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茂兰:石上是森林 地上有沼泽

原文作者:冉景丞

  茂兰保护区丰富的地表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茂兰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喀斯特原始森林。所谓喀斯特,在中国又称为“岩溶”,喀斯特地区的岩石为可溶性炭酸盐岩,在水的作用下形成丰富的溶沟、溶孔、溶洞、裂隙等,不仅地表破碎,地下也破碎复杂,形成土地的双层空隙结构,雨水、地表水、地下水转换明显,土壤较薄,土被不连续,漏水现象严重。同时,喀斯特环境中,土壤与母质、母岩层间往往是一个比较光滑的石灰岩层面,土壤表层物质淋失后,较薄的土层与母质、母岩层之间没有紧密的接触面,地表水下渗以后,很快在这一接触面上产生侧向径流,使土层更加松散,最后整个土体被地表径流浸蚀。在这种情况下,地表水非常少见,水分大多以地下水的形式留存在地下。
   但是,茂兰喀斯特森林区却一反常态。这里有茂密的森林,不仅地下水丰富,地表水也随处可见,河流、瀑布、泉水、深潭相映成趣,在茂密的喀斯特森林中还形成一块一块的沼泽地。只不过这里的沼泽地与传统意义上的沼泽地有所区别,除有些地方形成小水塘外,只是在坚硬的石头上时隐时现地看到水的影子,仔细聆听会听到潺潺流水的声音。喀斯特沼泽地有时仅仅表现为潮湿的地面,有时破碎的土面不能完全覆盖住地面,但却有不少湿地植物,如水绵、轮藻、驴蹄菜、野荸荠等都很常见。
   在茂兰保护区的森林沼泽中,最让人难以理解的要算白鹇湖了。白鹇湖与其说是湖,还不如说是沼泽。白鹇湖水面只有不到3亩,而那一片沼泽地面积足有近千亩。WWW.11665.Com最奇特的不是它的面积和水,而是它所处的位置。白鹇湖位于茂兰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地处黔桂两省交界处,原本那里不叫白鹇湖,当地人原称“水倒”,意即有水从那里向两边流出。我们第一次沿着曲折陡峭的山路上山时遇见了很多白鹇(俗称寒鸡),就将那座山叫作白鹇山,将那个湖叫作白鹇湖。白鹇山横跨贵州和广西,车子只能到达核心区边缘的板寨,由板寨西数公里一槽谷进入,两侧山峰森林密布,石壁千仞,谷中一条古河道蜿蜒蛇行,在旺水季节可以看到流水,其他时节就只能听到水声了,因为水流已经从地表转入地下,变成了伏流。顺山攀越,不时听见林中“咕咕”的白鹇鸣叫,雪白的鸟影从眼前掠过,总能让人一次一次地兴奋。离山顶不远的坳口,可见一大片沼泽地和不大的湖面,夏季湖水碧蓝,湖光山影倒映其中。冬季湖水干涸,露出湖底,人踩其上,无声无息,如踏松软的地毯,用竿子插向湖底,沼泽土层竟有2米多厚。这就是著名的喀斯特高位湖——白鹇湖。白鹇湖与山脚相对高差达250米,在溶蚀强烈的喀斯特地貌上,如此高差悬殊的地段,出现这样一个湖泊,实为大自然的奇迹。
   漏水的喀斯特地貌,为什么在这里能长期有水而不漏掉?我们请专家们一次次到白鹇湖考察。当年荔波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之际,白鹇湖资料送到了走遍世界喀斯特地区的专家宋林华先生手里。以宋林华的经验,如此深的谷地近在咫尺,怎么可能长期存留有地表水呢?还形成了沼泽地,它的底部一定是泥灰岩隔水层!当实地考察过的专家明确告诉他底层就是厚层纯质石灰岩时,他再也按奈不住,一定要亲自前往查看,正当他们在前行的车子上热烈讨论这一现象时,一场车祸,让卓越的科学家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也让白鹇湖失去了一次撩开神秘面纱的宝贵机会。
