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度研究
摘要:志愿服务作为一项以人的自主性、自愿性为出发点的具有公益色彩的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性质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因此,如何克服其中的制约性因素,为社会组织和公众创造更好的舆论、制度、机制等社会环境,促使他们更多更好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志愿服务效应的最大化,是需要研究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公众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从世界范围来看,志愿服务事业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至今在世界各国方兴未艾,已经成为一项推动社会进步,催生现代文明的世界性运动,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和人民的积极参与。
  一、志愿服务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以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为目的的社会志愿服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因素,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1978—1986年,志愿服务只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被单独提出。批判陈旧、僵化思想观念,激发物质创造的热情,成为影响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主流思潮。这一时期,各种机构沿用“学雷锋、做好事”的方式,年年开展“学雷锋”活动,活动出现形式化、短期化的特点。
  2.1987—1993年,志愿服务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志愿服务活动多是民间自发性质,针对有帮助需求的特定人群。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中西文化交汇的广州市、深圳市,青少年从香港、澳门了解到“义务工作”具有公益服务的性质,这是我国“志愿服务”的萌芽。wwW.11665.COm全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全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志愿者社团相继成立。
  3.1994—2000年,由自发行动转化为有组织、有系统、有内容的社会事业。在共青团中央的发起和推动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于1994年成立。共青团推动的志愿行动,在几年的时间内,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建立起全国、省、市、县四级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分地区延伸到社区、农村,建立镇(街道)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和社区(农村)青年志愿服务站。这一时期的志愿服务活动由于有了政府的组织和推动,得以迅速发展推广,志愿者特别是青年志愿者人数迅速增加,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开展,志愿服务领域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
  4.2001—2007年,志愿服务活动范围和参与人群不断扩大深化。伴随中国改革的深化,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上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行动对国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各界逐渐发现志愿服务是涉及全民的事业。这一时期的社会志愿活动参与人群更加广泛、参与方式多种多样,并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特征。
  5.2008年至今,志愿服务真正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社会事业。“5·12”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这两件大事中,千百万志愿者自发参与其中,提供的帮助及产生的社会影响非常广泛,迅速改变了志愿服务一直以来的各部门各群体分而置之的格局,也让各界人士对志愿服务有了新的认识。2008年是“中国志愿服务元年”,标志着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时代的来临。
  我国志愿服务的产生和发展既受国际志愿服务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同时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伴生物,既符合国际社会志愿服务发展的潮流,又顺应了国内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整体性、多层面的变迁。志愿服务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二、社会组织的界定
  社会组织是指为了针对特定的目标,为完成特定的职能,具有明确规章制度的一个独立单位,是正式化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分类方法很多,按其职责和功能,分为公益类、服务类、维权类、文体类和保健类五类社会组织;按是否注册登记,可分为经正式登记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在相关部门备案的“准社会组织”和未登记备案、但又事实上存在并在开展各类活动的“草根组织”。
  三、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007年中国的注册志愿者只有2500多万名,社区志愿者2000万名。据了解,世界志愿服务活动的平均参与率在10%,发达国家在30%~40%,而我国的城市人口参与率只有3%。可见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空间还没有被有效地挖掘出来,志愿服务面临很多的制约因素。
  1.志愿者缺乏、志愿服务不足。我国志愿服务不足、志愿者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公众习惯于依赖政府,公众对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认知有限。第二,对发掘志愿者资源重视不够,还没有认识到动员志愿者资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还缺乏培育和发展志愿者组织的完善法律、法规。第三,在政策层面缺乏积极的制度激励公众参与志愿活动,在国家层面没有形成广泛的志愿精神与志愿文化。第四,志愿服务的开展要更多习惯于借助行政力量,制约了民间志愿者组织的空间,影响了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活力。
