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毛蚶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育苗技术
摘要阐述了毛蚶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毛蚶人工育苗的技术要点,包括育苗用水的处理、微藻培养、亲蚶的选择和培育、人工催产与孵化、幼虫培育、附着基的投放和稚贝培育等生产环节,以为毛蚶人工育苗提供参考。
  关键词毛蚶;生物学特性;人工育苗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蚶目蚶科毛蚶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沿海池塘、滩涂、浅海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然而,毛蚶养殖所用苗种多为采捕自然苗和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难以满足毛蚶养殖市场的需求。为探索毛蚶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育苗技术,笔者于2007~2009年在盘锦荣兴海水育苗厂进行毛蚶人工育苗技术的生产性试验研究,初步探索出毛蚶人工育苗的生产工艺,现将毛蚶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育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毛蚶的生物学特性
  1.1外部形态
  毛蚶贝壳中等大小,壳质坚厚,双壳膨凸,贝壳两端略呈棱角。两壳不等,左壳略大于右壳。壳顶突出并向内卷曲,壳面放射肋突出且较密,有30~34条放射肋,肋上有方形小结节,在左壳尤为明显。壳面白色,壳表面覆生一层褐色带绒毛表皮。铰合部直,齿密而小,约50枚[1]。
  1.2生活习性
  毛蚶生活于浅海水深20m以内的软泥或含砂的泥质海底,栖息于稍有淡水流入的内湾和较平静的浅海,适宜比重在1.016~1.022g/cm3之间。毛蚶对温度适应范围广泛,在水温2~30℃的条件下均能生存,生长适宜温度为18~28℃。
  1.3繁殖习性
  毛蚶大多为雌雄异体,个别为雌雄同体,繁殖方式为卵生型。WWw.11665.coM一般情况下,2龄性成熟,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性成熟稍提早一段时间。在繁殖季节,雌性生殖腺为橘红色,雄性为乳白色。繁殖期大多在每年的7~9月,渤海、黄海北部6月毛蚶性腺明显发育,到6月中旬,大部分个体能分辨雌雄。当水温达到22~24℃开始产卵,水温26.7℃左右进入繁殖盛期。毛蚶的生殖腺分批成熟、分批排放,第1次排放量最大,高峰间隔约15d,一般可排放3~4次。毛蚶的产卵量大,壳长4cm左右的雌蚶,一次可以产卵250~300万粒。
  2毛蚶人工育苗技术
  2.1育苗用水的处理
  利用沉淀池对海水进行一级沉淀,再用砂滤池过滤,最后将砂滤池的海水经过双层滤袋过滤入亲蚶培育池和育苗池。
  2.2微藻培养
  毛蚶育苗处于高温期,饵料应选择耐高温的微藻种类,如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扁藻、小球藻、塔胞藻等。一般800~1 000m3的育苗水体,一级保种需要500ml和5 000ml三角烧瓶各30个;二级培养使用50l的白色塑料桶;三级培养为5~8m3的水泥池,占育苗水体的1/3左右。
  2.3亲蚶的选择
  亲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幼体的成活率和变态率。亲蚶的选择标准:贝壳无损伤,个体肥壮,闭壳肌闭合有力,足外端颜色鲜红、鸡冠状褶皱明显;亲蚶年龄3龄以上,个体均匀,壳长规格4~5cm;性腺色泽鲜艳,雌性呈橘红色,雄性为乳白色。性腺饱满,遮盖整个内脏团,并延伸到足的基部。一般亲蚶用量为0.20~0.25kg/m3[2]。

  2.4亲蚶培育
  2.4.1培育方式及密度。采捕的亲蚶运至育苗厂后,应及时用海水清刷壳面浮泥和附着杂物,然后用20mg/l的高锰酸钾消毒5~10min,再用砂滤海水冲洗干净,将消毒后的亲蚶平铺在放在单层浮动网箱底面上暂养在室内水泥池,暂养密度为1~2kg/m3左右。海水比重1.020g/cm3,自然水温22~26℃,ph值7.8~8.5,暂养期间保持连续充气。
