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其他理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物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数学论文   地理论文   农林学论文   其他理学论文   化学论文   生物学论文   环境学论文
 自动化专业
论族性诗乐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之艺术美

论族性诗乐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之艺术美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性,恰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一样。民族性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民族文化、民间习俗、民族音乐、艺术作品等。在众多民族性表现形式上,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基础。自然环境和民族性是融合的、相互的、不可分离的。《神秘的天坑群》是一首反应民族性、诗歌、音乐与自然环境于一体的声乐作品,我们在研究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歌词的创作灵感还是歌曲的曲式结构等,都离不开作论文联盟http://者对自然环境的无限崇敬与热爱。这首歌曲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性、诗歌、音乐与自然环境,传递着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县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呼吁人类要爱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不受各式侵害,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与发展。
  一 作品艺术简介
  《神秘的天坑群》是一首抒情歌曲,其独特的文学创作、音乐旋律创作等方面突显了自然性、民族性、艺术性等特质,这是曲作者傅磬音乐作品的共性,也是作者音乐世界里的主要创作元素。傅磬的音乐作品被人们称为“绿色音乐”,这些隐含着健美、和谐、希望的“绿色音乐”,无不透露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生命的鲜活与生动、民族音乐魅力与独特的自然生态艺术美。
  歌曲《神秘的天坑群》曾获得“2003甲天下十佳金曲”的称号,所拍摄的mtv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宣传片,意在宣传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这一世界地质奇观。《神秘的天坑群》以它特有的民族音乐性与创作个性,决定了演绎这首歌曲的声音必须具有惟一性和不可模仿性。Www.11665.COm当歌唱家叶凡用自己具有穿透性、嘹亮、高亢,又犹如天籁的嗓音对这首歌曲进行首度演唱时,便震撼了音乐界的各界人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喜爱。这首歌曲的旋律与天坑群的巍峨雄美、深邃神秘相得益彰,表现了天坑群的奇妙险峻,刻画了具有民族音乐魅力的音乐形象,又使广西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深入人心。
  二 广西百色乐业天坑群
  创作灵感决定着作品的灵魂与作者创作思维的指向性,创作灵感是进行创作的首要条件,没有创作灵感就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歌曲《神秘的天坑群》是作者多次到广西乐业县,对天坑群这一自然奇观和当地的民族风情进行采风后,创作的一首民歌。广西百色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位于广西西北部,居住着壮、汉、瑶、苗、布依、彝、仫佬、仡佬、京、水、侗11个民族,其中壮族占50%,汉族占48%,其他少数民族占2%,地方民族文化以壮族文化占主导地位。壮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壮族人民的原生态歌曲主要是山歌,歌曲旋律自然,大部分与山、水和民族文化有关,抒发着壮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大石围天坑群位于广西百色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百岩脚屯,大约形成于6500万年以前,是一块鲜为人知的秘境,集险、奇、峻、雄、秀、美于一体,是世界上罕见的地质奇观。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经过全方位考察论证后,把广西百色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称为“天坑博物馆”、“世界岩溶胜地”。由于天坑群还有许多谜团无法用科学的理论进行解释,因而“神秘”成为百色乐业县天坑群的最大特点。这样险、奇、峻、雄、秀、美以及神秘的独特地理环境,激发了作者创作歌曲《神秘的天坑群》这首歌曲的灵感。
  三 独特自然风光描绘之优美文学性
  在这首作品中,作者为了反映大石围天坑群的绮丽景色这一主题,提炼了大量相关素材,运用精炼、短小、通俗、丰富的词汇,准确地把险、奇、雄、峻的奇峰异岭与风光旖旎的景色集中地反映出来。
  1 景色融汇在艺术形象之中
  (1)着重突出天坑群的“神秘”
  广西百色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方圆不到20平方公里,山岭奇险,人烟绝迹,有着数不清的奇花异草,还有着解释不清的奇人异事,到处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歌词一开始就引用了一个神话人物“女娲”,在“女娲补天”的传说中,引出了天坑这一奇特的自然奇观。“一个个天坑散落在南国崇山峻岭”短短的一句歌词,就把天坑坐落的位置描绘了出来。在描述天坑的成因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鬼斧神力”这个词,把“天坑”成因与科学解释联系在了一起,这与前面的“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段歌词的填写中,出现了两次“神秘”这个词,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天坑群的无限想像与感慨。
  (2)以四字递进的创作手法突出了自然环境的独特
