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计算机论文 >> 通信技术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计算机应用论文   计算机理论论文   计算机网络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软件工程论文   操作系统论文   通信技术论文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方案研究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方案研究

  1前言
  自从1999年msn和qq的第一个版本问世以来,互联网通信应用快速发展,用户规模持续增长。3g牌照发放之前,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聚焦在固定互联网领域;3g牌照发放之后,随着无线网络带宽的增长、带宽资费的下调,互联网通信应用聚焦点逐步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迁移,微博、米聊、微信等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更是一面世即得到广大用户的追捧和持续关注。
  互联网企业一般以互联网通信为切入点,通过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占领用户终端入口,并以此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其它互联网应用(如社交、娱乐、云存储等),与电信运营商在增值业务领域展开正面竞争,对电信运营商造成重大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互联网应用对运营商传统增值业务形成替代效应,例如手机qq对短信应用的替代;其次,电信运营商开发的互联网应用与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应用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例如mobile market的下载量为数亿次,而app store下载量超过数十亿次,类似还包括像139邮箱与qq邮箱、139社区与开心网等。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激烈竞争,运营商应该如何切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如何将自身优势体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以向用户提供满意服务,值得探讨。本文尝试从移动互联网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移动在开展互联网融合通信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技术方案。
  2互联网通信应用特点分析
  目前主流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包括手机qq/微信、米聊、skype、gtalk、facetime等。www.11665.com互联网通信应用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
  通过分析,可发现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移动化、ip化、多媒体化;
  跨平台、跨运营商;
  以应用商店为第一营销平台,依托社会关系快速发展用户;
  注重用户体验。
  虽然,目前在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运营商处于劣势,但运营商在开展互联网通信应用方面也存在优势:
  (1)号码资源:运营商最核心的资产为号码,通过与手机地址簿紧耦合,运营商可引导终端用户使用其互联网融合通信业务。
  (2)网络通道:运营商对于通道的把控能力优于互联网企业,可提供分等级、有qos保障的通道能力。
  (3)通信质量:目前互联网通信的质量无法与运营商基于语音通道的通信质量相提并论,后者具有绝对优势。
  (4)对通信业务的理解:对通信业务的深厚理解使运营商可以提供最好的通信业务。it产品主要聚焦在应用层,而运营商可以从端到端的角度设计和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这正是运营商最擅长的。
  3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3.1 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自2011年2月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第一次提出“solomo”概念[1]以来,由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整合而来的这六个字母随即风靡全球,被一致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从facebook到开心网、人人网等,代表社交的“so”已经无处不在;而“lo”所代表的以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地理位置服务)为基础的定位和签到也开始风靡,包括foursquare、街旁,以及社会化媒体所延伸而来的facebook places和人人报到等;“mo”则涵盖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同时,在“solomo”之外,云计算技术已经改变整个it界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云计算在降低it建设成本的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本文探讨的融合通信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通信应用,融合通信应符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跨终端、无缝切换、体验一致的服务。
  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融合通信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通过用户的通信关系来掌控用户的社交关系;第二、发挥移动自身优势,整合现有通信手段,促使用户强化社交关系,并且能延伸社会关系;第三、在自身优势及吸取的互联网优秀基因的基础上,平滑向互联网延伸和渗透。
  3.2 融合通信产品定位
  基于融合通信设计思路设计的融合通信应用产品,定位为“云应用+多终端”的业务形态,将用户在各种设备上存储的数据、使用移动服务所产生的ugc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整合到云端,允许用户通过不同的终端,随时随地管理、访问和分享;同时融合通信也为用户提供了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的各种应用聚合,实现“一站式”业务体验。
  4融合通信技术架构
  4.1 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
  融合通信平台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功能模块包括云服务模块、通讯

录模块、统一认证鉴权中心、统一用户接入平台、管理模块和运营模块等。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融合通信平台定位为互联网通信应用平台,采用lamp(linux、apache、mysql、php)作为其技术架构,引入相关开源技术如hadoop and hive等进行融合通信技术平台开发。基于对融合通信应用的定位分析,融合通信平台架构的技术关键点主要包括: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用户核心资产云化以及用户体验一致性。
  4.2 关键点一:统一用户身份认证
  统一用户身份认证是指用户通过不同终端及网络访问云端通信资产及应用时,云端能够为用户提供数字证书、静态密码、动态口令等多种认证方式(或者多种认证组合),以方便、安全的形式为用户进行鉴权与认证,当用户进行应用切换时,可避免重复登陆鉴权,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
  在进行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统一认证中心:需支持静态密码、动态密码、动态验证码和数字证书等多种认证方式以及不同的加密算法。统一认证中心统一存储用户的标识、密码,存在现有用户信息向认证中心迁移的风险;若保存在boss上,则会实时和boss系统进行交互,并发性能存在难度。统一认证涉及到用户标识方案,若采用手机号码则支持非移动用户存在困难;若使用新的标识,则涉及到标识的规则和现网用户的迁移,难度大。
  (2)各个业务平台增加对认证凭证的识别:中国移动现有各业务平台需要增加对统一认证中心生成的认证凭证的识别,能够根据认证凭证给予对应的访问权限,须对各个业务平台进行改造。
  4.3 关键点二:用户通信资产云化
  用户通信资产包括通信录、通话记录、短彩信、照片、视频、图书和应用程序等。用户通信资产云化是指,用户通过任何终端产生(或更新)的通信资产,都会自动上传到云端,并且自动同步到其他用户终端。
  在进行云服务平台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存储硬件能力:海量数据的存储对于存储设备能力的高效性、高性能接口、高io能力提出了要求。对于存储设备,要求支持多种类型数据的存储和接口的标准化。存储基础设施和平台层都需要支持水平扩展能力,支持平滑地扩容。最大可支持eb级海量存储能力、百亿级目录和文件数。
  (2)数据库能力:多种结构和类别的数据要求对现行数据存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确保数据使用和硬件资源利用的高效。
  (3)终端能力: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导致部分用户的信息获取困难。
  4.4 关键点三:用户体验一致性
  用户体验一致性是指,用户采用任何终端、通过任何网络均可访问云端的通信资产与应用,云端能够自动适配用户的终端及网络,并将云端的内容与用户终端及网络通道能力进行适配,向用户推送最适合的内容格式,为用户提供基于不同终端与网络的一致性体验。

