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论中国传统吉祥观念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论文关键词:吉祥 传统观念 图案 书籍设计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吉祥图案,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邃的内涵而富有极其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以远古先民的自然信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及富有浓郁特色的民俗等方面全面诊释传统吉祥图案所透射出的美学价值,从而结合传统艺术中的吉祥观念对现代书籍设计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吉祥观念具有如此旺盛不衰的生命力,它和我们民族的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寓意特征是在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被强化的。在传统装饰艺术中,无论是图案纹样或是装饰主题,其寓意所表达的中心主题都是“吉祥”,吉祥是一个延绵千年的永恒主题。
    吉祥本意为美好的预兆:“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是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具有理想的色彩;吉祥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它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书籍,作为人类文化传播的载体有着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书籍设计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化,但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观念对于书籍的装订方式、内页的版式结构、封面的图案色彩等等始终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吉祥观念的起源与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人始终追求吉祥美满的生活方式,某些动物、植物以及图样被约定俗成地作为美好意义的象征或符号,于是这些纹样就包含了相应的吉祥观念。中国传统中的吉祥之物种类很多,如龟、鹤、鹿、象、龙、凤之类的吉祥动物;有松、竹、梅、桂、石榴、合欢、茱英之类的吉祥植物;还有如意、银锭、寿石、礼器之类的吉祥器物。WWw.11665.coM表现形式最多的是以图案、纹样形式出现的吉祥图案、纹样、图式,表达了人们追求的各种美好愿望,以至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吉祥符号的出现源于吉祥意识的产生,吉祥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惧,以为是魔鬼侵人体内作怪,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帮助他们向妖魔发起进攻,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平安。因此,古人们举行宏大的舞蹈,创造出他们认为魔鬼们害怕的形象,作为他们家庭、氏族的保护神—图腾。“图腾”是指原始社会的人用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作为其氏族血统的标志,并把它当作祖先来崇拜,这种被崇拜的对象或符号叫“图腾”。图腾是宗族的祖先,同时也是保护神,继而有了自己的图腾圣地、图腾仪式、图腾物、图腾色彩、图腾音乐等。“图腾”是人类最早吉祥观念的演化物,其核心内涵是为了驱邪、避灾,在人类尚处于蒙昧阶段时,图腾是最能表达人类自身对于吉祥和平安的渴望。
  2吉祥观念的本质与现代设计的联系
    中国传统吉祥观念背后的“意”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因而传统纹样蕴含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在一定意义上说,现代设计的内容就是某种特定观念的演化物。设计中的吉祥图案是人类形象地把握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是一种基本的纯化的形式,它以一定的形式构成而反映出一定的观念。纹样的吉祥主题,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它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镜子,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人生的各种需要和方方面面。装饰纹样的吉祥主题不仅表明了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理想,又以寓意的方式表征着人们改变生存环境的艰苦努力和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以及不屈的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现实性的。即使吉祥主题的装饰在传统观念中仍具有神性的一面,它还是具有其现实意义的,那火红的对联门笺、五彩丝缕、桃符艾人,其深层的装饰动机是创造一个吉祥化的世界,表达一种对安定、和谐、康富生活的企盼。
    书籍装帧设计作为文化的实体表述一定的文化信息和社会属性。书籍装帧的民族传统文化就是要找到一种解读民族文化心理的语言,并用视觉的形式把民族内在的共性表达出来。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恰恰具备这些文化特征,现代的书籍装帧设计更是需要这些吉祥的意味来填充某些设计不足所带来的视觉心理的乏味。

