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支点

原文作者:李迅雷

 摘要:就中国当前与未来经济增长问题展开议题。用“去库存步入后期,去杠杆还在前中”来概括当前中国经济状况,同时还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今后仍要靠投资来拉动。出于提高我国企业利润率的考虑,最后提出下一轮经济增长首先要进行包括产品创新、打破垄断、放松管制在内的金融改革来推动的观点,并分析改革的逻辑次序。认为改革中需要采取大量增加发债规模的方式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来提高企业业绩;还要进行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国退民进”的金融改革。
   关键词:去库存;去杠杆;投资;金融改革;企业经营业绩提升
  中图分类号:f124;f832
  本文主要就中国当前与未来经济增长问题展开议题。用“去库存步入后期,去杠杆还在前中”来概括当前中国经济状况,同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今后仍要靠投资来拉动,最后提出下一轮经济增长要靠改革来推动的观点,并分析改革的逻辑次序。
   一、去库存步入后期,去杠杆还在前中
  谈到当前的短期经济走势,普遍认为2012年第四季度经济会迎来反弹,去库存还是在去,但是一方面去得不太彻底,另一方面去库存的时间比上几次都要长,表明中国经济的消化能力有些转弱。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在2012年第四季度至2011年年初反弹主要是国际环境的好转。如图1所示,美国经济的长期困扰显然难以消退,但qe3的推出、就业数据的好转、消费增速的回升为中国经济在外需上带来的一些正面刺激。2013年年初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受到广泛地关注。WWw.11665.COm笔者认为美国财政悬崖影响是负面的,最终解决方案是各方妥协的结果。财政悬崖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可能愚蠢到把美国经济推向深渊,但2013年美国经济减速的概率较大。
   从国内来看,为了稳增长,实现全年7.5%的目标,政府会继续加大投入,第四季度的增速的回升在即。如图2和图3所示,2012年地方财政支出增速处于高位、城投债发行量明显增加,无论是财政投入的增大还是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张都支持经济不出现“硬着陆”。
   如图4所示,从2012年9月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发电量增速继续背离,但和工业用电量增速走势一致。从历史经验看,经济增速变化基本上应该是与通胀变化同步的。在7月份cpi创新低之后,11月份的cpi环比应该会略有回升,cpi逐步回升,gdp的回升应该也是会出现的。对于中国经济来讲,短周期应该是个低点,但是长期下行压力也是大家达成共识的。对于未来gdp走势,或许会呈现两个特征,一是2012年年末至2013年年初经济会保持反弹趋势;二是2013年年中走势较难确定。有增长乏力的因素,但是2012年年底还是会略有回升,与通胀回升同步。中周期回升没有那么快是因为相对于较灵活的短期逆周期政策手段,中周期的调整的时间会延后,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过程。从经济增长理论角度来看,长期增速下行是经济走向成熟的表现,亚洲的日本、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在经历了高增长之后普遍下了台阶,中国经济是否也到了下台阶的阶段?总的来说,中国步入了重工业化的后期,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的长期压力,同时又受到经济周期性因素减速的影响,尽管短期经济有回升迹象,但长周期下一个台阶求增长已无悬念。[论文网]
   从钢铁业产量看,中国粗钢产量增速在2005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之后逐步回落,这或许表明中国已步入了重工业化的后期。因为从日本和韩国的例子看,粗钢产量增速的回落都与重工业增速的回落相一致,在这一发展阶段,伴随着企业资本回报率的下降,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劳动报酬上升,制造业的盈利水平会下降。劳动力报酬占gdp比重的上升,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都发生过,而工业化后期的资本报酬率则相应下降。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不是以企业的盈利增长作为保证的话是不可持续的。2009年起城镇最低收入10%群体的收入增速明显加快。
   近年来,在提到中国经济面临的调整压力时,讲到最多的是库存,但是卖方分析普遍都把经济反弹的时间提前了,曾预测经济在二季度或三季度反弹,实际上四季度才反弹,反弹力度究竟多大,还要等结果,而且现在看来去库存是不能完全去干净的,因为从政策层面来讲还是会有稳增长的要求的。当今全球各经济体大都无一例外地采取逆周期的宏观政策,而顺势彻底改革、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的案例不多。与此同时,去杠杆的压力依然存在。如图5所示,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居民和企业的整体杠杆水平并不高,但是债务水平的增速非常快,同样还是存在去杠杆的压力。
   如图6所示,像船舶、钢铁等比较困难的行业以及像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交通、仓储、邮政等行业都存在去杠杆的压力。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7月全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4.6%,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有观点认为,2011年中国企业负债占gdp比重达107%,几乎是世界上是最高的。负债占gdp比重是不是超过百分之百还是有争议的,但是从目前工业企业的债务水平来讲的话,2012年确实比2011年同期有明显上升,企业债务水平还是偏高。如图7所示,房地产行业也在去杠杆,而银行过去很多年盈利增长在百分之二三十,2013年可能有负增长或者零增长,银行业也将面临去杠杆压力,所以中国经济增速下台阶悬念不大。
   二、中国经济增长仍靠投资拉动
  笔者认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仍靠投资拉动。面对如此庞大的经济规模,创新驱动还只是个玩具发动机,整体经济还是要靠投资这架重型起动机拉升。中国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已有众多学者参与了相关讨论。乐观的方面,觉得是否可以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勤劳”因素进行研究。二战之后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步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均属于儒家文化圈,勤劳为本,且都避免了中等收入陷阱。德国在欧洲也是以勤劳著称。国家计生委《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披露,2.3亿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平均每周工作54.6小时。中国人每周平均工作时间是45个小时,相比之下,美国人平均约为40小时,而欧洲国家则平均只有37个小时。在女性就业率方面,中国比欧美国家都要高,这方面是值得研究的,在发展经济中勤劳要素是跟经济增长具有相关性。