  2.志愿者、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高效协作,甚至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源浪费。有时往往社会组织或公众参与志愿服务,未能及时与相关需求部门联系,导致志愿服务资源浪费。需知,志愿服务需要热情,需要资源,需要想法,但这一切,都需要得到有序地协调,才能发挥出行动力应有的效能。只有志愿者、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沟通,高效协作,有序地参与工作,才能使志愿服务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3.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不完善。性质不同的公民社会组织机构,往往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在突发性事件面前难以形成合力。中国大部分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是在团委系统领导之下的,但也有一些相对独立的志愿者或公民社会组织,由于缺乏统筹管理与引导,志愿者的组织显得比较混乱。在突发事件中,名目繁多的志愿者组织,有的确实做出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有的却只是打着名号从事相关商业活动,从而造成新的混乱。志愿服务缺乏统筹协调,志愿组织力量分散,各自为政,有时需要救援的地方人力难以到达,不需要的地方志愿者又出现拥堵,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4.资金短缺是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障碍。志愿者组织筹集资金和财务管理的能力有限,尽管部分志愿服务活动是参与主体的自愿参与,但倘若离开经费的支持,它就成了无源之水,其行动效果也会微乎其微。目前,国际组织和国外的基金会是中国志愿者活动的重要资源。如何坚持原则同时广开资源渠道,争取、有效地利用好这一资源是大部分志愿者组织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四、对策研究
  1.提高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支持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市场经济下,社会需要树立一种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应出台法律、法规政策确立志愿服务的认可制度,用法律来规定志愿服务的社会地位,从而提高大众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度、认可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志愿服务的社会地位上的认可,是增强大众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推动力。这里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借助各种宣传阵地,通过印发宣传册、电视及平面媒体等宣传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参与志愿者组织的条件,树立社区志愿服务典型。
  2.建立“以服务促进管理”的政府与志愿组织合作关系。政府需要进一步通过各种政策法规,积极促进和培育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特别是给民间自发的志愿者组织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公众有更多参与的渠道。例如,民间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备案制度,政府购买民间志愿者组织服务的制度。

   3.完善社会志愿服务的管理体系。各类志愿者组织不仅需要有更丰富的项目设计吸引公众参加志愿活动,也要让志愿者更多参与组织的决策过程和评估过程,培养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志愿者参与的持续性。社会各方面还需要有更多的激励措施鼓励志愿行为、培育志愿文化。例如,建立颁发志愿者服务证书的制度;政府、企业和大学可以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和内容等,作为升学考核和选拔录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国家定期依据志愿者服务时间和业绩,给予志愿者精神方面的奖励;完善志愿者的社会保险制度等。另外,志愿者组织自身也要规范行为,加强志愿者管理,增强组织的公信力和生命力。
  4.培育多元共存,资源共享的志愿组织管理格局。对于已经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志愿者管理部门应当对其进行合理地配置。各部门应当以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利用志愿者登记的信息,根据志愿者的储备状况以及志愿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将具有相似特长的志愿者组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日常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突发性灾害发生后则将其分派至相应类型的志愿服务工作岗位上去。分派时应充分考虑人员数量、年龄结构、男女比例和能力配置等问题,对志愿者进行合理搭配,实现“岗得其人、人尽其才”的目标。
  5.建立“财政支持为引导、社会支持为主体”的资金保障机制。在我国已形成了“政府拨款、社会赞助、会员会费、自办实体创收为主”的筹款机制。社会志愿服务除了争取政府资金外,还需要争取社会捐赠。社会捐赠又称民间资助,共有三种形式“资金中介机构、企业捐赠以及个人捐赠。
  目前,各种捐赠的主体,尤其是社会捐赠的主体(包括基金会、企业与个人)非常关注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及行动结果,良好的社会影响与行动结果成了他们继续捐赠的条件,也是赢得更多捐赠,缓解志愿服务活动经费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志愿行动开展的效果与社会影响,以解决日益凸显的经费问题。同时,国外经验告诉我们,自谋财源,开发营利项目以弥补公益支出也是资金募集的一个手段,采用营利手段并非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使效率和效用最大化,对提高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谭建光,周宏峰.中国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改革开放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1).
  [2]卢雍政.大力推进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全面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4).
  [3]邓国胜.志愿服务需要制度激励和公众参与[n].新京报,2004-12-06.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张媛 [标签: 高志 社会组织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如何提高当代舞蹈教育中对学生舞蹈形象思维…
    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及提高人口素质
    试析如何提高保险业的竞争力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提高医院的档案管理水…
    提高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提高信息素养 彰显个性发展
    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理财能力问题探讨
    落实工程材料报验制是提高质量的保证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对提高农村社会水平的作用
    论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途径
    如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的几点建议
    实施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 提高出生人口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