  3吉祥观念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吉祥”作为一种文化符一号高度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现代书籍设计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信息与今天精神意义上的社会信息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现代书籍设计的语言唤起受众在吉祥观念上的普遍认同感。民族文化是书籍装帧艺术的底蕴,也是书籍装帧艺术的依托。书籍装帧艺术大量运用在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宜传品的设计发行中,其本身就构成了传承文明载体的一部分。优秀的装帧设计与出版内容的浑然天成,可以得到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更是培植、张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3.1以“物素”为主的设计方法—外在的风格语言
    以“物素”为主的设计语言是指按照设计客体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存在形态和运动规律来表现吉祥、和谐的创作设计理念。如在吉祥文化背景下,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马头墙、飞檐的走势、斗拱的造型等都透露着吉祥平和的意念。在宁成春设计的《乡土中国—徽州》的封面中,因其装帧设计采用了以物素为主的设计语言,把极具中国特征的语言符号—徽州老房子中的吉祥装饰构件作为特定的历史人文环境的物素,采用飞翘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层层昂起的马头墙作为设计的主题视觉元素,即体现书籍的主体内容,又表达了朴实的平安、吉祥、和谐的视觉意味。《乡土中国—徽州》的封面设计正是由于运用了吉祥、平安的“物素”作为设计元素,在传承乡土中国的文化主题的同时,带给观者一种平和、吉祥的感受,进而更易让人接受。
  3. 2以“心素”为主的设计方法—内在的风格语言
    以“心素”为主的设计语言主要是在构思和传达意象的过程中,从心理运动的轨迹构筑吉祥的意象并以传承文化的独特视角来审视设计。如由西藏藏学出版社出版,著名装帧设计师严钟义设计的《金色西藏—西藏文物特展》的封面,刻有西藏特有的代表吉祥的缠枝纹图案,撷取藏族独特表示吉祥、如意的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组成了经播图形,中间又环绕着一个由藏文组成的“良久旺丹”图案。整体设计运用了藏族所特有的吉祥文化符号来表现西藏独特的文化、地域特征,使得读者仅通过书籍的封面设计便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独特的西藏文化气息。《金色西藏—西藏文物特展》的整体设计通过西藏独有的色彩、图案、图形,与现代设计中的点、线、面设计元素巧妙的结合,在观者心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同时,其所表现出的西藏特有的富贵、华美的吉祥意象也在观者心目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3.3以“并取”为主的设计方法—多元设计语素的融以“并取”为主的设计语言主要是在设计领域国际化、交流频繁化的过程中,设计师的冷静思考与反思使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书籍设计应该是内容与形式、功能与美感完美结合的统一体,是特定精神、观念准确传达的载体。因此书籍设计应是一个多元设计语素有机融合的整体。另一方面,书籍设计是设计师与观者在某种特定观念上所取得的一致的认同,设计师应该将对于人的思考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在中国人的传统的审美心理中,存在着“图吉利”、“图顺道”的观念,这既是中国传统吉祥观念的延伸,又是现代人对于设计以及其他事物的普遗期待。全国第六届书展中全子设计的金奖作品《小红人的故事》,该书的整体设计从函套至书芯、从纸质到装订样式、从字体的选择到版式的排列,无不浸染着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中祈福、纳祥的艺术色彩。同时,整体设计通过纸张所体现的自然之美与剪纸的肌理、触感以及传统线装工艺所表达的独特美感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阅读氛围。设计师正是由于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吉祥元素与书中展现的乡土文化浑然一体,采取了“兼收并取”为主的设计方法,带给读者安逸、平和的心理感受,进而使设计更好地服务了主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结语
    中国传统吉祥观念以及吉祥语言符号在现代书籍设计中成功运用的实例表明,中国传统吉祥观念传播发展的过程与现代人的审美诉求、现代设计自身传递美的观念是一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文化的内涵和源泉,中国传统的吉祥观念与吉祥心理需求构成了受众对于现代书籍设计潜意识的需求。书籍装帧的历史是承载民族文化的艺术史,也是从事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资料和创作灵感的来源。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已经成为了贯通民族文化的过去与现代的“时空隧道”,只有将后工业时代技术与民族文化、民族需求心理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对于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美学意义的思考才会踏上一个新的高度。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刘春雷 张杰 [标签: 中国 吉祥 现代 中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媒体在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及对…
    文化自觉:通往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历史嬗变
    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当代中国法官的定位、思维与追求
    当代中国的家具设计
    转型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
    中国建筑:打造文化引领型的社会责任模式
    我国传媒热点现象的文化研究进路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方法探讨
    论我国传统文化产业化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