  谈到投资拉动为何仍然是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主要手段,其理由是中国人均拥有的资产规模非常低,另外的依据是城镇化率水平较低。城镇化是未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内需。确实,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是个城镇化的过程,其依托是工业化,中国工业化的优势在于低成本。因为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那么,未来还能够有多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指标需要量化。换句话说,关于假定每年1%的城市化率的提升还能够保持多久涉及统计问题。笔者最近有篇文章把农村还有多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做了一个分析。2009年以来,凡是直觉上认为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有问题的,笔者都做了重新计算。包括城市化率、城市居民可支配

收入、居民储蓄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现在中国有多少农民,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估算2011年我国农业劳动人口为2.66亿,而笔者的估算值为1.6亿左右,比国家统计局整整低了1个亿。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尽管国家统计局每年都会公布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数据,但这一数据是否真实反映了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就业人数,值得商榷。如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2.66亿,扣除360万人城镇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之后,2011年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约为2.62亿人。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两组组数据看,第一组数据:2010年扣除城镇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之后的农村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2.76亿;第二组数据推算:农村从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农村就业人数-(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个体),计算结果为1.96亿,与第一组以产业来分类获得的第一产业农村就业人数的2.76亿相差约8000万。
   为何这两个数据相差如此巨大呢?笔者理解为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就业人员可分为全职(full time)和非全职(part time)两类,如美国劳工部在统计时,就作这样区分的,但我国统计部门并没有作这样的区分。此外,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构成中也可以发现,工资性收入占比接近40%。因此,相差8000万原因,可以理解为这8000万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还兼职从事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劳动,并获得一定报酬(见图8)。
   那么,剔除非全职的第一产业劳动者之后,剩下的1.96亿就算是全职农民了吗?笔者认为仍存在疑问。国家第二次农业人口普查显示(见表1),2006年末,以农业为主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年龄41~50岁占23.1%,而51岁以上为32.5%,与第一次农业人口普查数据相比, 51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口比重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为18.11%,第二次农业普查时上升至32.5%,年均增加1.44个百分点:其中, 51~60岁农业人口比重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为10.81%,第二次农业普查时则上升至21.3%。可见,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已经显现。
   2006 年至今的6年中,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的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不少调研数据显示,全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年龄在50岁以上者约占70%左右。有学者(朱启臻、杨汇泉,2011)调研了10个省的20个村,发现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年龄结构中,50岁以上劳动力占87%(见表2)。因此,当第一产业的劳动人口以中老人劳动力为主体时,第一产业的全职人数接近2亿的可能性不大。
   据2010年《中国人口年鉴》统计,2009年全国农村50岁以上人口为1.7857亿,占乡村总人口的比例为28.92%,若乐观假定50岁以上人口的务农率为70%(剩余30%为从事非农业劳动或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并同时假定50岁以上农业劳动的人口占到整个农业劳动人口的70%,那么,由此可推算2009年中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大约为1.79亿。或再乐观假设农村60岁以上的人口中的务农率为80%(据2010年《中国人口年鉴》统计,2009年全国农村60岁以上人口为0.91亿),又假定这部分人口占到农业劳动人口的60%,由此推算2009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大约为1.21亿(见表3)。由于农业劳动力人口是逐年减少的,即便是扣除了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中兼职从事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劳动,并获得一定报酬的8000万之后所剩下的1.96亿劳动人口(2010年),仍然是偏高的。
