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药学论文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护理论文   口腔医学论文   肿瘤论文   妇产科学论文   内科论文   外科论文
 儿科论文   医学期刊
中药材款冬花GAP标准操作规程

              作者:刘毅,王允,秦松云,瞿显友

【摘要】  为了保证中药材款冬花的优质、安全、有效,作者按照我国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对款冬生产中的产地适宜性、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贮藏、质量监测等技术要求进行了生产调查和试验研究,制定出了标准操作规程。

【关键词】  款冬花; 生产管理规范; 操作规程

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花蕾,是常用的止咳、平喘、化痰良药,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又是许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主产于重庆巫溪、巫山、城口及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巫溪县款冬花不仅产量大,而且质量优,因而被评为“全国药材生产先进县”,故课题组选择重庆市巫溪县为研究基地。
   
  款冬花栽培野生均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质量不稳,影响了其制剂及配方的疗效。本课题组经过3年的研究实施和基地建设,已完成了款冬花规范化种植项目的研究,并于2006年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专家组验收。现将款冬花生产管理规范(gap)标准操作规程总结如下。

  1  内容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重庆市巫溪县款冬花主要生产区,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及其它产区均可参照执行。WWw.11665.cOm

  2  质量及检测引用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gb9137-198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gb15618.1995;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6.1989;农药残留检测gb/t15517.1.199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中国药典》2005年版。

  3  栽培基地条件

  3.1  款冬生长适宜的生态环境款冬喜冷凉潮湿环境,耐严寒,忌高温干旱,在气温9℃以上就能出苗,气温在15~25℃时生长良好,超过35℃时,茎叶萎蔫,甚至会大量死亡。冬、春气温在9~12℃时,花蕾即可出土盛开。喜湿润的环境,怕干旱和积水。在半阴半阳的环境和表土疏松、肥沃、通气性好湿润的壤土中生长良好。忌连作,根据对款冬花连作试验研究表明,连作土中的款冬花长势较弱,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在生长后期(8月以后),易罹病害。同样的田间管理,连作款冬花的单株结花数明显降低。款冬宜与玉米、马铃薯等轮作,能很好的克服其连作障碍。种植款冬有黄砂土、灰包土和黄灰包土3个主要类型,3种土壤类型中,灰包土是种植款冬花适宜的土壤,其次为黄灰包土[1]。适宜款冬生长的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疏松。

  3.2  产地环境适宜性的选择款冬花种植适宜海拔1 000~2 000 m,坡度为10~25℃的山地,坡度大易造成水土肥流失,易引起款冬花露根,前期影响其生长或植株死亡,后期影响花数和产品品质。气候、水质等其他条件符合款冬花生长发育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款冬花在低海拔地区(低于800 m)种植,容易遭受高温导致植株死亡,且花数少,粒小,产量低,海拔高于2 200 m,冻土早,解冻迟,款冬花生长期短和不利于款冬花采收。产地环境要求:大气、灌溉水和耕作土壤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符合国家耕作土壤二级标准、灌溉水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款冬花 gap种植基地的水质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一级标准内。种植基地的大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gb3095-1996)二级标准。

  4  品种种根质量要求

  4.1  品种类型款冬品种单一,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家种野生兼有。野生主产于甘肃、山西、宁夏、新疆、陕西、内蒙。家种主产于四川、陕西、山西、湖北、河南及重庆市城口,巫溪等地。

  4.2  种根质量要求根茎的选择 11月上旬采花蕾后,挖出地下根茎,随挖随栽。选粗壮、色白、无腐烂、变质和病虫害的根茎作种栽培。种根长6~10 cm,每个种根应有2~3个节。每亩需种根约35 kg。春栽需将根茎沙藏处理,移栽时种节不干瘪(即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款冬花种苗纯度大于95%,按种苗分级标准不得低于二级。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款冬花栽培期和栽植

  5.1.1  栽培时间 款冬花可移栽期较长,从每年12月到翌年4月(土壤封冻除外)均可移栽,以冬季和早春移栽最好。

  5.1.2  栽培的密度和方式款冬花可采用穴栽和条栽两种栽培方式。穴栽:按行距25~30 cm,株距15~20 cm挖穴,深8~10 cm,每穴栽种苗3节,散开“品”字形排列,栽后随即覆土盖平。行栽:按行距25 cm开沟,深8~10 cm,每隔10~15 cm(株距)平放入种根1节,随即覆土压紧与畦面齐平。款冬的适宜栽培密度为4 500~5 000株/667 m2。

