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与城市失业并存现象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与城市失业现状,解释了城市严重失业前提下农村劳动力转入城市的并存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中国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结构性增长造成的,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现象将会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矛盾。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城市失业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失业;二元结构;中国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失业现状
  
  1.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强度增加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部劳动力的70%,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几百万人,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而且急需转移。在目前城乡依然存在着很大差别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向是城市,据估计,每年进城打工的民工超过了8 000万。据农业部调查,2002年中国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超过9400万人,比上年的8961万人增约470万。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进和普遍,农业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不带剩余产品的农业劳动力”,也既是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后不影响农业产量;第二种是“带剩余产品的农业劳动力”,就是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后会影响农业总产量。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这两种形式,主要以第一种“不带剩余产品劳动力”形式为主。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并不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会从事非农产业。所以真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是农村劳动力人数减去农村从业的劳动力人数(包括农业从业人口和非农业从业人口)。Www.11665.com据《2007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中数据可以显示出中国乡村劳动力状况,见下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还是比较大,由于城乡二元特征显著和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势必将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只是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要条件,劳动力转移与其期望利益和就业机会有关。
  2.中国城市失业现象严重
  中国城市失业问题比较严峻,主要失业人群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下岗工人和未登记的失业人数。中国统计局统计的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失业率数据见下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02—2007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均在4.0%以上,2003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均在800万以上。同时,还可以看到,2005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下降,有的专家据此就认为,中国失业率出现了拐点,这样的看法值得商榷。因为这些统计结果并没有包括中国所有的失业人口数量,这里提到的城镇失业人员并不包括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下岗人员在内,也忽略了未在劳动部门登记的一部分失业人口。所以中国真实的失业人口数量和失业率要高于统计结果。《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07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将超过2 500万,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 0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 500万个以上,矛盾非常尖锐。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和资源枯竭的城市就业问题更加突出。2007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 200万,其中高校毕业生390万,中职毕业生270万,当年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210万,复转军人50余万,农转非人员260万。
  中国目前失业人口数量应该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00多万,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集体企业的下岗工人近400万,还有一部分未在劳动部门登记的失业人数,再加上城市中隐蔽失业人数和退休后仍希望工作的失业人数。这些失业人数的总和应该在1 000万以上,中国城镇失业率也应该是10%左右,随着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失业人数仍会增加。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与城市失业并存现象分析
  
  目前,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与城市失业并存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消除二元结构、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和农业产业化改革的关键。据目前保守测算,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2亿~3亿,每年约1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第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显著。首先,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3.3倍以上。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的根本原因,同时这种现象反过来也加剧了城乡二元化。城市较高的收入不仅吸引“不带剩余产品的农业劳动力”,甚至使“带剩余产品的农业劳动力”离开农业进城务工。其次,城乡二元性在医疗、教育、交通、卫生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体现,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原因。比如,现在已经出现大量的农村父母为了孩子能得到较好的教育、医疗和生活条件而放弃农村土地留在城市务工。
  第二,中国结构性的经济增长。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和结构性经济增长,城市结构性失业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岗位,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提供了客观条件。目前中国城市化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快步推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岗位,而这些岗位却不被城市失业者所垂青,这种客观因素导致农村劳动力进城找到工作的几率较高。城市中结构性失业的人们,由于自身知识和技术水平与社会提供岗位不匹配,以及适合他们岗位数量的有限,导致城市失业人数较大。
  在城乡二元性显著的吸引下和城市提供较多的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的客观条件下,虽然城市失业人数较多,但农村剩余劳动力仍会大量流入城市。其实这符合托达罗的人口流动理论,因为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劳动力进城找到工作的概率较高,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作的预期收益高于农村的收入,所以他们更愿意到城市工作。但这种现象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所导致,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和农村发展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二元结构显著的问题。
  
  三、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一,加快城镇化建设,平衡城乡发展。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建设,主要体现为狭义的城市化,也即是不包括乡镇的建设,甚至很少涉及县城的建设。狭义的城市化建设,主要是大中城市的建设,不能解决中国二元结构的问题,甚至会扩大城乡差距,达不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目的。只有进行城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也进行县、乡镇的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城乡在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联结。城镇化建设可以通过县镇的建设和乡镇企业真正地由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以及他们的就业问题。
  第二,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的大多数活动所需资金少,资本—劳动比率低,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村就业岗位,有利于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压力。同时,第三产业通过联系效应或引致效应会推动和加速工业化进程,促进农村产业改革与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劳动效率,有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深化农业管理体制和技术改革。现有的农业管理体制与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效率低和农民收入低,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就会存在“带有剩余产品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这样既浪费农业资源又增加城市就业压力。通过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农业技术,使农业集中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减少“带有剩余产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使农民能立足于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第四,教育体制改革和加强城市失业人口的再培训。目前中国教育体制过于传统,教育与实际脱钩,非正规教育不能很好地弥补正规教育的不足,这些是导致中国城市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正规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非正规教育又不能充分满足社会人员的再学习和培训需要。这就使待就业的人们不具备到新的工作部门工作的能力,同时也会导致在工作的一部分人因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而失业。所以中国应该加强正规教育体制改革,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使毕业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中的岗位。同时也要建立规范的非正规教育渠道,使社会在职人员和待就业人员方便再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陈中伟 [标签: 中国 剩余劳动力 城市 城市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景观城市背景下的中国当代城市雕塑思考
    长命锁的吉祥寓意看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观念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国际化…
    世界蓝图与中国策略
    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借鉴价值
    对高职学生“中国梦”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如何克服农村小学生逃避心理
    农村小学生逃避心理的分析与干预策略的研究
    从竹叶青茶广告看中国茶叶产品的广告表现特…
    变化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学
    “中国梦”的新闻传播学把握与思考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