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论胡锦涛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及其在高校中的实践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的优良传统以及工作优势,在我国民族解放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党中央从当代国内外现实出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目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高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26-03
  自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我国出现了全面中国化的形势。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同中国实践的结合孕育出一系列新的符合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的理论成果,不断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这一过程是不断前进发展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历代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抓住时机将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的理论和实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理论成果和体系。
  一、中共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
  伴随着众多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的各项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题,以及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入,我们必须正确地审视世界发展局势,分析我国所处的环境与地位。
  从国际方面来看,整体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矛盾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wWW.11665.COM另外,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政治图谋脚步的加紧,更使我们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艰巨性与重要性。从国内方面来看,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的社会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必将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再加上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收入分配不均等等矛盾与问题的明显化,使得人们的思想呈现出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问题也随之增多。
  在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在几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之下,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重要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为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充分的准备。然而,面对新时期、新挑战,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当前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思想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例如:一些党员同志不重视思想理论素养的学习和提升,缺乏正确积极的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一些党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不能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复杂环境中有的党员不能保持政治上的原则性和坚定性,不仅败坏党风,甚至违法犯罪。由此,我们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方面仍需发挥其指导引领作用。
  胡锦涛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面临着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着不少的薄弱环节。”思想政治工作的脚步不会停下,而要更加紧凑地与时代与发展潮流并进,需要我们坚持与实际情况结合,依据现实问题寻求对策和途径方法,从而使各领域的矛盾得以缓解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胡锦涛同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理论创新的。
  二、中共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创新
  我们党历来思想政治工作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深知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党先后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核心性的作用,真正践行着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自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之后,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这一论断又被进一步强调深化,指出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认真吸取总结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党中央立足于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实际、立足于社会稳步前行的全局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重要的战略思想,并以此不断鼓舞全社会人民群众的劳动工作热情、调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建设美好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从而也就确定了科学发展观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指导性地位,是对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中共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创新
  (一)“四个新一代”的新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立足现实情况,在总结我党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经验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与实际结合,以“赢得青年、赢得未来”为出发点和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命题,进而又将这一命题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的长治久安等重点、热点问题相结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胡锦涛同志指出:“正确认识和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时,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的提出意味着为当代青年的发展奋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崭新的目标和任务。“四个新一代”是新时代青年成长进步的重要目标,不仅是对毛泽东同志的“三好”目标、邓小平同志的“四有新人”目标以及江泽民同志的“四个统一”目标的继承和发扬,更是立足新时期、新格局、新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的新的基本要求,这就为当今大学生在内的全体青年的成长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被首次完整提出之后,胡锦涛同志将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也就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道德氛围和提供精神动力。构建社会主义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任务,在我国社会建设这一重要载体和方式的连接下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民主进一步完善、社会文化进一步繁荣、社会氛围进一步和谐的早日实现提供了支持和动力,并且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也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力进一步加强。这一新目标的确立,实际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的最强音,从而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四、中共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内容的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丰富内容,而内容的创新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理论和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密切联系时代主题,密切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思想,并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进行拓展、完善,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加强并细化了民族精神教育
  胡锦涛同志这样提到,“伟大的事业孕育出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它在培养人才、塑造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等积极有效的作用则需要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结合当今时代精神和实际要求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提升了民族精神的地位、细化了民族精神的作用等。他反复强调我党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体现并传承的“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日精神”等精神财富的含义和重要性,并提出要进一步将这些光荣传统和民族精神归纳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列中去,成为引导教育全体人

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并为之不懈努力。
  (二)提出并强调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进一步总结汲取我党在以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教育宣传等方面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不仅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核心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同时也恰当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特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立了新的风向标,进一步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崭新内容。
  (三)开展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后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并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其中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可以说,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兼容并蓄尊重差异,使全国人民的思想达成共识,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凝聚力,核心力,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成果在高校中的实践途径
  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第四代党中央集体继承了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审时度势,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同时也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结合当前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的形势和出现的问题,准确地把握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有效地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改良教育观念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观念一直局限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框架当中。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讲仅仅是一种向学生传递知识或技术的方式渠道。如此一来,学生的思想不能得到充分的拓展和延伸,缺乏发散性和创造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结合“四个新一代”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确认教育是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学习已有的知识只是为了更快地发现未知的东西,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要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转变和改善,就必须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确立并保证学生享有主体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指引高校学生发现现实问题、思考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也就是说,在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需要考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落实方法,更应该考核被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应对问题能力和实践理解能力。
  (二)把握现实动态,重点落实问题教学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大多是通过教师授课的方式进行,并且教师在其中大多只负责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学生是否真的理解其内涵,掌握其方法,实现思想的提升和共鸣则常常被忽略。久而久之,就必然形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记什么,考试就考什么”的局面,也就很容易使得学生的思想僵化、狭窄,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能力不足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起来也就不易出效果、出成绩,作用得不到发挥,发展形势较为缓慢。因此,我们从教学方面入手,牢牢把握现实动态、结合新的有效的理论政策和指

导方针,在课堂授课、课下指导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设计、提出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性地布置各种实践问题,根据不同的热点、场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提高思想的凝练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途径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从而灵活应用于实践当中。
  (三)立足个体差异,加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现行的教育模式呈现出“一刀切“的态势。然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思维的日渐活跃对这一状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方式基本上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公共课程的开设集中进行教育培养,无法特别有针对性进行个别分析指导,个性不够鲜明,特长不够突出。针对这一状况以及“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必须从根本上打破“一刀切”的困局。创建高校学生能够自主设计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地鼓励个性的培养和发展,进行“层次教育”以拓展针对性。而实行分层次教学和学分制可以作为培养高校学生学习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一个良好途径。学分制可以按课程组织教学,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规划学习进程。学分制的实行,其根本在于有效地调动被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互动环境。分层次教学则主要针对被教育者的个性、特点、思想动态、思维活跃程度等个体特征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来分别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教育的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法。
  (四)结合理论动向,持续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以其对社会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性,以其强烈的时代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规范,对学生成人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根据党中央提出的“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内容”指示,我们应着重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指导,以丰富活跃且富有意义的文化为内容,以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尊重被教育者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来动员高校学生发挥所长积极地投身到昂扬向上、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来,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品牌性。高校需要加强各自的校园文化建设,对高等学校教育内部潜在的和非课程形式的通识教育提高重视程度,营造富有个性、创新和谐、服务教育、有利学生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n].人民日报,2007-05-05.
  [8]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5-04.
  [9]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z].2007-09-01.
  [10]张瑞芬.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学术交流,2008,(2).
  [11]郑永廷,张艳新.以十七大精神指导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8,(2).
  [12]薛玉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新贡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胡锦涛 思想政治工作 理论 创新 中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社会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