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其他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
论文关键词:整体主义 个人主义 文化价值观
  论文摘要: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与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是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基本表现。本文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探寻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中西方发展的历程,并比较分析两者的优缺点及在当代的融合趋势。
  关于中西方价值观的对比论述,自19世纪以来就陆续有人论及。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家庭社会、国家等方面认识不同,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是以群体为本位的整体主义而西方文化传统价值观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本文试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探寻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中西方的发展历程。并比较两者的优缺点及在当代的融合趋势。
  一、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与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的特点
  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形成了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系统。社会群体被看作是产生一切价值的最终依据,以社会群体作为产生文化价值的最终实体。肯定社会群体的价值具有形而上的意义,一切价值和意义皆是由社会群体派生出来;相反一切个体皆没有独立的自己的价值,个体的存在和价值,完全是由社会群体派生的。一切个体只有在满足社会群体的要求,实现社会群体的利益时,才能获得自己的价值。一切对个体有用的东西,如果不把它纳入到社会群体的价值系统中就得不到价值肯定。个人不但不是独立的价值实体,也没有衡量、评价价值的独立地位。整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它认为群体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个性、尊严、价值是微不足道的、偶然的。WWW.11665.CoM以宗法、血缘和自然情感为脐带,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约束个性,培养群体人格,于是以天下为归依的“孝”,“忠”便成为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个人只能以“孝”“、忠”为坐标,在家族、血缘中寻找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中国人看重的是“别人会怎么看”。中国人讲人不重在讲个人,而重在讲人伦,人伦是人与人相配搭的关系。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人关系中来确定人的位置。
  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构成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和立足点。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们有决定自己生活和前途的自由和权利。”换句话说“:我的一切由个人负责。”个人主义所强调的是,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个人是本位,或者说个人是始点、核心和目的,国家和社会的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的权利。在所有的权利中,自由、平等是最基本的权利,因而国家和社会的最高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因此,自由平等既是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西方社会公认的政治原则,个人主义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贯穿于西方价值观念体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质。
  二、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的发展历程。以群体为本位的整体主义渊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创建于西周初年,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关系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为同姓不婚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三条中,第一条是核心和根本,宗法就来于此。由此周人创制出一套包括政治、道德、宗教、礼仪、经济和日常生活规矩、习俗在内的文化和国家制度,其详尽、系统和严密的规定即是周礼。”宗法制的实质在于把人与人的关系确立为统治服从的君臣关系,但这一些君臣关系却主要依靠家族的血亲、世系、长幼等关系来形成、建立、维系和巩固。宗法制下形成的人伦关系强调父权、夫权,即孝道、悌道。形成了把人为的等级统治秩序同自然的血缘和亲属关系揉合为一的宗法人伦。其特点一是作为维系家族生存和利益的纽带,自然必须顾及家与国(国是统治家族的放大)的整体及其中各个人的生存和利益;二是它是宗法等级性的纽带,家国中的人伦是分为上下尊卑等级的,所以他们的利益和权利义务分配有时是不平等的,有贵贱之分。这两点有对立,却又调和为一。


  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的发展历程。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e.m.伯恩斯和p.m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对古希腊人的价值观念作了精辟的概括,他们描述说自荷马时代以来“,希腊人就已经沿着其在以后几个世纪都必然遵循的社会理想之路起步了,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确信生命只有: 为其自己的目的而活着才有价值,他认为把追求死看成是愉快的解脱,是没有意思的,他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结果,他拒绝肉体上的苦修,反对会造成损害生命的所有形式的克己行为。”这种价值观在城邦时期通过思想家的既使理想观念现实化又使实际观念理性化而融汇为希腊精神。希腊精神是古代希腊人留给西方和世界的宝贵遗产,它构成整个西方文明和价值观念的灵魂。希腊精神的实质是“建立在自由、乐观主义、世俗主义、理性主义的理想之上,尊重肉体,也尊重心灵对各个人庄严和价值给予高度重视。”关于希腊文明对于西方的影响,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国之感。欧洲人远在希腊之外,从东方,特别是从叙利亚获得他们的宗教,来世与超世间的生活。然而今生、现世、科学与艺术,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间接的绕道通过罗马。”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渊源,古罗马的遗产则主要是以罗马法为内容的法制思想观念。法制体系是社会价值体现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对于西方价值体现来说,法制是其主要的制约机制;它较之道德或其他的制约机制具有更显著的地位和更重要的作用。罗马人在法制建设方面所体现的精神和观念对西方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其法律观念包括:法律是正义之本;法律源于理性;人类自然平等;依法制国;一切权利来自人民。
  三、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与个体本
  位的个人主义的优劣比较及在当代的融合发展趋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主义体现于宗法人伦对于人之为人的规定,宗法的贵贱与人伦的亲疏融合为一体产生的双重性,通过精细的关系、制度和文化,组成密网,产生两个结果。
  第一,在一定意义上惟有最高统治者才是整个社会的目的,其余所有的臣民都不过是他的工具。第二,在不同程度上,所有的家族的尊长和统治某一地方的长官,在他们各自支配的范围内,都是一些土皇帝,成为其下属为之服务的目的,其余人成为他的手段。这三者又汇而为一即专制主义。国家和家族,地方的一整套专制主义体系,这样的专制体系使绝大多数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目的与自主性,其精神的与物质的生产力必然很难发展;反过来整体也委靡不振,难以得到生动蓬勃的发展。这是宗法人伦文化的异化性质非常突出的显现,因而也是他受到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之所在。
  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有它积极的方面,由于强调整体性,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组织凝聚力而且有很强的适应力和变通力,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一支没有中断的古老文化,以及中国社会长期保持统一、稳定也要归因于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
  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的恶性发展不仅导致社会责任和集体意识的匮乏,还造成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冲突,成为社会发展的否定性因素,而且在道德理想层面上无法造就大公无私,富于自我牺牲的理想人格。
  个人主义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但个人主义毕竟是西方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西方价值观念是在适应西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并且这种价值取向大大促进了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中西文化各有优点,但在当代又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在近现代的落伍,引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当代以个体为本位的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同样遭到了极大的非议,西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道德异化现象,以及严重的道德和社会危机皆被归因于个人主义恶性发展的结果。因此出现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新趋势。但文化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形成背景的差异,基本理念的不同,在融合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走极端,而应坚持在发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充分地吸收对方的优点,兼容并包、综合创新出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文化。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杨胜利 李波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企业 集体主义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加强劳务分包队伍管理,提升项目管理整体水…
    文化整体论:老子自然伦理思想的文化哲学品…
    从西方哲学史上的超越主体看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理欲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外科学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模式的创新及启示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
    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以十八大为契机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海洋生态道德关怀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