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中国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探索思想政治课中的模糊教学艺术
[摘要]模糊教学艺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时机下,都能收到比用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 的推理等科学教学手段更优化的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学政治的兴趣。
  [关键词]模糊教学;价值;内涵;
  思想政治模糊是一意蕴丰富的美学范畴。所谓“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包括人类的思维和语言)的不稳定、不精确、不清晰。而绝非糊里糊涂、模棱两可之意。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在教学审美过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模糊教学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模糊思维方式运用于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模糊信息、模糊语言,运用布白、隐喻等模糊方法处理教学问题,创设知识、心理上的暂时性“模糊”状态,促使学生感悟、体验,以此激发、诱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心领神会中提高教学效果。模糊教学艺术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以弥补精确性教学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教学的艺术。
  实践证明,模糊教学艺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时机下,都能收到比较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的推理等科学教学手段,更优化的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学政治的兴趣。下面是我对模糊教学的尝试。
  一、点拨模糊,丰富想象空间
  新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和指导。教师有时故意创设一点模糊,以让学生自己探明方向,自己探究答案,或保留自己的想法,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展开想象,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比如在学习《政治生活》“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郝劲松被称为“维权斗士”和“诉讼狂人”,他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因火车上销售商品不开发票”将铁路部门告上法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火车站退票不开发票;第一个举报地铁收费厕所不开发票。WwW.11665.CoM2004年8月8日,郝劲松以国家税务总局对其举报铁路销售商品不开发票,涉嫌偷税漏税没有回复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后他打公益官司一发而不可收:2004年8月16日,状告北京地铁收费厕所不给发票;2004年10月13日,状告北京铁路局火车餐车不开发票;2005年2月,再次状告北京铁路局火车上售货不给发票……这两年的“周老虎”和“钓鱼执法”事件,也都出现了郝劲松公益诉讼的身影。
  让学生讨论: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评价郝劲松行为的?
  学生们在讨论中自然形成了“赞成”和“反对”两种对立的观点,而且争论不休,互不相让。
  最后教师进行了点拨:有人认为,这种较真和质疑,体现了一个现代社会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一种公民精神。正是因为有了郝劲松这些爱较真的公民,我们社会的秩序规则中才可能会少一些霸王条款,我们普通公民的权益才会得到更多的保护,公共管理部门也才能受到公众的制约,我们的社会才会在公民的质疑中进步。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是有意“找茬”,浪费了国家的诉讼资源。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我们学习的是依法维权的意识,但不一定推崇这样的行为。
  对于这个在社会和法学界都存在不同意见的案例,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得出惟一的结论,教师也不应只认可其中一种观点。也许,教师设计这个情境的目的,仅仅就是让学生懂得,社会与公民的监督是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公民的监督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并不是要分出对错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与争论,比得出什么结论更重要。我们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其想象的空间,培养其思考的意识,锻炼其思辨的能力,不一定非要分清对与错。相反,如果结果是惟一的、结论是明确的,可能就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失去了思考和讨论的意义。
  二、探究模糊,拓展创造天地
  探究性学习借鉴了科学研究的一些程序和方法,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些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能力、学会方法、体验情感。探究性学习的时空是开放的、途径是多样的,可以是课内探究,也可以是校外探究。
  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的“股票、债券和保险”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多种投资方式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探究问题:给每一位同学发20000元资金(虚拟),要求设计一套合理的投资计划,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拿到虚拟货币后,情绪激昂,热情高涨,他们俨然是一个个“唯利是图”的投资者,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或进入

行调查、或走访资深股民、或上网关注基金的走势。最后,在课堂交流时,学生们“争吵”得“面红耳赤”,而教师并没有对“探究成果”明确表态,只是提醒学生要注意提出自己投资方案的依据。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着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相似的研究程序,它区别于讲授——接受的简单线性学习模式。然而探究性学习只是借鉴了科学研究的形式,学生受到知识、阅历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从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探究的重点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重在参与,而非结论;从一定意义上说,经历了就是一种收获,体验了就是某种成功。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要注意鼓励、包容和赏识,要善于发现其中的积极方面和合理因素;不能只看最终的成果,不要轻易地给予终结性“好”“差”的评判,或许模糊一点、含糊一点,对学生的探究热情和研究兴趣,就是一种认可与保护。
  三、评价模糊,尊重学生个性
  以人为本不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它应是许多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教育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爱优秀生易、爱后进生难,认可优点易、包容缺点难,肯定正确易、尊重另类难。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尽管学生有区别,但他们都是平等的,教师就要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激起每一位学生的热情,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最近看了一个“竹篮打水:未必一场空”的故事。
  一位教师带学生到河边春游,将学生分成4组,比赛“竹篮打水”。要求每组同学采取接力的方法,用竹篮从河里打水到岸上10米外的桶里。许多学生习惯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阐释,认定了此举的徒劳,不知老师用意何在。但哨声响起时,大家还是忙碌起来。10分钟后,比赛结束,老师作出了结论:  第一组的同学舀水很用力,所以篮子洗得格外干净——获净化奖。
  第二组的同学跑得特别快,并且每次都很细心地把篮子上滴答落下的水尽量地抖入桶中,水竟然积了3厘米高——获勤奋奖。
  第三组的同学用竹篮打水时捞上了一个饮料瓶和一些漂浮的垃圾——获环保奖。
  第四组的同学居然捞到了小鱼小虾——获意外奖。
  案例中的故事,也许只是个智慧故事,然而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却是非常现实的。世界因为不同而美妙,学生因个性而美丽。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个性,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也是多姿多彩的,我们不能希望学生都持一种观点,都有同样的认识。当学生的答案不同时,教师的评价就非常关键,我们既不能无原则的迁就多数,也不能简单的肯定一个,打击一片,而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智慧的生长点,适时适度地给予赞扬和激励。
  其实,有时候,即便答案是惟一的,教师也不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应当让学生在质疑、辩论、争论中去找到原因、发现答案,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四、语言模糊,彰显学科特色
  高中思想政治课,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还是《文化生活》,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生活与哲学》更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高度概括,因而往往要舍弃大量的个别属性,找出一般的规律和共同的本质。教材用了许多模糊语言,主要有“基本”“根本”“主要” “重要”“一般” “许多”等,比如《生活与哲学》中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如果将三个“主要”任意去掉一个,就会产生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绝对化。所以,当教学中遇到这些模糊语言时,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他们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在模糊中达到精确。
  同时,新课程倡导多元的思维方式,而不再是那种单一的思维模式。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少用“最好”“惟一”“是”“否”“对”“错”等终结性语言,很多时候,语言含蓄一点、委婉一点、模糊一点,也许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准确。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模糊教学艺术中的“模糊”不是指那种不合思维规律的悖理模糊,而是指符合思维规律的辩证模糊,它既不同于是非不分的糊涂,又不同于模棱两可的含混,也不同于故弄玄虚的神秘,更不同于老于世故的圆滑,它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充满着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灵气。它以正确性为前提,要求教师在潜心体味、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启发诱导学生上下功夫。
  因此,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作为艺术可以模糊;作为科学,必须严谨,两者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即变课堂教学单纯的认知过程为认知与情意有机交融的艺术过程, 从而推进政治教学向培养和发展学生情知的审美教育境界升华。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政治 中的 模糊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探索多孔介质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创新企业党建思想工作 服务和谐发展大局
    浅析技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验式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
    蔡元培美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科技哲学思想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定位
    工业设计中“科技关怀”思想的体现与互动
    专题十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与科技文化
    专题十一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与文化
    让现代科技占领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世界科技与思想文化
    论老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对科学技术产生的影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