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西双版纳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探析

                  作者:张艳梅  浦绍柳  伍岗 包云秀

  摘要针对西双版纳茶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造绿色生态茶园的措施,并分析了建设绿色生态茶园的效益,以期为当地茶园建设提供 参考 。
  关键词绿色生态茶园;存在问题;措施;效益分析;云南西双版纳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construction of tea garden in xishuangbanna,the measures of creating the green ecological tea garden were proposed,and the benefits were analyz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ea industry.
  key wordsgreen ecological tea garden;problems;benefit analysis;xishuangbanna yunnan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18~20 ℃,全州年降水量在1 200 mm以上。wwW.11665.COM是驰名中外的茶树原产地、普洱茶发祥地和茶马古道的源头,植茶、用茶、贸茶的 历史 悠久。2009年,全州茶叶种植面积增加到4.58万hm 2 ,全州茶叶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已成为西双版纳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及社会主义新 农村 建设不可替代的 经济 作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市场竞争日愈激烈,广大市场消费者对纯天然、高品质、绿色生态茶叶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大力 发展 生态农业、生产健康食品,提升茶产业技术水平,营造绿色生态茶园已是当务之急[1-2]。
  1西双版纳茶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普洱茶市场走向一路飙升,茶农、茶企获利颇多,所以西双版纳地区大面积开荒种植茶树,茶园开发山连山、山连田,不分山地坡度,一律开发种茶,导致完整的森林原生态植被系统被破坏,茶园失去了森林生态蔽护,生态组分简单,抵抗外界灾害能力弱,导致生态失调。很多茶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资源配置不合理,毁林建园、陡坡种茶等;面积规模失控,致使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随之失去了充足的水源和完好的生物链,也失去了茶园应该有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此外,茶叶生产综合成本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一是病虫危害种类多,来势早,来势猛,为害重。在防治上,药效浓度增加、剂量大、成本高。二是水土流失难以控制。多数茶园无防护林,逢降大雨,茶园水土俱下,淤塞溪河,横溢成灾。若遇少雨时节,茶园就会出现干旱,需人工灌溉,增加成本。三是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大量施用,致使人畜饮用水源和空气被污染,进一步威胁人体健康。四是有的化学物质残留物超标,直接影响着茶叶的安全、销售和市场竞争。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将影响茶叶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因此,推进生态茶园的建设,营造绿色生态茶园势在必行。
  2营造绿色生态茶园的措施
  生态茶园是模拟茶树 自然 生态群落而建立起来的多物种、多层次组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既是工程措施的 科学 配置,也包括生物措施的优化组合,能较好地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具有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高效性和高生产力等优点[3-4]。
  2.1选择适宜的良种
  优良品种是优质丰产的基础,生态茶园的建设要与品种结构有机结合。应根据当地茶树生态区的规划,符合茶叶发展的要求,精心选择一批丰产性好、抗性强、品质优的茶叶良种。西双版纳州主要选用的茶叶品种有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茶1号、矮丰、佛香系列、紫娟等。
  2.2新建茶园,科学规划和布局
  新建茶园要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充分有效地应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之间多种成分相互协调与促进的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循环再生的原则,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茶园生态系统,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目标。一是科学规划。不能急切抢建、过度开荒和盲目布局,使山林植被结构合理,生物多样性好,光能利用率高,并做好“园、林、水、路”的规划;二是科学规划茶园梯层,使其台面大小高低更合适。地凹及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且与蓄水沟连接好。山地坡度要求在25°以下。
  2.3人工复合茶园,立体种植,生态互补
  工人复合茶园以茶为主,实行立体种植,多物种组合。一是茶-林/果间作种植模式。茶树具有喜温、喜湿、喜漫射光、喜酸的特性,而果林大多是喜光的乔木、半乔木,间作林/果对改善茶树生长环境和提高茶叶品质具有明显效果,可以获取茶果双丰收,改善茶园小气候。此模式适宜地块面积较大、树种单一的茶园,可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茶-绿肥套种模式。一般选用的绿肥多为豆科植物,并适时压青回园,与茶树套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5]。如大叶猪屎豆、紫云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三是林-茶-草3层模式。该模式使得光能、土壤营养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使得上层与下层的生态因子之间相互调控。但是,此模式要注意种间结合,本着互生互利、避免竞争和相克的原则进行搭配。

  2.4营造防护林
  根据茶园规模和地块情况,在周围建立防护林,协调茶园生态环境。一般选用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根系分布深、树冠大而稀疏的树种。通过营造防护林,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抵抑风沙、降低霜冻、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等。
  2.5 科学 管护
  绿色生态茶园的营造,茶园施肥以有机肥、有益的生物肥料为主,严格控制无机肥的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不但能提供茶树所需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持续有效地提供肥效。还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同时,提倡使用动植物残体的堆肥、种植绿肥、种草、覆草、埋草等技术,采用无污染水源灌溉。此外,病虫害防治实行综合防治,以农业、生物、物理防治为主,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剂。
  2.6加强技术研究与应用,力推绿色生态茶园
  生态茶园要稳步 发展 ,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才能应用服务于生产。强化常规技术,加大各领域课题研究。如在合理规划模式、土壤培肥、品种选育、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使茶叶产业与绿色生态茶园建设相结合,构建高标准茶叶生态系统。同时,加强培训,力推绿色生态茶园。广大茶农文化程度有限,接收新事物缓慢,要加强培训学习,更新知识,增强技能,提高其对生态茶园的认识。利用官方、民间的传媒和组织结构,使广大茶农掌握和推广生态茶园的经营管理技术,促进绿色生态茶园建设。
  3营造绿色生态茶园的效益分析
  3.1生态效益
  一是生态茶园的建立提高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的效率,加速能量流与物质流在生态系统中心的再循环过程,以提高生物圈支持生命的能力;二是合理的植被立体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养分固定,提高养分的有效性;三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对重金属等物质的净化能力[6];四是有利于增强茶树抵抗各种 自然 灾害的能力,减轻和防止茶园生态灾难;五是维持茶园的生物多样性与协调性,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利用。
  3.2 经济 效益
  一是生态茶园是茶叶安全的需要,它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恶化,大大减少了治理环境的费用。二是通过生物农药、有机肥的推广与应用,减少了茶园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用量,节约成本。三是由于茶园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茶树抗性强,减少茶农投入。四是提高茶叶品质,为高端茶叶出口贸易奠定基础,以便更好更快地进入国内外竞争市场。
  3.3社会效益
  一是营造绿色生态茶园是生态文明和人类农业文明的一种体现。二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的可持续发展循环模式。三是以人类健康发展为着眼点的科学发展观。四是集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 现代 价值观念为一体的综合体现。五是打造西双版纳茶叶知名名牌,提高社会认知度,同时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总之,绿色生态茶园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现。
  4 参考 文献
  [1] 王菊兰.谈生态茶园建设[j].农业装备技术,2009(6):21-22.
  [2] 骆世明.关于构建“绿色广东”的生态学思考[j].广东经济,2005(10):22-25.
  [3] 陈潜,杨巍.浅论福建生态茶园模式的构建与管理[j].蚕桑茶叶通讯,2007(4):23-25.
  [4] 周理飞.生态茶园标准化技术要素[j].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西双版纳 茶园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理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