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思路 试论安徽省广德县的调研
论文摘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作为重大惠民政策,新农保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和难题。‘为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实现新农保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持续进行政策创新,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信息化建设、法制化建设、基金建设和社会保障网络体系建设。
  论文关键词:新农保;发展历程;养老需求;制度建设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的建立,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能否避免老问题、解决新问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农保制度。是该政策的关键所在。
  一、广德县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作为安徽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较早的试点地区之一.广德县农村养老保险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后.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向新农保过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起步阶段。1992年民政部颁发《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后,广德县于1993年开始施行县域经济农村养老保险(即老农保),采取储蓄积累的运作方式,农民自已缴费,自己养自己,“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1995年底.广德县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0540人.还不到乡村总人口的3%。由于国家财政不投入、集体补助也难以落实,农民缴纳保险费只是当前收入的延期消费,最终演变为“个人养老储蓄”。
  (二)发展阶段。2007年9月广德县探索出台了“新农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逐步和现代社会保险接轨,政府适当补贴。WwW.11665.Com形成了独特的“广德模式”。缴费金额以全县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人的8%为基准。个人按比例缴费。最高不高于基准的300%,最低不低于30%,缴费期限设定为15年。达到60岁以后,除以120,建立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县财政当年拿出80万元作为出口补贴,计入个人账户,并且每年计发金额根据全县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调整。此次探索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原则,调整计发养老金办法和建立正常待遇调整机制,为后期实行新农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管理提高阶段。2009年12月,作为国家首批新农保试点县市之一,广德县开始实行新农保,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个人缴费标准上。划分为每年100~600元共6个档次。在政策执行上,完全采取自愿原则,没有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缴费相捆绑。在经办机构上,广德县于2010年5月成立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人事局合并而成),下设二级机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务管理所.专门负责全县的新农保工作。此外,为提高经办人员素质,广德多次组织了对乡镇主要领导、社会保障事务所所长、村协办员的培训。
  截至2010年6月底。广德县新农保覆盖人数达到174943人。其中,年满60周岁农村户籍老人实际领取新农保养老金64194人,发放率达92.95%,支付金额累计2508.15万元。l6~59周岁人口,已参保110547人,参保率约为38.34%,累计征缴养老保险费5486.79万元。目前。中央财政补助基金到位3560.7万元,县财政已到位资金50万元,基金结余6705.24万元。

  二、广德县农民养老需求状况
  (一)农村家庭结构状况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普遍广泛地实行。广德县农村家庭的代际结构趋于简单化,规模不断缩小。1995年,广德县农村家庭户均人口为3.78人,到了2008年则下降为3.62人。在家庭代际中.37.6%的家庭有两代人.主要是由一对夫妇和孩子组成的三口之家。37.1%的家庭有三代人.主要是由老人、子女、孙子女组成,中年农民上有老下有小,面i临着巨大的抚养和赡养压力。家庭人口为一代的被调查者中79.1%为60岁以上老人。这说明由老年夫妇组成的二老之家,独身老人、高龄老人之家日益增多。有相当部分农民家庭,父母在家种田务农,子女外出从事副业或进城打工,而且子女在经济上有较强的独立性。父母不再是家庭经济的统治者和主要负担者,所以其在家庭中也就失去应有的地位,使家庭养老保障缺乏凝聚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广德农村人均耕地面积由1995年的0.95亩下降为2008年的0.81亩,耕地面积严重不足给农村养老带来更大的压力。
  (二)农民对新农保的认知状况
  新农保已经实施了大半年时间,但是大部分被调查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具体规定还不是太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疑惑和误解,有的农民甚至害怕自己将来领不到或少领养老金。已参保农民中,60.2%的人表示不知道自己将来能领取多少养老金。31.8%的农民表示对新农保的政策不了解,42.6%的农民对该政策了解一点。18.9%的农民表示一般,对政策比较了解的为6.1%,很了解的仅占7.0%。72.3%的农民认为新农保不能解决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17.6%的人表示不清楚,仅有10.1%的人认为新农保能解决养老问题。
  (三)中青年农民参保状况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i习由于流动人口多,许多村子成为了空心村,给政策宣传带来很大困难。中青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认为等到60岁以后享受养老待遇的时间较长.待遇标准不高且长时期的缴费又有一定的经济压力,所以持观望态度。调查发现,广德县30岁以下的农民中目前只有5700多人参加了新农保。在已参保农民中,56.0%的人年龄在45岁以上;未参保农民中,45岁以下农民所占的比率为84.6%。由此可见,新农保对于中青年群体的吸引力不大。