  2.4.2饵料投喂。亲蚶培育期间,应根据饵料种类、水温情况、亲蚶摄食情况、水中残饵量等确定适宜的饵料密度,一般每天投喂混合饵料6~8次,每次3~4×104cells/ml,日投饵量20~30×104cells/ml。微藻不足时,可投喂螺旋藻粉、蛋黄、干酵母等代用饵料,使用300目筛绢网袋搓取后投喂。
  2.4.3换水及病害防治。亲蚶换水采用倒池的方法,进行100%全量换水,一般每天倒池1~2次[3]。倒池的同时及时挑出死亡亲蚶,避免交叉感染。每次倒池后及时施用edta-na盐5~8g/m3、青霉素等抗菌素1~2g/m3。
  2.5人工催产与孵化
  2.5.1人工催产。采用阴干、流水和异性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人工诱导。将洗干净的亲蚶放到水泥池底阴干2~4h,流水刺激2~3h,再用解剖的雄性精液进行诱导,一般在晚上8~10时产卵[4]。雄蚶精液呈白色云雾状排出,雌蚶卵子呈雾状或颗粒状喷出,如果雄性个体过多应及时捡出部分雄蚶,避免精液过多造成受精卵畸形。
  2.5.2孵化。当受精卵密度达到30~50个/ml后立即移出亲蚶,加入1~2g/m3的青霉素抑制细菌繁殖,并加大充气量,使多余的精液形成泡沫捞出,然后调小充气量,微波充气。每隔0.5~1.0h搅拌1次。受精卵在22~25℃条件下,经25~27h发育成d型幼虫。
  2.6幼虫培育
  2.6.1幼虫选育。95%的幼虫孵化成d型幼虫时,孵化池停止充气,用350目筛绢网收集d型幼虫进行培育。培育密度前期10~20个/ml,后期5~10个/ml[5]。
  2.6.2水质调节。从选育后的第2天开始换水。前期日换水量1/3,每天早晚各换水1次;中期日换水量1/2,2次/d;后期每天换水3次,每次1/2;培育期间,每隔5~6d倒池1次。
  2.6.3饵料投喂。从d型幼虫开始投喂饵料。开口饵料以金藻为主,以后增加角毛藻、小球藻、扁藻等种类[6]。每天投喂3~4次,日投饵量0.5~5.0×104cells/ml,随幼体的生长不断增加投饵量。
  2.7附着基的投放
  可以选用聚乙烯网片经拉毛、消毒处理后作为毛蚶幼虫的附着基。幼虫经18~19d的培育,壳长达270~280μm,开始出现眼点,由浮游逐渐转入匍匐爬行,进入变态期。此时,将眼点幼虫倒池到新的培育池,密度控制在5~6个/ml。当30%~50%幼虫出现眼点时,开始投放聚乙烯网片,投放量为4kg/m3。
  2.8稚贝培育
  幼虫变态附着后,换水方式为对流水,每次对流3~4h,2次/d,保证日流量为2个全量。投饵量增加至6~10×104 cells/ml。当稚贝壳长达到500μm时开始出池,移入室外虾池进行中间培育。
  3参考文献
  [1] 蒋宏雷,施祥元,刘伟健.毛蚶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j].现代渔业信息,2006(8):21-23.
  [2] 王引伟.提高毛蚶幼体成活率与变态率的几项技术措施[j].河北渔业,2007(3):43-44.
  [3] 杜恩宏,刘金海.毛蚶生产性育苗技术[j].河北渔业,2004(3):23-24.
  [4] 徐国成,马牲,阎斌伦,等.影响毛蚶苗种培育的主要因子[j].水产科技情报,2007(5):195-198.
  [5] 马云聪,闫升华,苏文靖,等.毛蚶育苗和养殖实用技术[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6] 葛立军,杨玉香,梁维波.不同饵料对毛蚶幼体发育的影响[j].水产科学,2008(5):226-228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翟林香 毛红茜 [标签: 毛蚶 特性 人工 育苗 技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怎样保证肉兔良好的生长速度
    葡萄糖氧化酶在石墨烯纳米氧化锌修饰玻碳电…
    多媒体网络下的生物学教学
    简述榆树常见虫害的生活习性及防治对策
    虫纹鳕鲈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怎样保证肉兔良好的生长速度
    化学元素与我们的生活
    飞上太空的生物
    来自外太空的生物物质等
    小学奥数教学的生态化追求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