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论明朝的治边策略
【摘 要】明朝治理边疆方略是历代王朝政策的继承和延续,它遵循我国“内中国外夷狄”的传统观念,王朝对边疆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安边固国,追求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明代的治边方略体现出较大的灵活性,它“恩威兼施”、“怀之以德”,对南边边防采取不同的建制措施,形成多层次的管理,尤其重视教育和移民等文化策略。明朝统治者采取了种种治边举措,都反映了它比以前更为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明朝;边疆;民族关系;国防
  明朝对边疆的治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历史烙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王朝,在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日益发展中,国家疆域辽阔宽广,因此对边疆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国的等方面探讨明朝边疆经营方略。
  一、长治久安的政治政策
  在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下,历代统治者在边疆治理方面,都围绕着天下归一、大一统的治边原则,并创造性的实施了各种政治制度,建立了有效的边疆管理体制。从郡县、府州到行省,中央政权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直接管辖一步一步扩大并逐步强化,中国的边疆也不断巩固。在明朝辖境虽不及元朝,但也是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想稳定边疆,巩固新生政权,朱元璋意识到对少数民族“失其本性反易为乱,不若顺而抚之”①。因此,因势、因地、因民族的不同,明朝采取了羁縻卫所、土司、政教合一等不同形式的统治制度。
  明代,羁縻卫所主要设置于北方边外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北方是外蒙古民族的主要栖息地,东北毗邻女真等部落,西北嘉峪关外与畏兀儿、撒里畏兀儿诸族相邻。wWw.11665.CoM边外虽受蒙古势力影响,但是东西两侧民族、经济、地理又与蒙古不同,正是可以牵制削弱蒙古势力的地方。为配合守备,明朝招徕边外两侧少数民族,设卫所管辖。西辽河一带,设有蒙古朵颜、福余、泰宁三卫,辽东都司边外,设建州、奴儿干等女真诸部184卫;西边嘉峪关外,设置关西七卫。这些卫所与边内卫所完全不同。边外卫所均采取就其地,“选其酋及族目授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俾仍旧俗,各统其属以,以时朝贡”②,官职世袭,是隶属关系松散的“以夷制夷”的羁縻卫所。明廷对羁縻卫所的约束,是通过掌握官员袭封授任权力实现的。与北方不同,明朝在南方少数民族分布区主要实行土司制度。明朝的土司制度是在元朝土官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的。西南少数民族众多,他们交叉分布,支系复杂。而且聚居的地方,多高山密林,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有的还处于奴隶社会,甚至有的民族还没有走出原始社会。统治者认为“溪峒蛮僚杂处,其人不知仪义,顺之则服逆之则变”③。因此,确立了一套专门的土司职衔,例如:宣慰使司、安抚司、宣抚司等,此外还有蛮夷官、苗民官、千夫长等官。明廷在土司和土府内设置流官,实行土流结合治。
  二、强边固防的经济政策
  明朝时,统治者利用中原优势的物质文化对边疆少数民族、部族施加经济影响,积极在边疆发展互市贸易,厚往薄来。最初朝贡重在招徕,没有严格规定,但是随着朝贡师团人数逐年增加,携带的物品也越来越多,致使朝廷支出的赏赐也越来越多,财政难以承受。为此,明朝逐步确立了严格的朝贡制度,对物品数量、贡期、入贡人数等都作了相关规定。明朝完善的贡市制度,一方面满足了更多首领的经济需求,另一方面也通过朝贡制度增强了对边疆的政治约束力。它旨在笼络少数民族的上层首领,规模和范围都有限。因此统治者还积极在边疆地区推行互市,其中马市、茶市贡献最为突出。这有助于解决边疆民众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也有利于缓解明朝对军马的紧缺。茶马互市主要是推行在西北藏、羌少数民族地区,而马市则主要是指与蒙古、女真的互市明经营边疆,直接从民族关系中最基础的经济入手,收到了武力所达不到的政治效果。这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对中原地区的依赖,加强了内外之间的沟通融合,加强对边疆的统治。
