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中新网总经理孙永良:中新社是中国新闻界的一只轻骑兵
中新网总经理孙永良

中新社主要针对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 

  主持人:您先把中国新闻社和中国新闻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名字可能对很多网友相对有些陌生。

  孙永良:先介绍一下中新社,中新社是中国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一家是新华社,一家是中新社,全称是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社到今天已经成立51年,时间不短了。当时1952年为什么要成立中新社,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西方对中国的信息是封锁的。新华社是一个官方媒体,代表着中国的声音,许多海外华文报纸如果使用新华社的信息就会被封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一些知识界、文化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比如上海市副市长金钟华、侨界领袖洪丝丝、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等,发起成立了中国新闻社。50年代中国新闻社作为一只新闻界的轻骑兵,在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介绍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包括重大事件性的采访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去年这个时候中新社度过了它的50周年华诞,到今天为止,中新社已经成为产品多元化中央级的新闻机构,它的产品包括文字、图片、电影声像、网络、出版品,还有部分内部参考。在海内外中新社拥有员工近千人,在国内有23个国内分支机构,在国外一些华人华侨密集的国家地区,比如说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都有分社。我们在香港有一个很大的分社,有50多人。这是中新社的基本介绍。 

  主持人:按说中新社的历史已经是半个世纪了,而且规模不小,在内地的这些网友也好,读者也好,他们了解还是比较少的。WWw.11665.cOM是不是因为中新社的定位是对外宣传,在国内媒体落地的机会比较少。 

  孙永良:这是由中新社的特性决定的,中新社主要是对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来服务,来传播文化、传递新闻信息。在网络出现以前,在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在一些侨务系统当中,在华侨比较多的侨乡知道的比较多一些。 

  主持人:是不是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中新网本身的诞生为中新社在国内影响力的增加起了作用,? 

  孙永良:中新网全名是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社触网历史比较早,1995年4月在香港分社已经把中新社的新闻搬到网上,有一个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网站,当时网上寥寥无几的中文信息当中我们占的地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内地上互联网是非常早的,当时反响很大。当时我们接到海外的来信、留学生的来信,包括海外华侨的来信,称为这是中新社业务的一次非常大的飞跃,我们也很受鼓舞。到了1999年元旦,现在意义上的中新网在北京成立,到现在已经是四年了,我参与了中新网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一开始我们人很少的,现在实力跟一些大的新闻网站、国家重点网站比起来也不是太大,但是比以前有了重大进步。现在我们有十几个频道,一百多个栏目,我们在国内的19个分支机构都有了自己的网站。所以说中新社的网站是一个网站群。 

  主持人:你们中新社为什么对上网有这么大的积极性?前几天中国日报老总说,在北美的发行速度太慢,不得已才上网。你们是为什么呢? 

  孙永良: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华侨华人,新的移民增加迅速,到东欧、南美、非洲、南非、北非都有大量的中国新移民出现。这些新移民到了那儿之后,有巨大的信息要求,但是当地又没有什么中文报纸,创办有一个滞后期,而且新移民的素质比较高,他们都是留学生,他们迫切需要在互联网上获得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上网。这是第一。 

  第二,随着新移民到这个地方之后,中国人习惯到了一个地方愿意办报,不管多少人愿意办报。我们传统业务又达不到,我们在网上发布新闻,他们在网上下载新闻登在他们的报纸上,起到供稿的作用。 

  主持人:据说你们给几百家华文媒体供稿。 

  孙永良:目前为止,我们没有详细调查,但是我看过的报纸,包括南非的报纸,包括毛里求斯的报纸,很偏远的报纸也有中新网或者中新社的消息。他们从哪儿得到的?大部分是从中新网上下载的。 

中新社是中国新闻界的一只轻骑兵

  廖承志称赞中新社是中国新闻界的一只轻骑兵。我想它的作用应该这样来表述。中新网立足国内,面向海外。我们在选材上,在行文风格上,在栏目的编排上,我们是有区别于国内的其它新闻媒体网站。

  网友:中新社和新华社比较起来,你们的稿子比较亲民一些,是不是这样?这么亲民的消息为什么在国内落地难?国内媒体难道不喜欢吗? 

  孙永良:这个问题恐怕从中新社的特性来讲起,中新社的任务是对外传播,我们不讲对外宣传。对外传播需要被人接受,在海外大量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虽然有意识形态的不同,他们的思想不同,但是有一点,他们关心中国,关心中国的发展,所以说要把这些信息能够非常适当地被他们接受。我们采取的是一种平实的风格,这样的传播才有效率。我们强调传播的有效性,中新社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格比较客观、平实、轻盈、活泼。当时廖承志称赞中新社是中国新闻界的一只轻骑兵。我想它的作用应该这样来表述。 

  网友:你们建立网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海外需求,你们当时没有考虑增加国内的影响力?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主观上怎么考虑的? 

