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当代农村社会角色关系问题小议

当代农村社会角色关系问题小议

 自19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地论文联盟http://区的民间传统便受到不同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冲击。最早认为民间传统“落后”的是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中的传教士,他们看到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精神格格不入的特点,于是主张消灭并以基督教文化取缔。民国以建立现代的、民主的国家为口号的知识分子们,视农村社会的地方传统为现代化的敌人。到了本世纪充满“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指引下,政治对中国的传统起着持续的冲击作用。在长期的文化冲击下,地方传统出现了严重的空白。
  虽然很多的学者认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的消亡过程,但是民间传统随着现代化悄悄继续生长。美国社会学家席尔斯(edward shils)认为,许多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东方国家,传统在国家的政治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特定的情况下,传统社会形态可以起经济动力作用。
  1.中国传统角色关系的特点
  1.1家族本位的角色关系
  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从而中国传统的角色意识不象西方的人本主义观以个体的人为基础,中国传统的角色意识是根植于以家族血缘为本位的土壤之中的。
  中国传统的角色意识可以追溯到“德”、“孝”的起源,这是较早的社会义务的明确表达。有学者认为这是周代社会的道德纲领,这样的道德纲领其实就是社会对个体的期望的行为准则。WwW.11665.Com本来“德”从“敬天”中来,“孝”从“敬祖”里生,但是周代的政治变革使得这两者从宗教的殿堂走向了民间。
  《国语》中有“异性则异德,异德则异类”的记载,“德”可能是各原始氏族用来祭祀的习惯法规,从而与祭祀的礼相连在一起。而“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软” (《论语》),这样,德、孝、礼、仁便不可避免的联系在一起了。这种联系并不是人为的,其沟通的可能性乃包含在原始礼仪规范所申明的敬老先长的习俗之中。不管是德的要求还是礼的秩序,都必须先长后幼,先老后少。如此孝敬遵从,才是仁的精神。孔子纳仁入礼,以礼释仁,就是使得这种习惯法规更民间化。
  虽然各家各派各有侧重,但是各派所反映的共同基础—家族本位却是一致的。儒家强调“孝悌”原则,墨家推崇家家相爱,道家主张小国达德,法家建立家天下,禅学提倡不离家、顿成佛,理学申明先天下无不是父母,如此等等,无不是家族本位为基础的社会角色意识的反映。在这里,不是从自然到人间,而是从人世到天国;不是从君主至臣民,而是从修身齐家再到治国平天下;也不是从客体到主体,从别人到自身,而是由我、由自家出发,这一近取诸身、推己及人的运筹方式,一方面可以看作是以家族本位为基础的社会角色意识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政治观、伦理观、人生观中所反映的人本意识确实是从家族血缘本位出发的。
  一切从家族本位出发,“我”又是家族血缘关系网中的一环。如果说西方注重个体的独立发展的话,那么,中国的这种意识是强调不能离开家庭和血缘,不能离开这种社会现实关系去独立驰骋。这一重血缘、重家族、重群体、重社会的观念,长期地支配了东方人的意识形态。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自我的中心主义,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动。《大学》里也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都是以己为中心,由己及群,由内及外,将己与群的界限弄成相对性的,模棱两可的,与西方人的权利与义务分的清清楚楚的社会就大相其异。所以可以说,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把石头仍进水里所引起的圈圈波纹,在中国不仅可用来形容家族亲属关系,而且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的结构中,每家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在周围划出一个一个的圈子,邻居、社员、同村、同乡等的概念一级级的往外递解。丧事、喜事的帮助是由亲属邻居到同姓氏到朋友一级级的扩展的,而事实上,在中国的农村,邻居、同乡、朋友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家族的范围,地缘和血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在家族本位为基础的地缘、血缘关系,给传统的中国人提供了不少感情上的帮助和安慰,但是这种家族本位的角色关系模糊了权利和义务的界限,人为的造就了很多从属性和依附性,压抑了个性的发展。一个美国父亲可以在朋友前面得意的夸奖自己的孩子,说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如何的聪明,而中国的父亲只会当众指责孩子的懒惰、愚笨,尽管自己的孩子在同龄孩子中是最优秀的。贾宝玉的父亲就是从来在众人前大声的叱喝他的,他就休想从他老子那得到个好字。
  这种家族本位的角色关系就容易形成长辈的集权和专制,抹煞个体个性的发展,形成千篇一律的角色个体。
