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药学论文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护理论文   口腔医学论文   肿瘤论文   妇产科学论文   内科论文   外科论文
 儿科论文   医学期刊
建昌帮与樟树帮、中国药典法炮制的熟地黄中还原糖含量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建昌帮与樟树帮、中国药典法炮制的熟地黄中还原糖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熟地黄中还原糖含量。结果葡萄糖平均回收率为99.80 %,rsd=2.02%;3种炮制方法制备的熟地黄中还原糖含量分别为:(33.88±2.81)%,(30.09±2.13)%,(30.83±2.63)%。结论建昌帮炮制的熟地黄中还原糖含量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实验为发展建昌帮炮制方法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  建昌帮;熟地黄;还原糖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根茎经炮制加工而成,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1]。地黄经不同的炮制方法加工后,其化学成分会发生改变[2,3]。纵观历代本草,地黄的炮制方法有十余种之多[4],不同的炮制方法导致炮制品的质量不一。江西建昌帮采用炆制方法炮制地黄的工艺极具地方特色,本研究比较了建昌帮与樟树帮、中国药典法炮制的熟地黄中还原糖的含量差异。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mettler-toledd  ab265-s型电子分析天平(瑞士);可调式电炉(1000w,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WWW.11665.COM

  1.2 材料 

  地黄药材由江西富中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经本校李秀英副教授鉴定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glutinosa;辅料砂仁、陈皮由本校标本陈列室提供;黄酒(食品级20070913,镇江恒顺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熟地黄样品:自制;25ml酸式滴定管;无水葡萄糖(分析纯20070122,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试剂乙醇、硫酸铜(cuso4·5h2o)、亚甲基蓝、酒石酸钾钠、 氢氧化钠、亚铁氰化钾[k4fe(cn)6]均为分析纯;蒸馏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熟地黄样品的制备

  2.1.1 建昌帮法取净生地黄,浸1~2 d,取出,沥干后放入炆药坛内,炆制1天后加入定量的砂仁、陈皮细末,炆至药熟汁尽,起坛,取出,晒至半干,加入定量黄酒拌匀,闷润,取出,适当蒸制,用竹刀或铜刀切斜长厚片,晒九成干,即得。

  2.1.2  中国药典法(酒炖法)取净生地黄,加入黄酒拌匀,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2.1.3  樟树帮法取洗净润透(润过夜)生地黄用木甑内蒸2白天,焖二晚,中间翻转一次,蒸焖后取出晒至八成干,用铜刀切成约0.6cm厚之横片,干燥,即得。

  2.2  试液的配制

  2.2.1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的配制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的配制:称取15 g硫酸铜及0.05 g亚甲基蓝,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到1 000 ml。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的配制:称取50 g酒石酸钾钠及75 g naoh,溶于蒸馏水中,再加入4 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 000 ml,贮存于具橡皮塞玻璃瓶中。

  2.2.2  乙酸锌溶液称取21.9 g乙酸锌,加3 ml冰乙酸,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

  2.2.3  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 g亚铁氰化钾,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

  2.2.4  0.1%葡萄糖标准溶液的配制取无水葡萄糖(105℃干燥至恒重)约1.0 g,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后加入5 ml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 000 ml。

  2.3  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准确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各5.00 ml,置于150 ml锥形瓶中,加蒸馏水10 ml,加玻璃珠3粒。从滴定管滴加约9 ml葡萄糖标准溶液,加热使其在2 min内沸腾,准确沸腾30 s,趁热以每2 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平行操作3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式计算:
   
  f=c×v

    式中:f──10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甲液和乙液各5.00 ml)相当于葡萄糖的量(mg);

    c──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

    v──标定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ml)。

  2.4  精密度实验取熟地黄样品(建昌帮法),按“2.7”项制备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并依法连续测定5次,计算还原糖含量,结果rsd为0.88%。

  2.5  重复性实验取同一批熟地黄样品(建昌帮法)5份,精密称定,按“2.7”项方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样品中还原糖平均含量为34.25%,rsd为2.27%。

  2.6 加样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6份已知含量的样品0.7g,每份加入无水葡萄糖约230 mg,按“2.7”项下测定,计算平均回收率。结果见表1。表1  回收率试验结果(略)

  2.7  样品含量测定

  2.7.1   样品溶液的制备[5]

  取60℃干燥至恒重的生地与熟地黄细粉约1.4 g,精密称定,加80% 甲醇60 ml于烧瓶中,在水浴上回流提取3 h,过滤,用80%甲醇液洗涤药渣3次,合并滤液,转移至100 ml量瓶中,加80% 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上述甲醇提取液50 ml,置蒸发皿中,在通风柜内80℃水浴上挥干甲醇,用水溶解,转移至50 ml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吸取续滤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50ml摇匀,边摇边加乙酸锌溶液5 ml及亚铁氰化钾溶液5 ml,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 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取续滤液,备用。

  2.7.2  样品溶液预测

  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乙液各5.00 ml,置于150 ml锥形瓶中,加蒸馏水10 ml,加玻璃珠3粒,加热使其在2 min内沸腾,准确沸腾30 s,趁热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样品溶液,滴定时要保持溶液呈沸腾状态。待溶液由蓝色变浅时,以每2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的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品溶液消耗的体积。

  2.7.3 样品溶液测定

  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乙液各5.00 ml,置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10 ml,加玻璃珠3粒,从滴定管中加入比与测试样品溶液消耗的总体积少1 ml的样品溶液,加热使其在2 min内沸腾,准确沸腾30 s,趁热以每2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样液,直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样品溶液的总体积。平行操作3次,取其平均值。

  2.7.4  结果处理以无水葡萄糖(c6h12o6)计算熟地黄中还原糖含量(%)。结果见表2。表2  样品中还原糖含量测定结果(略)
   
  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f×100×50×100m×v×10×50×1000×100%

    其中:m──样品重量(g);

    式中:f──10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甲液和乙液各5.00 ml)相当于葡萄糖的量(mg);

    v──测定时平均消耗还原糖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
    1 000──mg换算成g的系数。

  3  讨论

    本法原理是利用碱性酒石酸铜溶液与还原糖共沸,生成氧化亚铜沉淀的反应,以次甲基蓝为指示液,以样品滴定煮沸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次甲基蓝还原为无色,以示终点。根据样品消耗量求得还原糖的含量。
   
  直接滴定法对操作条件要求较高,尽量保证每次操作时间、锥形瓶规格、加热电炉功率、滴定速度、预加入大致体积及终点确定方法等条件基本一致,而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贮存,用时才混合。试验表明本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建昌帮药业起源于江西南城县,以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方法和集散经营著称,中外药界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建昌不灵”之说,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一个有显著地方特色的药帮。本研究表明,采用建昌帮炆制方法制备的熟地黄中还原糖含量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为继承与发展建昌帮传统炮制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而还原糖含量差异是否会导致药效的变化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叶定江,张世臣.中药炮制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9.

  [2]温学森,杨世林,马小军,等.地黄在加工炮制过程中hplc图谱的变化[j].中草药,2004,35(2):153.

  [3]刘彦飞,赵宇,武卫红.地黄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加工炮制过程中的变化[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 22(3):102.

  [4]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71.

  [5]李军,张丽萍,张振凌,等.熟地黄清蒸和酒炖不同时间还原糖含量测定[j].中成药,2006,28(4):513.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王小平,王进,陈建章 [标签: 建昌 樟树 中国 熟地黄 还原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医药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