  孙永良:从我们的宗旨出发,我们还是定位在对外传播的网站,我们的目标是要建成海外文化、新闻信息的资讯中心,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国内跟海外的界限越来越淡,海外欢迎的国内也欢迎,虽然有区别,但是国内欢迎的海外同样欢迎。我们现在的网站应该说立足国内,面向海外。我们在选材上,在行文风格上,在栏目的编排上,我们是有区别于国内的其它新闻媒体网站。 

  中新网的风格--权威 客观 平实 迅捷 

  网友:中新网和其它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相比,你们的特色是什么?你们有那么多频道,主抓的频道是哪个?

  孙永良:中新网的风格用八个字来形容“权威、客观、平实、迅捷”,这是我们做新闻追求的终极目标。讲到权威我们是国家通讯社,国家通讯社发布的东西是经过核实的,有一定的权威性。客观,我们的消息意识形态的东西少一些,纯新闻的东西多一些。讲到我们的平实,我们的行文风格更有亲和力。迅捷,我们追求的是原创加快速。 

  中国新闻网从名字可以看出来,我们主要对外传播中国的信息,我们的国内新闻、经济新闻、时政新闻是我们对外报道最主要的重点。当然也包括其它的体育和文娱新闻。另外中新社为四种人服务,华人、华侨、港澳、台湾,在港澳和台湾的影响上,中新网实力比较雄厚,很多台湾岛内的报纸使用我们的新闻,包括《中国时报》,包括中央社,包括东森新闻,包括中天新闻,应该说它是容易接受中新社的新闻,因为中新社或者中新网的新闻风格易于被他们接受。 

  网友:你们没有英文频道,对你们海外影响力有影响。 

  孙永良:从我们的读者对象讲起,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海外的,目前来讲是对海外的中文媒体服务的,我们目前只有中文的简体和繁体,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我们的中文还没有做好,我们还要全力做好中文新闻。如果我们的实力壮大,有一定的实力,我一定计划把建设英文网站纳入到我们的发展序列当中。现在海外第三代、第四代华人华侨有相当一部分不会说中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海外的主流英文报纸对中国政治经济新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目前向外传播的渠道只有新华社一路新闻稿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我们中新社包括中新网也正在考虑建设英文网站或发英文稿。 

  中新网做到现在还是盈利的,信息收入比较大。下一步争取短信跟广告的费用超过信息。大的商业网站广告处于饱和状态,据说授搜狐广告单子已经排到明年。这就意味着广告的分流。 

  网友:中新网的经营是否盈利? 

  孙永良:任何单位都有经营的压力,不管是商业网站还是媒体网站。我们媒体网站的经营压力比商业网站要小一些。但是中新网做到现在,应该说还是盈利的,主要收入分几块。一块是信息收入,国内几乎所有的商业网站都是我们的客户,只要是刊登新闻的。另外一些软性广告也是我们收入的一方面。我们刚刚开办了短信,包括短信订阅、wap和彩信,我们已经联合技术公司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已经或者马上开辟网上的短信服务。我想这部分如果能如期发展的话,也会是我们一个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的利润有搜狐的十分之一就满足了。 

  网友:中新网做短信前景不太理想,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定位不一样,你们服务性弱,免费邮箱都没有,搞短信离网友的接受度有距离。 

  孙永良:我是这样来看短信的,应该承认目前媒体网站进入短信的领域有点儿滞后。在几大门户网站都已经靠短信成为重要盈利点的时候,一些媒体网站现在才刚刚进入,这表明先天不如人。但是媒体网站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掌握新闻资讯,掌握第一手新闻资讯,所以说在新闻这方面应该说可以更快,可以在第一时间之内发布到用户的手里。现在媒体网站所缺少的是市场力量、技术力量和资金力量。 

  主持人:您能把盈利模式说得更确切一点吗?目前收入主要是哪一块?比如下一步重点发展哪一块? 

  孙永良:目前来说信息收入比较大。但是如果在一年多以后,争取短信跟广告的费用超过信息。搜狐、新浪的广告占了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多,打开新浪、搜狐,网民反映是广告太多。这意味着大的商业网站广告处于饱和状态,据说授搜狐广告单子已经排到明年。这就意味着广告的分流。接下来有影响、有一定流量的媒体网站是广告商投放广告的地方,当然可能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我对此还是有信心的。 

  主持人:给境外几百家华文媒体供稿是不是也要收稿费? 