  1.2典型的社会角色类型—君子
  不知怎的,中国就形成了一个典型社会角色,并用这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动,成为大众的行为准则,严格的要求每个人按照这样的规范来做事情。即使不按照这样的规范来做事情,也必然是所追求的目标,理想中想达到的状态。这个角色就是君子。
  君子在中国本指社会地位高的人,与小人对应,分别代表社会的上流和下层的百姓,所谓“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诗经·小雅·大东》)。但是从《论语》起,君子的含义开始有了质的变化,即不但具有了社会阶层的含义,更与人格修辞相连,主要用于代表那些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君子是儒家的道德行为典范,在日常生活中做人的榜样。在《论语》中对君子的论述有很多: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
  从这些论述来看,君子在品格和行为上注重个人仪表之庄重、强调内在修养之培养、注重言谈举止之适度、考虑人际关系之和谐,从而成为儒家经典的道德行为规范。但是不难发现,做一个君子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儒家对君子的所作所为是经过概括、抽象、综合而来的一种人格角色,按照这种理想型的人格要求去实践几乎是不可能的。殷海光在讨论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的矛盾时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规合于一个文化理想的某一个要求,或某一些要求,那么他不一定能在一切情形之下规合于一个文化理想的一切要求。就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确有文化分子不取不义之财,这种人视钱财如粪土。但是他或许好色,这就不符合圣人之教,虽然圣人也不见得一定不好色。如果这个人既不好财也不好色,或许他就好骂人,也不符合圣人之授”。理想和现实文化的矛盾是时刻存在的。
  其次,儒家本身对君子的各种要求之间就有可能发生矛盾的地方,如信与义、情与理、忠与孝。以忠孝为例,按孔子的推论,在家事亲,在外就能事君。在现实生活中,在家事亲者并不一定就能事君,而且有时为了事亲不得不放弃事君;有时为了忠君不得不放弃事亲,从而忠孝难以两全。这也使得君子难做。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既然君子这么难做,为何人人还要以这作为典范来要求自己呢?只是因为这个角色太完美,太让人想成为这样的角色了。孔子塑造这一人格形象就是期望其能发挥社会的示范和道德引领的作用,从而塑造社会价值体系,整合社会规论文联盟http://范,成为克服社会失调的一条途径。社会只有大量存在合乎规范的要求,体现价值目标的理想角色,才有可能稳定的发展。
  2.制度变迁对角色关系的影响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身份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新政权的领导人就面临着采取何种发展道路n和管理体制组织经济建设并迅速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的选择。
  2.1人民公社制度对角色关系的影响
  首先面临的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即选择一种能够快速而且直截了当地实现国富民强目标的发展途径。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1949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66.l元。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不满中国的政权实行政治上的孤立和经济上的封锁。面对这种情况,能否迅速发展经济是关系到新政权生死存亡的大事,这时发展重工业是唯一的选择。而身份制是国家集中和动员社会资源,协调社会流动的工具。对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源相对匾乏的社会而言,通过这种制度既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又保证了国家对社会资源的集中控制使用。因此,国务院、中共中央在1956年到1957年先后六次做出了关于制止农村人口外流的指示,采取强制性措施不允许农村人进入城市。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镇必须持有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镇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同时在组织管理上开始实行农村人民公社制度,8亿农民被困在公社、大队、生产队里。经济学家赫切曼说:“公社制度下的既没有进出权,也没有喊叫权。他们能在体制内不是出于对集体的忠诚,而是因为别无选择。”人民公社制度更加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流动,1964年第一个迁移规定正式出台,以严格控制乡城迁移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户籍制度基本确立,同时开始实行粮油统购统销政策在内的城市户口人员的生活物资计划供应制度。1977年,国务院出台规范户口迁移的第二个规定,首次明确“商品粮”人口和“农转非”概念,进一步强化了城乡人口的界限。
  2.2户籍管理制度对角色关系的影响