  5.2  施肥

  5.2.1  施肥量的确定款冬属喜肥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不断吸收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肥料充足,款冬生长旺盛,枝叶繁茂,叶色深绿,有利提苗,但是,款冬前期生长过于旺盛,容易造成款冬徒长和受到病虫害侵袭。款冬生育期吸收n,p,k的比例近于8∶1∶3,吸收k,ca,mg的比例近于3∶3.5∶1。

  5.2.2  施底肥施有机肥必须腐熟,以杀死杂草种子和避免有机肥在土中发酵,造成款冬烂根和病害。款冬花移栽时施有机肥一般每667 m2施1 500 kg。如果在冬季移栽,每667 m2可加施过磷酸钙20~30 kg;如果在春季移栽,每667 m2可加施尿素5 kg,过磷酸钙20 kg,硫酸钾5~8 kg。根据生产调查,施底肥可增产15%左右。因此,建议生产上款冬栽培时施用底肥。

  5.2.3  施追肥款冬追肥可仍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加适量化学肥料。在移栽后二、三个月内,可薄施腐熟人畜粪和尿素、碳酸氢铵,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施肥次数。进入生长旺盛期,应控制氮肥的施用,注意多施磷钾肥。追肥时间和次数:款冬花4月上旬出苗展叶后,到7月生长前期可追第1遍肥(可根据生长情况酌情多施1~2次),然后在8月下旬或9月上旬追施第2遍肥,10月追施第3遍肥。追肥方法:生长前期,采用以水代肥法,将肥料按需要浓度溶于水中,直接把肥液灌到地面的冬花行中间每窝中,每窝扎灌深度10~15 cm,将每窝灌肥液约1 kg。生长后期(9月以后),于株旁开沟或挖穴施入,施后用畦沟土盖肥,并进行培土,以保持肥效。追肥量:4月上旬出苗展叶后,可每667 m2施清粪水1 000  kg和尿素10 kg;9月上旬,每667m2追施火土灰或堆肥1 000 kg和尿素5 kg,过磷酸钙15kg,钾肥5~8kg;10月,每667 m2再追施堆肥1 200 kg与过磷酸钙15kg,钾肥5~8kg。

  5.3  植株调整和中耕除草

  5.3.1  植株调整在6~8月盛叶期,叶片过于茂密,会造成通风透光不良而影响花芽分化和易罹病虫危害。要摘除重叠、枯黄和感染病害的叶片,每株只留3~4片叶即可。

  5.3.2  中耕除草在4月上旬款冬出苗展叶后,结合补苗,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此时苗根生长缓慢,应浅松土,避免伤根;第2次在6~7月,苗叶已出齐,根系亦生长发育良好,中耕可适当加深;第3次于9月上旬,此时地上茎叶已逐渐停止生长,花芽开始分化,田间应保持无杂草。中耕除草时间和次数应根据款冬生长情况和杂草危害程度具体确定。

  5.4  培土培土是在款冬生长后期,即在9月和10月间,结合款冬花施肥和中耕除草进行,将茎干周围的土培于款冬窝心。培土时要注意撒均匀,每次培土以能覆盖茎干为宜,被培土要求透气性良好。

  5.5  款冬花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5.5.1  病害款冬花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菌核病、枯叶病。应采用综合防治的措施处理:采收后清洁田园,集中烧毁残株病叶;雨季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打叶,摘除病叶。褐斑病在7~8月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7~10 d 1次,连喷2~3次。菌核病可选用40%施佳乐悬浮剂800倍液或4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7~10 d 防治一次。枯叶病在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喷射1∶1∶12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1 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喷施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或90%疫霜灵1 000倍液,每7~10d 1次,连喷2~3次。

  5.5.2  虫害款冬花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蛴螬。
   
  防治蚜虫应在收获后清除杂草和残株病叶,消灭越冬虫口。发生时,喷射40%乐果3 0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剂1 500倍液,间隔7~10 d 连喷2次。收获前40 d停止用药。
   