  在歌曲的b段落中,作者运用了四字递进的创作手法:“万丈坑底,人烟绝迹,岩流奇特,暗河千里”,把大石围天坑群的景色尽收眼底。大石围天坑垂直深度约为613米,东西长为600米,南北宽为420米,其容积约0.8亿立方米,有世界“天坑博物馆”之美称。其坑底原始森林的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坑底原始森林里有数不清的奇花异草与珍稀物种,站在观景台上看,状似一幅卧着的“中国地图”,这也是其中堪称一绝的自然景观之一。作者用“万丈”形容坑底的深度则恰到好处。“人烟绝迹”指的是大石围天坑底部从未有人类涉足过此地。“岩流奇特”是指大石围天坑的地下溶洞中,巨大的石笋、石柱、石瀑、石帘等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犹如铺满晶莹闪烁的宝石,是一个巨大的自然宝藏。最为神奇的要数“暗河千里”了,这里是指洞内有两条地下河,水流湍急,最神奇的是河水一热一冷。在此创作手法中,看似简单,但却是作者作词最巧妙的地方,使用简单的词句,概括了大石围天坑群的特点。
  (3) 运用创作手法突出天坑群的世界地位
  在a段落的第二段歌词中,用“传说仙迹”呼应前段“鬼斧神力”,肯定了“天坑”这一神奇、独特的地貌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从而突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拜与热爱之情。在歌曲的b段落第二段歌词中,用“远古生物,世界称奇,天坑博览,旅游胜地”与“万丈坑底,人烟绝迹,岩流奇特,暗河千里”相呼应。这一句突出了大石围天坑群拥有世界“天坑博物馆”、“世界岩溶胜地”等称号。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2 歌词韵律融汇了民族音乐性
  (1)讲究韵律创作和融入民族语言元素
  在这首歌词的创作中,作者讲究韵律的用法,大都使用了辙韵中的“十三辙”,而且为了使歌词能够在声调上有高低变化,作者巧妙地处理了声调上的四声和平仄关系。在歌词中 “地、里、力、里”避免了用阴平、阳平,而用上声、去声论文联盟http://的仄声韵,而且交替使用,体现了语言音调的升降变化,充分显示了语言的音乐性和韵律美。这首歌词使用的韵律有“发花”、“姑苏”、“乜斜”和“一七”,但句尾字大部分均押在“一七”辙的韵上,使得韵律和谐统一、明快,让人无论唱、念都朗朗上口,字字押韵。
  这首歌词的创作不仅运用了适于某种感情表达、咬字清晰、发音通畅的“宽韵”作为作词的韵辙,而且还把壮族的语言元素融入到了作品中。广西乐业县是一个有着多种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以说北方壮语为主。壮语一般由a、e、i、o、u、w(或y)6个基本元音组成,而这首歌词里大量使用了i元音在句尾,使演唱者在发挥自己音色独特性的同时,更能表现出壮乡音乐的艺术性与民族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2)句式、段式结构体现民族文化
  这首歌词运用七字句、五字句与其它句式结构混合使用的创作手法。a段落主要以五字句、七字句和其变体句的句式结构为主。如:“都说女娲能补天”、“茫茫大地的神秘”、“南国崇山峻岭里”等是“2+2+3”句式结构的七字句。而“却补不了大地”、“一个个天坑洒落在”、“这是茫茫大地的神秘”等则是七字句的变体为六字句、八字句、九字句的句式结构。“这不是鬼斧”、“这不是神力”、“这不是传说”、“这不是仙迹”是“3+2”结构的五字句。b段落则使用了“剁句”。“剁句”是指在句式基本结构格式上,使用不同词汇构成了等同分句的样式。如“万丈坑底,人烟绝迹,岩流奇特,暗河千里”。演唱者在演唱“剁句”句式段落时,能形成炽烈、激动的情绪,把歌曲推向高潮。
  整首歌的歌词语言风格都是简洁明快的,用词朴实、通俗易懂,既没有华丽的修饰和繁琐的重复强调,也没有夸大其辞的表现手法。从语法角度分析,歌词先用否定句,再用肯定句,强调了天坑的神秘与奇妙。两段歌词的末尾都用复沓的方式渲染了天坑的神秘。“奇妙”和“绝妙”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避免了歌词的单调。词汇多采用比兴、比拟手法,巧妙地将大自然奇观与民间传说联系在一起,把民族文化悄然融入当地自然奇观之中。这样的创作手法使得歌曲易于传唱,广为流传,以最精练的语言引发更多的情感抒发,反映人们内心最深刻的情感体现。
  四 体现独特族性风情之音乐旋律创作手法
  这首歌曲在旋律线的创作上不仅沿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而且结合了大调式的创作手法,以突出音乐形象的立体化,巧妙地将大调式大气、雄美的音乐感觉融入天坑群的壮美与磅礴。
  1 歌曲使用了民族音乐中的华丽色彩
  这首歌曲是一首以民歌音调为素材,在创作上结合大调式的特点,具有鲜明五声风格的歌曲,表达了作者对天坑群的惊叹、热爱之情,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造诣。a乐段(1-26),作者使用了水平式的旋律线后紧接五度跳进与六度跳进。这样的创作手法使得旋律在阴柔的小调性组织中,悠然而恬静,却又具备了大调式的雄伟与大气,起到突出词字、旋律上扬需要的作用。b乐段(27-40),使用了“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使歌曲节奏平稳,旋律流畅优美。
  2 歌曲隐藏了当地民歌的特性
  一般的民歌创作,都会采用或者借鉴当地民歌民谣的创作特点,但在这首民歌里,没有过多使用“唱灯戏”等当地特色民谣的创作元素。“唱灯戏”是流传于大石围天坑群周围的民间剧种,以灯笼、花扇为主要道具,击乐器伴奏,载歌载舞,唱腔优美,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深为当地群众喜爱。乐业县的唱灯戏,主要腔调是正板(上、下句)、起板;煞板,有的则是上、下板到底;有的则吸收地方小调、山歌及巫歌而组成联合体,具有共存性特征,唱词工整文雅,形式亦多样,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特征。在这首歌曲的旋律中,没有“唱灯戏”的上、下句,也没有“正板、辅板”之分,更没有“唱灯戏”里的上下滑音、装饰音、一唱一答等创作手法,和大部分民歌创作手法一样,是简单的二段式,只有它的调式和板式有点类似“唱灯戏”,那就是一种特殊的简约美和质朴美。
  综上所述,《神秘的天坑群》这首抒情歌曲,是一首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宣传片,是一首众人喜爱的民族风格歌曲,它的创作意义不仅限于词创作蕴含的民族音乐性、曲创作保持五声音乐的创作手法、和声布局结合了西洋调式和声体系,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傅磬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与创作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人类文明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寓意,呼吁人类树立环保观念与环保精神。因此,人类的民族性与民族文化载体——诗歌、音乐等,与自然环境都是浑然天成、自成一体的,是不可分离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只有确保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与长足发展。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蒋艳,黄洪焱 [标签: 自然环境 融合 艺术美 自然环境 错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理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