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今后柴达木盆地开展小麦高产、超高产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小麦;现状;对策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has analyzed the qaidam basin wheat prod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will be for the purpose of for the present qaidam basin development wheat high production, the ultra high production topic research providing the basis.
  key words: qaidam basin; wheat;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1概述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东西长约800 km,南北宽约300 km,总面积25.8余万km2,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5.8 %。平均海拔高度3 000 m左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型内陆盆地。wwW.11665.COm盆地地域辽阔,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下辖乌兰、都兰、格尔木和德令哈等农业区。农作物耕地面积4.7万hm2左右(含宜农荒地、退耕还林地等),主要种植小麦、青稞、马铃薯、豌豆、蚕豆等作物。其中,小麦是主要的栽培作物。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虽起步较晚,但 发展 速度很快。1949年柴达木盆地小麦耕种面积仅为670 hm2。存在耕作管理技术水平低、品种差的问题。小麦平均单产只有85.5 kg。至2008年小麦耕种面积猛增到0.831万hm2,平均单产水平达到360 kg。小麦耕种面积和单产水平分别是解放初期的12.5倍和4.2倍。1978年香日德农场分别在0.26 hm2和1.07 hm2耕地面积上首创单产1 013.05 kg和912.25 kg的春小麦高产纪录;1979年诺木洪农场在1.04 hm2面积上创造了959 kg的高产纪录;1997年乌兰县首次在1 hm2面积上创造900 kg超高产纪录。成为当时全国春小麦高产区,充分展示了柴达木盆地发展春小麦的广阔前景。为了进一步实现柴达木盆地春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目标,本人对柴达木盆地春小麦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2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现状
  2.1气候资源现状
  柴达木盆地气候独特,具有高寒干燥大陆性气候特点。降雨(雪)稀少,气候干燥,无霜期短,风日多,冻害严重,但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盆地年平均气温1.1 ℃~4.0 ℃,年均降水量17.1 mm~344.7 mm,年均蒸发量1 613.9 mm~3 212.7 mm,年湿润系数0.05~0.21,年均相对湿度40 %以下,无霜期只有78 d~131 d。年均日照时数在3 000 h以上,日照百分率大于70 %,为国内高值区。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680 kj/cm2,仅次于西藏地区。小麦灌浆期,白天平均气温19.5 ℃~22 ℃,夜间平均气温7.7 ℃~9.5 ℃,昼夜温差达11.8 ℃~12.5 ℃。柴达木地区独有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小麦生长发育并创造高产。
  2.2水资源现状
  柴达木盆地虽降水稀少,但山区降水相对较多。雪线以上的山峰和沟壑终年覆盖着积雪冰川,发育大小河流水系160多条,其中,用于农田灌溉且多年均径流量超过1亿m3的水系有格尔木河、香日德河、察汗乌苏河、诺木洪河和巴音河五大河流。此外,还有大格勒河、沙柳河和都兰河也是重要的灌溉水系,正常年份基本满足小麦生育期间用水需求,特别干旱年份需进行1次~2次灌溉用水。
  2.3小麦耕地资源现状
  小麦是柴达木盆地重要的粮食栽培作物。播种面积多年均居各农作物之首。1999年以前,小麦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hm2~2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40 %~60 %。以后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草)工作的实施及国家忽视粮食生产等因素影响下小麦播种面积逐年下滑,其中,2003年下滑幅度高达30 %。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种植业的扶持力度,小麦播种面积开始回升。
  2.4小麦品种(系)资源现状
  柴达木盆地农户绝大多数是青海海东地区调庄移民,人员组成复杂且往来频繁,农户间、地区间任意传(换)种现象十分突出,导致小麦品种呈多杂乱的混乱局面。据调查:柴达木盆地种植的小麦品种(系)共有40多个,其中,主栽品种有:柴春901、乐麦5号、辐射阿勃、柴春236、高原448和78026(品系)等十几个品种(系)。搭配品种有:柴春044、互麦11、青春891、青春5号、青春10号、通麦1号、通麦2号、高原602和互助红等20多个品种。品种混杂程度之高居全省首位。
  2.5小麦产量水平现状
  1997年以前柴达木盆地小麦单产水平很低,单产水平长期徘徊在250 kg左右;1998年单产水平突破300 kg大关,高于全国单产水平;2007年单产水平达到360 kg,创 历史 最高水平。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和重视,相信我州小麦单产水平定能再上新台阶。
