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国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真正的国学在哪里?

真正的国学在哪里?

  国学,仅仅是三字经、弟子规、穿汉服、吟古诗吗?其实,我们的身边,国学无处不在。
  这道题目,是我与《新财富》编者聊天时聊出来的。聊能出题目,出思路,出火花,出情真意切的笔墨。
  国学,仅仅是三字经、弟子规、穿汉服、吟古诗吗?
  中国人,有名字。这个名与字,就有讲究了。我师父茗公上人,不仅是一位讲经说法的高僧,而且也是一位诗词、楹联、书法兼擅的大家。他一见我,说:“我知道你会来,我已替你把名字取好了。你法名乘幻,字觉真。”一句话,说清楚了:名是名,字是字。名是字派,是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传承。我们的字派:“大乘觐妙法”。我师父大鑫,大字辈。我是乘,名乘幻。我的徒弟,就是觐字辈????在中国,生下了儿子,名是父亲给的,当然也是由该姓该宗的字派来命名的。字,也称表字,或冠字。男子二十而冠,二十冠后,再取一个别名,称字,也称别字。名是父母叫的,朋友之间都以字相称呼。字,又可以叫“号”。自己取的,叫“自号”。另取一个,也叫“别号”,或“外号”。孔子,名丘,字仲尼。他自称“丘”,别人尊称“仲尼”。诸葛亮,名亮,字孔明。他自称亮,别人都称他孔明。这个“名、字、号”,是中国人独有的,也很有讲究,是真正的国学吧。
  佛教仪规中,坐在正中的主法大和尚,双手捧着一柄如意。WWW.11665.COm这个如意,又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古代达官贵人,都会手捧如意的。它的来源,是搔痒。到了天气炎热的时候,背上很痒,这柄如意就解决问题了。年幼晚辈,来拜见长者,长者为了表示亲热,就用如意在后辈的头上或额前轻轻敲叩,以示祝福,于是,如意又成了吉祥物。这柄如意就有了四个内涵:①尊贵,只有尊者才用;②背上痒了,不求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不是如意吗?③可以祝福晚辈,祝福他人;④成了吉祥物,又叫吉祥如意。这是不是国学呀?
  佛教对民族团结、安抚蒙藏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清帝崇佛,佛教的挂珠传统也到了朝廷,大臣胸前也都垂挂朝珠108颗。戴珠上殿时,右手拇指和食指轻捏朝珠最下端的隔珠,既示庄重,亦表诚敬,这与大和尚上殿时挂珠一样。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已很难分隔了。
  古代臣子面君,要跪拜如仪,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三呼,显然是错了,应是“山呼”。人生百年,谁能万岁?于事于理皆不符。皇帝想的是天下,是他的“江山永保”,要对得起列祖列宗,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所以“山论文联盟http://呼万岁”的山,是江山,是山河大地,这不是个人生命的长命万岁,而是江山巩固,永保千年万年。这个“山”的含义,才是真正的国学。
  古时候,男人的美称是“子”。这个“子”,有三解:一指地位,公、侯、伯、子、男,这是爵位,是社会领导人,是诸侯,是贵族;二指德,在历史上,他们以德立言,以德荣宗,所以冠上了姓,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后来的程子、朱子,等等;三指老师,是弟子对老师的尊称,也称“夫子”。许广平称鲁迅夫子,那是学生许广平对老师鲁迅的称谓。《论语》中称孔子为子,多是学生在老师面前的尊称,而学生之间互相在背后称呼老师则多称“夫子”。《论语》中有400多个“子曰”。子曰,即我的老师说。这是弟子亲闻目睹老师对学生所讲的实录,所以叫语录体记言。讲国学,能不知晓这些吗?
  西方的科学发展了,近代史上中国科学的发展是落后了,但这不等于中国古代就没有科学研究。比如,你要懂得欧洲化学的源头,最好先懂得中国晋代的葛洪(281-341年)。林语堂先生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要懂得中国古代科学的地位与价值,最好去问问李约瑟(josehp needham),李约瑟是最佩服汉朝张衡、宋朝沈括的人。要谈中国古代的医学、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等发明、创造,就非去了解一下李约瑟不可,因为他有雄厚的西方科学知识做基础,能与中国古代的成就作最精细的比较。比如,欧洲的化学源于15、16世纪的点金术,那时欧洲的点金术,是通过阿拉伯的点金术直承葛洪之余绪。在李约瑟的研究中,不仅指出葛洪才是古代论述物质构成的理论先驱,而且是化学实验与化学工程的真正源头。据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说,李约瑟在他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一书的第四册中,讲到中国古代的物理声光(墨子的光学、黄钟大吕的声学)以及磁电工程(宋朝各种指南针的制造、汉朝的磁勺产品等等)。李约瑟的研究也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睁大眼睛惊异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呢。那么,墨子、乐记、乐府、乐经、乐律乃至沈括的《梦溪笔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你能说那不是我们的国学吗?
  早前报载河南安阳考古挖掘曹操高陵的消息时,曾有人指,出土文物中包括墓主嘴中含着的一颗翡翠珠。此珠从2号墓中掘出,原被泥土覆盖,才没有被盗墓者劫走。虽然事后考古专家澄清,此珠可能是冠上饰物,但死后含珠的葬仪在中国却由来已久,且早有记载。《庄子》外物篇有四句诗:“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青青的麦穗,生长在高高山坡上,生前不行善布施,死了又何必要含珠呢?这说明中国古代人死后有含珠的礼俗。中国人怀念祖先,有一名言:“慎终追远”。这个“终”字面上看,是命终,是死亡,但还有更深的含义在。“终”,是临终前咽下的最后一口气,发丧的讣文中,例有“亲视含殓”一语。这个“含”,才是终,终结。即先人咽下最后一口气,要将准备好的一颗明珠(或一块美玉,或一枚铜钱)放进死者的舌头上,含住。这是为了让父母(死者)临终前最后一口气从嘴里吐出来,子孙就有福了。如果最后一口气咽回肚子,子孙就无福。子孙要“慎终”,正在亲自放进珠、玉,亲视含殓,谨慎地亲见父母临终一口气从嘴里吐了出来,庇荫后代子孙。这就是含珠的来源。当然,皇家、贵族、富人含的是珠,是玉,贫寒之家就只能含一枚铜钱,或者一丝红线吧。
  什么是国学?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之学。
  国学在哪里?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还未注意到的地方。国学无处不在。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运行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信息化条件下以人民主体为视角的国防教育探…
    基于系统理论的国学与和谐社会构建浅析
    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国学渗透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国学课程内容设置研…
    稻盛哲学背后的国学智慧
    探索我国大学生的国学教育
    现代社会下的国学迷思
    南怀瑾:谜一样的国学大家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渗透
    一种真正的中国哲学是一种忧患的哲学
    兼容并蓄:中国哲学的国际化演绎
    浅析哲学视角下的国际关系建构主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