   根据农业劳动力的年龄构成比例和老年劳动力的务农率水平,大致可推算出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即落在1.2亿至1.79亿之间的可能性很大。若按上限1.79亿计,考虑到从2009年到2011年农业劳动力转移估计在2000万左右;那么,到2011年末农村以农业劳动为主业的人口大约为1.6亿。这意味着现在可以转移的农民数量不多了,今后也就是4000万到6000万,这样城镇化的持续时间就非常有限,到2020年可能就差不多了,即现在就已经步入到城镇化的晚期了。城镇化的早期肯定是刺激经济增长,因为成本低,不仅是劳动力薪酬低,而且还不用为劳动力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或支付社会成本;中期也能够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到了晚期是否一定还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是否会有阻碍中国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因为到了晚期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再加上为这些劳动力所要支付的社会成本也会大量增加。根据司法部门披露的信息,这次砸日系车而被拘留的人全部属于非本地户口的“穷二代”——“穷二代”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定义”,一是从农村直接到城里打工的一批30岁以下的人,二是城市内长大的农民工的子女,这个规模加起来占到城市常住人口规模20%。要不断为他们支付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成本,从而增加政府部门的债务水平,这或许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阻力。
   三、改革的逻辑顺序
  中国经济转型通过内需拉动,那么内需怎么形成?不是通过喊口号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包括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如何能够让农民工收入提高,也不是靠行政命令与主观愿望就可以实现的。
   (一)发展债券市场为主的金融改革
  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转型的标志是中国企业利润率水平的上升。如图10所示,刚刚公布的全球500强上榜当中非金融企业平均利润率中国占2.9%,表明中国gdp对应企业盈利水平是很低的。这样的粗放增长模式在未来很难使财政收入持续增加,从而经济转型也很难会实现。所以,要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首先可以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来提高企业业绩,这就需要金融改革,比如说直接融资,如大量增加发债规模等,这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美国20世纪80年代时的案例表明,信贷占比下降、债券占比上升,企业融资成本就会得到有效降低。然而,这只是金融改革必要性的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打破垄断、放松管制、利率市场化、金融管制放松等方式,让企业走出去,在全球配置资源和资产,提高企业收益率。所以,从改革的次序来看,应该先进行包括产品创新、打破垄断、放松管制在内的金融改革,这主要是出于提高我国企业利润率的考虑。
   (二)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国退民进”
  除金融改革之外,当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加速“国退民进”,因为未来中国的投资不是靠政府投资,而是要靠民间投资。我国民间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为62%。民间资本在中国经济当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今后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在“国退民进”的过程中,当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负债总额增加的时候,只有变卖国有资产来增加民生服务方面的支出。2008年笔者做过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发现变卖国有资产为民生这个逻辑是成立的,大规模变卖恐怕在今后也是要做的,毕竟现在中国政府是目前全球最有钱的政府,其净资产规模全球最大,所以变卖资产是比较现实且能够实现的。民间投资担当主角也可以有一些政策,2013年财税改革中将涉及到。综合以上几点,未来可以通过降低民间融资成本、扩大社会融资渠道,打破金融垄断,结构性减税以及开放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等措施来加快“国退民进”步伐。
   从逻辑上讲,改革的步骤

是与改革难易程度相关,往往是最难改的放在后面,相对容易改的放在前面。所以笔者认为,2013年财税改革方面可能会有相应的举措,毕竟政府换届之后这方面是要推动的。
   参考文献:
  [1] 李迅雷.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提高内需[j] .金融发展评论,2010,(7).
  [2] 李迅雷.四大问题倒逼中国金融改革[j] .股市动态分析,2011,(31).
  [3] 李迅雷.货币紧缩周期下的市场机会[j] .金融发展评论,2011,(12).
  [4] 李迅雷.未来十年中国经济靠什么推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3).
  [5]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发展之路[j] .中国市场,2012,(50).
  [6]魏尚进.中国金融改革的五项任务与排序[j] .中国市场,2012,(50).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中国经济 年中 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第二届中国国际气体能源峰会暨生物天然气产…
    中国股市短期仍有波浪顶可能
    论秦国的崛起策略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启示
    从《汉宫秋月》看中国古典舞创作
    中国式养老
    中国富豪消费追求悄然改变
    中国经济指数:7月滞胀趋势负面
    中国开放新高度
    人行发布《中国金融标准化报告2012》
    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第二届(生命人寿杯)全…
    中国企业大举并购海外农业资产
    中国经济指数:5月继续下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