  防治蛴螬应深耕细耙。将部分成(幼)虫翻至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等,在耕翻时随机拾虫。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招引成虫飞人田块产卵。浇水整田,使土壤含水处于饱和状态,影响卵孵化和低龄幼虫成活。在6月下旬金龟甲发生盛期,每天黄昏后直接人工捕虫,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化学防治方法:药剂灌根,在蛴螬发生较重的田块,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或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各800倍液灌根,每株灌150~250 ml,杀死根际附近的幼虫;喷药防治,幼虫出土期用40%氧化乐果700~800倍液喷施在款冬花田中杂草上,隔7~10 d 喷一次.连续2~3次;或用48%乐斯本乳油300~400 ml,兑水800~1 000倍喷湿地表或浇地时随水施入,防治效果更好。

  5.6  采收与加工

  5.6.1  采收季节立冬后土未封冻前采收。过早,因花蕾还未完成生长,其苞片未呈紫色(为白色),影响产量和品质;过迟,土已封冻,不便采收。到第二年土壤解冻后采挖(2月中下旬),已有少量开放,因此,应控制好采挖时间。

  5.6.2  收获方法收获工具主要有锄头、撮箕、背篓等。采收要精挖细收,土里尽量不留冬花花蕾。用锄头将植株连根挖出后,从茎干上摘下花蕾,放入竹筐内,不能重压,不要水洗,否则花蕾干后变黑,容易腐烂。采挖时应选择晴天,晴天泥沙易抖落。

  5.6.3  加工加工设备:干燥炕或烘箱,笆箦,晒席等。花蕾采后立即薄摊于通风干燥处晾干。经3~4 d,水汽干后,用筛子筛去泥土,除净花梗、杂物等非药用部分,再晾至全干即成。遇阴雨天气,用木炭或无烟煤以文火烘干,温度控制在40~50℃。烘时,花蕾摊放不宜太厚,约5~7 cm即可,时间也不宜太长,而且要少翻动,以免破损外层苞片,影响药材商品品质。

  6  质量标准及检测

  6.1  质量标准外观形状:干燥花蕾呈不整齐棍棒状,常2~3个花序连生在一起,长 1~2.5 cm,直径6~10 mm。上端较粗,中部稍丰满,下端渐细或带有短梗。花头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外表面呈紫红色或淡红色。苞片内表面布满白色絮状毛茸。气清香,味微苦而李,嚼之显棉絮状。以朵大、色紫红、无花梗者为佳。大多为统装。

  6.2  质量监测由于《中国药典》上没有规定对款冬花的成分检测,课题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暂规定款冬花芦丁含量不得低于0.16%;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的相关规定检测[3],要求:水分不得超过10%;灰分不得超过2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5%;浸出物不得低于11%。
   
  依据gb/t5009.19-2003检测标准,暂定农药残留:六六六、ddt不得检出;重金属及砷盐重金属铅、镉、汞及砷分别按gb/t5009的12、15、17、11检测。铅不得过5.0 mg·kg-1,镉不得过0.3 mg·kg-1,汞不得过0.2 mg·kg-1,砷不得过2.0 mg·kg-1。
   
  微生物限度检查 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xiii c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3],细菌总数1 g不得超过30 000个, 霉菌总数1g不得超过100个。

  7  包装、储藏与运输
   
  包装材料选用聚乙烯无毒制品。款冬花的内外包装均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8,9,10条之规定。款冬花成品在高温多湿情况下易生虫发霉。仓贮期间应定期检查,发现虫贮、霉变、鼠害等及时采取措施。若生霉生虫,要及时晾晒,或采用密封充氮降氧养护。

【参考文献】
   [1]陈兴福,刘思勋,刘岁荣,等.款冬花生长土壤的研究[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3,5(5):20.

  [2]李仲葓,郭 玫,余晓晖,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款冬花中芦丁的含量[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17(3):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33.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刘毅,王允,秦松云,瞿显友【摘要】 [标签: 款冬花 操作规程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自拟中药清胃解毒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智齿冠
    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
    浅谈含中药提取物的保健食品工艺及质量控制
    含砷中药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药学的教学方法浅析
    氨甲环酸配合脉冲光及中医中药联合治疗黄褐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中药治疗
    香港中医中药界庆国庆暨香港回归十五周年联
    慢性胃炎的中医中药治疗
    女性血热\气虚型月经先期的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中医中药对中风康复的治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