  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划分及其转换限制,是中国户籍制度的核心内容,人为的把公民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两种不同身份。这一制度安排不仅在空间地域上而且在社会认同上构建了一道边界,从整体上确立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制度框架,也确定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身份角色。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拥有不同的社会权力和义务,并且拥有不同的机会结构,个人一旦获得某种社会身份,很难依赖个人的力量加以改变。个体基本上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身份来定位自己的角色,进行日常的行为活动。在这种严格的制度性规定之下,不同身份的人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这样的权责关系是非常明确的,从而角色之间的关系也非常明确、简单。家族本位或许扩展到大生产队的集体,但是亲缘、地缘关系仍然是相互交往的前提。
  2.3改革开放对角色关系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农村人们公社制度解体,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农村劳动力得以挣脱土地的束缚,要求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的要求与呼声日益高涨。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稀缺资源配置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国家权力授予关系、市场授予关系与非制度性安排(社会关系网络)三种配置资源关系。非制度性的安排使得传统的社会关系得以保存和发展,市场授予关系使得人人都有竞争的机会而发展经济利益关系。为了适应形式的发展,一些限制农民的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或多或少的调整。1984年,人民公社制度废除,解除了身份制对农民行为的限制,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获得了可以相对自由选择职业的自由权。1997年国务院转批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规定“办理小城镇户口实行指标控制,指标由国家计委、公安部、农业部有关部门另外下达。经批准在小城镇落户人员的农村承包地和自留地由原所在地的农村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收回。”2001年3月国务院转批了《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在县级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建制镇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接亲属,均可以根据本人意见,办理城镇常住户口。”2001年5月国家粮食局发出通知,今后在全国范围内迁移或者农转非的居民,将不再办理粮油关系,取消了长达40年的“户粮挂钩”政策,为户籍制度的改革排除了一个重大制度性障碍。2001年8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编制完成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提出,未来5年内国家将取消社会从业人员之间的不同身份,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的有序流动。
  从上述政策看来,户籍管理制度为身份角色的形成提供了分离条件;统购统销制度提供了交换条件;人民公社制度提供了稳定城乡关系的条件,尤其是农村方面的稳定条件;各种劳动结业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为城市的稳定提供了条件,这也是农村人想转化农民的角色所望而止步的。虽说各种体制的改革和政策的调整使农民角色从过去被生产集体高度束缚的集体农民变成了相对自由的自由农民,有将近1亿农民涌向城市就是很好的说明。但是,“农民”这个角色和身份仍然没有改变,民工的流动仅仅是地理上的流动,而不是角色和身份的流动。农民的社会地位的获得仍然受到户籍身份制、就业福利保障制的影响。民工就象候鸟一样,定期要返乡,在他们年老时必须回乡来养老,城市没有他们最终的栖息地,最多只是使家庭经济条件改善的途径而己。也有少数在城镇安家落户的,但是人们谈论他们时,仍然用的是某村某组的某某人的称呼,而不会因为他的家在城镇而发生改变。
  事实上,农业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没有深入下去,农业的市场化程序没有继续提高,城乡隔离的经济体制和扭曲的社会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何去何从?城乡差距的扩大使得农民再也不愿意死守着土地吃饭了,年轻一代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孩子们不学习农业劳动,农村主体角色要求多元化发展。
  3.当代农村社会角色关系的特点
