科学性;书本一套,现实一套,累不累……在一片斥责声中,我还是走上了政治课的讲台。现在作为高考的一分子,政治课的份量没有被怠慢,反而更多的成为了赚分的机器。现在人们都在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洗礼时,我又在思考政治课的价值在哪里?
  早听说国外也有政治课,查询之后发现他们一般不使用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这种名称,与之相关的内容往往包括在《社会》(social studies)的法律、公民、道德伦理等课程之中。比如美国的平民化,英国的宗教色彩,法国对于人权教育的侧重,日本对于个性的强调以及对于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能够承担责任、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合格公民,注重人本身的现代化素养。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大会的中心内容是“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即通过教育促进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文化。经过讨论,大会提出了“和平文化”的理念和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1989年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1996年又提出了“学会共处”的教育主题,这些是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相一致的。WWW.11665.COm由此可见,人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认识到: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对全人类所起的巨大作用。因为它能够增进个人之间及种族、社会、文化、宗教群体和主权国家之间的理解、团结和宽容,能够促进对人权的尊重和积极承担维护这类权利,并有助于建设一种和平与民主文化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和技能等。
  上世纪80年代,当我们开始认识“松下”“索尼”“丰田”的时候,感慨日本的崛起和国际霸主,但当我们看到《经营人生》《经营之魂》这些揭示他们成功的经验篇时,我们更深刻的领悟到国际霸主——综合国力——人力资源——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魂)之间的内在联系。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在美国60年代《生活》杂志介绍时,被称为“融合福特与亚木嘉(美国名牧师)为一体的先驱”。松下幸之助除了作为一名企业家那样去钻研、体悟企业经营管理之道,更在政治、国家、人生等更广泛的话题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被人视作教育家、宗教家。他出身贫寒,在其经营哲学里带有浓厚的民本思想,以消费者为本,以员工为本。著名的格言是:松下生产人,同时生产电器。

  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井深大对“索尼精神”的诠释是:一是开拓者精神:领先他人,勇于开拓,二是土拨鼠精神:做别人不做的事。
  在我们周围还有一个不可小视的国家——韩国,有两件事让我们深思和学习。
  “身土不二”是韩国民间组织“韩国农协”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口号,意在“韩国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最适合韩国人的体质”,提出这一口号的目的是号召国民消费本国农产品。推而广之,不仅在吃的方面要“身土不二”,在其他商品方面,也要“身土不二”。经过几十年的宣传,“身土不二”不仅成为韩国的一种消费观念,起到了引导消费的作用,而且成为韩国民族精神的灵魂和爱国的标志。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上世纪90年代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其间为什么那么多韩国人捐献自己的金银手饰,为国家分担困难。
  可见,公民的道德素质与国家兴衰、民族的存亡息息相关。
  新中国成立后,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上。有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学政治教科书先后变动了37次,大纲或课程标准变动13次。这种变动一方面在内容上由主要是革命思想的宣传——运动课、形势任务课——追求学科的知识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性的转变,另一方面,越发理性的回归到思想政治课的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上。
  2004年3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颁行,标志着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这场变革对于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日见羸弱的改变具有积极意义。
  新课改实施以来,在实际的教学中力求把传统性目标与时代性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变重传统道德教育而缺乏时代感的倾向;把系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能力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改变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的倾向;把系统教育、专门课程教育、校内教育和口授教育与分层次教育、学科渗透教育、校外教育和活动教育结合起来,改变重理性,轻实践的倾向,这些都越发体现我国的思想政治课注重人本身的现代化素养,培养能够承担责任、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合格“公民意识”。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特别指出:要树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道德教育的固定基地——思想品德课,也正顺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本思想的传播、实践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也正还归其应有的意义和使命。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金秋欣 [标签: 政治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启…
    1974—79年工党政府经济政策指导思想的缘起
    以“间隔排列”为例 谈数学思想渗透
    论法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
    提高师范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几…
    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室内设计思想研究
    浅论审美观照下白先勇小说的思想性
    浅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效性
    中国传统与现代管理思想的差异与融合
    小野清一郎刑法思想的再认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