  孙永良:从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来讲,我们几乎是义务的,但是对于一些财力比较雄厚的媒体我们是采取象征性收费的原则,大部分是不收费的。我觉得他们登载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比我收他200美金要好得多。 

  主持人:现有条件下用什么策略留住你的人才和挖别人的人才? 

  孙永良:挖谈不上,稳住我们的人才,我们的工资不是太高,关键是靠大家看到中新网发展的前景,也靠大家对新闻事业的一份热爱,也靠我们感情上留人。 

  网友:如果有人给你们投资的话,你最想干的是什么? 

  孙永良:我也建一个综合的门户网站和新浪、搜狐竞争。 

  网友:复旦新闻系和人大新闻系哪个好? 

  孙永良:都好。复旦新闻系和人大新闻系一南一北,都是中国两个最有名的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两个新闻系,这么多年来都为中国的新闻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一个是京派,一个是海派,复旦的人思维活跃一些,人大新闻系更稳重实干一些。我们社有很多人大新闻系毕业的。 

  主持人:您有没有对自己的校友更偏爱一些?不一定是主观的,潜意识的。 

  孙永良:当然有偏爱。但在我们网站或者在我们社都是看大家的工作实际。 

  网友:中新网的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谁? 

  孙永良:竞争好,竞争出效益。新浪和搜狐两家竞争得利的是网民,网民看新闻更快,服务功能更强了。竞争对手我觉得在媒体网站里面,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大家都在竞争中发展,在竞争中合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媒体网站我们更看中合作大于竞争。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把中国的声音传播到世界。 

  网友:中新网收入怎么样? 

  孙永良:应该讲据我了解,没有商业网站收入高,商业网站已经纷纷盈利了,有一些投资基金的支持。但是我们的收入处于国内媒体网站的平均位置上,我们一些骨干编辑跟商业网站高级编辑的工资差不多。 

  主持人:两三年前当时一大批媒体人下海触网,您是网络媒体的先行者,当时为什么没有涉足?是担心有风险还是领导不放? 

  孙永良:两方面原因都有。但是最重要的是,养自己的孩子总比替别人养孩子要舒坦一些。我们社里上上下下很支持中新网,有一些事情能够自己作主,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贯彻领导的意图,更顺利地更好地工作。我想有时候人的一生除了钱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主持人:对《联合早报》的两岸三地新闻以及相关的评论,人们非常感兴趣,甚至在论坛里面出现了大陆和台湾网友的交锋。它可以比较超脱地谈两岸关系,这一点是不是《联合早报》的优势? 

  孙永良:我们也想办论坛,我要办论坛第一个论坛就是海峡两岸论坛。近期我们会推出这个论坛。《联合早报》有很多好的东西我们可以拿过来借鉴,包括论坛里面的东西。 

  主持人:刚才网友提到你们的网站没有论坛没有聊天室,也没有类似搜狐在新闻后面加网友评论,没有发挥互联网的互动性。 

  孙永良:这是中新网一个大的缺憾,但是我们是这样理解的,我们第一位的东西是做新闻,我们要把新闻做得更专、更深、更快。现在有一些国内媒体网站论坛做得很有影响,比较火爆,比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比如新华社的发展论坛。我们第一步工作是做好新闻,第二步工作也准备开展互动性的论坛。我们开论坛我想名字会更吸引人,我们上贴子会更宽松。 

  我主张“工作时好好上班,下班时间好好生活”。人生应该潇洒,无拘无束,但是有一点必须敬业。我对我的编辑也是这样要求的,完成你应该完成的事,对得起你的工资。 

  我给自己在中新网的工作打60分,但我并不常加班。如果靠加班来完成的话,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 

  网友:你在事业上的追求和生活有没有冲突? 

  孙永良:有时候忙了就加班,不忙的时候尽量照顾家庭,我的爱好也比较杂,业余时间读读书,打打羽毛球。我喜欢历史,读一些古典方面的东西,喜欢诗词。事业和家庭应该不矛盾,我比较主张像张平那样,有一句话“工作时好好上班,下班时间好好生活”。人生应该潇洒,无拘无束,但是有一点必须敬业。我对我的编辑也是这样要求的,完成你应该完成的事,对得起你的工资。 

  网友:你能给你自己在中新网的工作打一下分。 

  孙永良:百分制的话60分。如果靠加班来完成的话,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这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中新网还有好多东西没有完成,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是我主张循序渐进的方式,这样也符合我们的人力、财力。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总经理 孙永 是中国 骑兵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未成年人暴力伤害事件中新闻传播媒介的伦理…
    关于区域创新网络与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对策研…
    浅析创新网络党建载体的实践与思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