  中国农村改革最终把农业经济建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正是这一步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家庭经营毕竟是小农经济,数达9亿之众的农业人口几乎每人都有一份自己的土地,而家庭经营就是每份土地的简单相加。这样的经济状况使得中国农村没有脱离“村庄—土地—家族”的基本状况,因此不能忽视中国传统的韧性问题,也不能忽视这一传统改变的动态过程。以当代社会结构为依存的当代中国社会角色关系也必然不能忽视韧性和动态的过程特点。
  3.1家族本位思想的藕断丝连
  政策和制度的改革允许农民有一定的自由权,但是真正能流动并且在城市扎根的只是农村中的少数人,多数人仍然是生活在祖辈分割下来的土地上,和同姓人生活在一起。虽说这种流动弱化了家族本位的思想,但是土地的存在使得家族本位的思想不可能完全抹灭。平时或许有些口角或者是利益之争,一旦本姓氏、本宗族的某个人面临重大事情(比如说去世、遭外姓人欺负等),肯定会奋力而出。
  不过,家族本位思想的范畴在现在却窄了许多,很大程度上指的是直系血缘亲属。只有这样才可能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和人力上的义务。外出打工者基本是亲戚之间相互介绍的,手艺的传授只限于直系血缘,这与《金翼》里描述的大家族共同商议发展相去甚远了。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3.2君子角色面临挑战
  现代人没有机会接受这么多的内在道德品质的训练,本身就难以获得君子的优良品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谁先获得信息就可能先成为弄潮人,更何况在“什么都缺就不缺人”的现代中国,机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就面临着一种选择,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呢,还是私自做自己的事论文联盟http://情?或者在帮助别人后哪怕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之后要求报偿,象外国人在父母家吃完饭要给饭钱一样?的确是二难选择。
  而事实上,如孔子说的“小人的勾当”的行为太为正常,如贫困款的发放有限,先和村领导打招呼的人或许就可以先领到,尽管有其他的人比他更需要这些钱;打探到某个水果贩子需要一定数量的水果,深夜悄悄将自家的运过去,而不管隔壁堂兄家水果快要腐烂掉……这样的例子太为普遍。
  3.3主体角色的多元化发展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角色的变化、社会的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农民这一角色长期不分化,社会成员没有水平流动,这个社会就会毫无进步,停滞发展,也将会无法改变传统农业社会的单一局面。当代中国的农民自我意识增强了,自身也认识到了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各方途径来提高自身素质和地位,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社会认可的自致角色。不断涌现的农民企业家、农民作家、农民艺术家、农民工人等就是主体角色多元化发展的结果。
  3.4角色认同的困惑
  中国的制度原因使得“农民”这一身份角色成为弱势角色,甚至“农民”都成了一个骂人的专用词语,比方说某某人看某某人的做法不顺眼可以骂“你农民啊,这也不会做!”“农民”这一社会角色成了一个得不到公众认可的角色。常常听到村民用极其羡慕的口气说“人家城里人就不是这样的……”,什么时候农村人变得这么不自信?在外面打工者不愿意说自己来自农村,在大学读书的孩子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来自农村。农民不太愿意认同自己的角色,对自己的角色认同产生了困惑。
  4.当代农村社会角色关系的转变
  中国农村的社会角色问题是当代中国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在现在化进程的今天,显得有些混乱。从纵向来看,儒家典范完美描述的角色在现实的个体身上并不能实现,个体从心灵深处希望自己的行为符合这些角色要求,而实际行为上却难以遵循这些要求,角色认同的困惑与混乱感时刻与个体共存。从横向来看,西方思想和观念随着现代化潮流涌入中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何况西方优越的物质文化曾一度使得我们相形见细;在抵触、选择性接纳、融会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个体角色定位及认同处于徘徊的边缘,加剧了个体角色认同的困惑与混乱感。
  4.1当代农村社会角色关系转变的体现
  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迁对个体行为构成了改变的压力。但由于行为具体性、习惯性及其他因素,直接改变行为颇为不易,个体乃不得不有意无意地让观念与行为剥离。社会角色与角色行为正是通过这样的分离体现出个体主观适应环境的能动性。在当代中国农村人的现实生活中,社会角色和心理的转变主要体现在:
  第一,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的土地依赖意识已经急剧减弱,相当大一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出去找工作,他们对于种地、流动的看法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职业选择方面对经商表现了浓厚的兴趣。据估计,全国卖出户口300万个,收入约250亿元。这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对自己身份的改变所做的重大转变。但是,没有能够实现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只有继续回到家里,单纯的耕种意识下降,会多方面找出路来弥补家庭经济,土地只是成为口粮的基本供应地,而不是经济主要来源支撑了。他们心里也有个小九九,土地的低产生、高投入让很多农民离弃或抛荒土地。农村专业农业化有必要的集中趋势,只要有合适的工作,很多人都不愿意继续在土地上劳动下去。