  3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小麦霜冻危害严重
  霜冻是我州小麦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小麦苗期(4月底~5月初)常遭晚霜冻害,危害轻者叶片发黄,重者叶片萎焉下垂,但经采取浇水追肥等措施后均能恢复生长,危害较轻;小麦灌浆至成熟期(8月底~9月初),极易发生严重的早霜危害,导致麦粒秕粒增加,千粒重下降,品质劣化,产量大幅减产甚至绝收。
  3.2小麦品种混杂退化
  柴达木盆地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植株高矮不齐,成熟期不一致,有效穗数减少,不孕小穗增加,千粒重下降,主要原因是州县种子管理部门和小麦生产部门对种子经营和生产管理缺乏有效监管,任其自由串(换)种,导致小麦品种呈多杂乱的混乱局面。另外,小麦 自然 异交作用、环境因素和品种本身不稳定也会造成小麦品种混杂退化。
  3.3小麦病害严重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柴达木盆地 经济 落后,人烟稀
  少, 交通 不发达,小麦耕地面积少,品种单一,小麦病害危害较轻。8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柴达木盆地各国营农场移民工作的开展,人员车辆往来频繁,小麦耕种面积逐年增多,小麦品种单一的局面被打破,调庄移民从青海东部带进了大量带有病菌的劣质种子,从而引发严重的小麦病害危害。除原有的小麦锈病、小麦根腐病、小麦黑穗病外,新近发现小麦白杆病和小麦叶枯病等多种病害。其中,小麦根腐病和小麦白杆病危害最严重,危害面积达4 000 hm2~5 000 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0 %~40 %,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3.4风沙大
  春季播种时期(3月底~4月初)是柴达木盆地风沙出现次数最多的季节,严重影响小麦播种质量。不仅影响小麦播种速度,还将播下的种子刮跑或吹露地面,轻则影响出苗率,重则造成重播。甚至使大面积麦田被迫弃耕。秋季(8月下旬~9月初)是小麦灌浆成熟阶段,有时会出现大风天气可使小麦发生大面积倒伏、籽粒脱落,造成减产。
  4对策
  4.1选育推广高抗品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选育推广高抗品种是提高小麦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确保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在生产上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和热量条件选育推广不同的品种。热量条件差的地区宜选育推广早熟品种;风沙大的地区宜选育推广茎杆粗壮、高度适中、口紧和不宜落粒的品种;病害严重的地区宜选育种植抗病品种。种子选好后,要进行选种、晒种、浸种和药剂处理等工作,以最大限度减轻病害发生和提高小麦的发芽势和出苗率,增强小麦对自然灾害抵抗力。为小麦高产超高产创造条件。
  4.2建立防沙林带,减少风沙危害
  在农业区建立以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沙林带,外围封沙育草保护植被。同时确定合理的农牧过渡带,调整农牧林地结构,制止盲目开荒和草原过渡放牧,扩大地表植物覆盖面积,开源节流,涵养水源,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削弱风沙活动程度。以减少风沙对小麦生长的危害。

  4.3完善种子繁育规则,努力提高种子质量
  对于人为因素引起的机械混杂和自由串(换)种引起的混杂,只要严格把关,加强管理,其混杂退化是较易得到控制的。由 自然 因素引起的生物学混杂,只要建立严格的种子繁育规则,才能有效的提高和保持种子的纯度。其方法是:
  (1)单株(穗)混选法。单株(穗)混选法分田间初选和室内复选两步进行,应以田间选择为主。初选是在小麦收获前根据本品种的特征特性选择足量的优良单株(穗),晾干后结合脱粒进行复选,淘汰不典型的株(穗),然后混合脱粒,单独存放做种。
  (2)去杂去劣留种法。对于混入杂株较少的地块,于抽穗后至收获前,分2 次~4 次将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混杂株连同分蘖穗全部带根去除,同时,去掉感染病虫害生长不良的植株(穗),然后再混合收获留种。
  (3)系圃提纯留种法。为更好地保证种子质量,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通常采用系圃提纯留种法:①在田间选取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单株(穗),进行严格的室内考种,淘汰部分穗粒数少、饱满度差、千粒重低,本品种特征特性表现不突出的单株(穗),将入选的单株(穗)分别编号单独保存备用;②将当选的单株(穗)种在株(穗)行圃内,每一单株(穗)种一行,人工开沟,手溜播种,行长1 m~1.5 m,行距0.2 m,走道0.5 m。为了便于比较和淘汰杂劣株(穗)行,每隔10行~15行种一行原品种最好的种子作对照。按照顺序进行编号挂牌,建立田间株(穗)系档案,生育期间观察记载其生育性状及生育期等。在观察记载的基础上淘汰不良株(穗)行,凡淘汰的株(穗)行要在行头作标记,并在记载本上注明行号。收获时先收淘汰的株(穗)行和保护区,再收当选的株(穗)行,分行捆好,栓上牌子,晒干后进行室内鉴定。淘汰粒色、株高、穗型不一致的株(穗)行,当选的株(穗)行混合脱粒,作为原种圃系繁育种子。为了扩大繁育系数,应选择排灌放便、土地肥沃、地力均匀的地块作为原种圃,播种株(穗)行圃当选的混合种子,稀播(每亩用量不超过10 kg),并在生育期间去杂去劣,收获后即为原种种子,供应大田用种需要。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曹永久,赵花兰 [标签: 柴达木盆地 小麦 对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理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