  此外,明朝还向边疆进行大规模的移民。明代向边疆的移民主要有两种:一是军事移民,即在边疆建立大量军事卫所,派中原官兵携带大量家眷长期屯戍,是为监视、震慑少数民族的军事战略需要;二是“移民就宽乡”,或人民自发遣徙边疆。将数量超过少数民族的人口迁居边疆,与当地人长期杂居共处,他们的思想、文化、生活习俗和先进生产技术,都对边疆地区的巩固和发展产

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以云南为例,据《滇略》记载,明末昆明一带“土著者少,寄籍者多,衣冠礼法,言语习尚,大率类建业。二百年熏陶渐染,彬彬文献,与中州埒矣”。④
  三、“德威兼施,怀之以德”的思想文化政策
  在经营边疆时,明朝统治者虽然十分重视军事的作用,但是从统一边疆开始,对边疆地区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一直都是在“恩抚”上下工夫。他们认为“若抚之以安静,谕之以道理,彼岂有不从化哉?此所谓以不治治之,何事以兵也!”⑤。明朝对边疆人民“怀之以德”的主要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招降和安抚来个方面。明朝安抚降夷细致周到。政治上有封爵、授官。授官衔非常普遍,明廷对降附的各族首领均赐以大小不等的官职,量才擢用。在经济上厚加赏赐,数额庞大的赏赐品,对边疆地区来降的官员或是属众有很大的吸引力。明朝统治者在经营边疆时,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在建国伊始,就下令“府、州、县、卫所,皆建儒学”。⑥通过学校,进行“忠君”、“敬天”、“孝亲”的思想教育,强化思想统治。在边疆地区,教化利于配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统治者认为“边夷土官,皆世袭其职,鲜知礼义,治之则激,纵之则玩,不预教之,何能有化?……皆设儒学,选其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使之知君臣、父子之义,而无悖礼争斗之事,亦安边之道也。”⑦通过学习法律和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规范少数民族子弟的思想和道德行为,稳固边防,以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统治。
  四、因势利导的宗教政策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具有多种宗教的国家,这两个特点集中体现在边疆民族地区,并相互交织在一起。宗教强烈的排他性和超世俗力量,使边疆问题更为错综复杂,治理边疆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统治者一般都比较重视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宗教进行因势利导,既扶持又加以管理,从而使其成为有利于维护统治和边疆安定的因素。明朝时沿袭元朝宗教制度,在藏区推行政教合一,采取“多封众建”的政策。对元朝摄帝师喃加巴藏卜所举故元官吏重新授命,各级官员仍僧俗并用,军民兼摄。明不独尊萨迦一派,废除帝师制;对法王之下的又封五王,各统辖一定地区,承袭须报朝廷册封。明朝的这些宗教措施,受到教民的支持,使明朝扩大了在边疆的统治基础。
  我国边疆幅员辽阔,自然条件悬殊,和民族成分复杂,使得我国各边疆地区的生产水平和社会形态千差万别。明朝对边疆的治理体现出“大一统”与“因宜而治”相结合的特点,坚持以和为主,“以德怀之”。这使得明朝在维护国家大一统和中央权威的同时,通过渐进的方式加强中央与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联系,施加中央对边疆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建立较为安定的政治关系格局,也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安定发展。
  注释:
  [1]《明太祖实录》卷59,洪武三年十二月戊午条.
  [2]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24,《女直》.
  [3]《明史》卷317,《广西土司》
  [4]谢肇淛.《滇略》卷4,《俗略》,《四库全书》本.
  [5]《明太祖宝训》卷6《怀远人》.
  [6]《明史》卷69,《选举志一》.
  [7]《明太祖实录》卷239.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明朝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编户齐民与两汉王朝的人口控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