   白鹇湖出现过太多太多的故事,埋藏着许多自然历史的秘密。在这里,所有的生物都有它们生活的秩序,树蛙总是算好雨季来临的日子,把卵产在树叶上,用一团湿润的卵袋包裹着,等待蝌蚪孵出时正好雨水形成小水塘,提供树蛙蝌蚪度过短暂的水栖生涯。而细痣疣螈总是把大如豌豆的卵粒产在白鹇湖的岸边,用一层薄薄的土覆盖着,让胚胎在卵粒里安全地孵化,不同时期产的卵位置不一样,离水面有近有远,等到20多天后,小蝌蚪一出来就能进入水中,才发现雨后的水面正好到达蝌蚪孵出来的位置,不得不赞叹大自然中的生灵比人类的预报要精准得多。大蟾蜍总是相约从四面八方赶来,万千上万地簇拥着,生怕失去一年一度的机会。狂欢散去后,在不大的水塘里,铺满了它们留下的爱情结晶。这些小生命也不是都能安全成长,就在蝌蚪即将出壳时,我就几次看见那不安分的溪蟹用它那长长的钳子拨弄着那些卵袋。 [论文网]
   为了弄清楚这一地方的水文特征,我们曾在山上搭建一个小木屋作为观测点,把一些简单的观测设备搬到山上,建起了中国唯一研究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位观测点。主要开展降水、含水、流水、水化学变化等一系列的生态观测。通过多年的观测研究,我们依然得不到白鹇湖沼泽地形成的准确定论,我们只能简单地理解为:在喀斯特森林里,虽然也有极高的喀斯特出露,但由于森林的作用,在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下大量的森林凋落物腐烂以后,形成泥炭土,附着在岩石表面,阻堵可溶岩导管和裂隙,减缓了水分的直接下渗速度。茂密的植物根系对岩石机械破坏作用强烈,物质分解产生大量有机酸,有利于地表岩石裂隙发育,裂隙又被枯枝填充,裂隙及枯枝落叶孔隙表现出极高的持水、保水能力,一般大气降水通过树冠截流、地被物持水后,较少形成地表径流,保证了森林中的湿度,滞留了大气降水,调节了森林小气侯,形成了独特的森林滞留泉。林冠的降势作用减少了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涮,减少了水土流失。因此,在森林环境下有丰富的地表水源,森林沼泽随处可见,小环境、小气侯多样。每次降雨后,林冠截流雨水,起到降势作用,森林穿透水和树干茎流水缓慢到达地面,被土壤层吸收,有利于雨水中的营养成分的贮存,雨水缓慢渗入可溶岩中,成为岩溶含水介质的补给水源,再通过森林滞留泉、裂隙水等形式逐渐汇出地面。白鹇湖边上的几股泉水,白鹇湖底4000多年来稳定的孢粉沉积,都提供了一些有力的证据。
   可以说,是大面积的茂兰喀斯特森林创造了独特、罕见的喀斯特森林湿地。无数无处不在的喀斯特泉、喀斯特潭、地下河的明流段、溪流、喀斯特森林沼泽、喀斯特滞留泉、喀斯特森林沼泽等组成了喀斯特湿地综合体,这种湿地对喀斯特森林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在茂兰保护区外围曾经有一片森林沼泽,过去赶集的人们都会到边上的泉里找水喝,泉水甘甜可口。后来将沼泽边的小片林子砍掉开垦成农地,沼泽就消失了,泉水也跟着改变成暂时泉了。下雨时泉水如涌,一旦停雨两三天,就不再有水,而且泉水也不再甘甜,总有一股子怪怪的土腥味,渐渐地就没有人再去喝水了。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原本干枯的土地,由于森林恢复,慢慢地泉水有了,泥土湿了,喜水植物茂盛了,小水塘中的蛙蟹出现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湿地的恢复不是靠筑坝垒堤才能完成,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恢复湿地的有效途径。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沼泽 见地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理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