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东宁县医疗机构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状况,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方法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进行监测。 结果 2010年东宁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以及不同种类的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合格率不是很高并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加强医疗机构的消毒剂管理和配制使用的培训尤为重要。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剂有效成份分析
了解东宁县医疗机构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状况,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2010年对全县4家县级医院、7家社区6家个体诊所41家村卫生所进行消毒质量调查,现将调查的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对东宁县辖区内县级医院、社区、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共58家个医疗单位凡有使用消毒剂的科室,对其更换前正在使用的消毒剂在无菌条件下采样,送检验科检测。
1.2 检测项目 消毒剂有效成份
1.3 检测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
1.4 评价标准 参照gb 15982- 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5 操作步骤:
1.5.1项目:有效碘含量
检测方法:滴定法
1、精密吸取液体含碘消毒剂适量使其相当于有效碘约0.25g,分别置100ml碘量瓶中,加醋酸5滴。
2、用0.1036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5 g/l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用去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总用量,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l进行以下计算。
3、计算公式 x(g/l)=
1.5.2项目:有效乙醇含量
检测方法:比重法
于约20℃在量筒中加入适量乙醇样品溶液,其量以酒精比重计放入后能充分浮起为准。将比重计下按后,缓缓松手,当其上浮静止且溶液无气泡时,读取液面处比重计刻度即为其百分含量
2 结果
2.1 不同类别的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情况,对辖区内58家医疗单位进行监督监测,共采集使用中消毒剂64份,合格34份,合格率为53.1%,其中“碘类”41份,合格18份合格率为43.9%,“醇类”的使用率较低以村卫生室多用为21份合格16份合格率为76.2%。合格率较低,碘类尤为突出。
2.2 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情况,县级医院4家,共采集样品8份合格8份合格率为100%最高>社区7家,采集样品7份合格5份合格率71.4%>个体医5家,采集样品5份合格2份合格率为40%>村卫生所21家,采集样品21份合格3份合格率为14.3%最低。村卫生室合格率最低。
3 讨论
3.1 常用化学消毒剂按其杀灭微生物的效能可分为高效、 中效和低效3类。处理直接接触损伤皮肤黏膜或经皮肤黏膜进入组织器官的物品,应用高效消毒剂,如碘类及醛类消毒剂。处理不进入组织器官或接触未破损皮肤黏膜的物品,可用中效消毒剂,如乙醇和来苏溶液。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亲脂性病毒,如洗必泰和新洁尔灭消毒剂。
3.2消毒剂是用来杀灭医疗用品表面微生物的,而医疗用品有直接接触人体皮肤、黏膜或内脏器官,如果消毒剂配制浓度达不到标准或使用时间过长,其本身就会含有过量微生物,不仅起不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反而会造成交叉污染,引起医疗事故,为患者带来新的病痛,甚至危及生命。本次调查中,某些医疗单位,尤其是一些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使用中消毒剂有效成份合格率特别低,这就要求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深入基层加强医疗卫生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使用中消毒剂进行经常而有效的监督监测,能够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每个医疗单位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