  第二,尽管特殊的家族本位主义和地缘主义倾向仍然存在于农民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准则中,但市场经济己经培养出他们明显的“认事不认人”的普遍主义原则,他们的家族意识、血缘和地缘观念有所淡化。也就是说,角色互动的准则有了明显的市场运作特点,责任和义务得到明确划分。另外,在男女平等和生育、家族传承有关方面的意识也趋于现代性,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计划生育工作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一个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无从选择的是女孩子的时候,男女平等和家族传承的老传统就会减弱。那么,就有一个矛盾,社会中的个体是矛盾的存在体,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现代的价值观念并存,并能好好的存在于个体内,的确是个奇迹。
  第三,经济条件的改善、教育程度的提高、外出经商和工作的经历,使得农村人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越来越有强烈的改变现在的身份的意识,从而他们的人生态度非常积极,对后代的教育和经营的投资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又不能真正适应当今社会,没有能力对后代进行实质性的帮助,从而形成一个两难困境。
  4.2如何看待当代农村社会角色关系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强国的过程是漫长的。三农问题早己被党中央列入政府工作的重点,并且是重中之重。国家经济要想稳定发展,社会要想安定,有八亿农村人口的农村稳定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也证明,农村的稳定为中国社会发展作了巨大贡献,三年自然灾害及文化革命时期的农村就是典型的例子,勤劳而质朴的中国农民默默无闻的为历史的发展作着奉献。研究当代中国农村角色关系,就是希望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关注农村社会的稳定问题。
  社会变迁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对自己的角色、对所面临的角色关系的变化有诸多困惑。历代帝王“重农抑商”政策所造就的农民身份自豪感在现代商业化气息的冲击下已荡然无存,“重商轻农”的社会现实很难让农民有身份的自豪感。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迫切要求政府以政策和制度的名义来巩固和加强农村社会的稳定。美国政治学家米格代尔在《农民政治与革命》一书中认为:“农民没有完全进入主流社会制度,主要是由于他们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要想改变农民身份角色的现状,解决农村目前存在的角色关系问题,政府必须要进行制度创新,赋予农民更多的权力,减少对农民的剥夺和限制,使农民的角色身份职业化、正式化。
  我认为,农村社会真正、长久的稳定,关键是农村人自我的自豪感、自我的骄傲感的失而复得。只有当农村人有了身份的自豪感,有了生活在农村的优越意识,才会继续在农村生活下去,维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在政府要进行的制度创新与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的改革,要想真正改变农村的状况,真正实现现代化,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年老的难以改变,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这就是教育的工作。
  最后,用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心理学家英克尔斯的话作为结束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到行为都能转变为现代化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制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能真正称为现代化国家。”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角色理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五四时期新闻刊物的新闻理想及其对当代新…
    如何克服农村小学生逃避心理
    农村小学生逃避心理的分析与干预策略的研究
    当代美国主流社会亲犹态度的原因探究
    如何提高当代舞蹈教育中对学生舞蹈形象思维…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农村小学小班化识字研究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研究
    河南省永城市高庄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
    黑龙江省农村节能型住宅空间设计研究
    农村小学低段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