  综上可见,广德县农民既具有养老保险的需求,又面临对养老问题认识不足的矛盾,同时还有一些弱势农民缴费能力不足问题。在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家庭结构不断简化、耕地匮乏、外出人口不断增多,给广德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新农保的发展思路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轫于城镇,在向农村延伸之际,制度设计与经办管理都会不同程度地面临“水土不服”.这就要求新农保的制度要完善与经办管理要有全新的思维。
  (一)完善的经办机构是新农保实施的组织基础
  随着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全面展开,发放人数和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对县、乡镇和村工作平台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落实到位经办机构和工作人员.并对人员工作经费要给予必要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新农保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部门。以公安部门为例。若能解决公安部门人口信息的共享问题,新农保工作开展起来将事半功倍。通过整合资源,努力提高经办管理服务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才能让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更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各个部门能否通力合作协同配合,发挥整体效应,在新农保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健全的信息化建设是新农保实施的平台保障
  新农保的工作较为繁重复杂,由于没有一个可操作的统一的系统软件,参保信息重登、错登、漏登的现象时有发生,信息比对、核实麻烦且周期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保的工作效率。开发新农保软件管理系统,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乡联网,让群众可以随时在县、乡服务大厅查询系统上,查询政策法规和个人信息,真正实现便捷的一站式服务。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不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能够增强准确性。因此,加快各地社会保险信息服务设施的软硬件平台建设和网络化管理,迫在眉睫。
  (三)法制推动与政府推动是新农保实施的双动力
  在制度设计上,应体现个人缴费的优越性,逐步拉大基础养老金和参保财政补贴增长幅度的差距。使更多人摆脱“不参保也有钱拿”的简单想法。通过养老保险立法,可有效克服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通货膨胀等问题。但是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要在制度设计和工作环节上突出自愿原则,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地服务于民。从立法上注重公民的参与。变“高”的参保率为“深”的参与度,借鉴西方发到国家经验并结合我国农村特点根据各地农村风俗习惯、农民文化素质、信息获取渠道等诸多限制因素,明确符合农村实际的农民参与方法。切实保证农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
  (四)养老保险基金的均衡运营是新农保实施的核心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是整个制度的起点和首要环节。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营运与监督事关养老保险制度财政基础的稳固与安全,是整个体系中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isl新农保财政补贴资金应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并报经人大部门审核,以保证开展新农保工作必要的专项经费到位,并防止个人账户形成“空账”的危险。开发多渠道的吸纳保险金的途径,拟订养老金预测预警制度。建立科学的养老金运营监督指标体系。对养老金投资进行动态监控运营,及时发现养老金投资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养老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和控制机制。
  (五)丰富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新农保实施的制度补充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个人储蓄、家庭保障仍需发挥基础保障作用。一方面它有利于发挥中华民族养老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可以推迟养老金领取时间,降低养老金给付标准,减轻社会负担。新农保不可能也不应由政府全部统包下来,社会保障不等于政府保险,必须依靠社会解决。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新农保起着基本保障作用,个人和家庭起着基础性保障作用。五保户供养制度和商业保险起着补充性保障作用。坚持个人、集体、政府分担责任,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多维度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结语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进程中,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难题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新农保制度,能否使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实现“养老不犯愁”,尚需持续的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罗遐 陈培浩 [标签: 新型农村 养老保险制度 的发展 安徽省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如何克服农村小学生逃避心理
    农村小学生逃避心理的分析与干预策略的研究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农村小学小班化识字研究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研究
    河南省永城市高庄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
    黑龙江省农村节能型住宅空间设计研究
    农村小学低段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的政策研究和思考
    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与家庭劳动力文化…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