  提升用户体验一致性,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接入终端类型的识别: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平台对多操作系统进行适配以及客户端接入系统后,平台识别客户端类型等存在困难。
  (2)网络通道能力测试:用户通过鉴权认证接入平台后,平台终端发起和用户终端之间带宽能力的测试,会涉及一定的流量计费及网关的跨越;同时网络能力存在动态变化的情形,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在涉及大流量业务,如视频呼叫、上传下载时,要进行实时网络能力测试。
  (3)功能模块的权限设置:对于每个功能模块根据终端类型和网络能力判定是否可用,但如何界定不同能力下的服务功能存在困难,如当网络能力不足时,视频功能不可使用。
  (4)客户端中间状态记录:当用户从一个客户端退出(包括异常退出),然后从另外一个客户端登录时,原来的状态记录不一定准确。
  4.5 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的要求
  在探讨融合通信平台技术架构的同时,有必要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中国移动现有网络的要求,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加以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主要提出两点要求:首先,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融合通信应用的网络接入。无论用户基于何种终端接入融合通信应用平台,都需要中国移动现有网络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例如现有网络需要配合融合通信平台为用户提供网络qos服务,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带宽保证用户的融合通信应用等。其次,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网络基础通信能力。例如短信、彩信、wap、飞信、音乐和阅读等基础能力,都需要现网相关平台开放出来提供给融合通信平台,融合通信平台再将其开放给第三方应用,从而进一步丰富融合通信应用类型,同时也能增加中国移动自有业务的使用量。
  目前,wap网关所处的网络位置非常适合为用户提供统一接入与认证鉴权服务,但wap网关主要是为wap请求进行协议转换;笔者建议在原有wap网关基础上增加业务控制、灵活计费、运营支撑和安全优化等功能,建设成综合网关。用户通过综合网关进行统一接入,融合通信平台通过与综合网关交互,判断用户的接入方式、终端类型及网络状况,并实施相应的控制策略。
  对于基础能力的调用,可通过开放移动互联网平台(omp,能力开放及业务生成平台)实现,目前浙江移动公司正在进行omp平台的试点建设。现有网络的基础通信能力通过omp平台对外开放,供融合通信应用调用,同时融合通信自身的能力也可以通过omp平台开放。融合通信平台与现网的关系如图4所示:
  5融合通信应用功能展望
  融合通信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以统一接入和统一鉴权为手段,以互联网通信应用为切入点,以满足基于多种终端的应用体验一致性为目标,融合各种网络,集成各种应用,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近期可考虑基于融合通信平台向用户提供融合地址簿、云存储、多业务统一认证、基础语音/视频、短/彩信、即时消息和状态呈现等服务;远期则需要在更高的高度进行融合通信的应用规划,将融合通信打造成云通信中心、云数据中心以及云应用中心,向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及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6总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深化,上下游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产业链条集合交叉,服务提供商和终端制造商不断向传统电信运营领域渗透,价值向两端迁移,运营商逐渐沦为“哑管道”。本文面向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需求,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设计思路及功能架构,并提出融合通信技术方案,同时结合现网实际情况探索融合通信对现网的要求。基于融合地址簿的融合通信应用,为用户提供统一接入、统一认证鉴权并将用户核心通信资产云化,能够有效发挥移动运营商自身的优势,满足中国移动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渗透的需要。
  • 上一个计算机论文:
  • 下一个计算机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互联网 方案 互联网 互联网 互联网 研究中心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3G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关于计算机语言面向对象开发的发展研究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面向电子商务领域的学术期刊计量研究
    移动互联网模式下通信运营商支付业务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革命:融合通信
    移动互联网在电力应急通信的应用研究
    移动互联网及宽带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通信运营商组织模式的调整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电网终端应用前景探讨
    移动存储器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开发中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的应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